登陆注册
3726800000007

第7章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

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请读者朋友回答另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可以说,对于心理疾患者而言,只要能够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的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位学生,特别渴望考100分;结果总是考不到;非常痛苦和纠结。

如何才能不让他痛苦纠结?

我想,最普遍的回答应该是:降低不切实际的目标,把分数定低一点。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这样渴望考100分,就是苛求完美的表现,是不理智的。

接下来,可能会举出成百上千种论据和事实,来证明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理。

诚然,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种方式适合本身就健康的人,或者虽说心态不太好,但未至患病的人。

但是,真正把完美主义发展到病态的人格,是否还适用这种说教和开导的方式?

且来看看这位学生的转变。

当他听从众人的意见;放弃完美理想;把分数定低;调整心态,转移焦点,确实减轻了以往的纠结。

刚开始,放下这个理想还有强迫自己的意愿。

但到了后来,他渐渐能自然地放下这个理想,而不再有勉强的感觉。

这就正如了大家常说的“习惯就好”,渐渐达到“接纳不完美”的健康心态。

原来放下完美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刚开始有点不适;只要以后慢慢转移自己的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积极的事;明白“不完美”这个道理;就一定能真正放下。

但是,事情并非就此完结。

且来听听这位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

刚开始,他强行说服自己,要求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感觉很勉强、不甘,还伴有强烈地失落。

但是,渐渐地,这种不甘和失落慢慢消失。似乎以往的纠结痛苦已经真正消失。

但是,长久以后,他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不快乐,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出现这种情况,似乎说明这种通过列举现实中不完美的例子,言传身教,教他放下完美的方式并非完全合理。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无道理:连最大的理想和快乐都可以放下,现实中其他小小的快乐应该更容易放下。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如果不放下“考100分”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会纠结、紧张、焦虑……

如果放下这个理想,即便是走中间路线,考95分,也不一定能让他快乐。

这就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统一这对重要矛盾——既能让他不放下理想,获得追求完美理想的那份进取和快乐;又能让他在理想实现之前,不会太过焦虑;理想受挫的时候不会过分痛苦。

在找到两全齐美的答案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所说的案例——J接受了父性的刚烈,消除了强迫;但是抑郁又随即而至。

再联系现在这个学生的例子,是否看出如出一辙?

战胜父性的粗暴和刚烈,维护母性的柔美,是他最大的快乐和理想。

超越所有人,考100分,是这个学生最大的理想和快乐。

学生放下这个理想,变得不快乐;

J放下维护母性,变得抑郁。

学生曾经想要战胜的同学,放下理想后,与之和好了,不会再与他们竞争。

J放下维护母亲,与父性的刚烈和好了,不再与之斗争。

这两种情况,都消除了他们的纠结和焦虑,甚至强迫。

但是,抑郁和不快乐又如期而至。

这种抑郁和不快乐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只能说明,J和学生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吸纳那些道理和理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下”。

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隐蔽和极端的方式----“无所谓”的心态。

心理分析教J要接纳父性,脱离母性,他却极端地走向父性的一端。好像变得粗暴和刚烈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这就是一种无所谓。

就如一个性格内向怯弱的人,外界逼迫他变得大胆外向,他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疯狂发泄……

也不要指望那个学生会走中间路线,他放下100分理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认为考100分没什么大不了,自我否定了这种考100分的快乐。

为什么如此容易采用这种“无所谓”的心态。

还要引用弗洛伊德的“死亡破坏本能”----一种近乎生理的,客观的本能。

当一个病态型人格的人,为实现一件重大事万分紧张,生怕实现不了,万分痛苦纠结的时候,最好的减压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无所谓”。

“人反正要一死,还怕什么?”

我敢说不只病态人格的人,健康的人也时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比病态人格轻微一些而已。

所以,人一旦长期、过多使用这种“无所谓”来逃避痛苦,他还有何快乐可言?

什么都“无所谓”,就没有了追求快乐的动力。

至此,上述的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问题该如何统一这一对矛盾呢?

我想,唯一一个答案就是: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到100分!

为何这以说呢?这难道不又是在苛求完美吗?

诚然,正如许多人认为:苛求完美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尤其是强迫。

但是,强行放下完美,只能招至抑郁。

所以,放下完美只能是不知不觉,发自内心的。

怎样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

先来解答“为何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

细想一下:如果坚信一定能考100分,对于自己完全有把握的事,是不是不会关注?

就像大家走在路上,不会关注一棵草,即便踩死也不会在意。

这样一来,注意力就转移了,纠结和焦虑就会消失。

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假如他没有考到100分,是不是会特别痛苦?

答案就是:痛苦会减轻很多,回复到正常水平。

此话从何说起呢?

再来看一个例子:

如果说,有个人在走一条路之前,就听说这条路上有十分危险的陷井。

那么,他在走这条中的时候,一定会小心翼翼,如屡薄冰。心中想像着踩到陷井的不好结果。

这就导致了紧张和焦虑。

如果他真的不幸踩到了陷井,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一定是非常恐惧和痛苦的。

为何?

这就像是一种共鸣一样,很突然,程度也会成倍增加。

踩到陷井正好验证了开始的担心,痛苦的程度就成倍增加了。

但是,如果要消除这种紧张,该如何做呢?

最好的办法又是“无所谓”。

反正是一死,来吧!

这样一来,踩入陷井后的恐惧可能没那么强烈了。

但是,人一旦对痛苦无所谓,对快乐也就没那么期望了。

这是消除强迫和焦虑的方式,但也是招来抑郁的方式。

再来看另一种心态——坚信自己不会踩到陷井,或者坚信路上没有陷井。

假如真的让他踩到了,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是:痛苦和恐惧比前一种情况小得多。

为什么呢?

我想不难回答:因为他坚信没有陷井,所以注意力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当他踩到陷井后的第一反应,我想各位应该都亲身经历过。

那就是当自己遇到一件从来没想过可能发生的事时,第一反应不是害怕,也不是无所谓,而是懵懂。

然后才可能是害怕和痛苦。

我想,当一个人懵懂的时候,应该是感受不到痛苦的。

所以,他所经历的痛苦,要比前一种情况要少一些。

前一种情况是从头到后都痛苦和恐惧;而第二种情况至少第一反应不是痛苦和恐惧。

所以,综合起来看:当坚信一件事的时候,容易转移注意,不会纠缠和焦虑;即使失败后,痛苦也少一些。

两全其美。

这对于那些承受不了稍多赞美的病态人格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在面对稍多的赞美时,和面对打击一样,是难以承受的,异常不安.

但如果像上述那样:开始无条件自信,没有过多关注;如果获得他人的认同,也只是一份意外而懵懂地惊喜;而不会太过不安和焦虑.

对于疾病来说,同样遵循这个答案。

这就是统一矛盾的唯一答案。

再比如说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态度.

他有时会把心理医生当成完美的那100分.

如果有人反对心理医生的理论,就像要他放弃考100分那样焦虑和强迫.

同理,他也只要坚信心理医生是完美和正确的,就足够了.

再深入一层,心理医生就是他父母的替代.

他只要坚信父母永远是爱自己,自己永远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孩子便可.

这是无可厚非的.

由此可见:患者看到某些模仿自己心理医生的现象和人,或者说了他根据心理医生的指导,领悟出来的东西,会深恶痛绝.

其实就是:他害怕那些人模仿自己,抢走自己的父母.(根源来自兄弟姐妹之间,对母爱的分享;更深一层是因兄弟姐妹的出现,意外暴露了原本只最宁静、最朦胧美妙的母子之情,意外地导致“外来侵扰”。母爱隐秘地转移到外界。从此极为关注兄弟姐妹对母爱的分享,嫉妒与攀比之心由此产生。)

只需坚信便可,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但如果不知道这层心理含义,常人甚至包括大多数心理医生可能就会教导他:"你太小气了!自己领悟的东西,别人就不能领悟了吗?"

但事实上,自己的父母,能够为别人所有吗?

肯定是不能的.

患者的执着没有错,问题只在于对这份执着不够自信,一定要寻求证明.

但是,却不要以为问题就到此结束了。

我所说的坚信,绝不是普通的那种信心,而是一种近乎无条件的信心。

对于过度思索一些细微事件的强迫症患者,过度思索人生意义的抑郁症患者,这种无条件信心尤其重要。

可是,到底什么是普通的信心?什么是无条件的信心?

有何区别?该如何恢复?

坚信考100分,这只是我举的一个过渡例子而已。

大家可能极易理解成: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只需坚信一定成功便可既不焦虑、也不会失落。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那些考验你的人,一般都是外人,你再坚信,也不能达到无条件。

如果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坚信”,而不是依靠记忆,不可避免会是生硬的。

而应把这种“坚信”从外界转化到一个真正“无条件”的地方——血缘——一种确曾有过、与生俱来的记忆。

同类推荐
  • 财缘

    财缘

    一段善缘,结下的财缘!每天固定的地方拿走五万块钱,两年后,却突然没了!
  • 樱花的季节不忧伤

    樱花的季节不忧伤

    人生是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旅行,途中的美好人物与风景,才是这路上最值得珍惜的。缘生缘起,缘起缘灭,何必在梦醒时分徒留悲伤。
  • 爱你是我戒不掉的毒!

    爱你是我戒不掉的毒!

    年少时,她一直跟着他,缠着他,叫他纪哥哥。她爱他人骨,嫁给他殊不知他的心早已留给她人。为了救他的情人,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摸着圆圆的肚子悲伤落泪,“纪明昊,永别了!”五年后,当他们再遇,他爱她成瘾,而她勾住他的脖子,清冷一笑,“可我已经不爱你了。”他捏住她的下巴,缠绵不放,“小念,这辈子都别想离开我!”她笑泪,他们的爱,还能重新来过吗?
  • 残星上

    残星上

    曾经,主角风光无限,在失去金手指后,虎落平阳被犬欺,换来却是众人的打骂。当主角再次崛起时,你们已经高攀不起我!
  • 得过且过的傲天兄

    得过且过的傲天兄

    我叫宇文傲天,我有主角光环,所有天才不是我小弟就会是我的敌人然后被我打脸。这样的日子真是太无聊了,每天看着镜子里这张帅脸我的想法都是——我怎么这么帅!我太帅了怎么办!太帅了就是我人生里最大的烦恼!大概是我的虔诚感动了天感动了地,我的光环喂狗了。我,要成为巅峰强者的宇文傲天,绝不认输! 后来啊,后来我输得一败涂地。 得过且过。
热门推荐
  • 豪门盛宠替身挚爱

    豪门盛宠替身挚爱

    第一次见面就变成他的救命恩人,当然要他以身相许。没想到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小鬼喊着“妈妈”,一日之内不仅完婚而且还有了一个孩子,这速度简直堪比闪电。湘小年改名换姓轻轻松松嫁入豪门,才知道嫁入豪门简直比洛迪大boss的面壁三个月还惨,只想废话不多说,赶紧让这奇怪的家伙恢复记忆,然后离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所谓作家

    所谓作家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作家、诗人、艺术家的故事,塑造了胡然、野风、徐晨、沈萍、小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成熟而独特,显示出温和的幽默色彩;轻松好读,但又让人在笑过、叹过之后,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 橡树庄园惊魂夜

    橡树庄园惊魂夜

    又一个住在那不勒斯郊区的没落贵族死了。当地电视台的科学频道以此为噱头,播出一档名叫《僵尸诈尸》节目时,正攻读生物学研究生的拜萨嘴角一撇,咕哝道:“无聊,小丑的把戏!”最近两年,拜萨越来越看不惯科学频道的做派:打着科学探秘的幌子,干的却是故弄玄虚的伎俩。就像此刻,瞅着主持人惊惊乍乍的尊容,拜萨直想呕吐。他抓过遥控器正要换台,画面中突然出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是高中同学拉斐尔。拉斐尔满脸惊惧,面对着镜头颤声讲述:“上帝,太可怕了。我做梦都不会想到,最爱我的奶奶会那样做!她的身材非常瘦小,却像波斯猫一样伶俐地钻出棺材,甚至还冲我笑了笑,紧接着扑过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忠介公全集

    海忠介公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头七

    头七

    头七,简称回魂夜。我出生在爷爷头七的那一天,却变成了鬼差转世灵体。阎王派人捉我回地府,可爷爷替我在地府任职十五年,十五年后,我却做了阴阳行者。阴阳行者,代替阴间在阳间行阴阳之事。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成长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成长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本书是哈佛大学多位著名的心理专家针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咨询课,能为每个身处逆境的人打开另一扇窗户,找到希望和阳光。对于每个人来说,学生时期都是奠定人生基础和储存成长所需养料的重要时期,而处于这个时期的人却很容易被自我击败。人们在确立是非标准和重新自我定位的时候,对于从前所接受的理论和观念会重新审视,这个时候学会自我调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时代是自信与困惑并存的时期,针对很多人在心态上出现的盲点和误区,本书给予指向标一样的牵引。例如对于青少年的学习问题、交友问题、早恋问题、追星问题等,给予良性的、循循善诱的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