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6300000004

第4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1)

今讲此经,先讲经题,次讲经文。经题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八字。经常法也,佛口所宣说之常法,皆谓之经。波罗蜜、梵语,蜜、到义,波罗、彼岸义,即到彼岸义。如过渡然,由此岸到彼岸也。又波罗蜜,事究竟义,谓凡事做到圆满究竟、即谓之波罗蜜。般若、梵语,智慧义。金刚、矿物名,其质最坚最利,不为一切物所摧破,而能摧破一切物。且其坚利之质,本来具足,非由外物构成,亦非由外物锻炼而成。以之喻人本具之佛智慧,从无始以来人人同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为无始无明所汩没,且能照破无始无明,如风扫浮云,霜消杲日,虽寂照如如,而复非寂非照,虽非寂非照,而复恒寂恒照,此即所谓金刚般若也。若不具此金刚般若,则所事不能到圆满究竟,故必须金刚般若,始能波罗蜜也。

今且就世间法言之,无论欲办何事,无智慧本不能办,无较优之智慧,虽办亦不能办到成就,此世人所共知共见者也。更从出世法念佛一门言之,倘念佛之人,未经耆宿之开示了达念佛之真理,固不能念,即念亦不能有往生极乐之成功。何以故?不具金刚般若,必不能摧破邪道,护持正法也。昔有一念佛者,因其友数称其名,其人闻之,曰:“汝何故念我名乎?”友曰:“我念汝名才数百声,汝即生瞋心,汝念弥陀佛日千百声,焉知弥陀佛不生瞋心乎?”其人恐念佛亵佛,遂自此不念。又有一念佛之人,遇一禅师诘之曰:“念佛者是谁?”其人懵然。谓念佛无益,亦停止不念。盖皆由不具金刚般若,一遇外缘即为所障住也。更有人颇解佛说西方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倘有人称念其名,念至三五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往生彼处,故日夜念不辍。一日、有参禅师谓之曰:“父母未生以前是谁?死后谁往生?”其人心乱犹豫,将念佛功夫从此间断,此无他,不具金刚般若,不能破他而为他所破也。倘能获得金刚般若,心佛无二,念佛念心,是心是佛,并无能念之人,亦无所念之佛,念念无念,自他圆融,并无众生亦无有佛,即是往生极乐世界,即是阿弥陀佛矣。尚何异说之足障乎!是即念佛之事,成办到圆满究竟也。

然此经所说到圆满究竟,有特殊之义焉。此经为教化菩萨之大法,指示菩萨修行六度万行,证得菩提涅槃之佛果,方可谓之圆满究竟。二乘证得生空智果,我执虽去,法执犹存,不得谓之圆满究竟也。须菩提本属声闻,不乐小法,回趣大乘,殷勤启请无上妙法以资进修,故世尊于祇陀林,当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众,为说此经,俾各各了达此金刚般若,径趣无上菩提及究竟涅槃。经中所云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而不住于相等之妙谛,即金刚般若之行相也,亦即趣证无上因果之妙法也。明夫此,则知所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矣。

此经为释迦牟尼佛金口所宣说,为阿难尊者所结集,原本梵文,后入中国,经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成中文。鸠摩罗什,梵音,华言童寿,即童年而有耆德之谓。又称曰三藏法师,三藏者,经律论也。言能以经律论为师,亦能以经律论为他人之师。此经与弥陀经,译本有多种,而此师所译者明白晓畅,故最为流通焉。

法会因由分第一

此经原无分数,后经梁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分,虽分为三十二分,而文与义本一气连贯,不为分所割截,读者会而通之可也。此第一分,曰法会因由,凡会聚众弟子说法,曰法会。凡法会说法,必有发起之因由,如放光震动等类是。此会不然,则以持钵、乞食、洗足、敷座、日用寻常之本地风光而为说法之因由焉。若依三分判经:此分完全为序分,序有二:一通,二别。自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俱,为通序;自尔时至敷座而坐,为别序。

【如是我闻。】

自下明通序。通序有六事,“如是”者,第一,明所闻之法。如、决定义,是、即指此经,决定所闻之法即此经也。此二字总括全经宗旨,明夫全经宗旨,即明诸法实相,即明金刚般若,即明究竟无上菩提,故云如是。“我闻”者,第二,明能闻之人。我者,阿难自称,闻、耳闻,谓我亲从佛边闻,非传闻也。夫我本四大、五阴和合运续之假相,耳为五根外门之假形,识无有时,闻亦无有,何以谓之我闻耶?随世俗故,说我闻无咎。若依胜义,则是因缘闻,是不闻闻,是闻无所闻;故说者无说无示,闻者无闻无得也。

【一时,】

此第三,明说经之时。一、数量义,时、即时间。即遥指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于有数量之时间说此经也。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者,第四,明说经之主。佛,梵语,具言佛陀,华言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义,即由金刚般若到究竟圆满,妙庄严海,富有万德之称。在者,住义,行住坐卧悉可名住。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者,第五,明说经之处。处有二:(一)通,(二)别。舍卫国即通处,祇树给孤独园即别处也。舍卫国在中天竺国,佛受须达长者之请,故居于此。祇树给孤独园,即祇洹精舍也。时舍卫国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曰须达,家富好施,人咸称之曰给孤独。因择地起舍请世尊说法,化导众生,适觅得王太子祇陀之园,园在国城外,其地平正,树木郁茂,最为适宜。太子谓之曰:“卿若以黄金布满其地,侯当相与。”须达如其言,以金密布,仅余少地。太子曰:前言戏耳,返其金即施以园。须达不可,国人亦以太子无戏言反难。太子不得已,曰:“止,勿更出金,园属卿,树属我,可乎?”须达从之。舍成,遂以二人之名连合树园名之。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第六,明同闻众也。比丘、梵语,华言乞士。有二义:(一)乞佛法以资心,(二)乞食物以资身。大者,比丘中具大德大名闻者也。众者,僧也。僧非个人之名,四人以上谓之僧,彷佛一团体之谓。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俱,共住义。千二百五十人,即共住大比丘众之总数也。过去现在因果经云:“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师徒各二百五十人,舍利弗、目连师徒各一百人,共千二百五十人也。”然法会听众本不可以数计,此众先本外道,见佛在先,得度亦在先,因感佛之鸿恩——度其出离三界,解脱生死——,故常随行藉以报恩也。以上六事具足,义乃完成。其往迹均彰彰可考,确非阿难之所杜撰也。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自下别序,分二章:(一)明行乞食事,(二)明敷座而坐事。此初。“尔时”者,即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之时。“世尊”者,世间无上最尊之称,惟佛乃能当之。“食时”者,正为乞食之时,亦居士营食成就之时。世间居士,食有定时,早则始营未就,晚则啖食已讫,均非乞食之时也。非乞食之时而行乞,不惟乞者无所得,而施者亦无有施,于自于他两两恼乱;故世尊胜德内涵,宏福外施,虽一举一动之微,无有不自他两利者。“着衣”者,以衣附着于身,衣有上中下三品,平常起卧着下品,入众法事着中品,入大聚落,进见国王则着上品。明整仪容,不同寻常乞丐乞食。“持钵”者,以钵执持于手。钵、盛食之铁器或瓦器,亦云应器,谓钵之大小应于食量也。舍卫大城,即舍卫国之都城,园在城外,故云入城乞食。已者,完毕也,犹云:“乞食之事业已完毕。” “次第乞”者,谓挨次顺序而乞,不舍贫而从富,亦不舍富而从贫,正以显示平第之道也。

此明乞食之后事。得食后,即还归祇洹而食,不得随得随啖。讫,竟也。食竟,将衣钵收藏,将足之尘垢洗涤。敷,设也,陈设座位,镇摄仪容,然后净心静坐,入于三昧,而将说法焉。

夫佛、菩萨、罗汉,自行均已成办,且位至罗汉,生存示灭已能自主,何必乞食为?盖乞食者,实施游行教化利导众生也,实行成就众生布施波罗蜜而报众生之恩也。故虽自行已办,犹无日不为方便众生之事也。未发心者令其发心,已发心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早得解脱,速证究竟圆满金刚般若安住清净法界。

乃复说此金刚般若没罗蜜经,以显众生本具金刚波罗般若之体,而伸万行无住金刚般若之用。已得金刚般若,则事事无碍,法法皆通,寻常日行是佛法,行住坐卧亦佛法,平常心尤莫非佛法。神通变化既佛法之无上妙用,即喜笑怒呵亦莫非佛法之方便善巧。若未显得金刚般若,虽有移山倒海之神通,亦妖魔外道之邪术;虽有万年之禅定,亦人天有漏之福果。业报一尽,仍不免五趣轮回之苦。诸君宜仔细究!此金刚般若本人人具足,周遍法界,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复不离内外中间,不可思议,不可执著,久之功驯,自有顿契之一日。不然,向外驰求,以佛具变化、放光、震动等种种神通,遂执变化、放光、震动等种种神通然后为佛,不能简别外道,则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矣!慎之慎之!

善现启请分第二

据流支十二分义,此分已入正宗分。依昭明所判,则此分属序分。善现者,须菩提名。须菩提,梵语,华言善义,或言善吉,或言空生,因生时仓库空虚,家人卜之,曰:“既善且吉,故名。又须菩提恒乐空定,分别空义,为解空第一,故名空生。” “启请”者,以语言启白世尊,请求说法也。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此明请法之仪。长老须菩提者,须菩提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位高德祟,故称长老。将请说法,必先致敬以示尊重。于是当时在大比丘众中,从座起立,偏袒露其右肩,以示堪任大法;右膝屈而着地,以示住真实地;合掌恭敬,以示屈曲伏从,无有违拒;然后以言说启白世尊。表敬须具三业:(一)身、(二)语、(三)意。起立、袒肩、膝着地及合掌,身业敬也;而白佛言,语业敬也;下问善男善女发心趣果之无上妙法,意业敬也。一举一动,无非不可思议之轨则也。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此明赞世尊之德。世尊、如来,皆佛之通称。“如”者,证得诸法实相如如不动之谓,“来”者,来三界垂化之谓。又,如过去诸佛再来,故名如来。希有,犹云罕有。谓世尊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具足三德,化度众生,世出世间甚为罕有也。“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菩提,觉义;萨埵、有情义,谓有情中之觉者。故凡发菩提心者,皆可谓之菩萨。“护念”者,护卫体念,令其内德成就。如母子然,母念则成,不念则坏;菩萨亦尔,佛护念则善根成就,不护念则善根损坏也。“付嘱”者,付托嘱咐,令其外德成就。如世间父母,以家业付托其子,嘱咐成立。“善”者,善功方便,谓世尊随机施教,以菩萨堪任法宝,正宜护念、付嘱,则即加被无上法宝,常当护念、付嘱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明所问之事。阿,无义;耨多罗,上义;三,正义;藐,等义;菩提,觉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义。简言之,即佛果,即果地觉。发菩提心,即因地心。凡夫因无明覆障不得名觉,外小非正觉,菩萨虽正觉而非无上正等,故无上正等正觉惟佛独成就也。须菩提问世尊云:“凡善根之男子,及善根之女人,未发菩提心者云何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云何住菩提心?云何降伏其烦恼心,而免损害其菩提心?”是即由因地心趣证果地觉之要道也。与法华经所谓,佛惟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开示众生佛之知见,为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同。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此明叹美其请。以须菩提声闻众而能问菩萨事,故重言善哉善哉以叹美之曰:

“如来对于菩萨善护念、付嘱,诚如汝所云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此明许答其问。谛者,审实义,汝今一心审实而听,当为汝说。应如是住之如是,是指下第四分;如是降伏其心之如是,指下第三分。意谓善男子、善女人,若发菩提心,应如下说无所住而住,无所降伏而降伏,无须另起心而住,另起心以降伏也。如欲另起心以降伏其妄心及烦恼心,则是妄上加妄,不能降伏矣。昔二祖问达摩祖师安心之法,师曰:“将心来,为尔安。”二祖对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吾与尔安心竟。”即此意也。“唯然”者,急速应诺,认可其言之是,愿欢喜倾心而闻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乘”者,运载义,谓如车乘,载物运行,由此而达彼。“大”者,简小义,以喻菩萨乘此般若大乘直趣佛果;简非凡小所乘之乘,以趋生死或涅槃也。“正宗”者,真正宗主也,谓此分为大乘真正之宗主。然真正宗主,究竟不止此一分,不过此分为大乘正宗之纲领,故曰大乘正宗分云。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同类推荐
  • 身心的安住:广学

    身心的安住:广学

    本书分为佛教的理念、心的管理、如何日日增上等三卷,讲述佛学的普及性知识,如人间佛教与其他佛教的异同,宗教人的共识等,虽然编辑有条理和系统,但每篇文章依然保持短小精悍的风格,又结合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谈身心的修养,可以寓佛教文化于励志中。
  •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收集了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如瑞法师2008、2009年博客上的文章,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集了如瑞法师一些零散的文章,包括对母亲的思念、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身边景物的描写等。下篇收集了如瑞法师对《净行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讲解,《净行品》是生活的祈祷文,通过通俗易懂地解读,如瑞法师教大家用心体悟其中的胜妙功德,并付之于行,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中。
  • 心静的力量:和南怀瑾一起读禅

    心静的力量:和南怀瑾一起读禅

    烦恼,不在谨言慎行中,而在人我是非里;快乐,不在繁华闹市中,而在内心宁静处;胸襟,不在奇山异水中,而在生活智慧里。宁静心安是内在的定力,能保持内心宁静的人,才是zui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静下心来,驻足片刻,调整好呼吸,聆听自己真实的内心!内容介绍生命起始之时,zui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后来我们都哭了

    后来我们都哭了

    爱情不能天长地久,只能朝生暮死;青春不会天长地久,只会转瞬即逝。16岁的林洛施喜欢上了16岁的陆齐铭,他们曾经说好一辈子,21岁时却还是不得不分开。看似走到了尽头,原来却另有阴谋。曾经以为天长地久的情事,在青春里一发酵,却成了兵荒马乱的年少悲歌——青春梦想从豪情万丈到散落天涯,少年友情从生死与共到分崩离析,青涩爱情从纯真无暇到轰然倒塌。爱就这么回事,死不了人,却在心上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青春就这么回事,那么喧嚣,最后却沉寂到无人知晓。有这么一《后来我们都哭了》,比爱更疼,比青春更喧嚣。
  • 光阴荏苒爱你如初

    光阴荏苒爱你如初

    我看见他的第一眼,就开始着幻想着我们的未来,他吸引着我,如梦如幻,无法自拔......
  • 鬼医郡王妃

    鬼医郡王妃

    他是芝兰玉树,丹桂飘香,权倾朝野,手握重兵,令无数女儿家朝思暮想的燕郡王燕祁。她是医术高超,阴险腹黑,睚眦必报,令无数人为之头疼的揽医谷谷主云染,又名揽月公子。新文《摄国嫡妃》江湖传闻,阎王要人三更死,揽月留人到五更,人称鬼医。上元灯会,他和她初次见面,他把她抵在墙角,冷冷威胁:“别动,借个吻。”云染本想一针致他于死地,却在知道他身受重伤之时,出手救了他。云染,云王府嫡女,鬼节出生的她被称为不详之人,还是大宣京都有名的女魔头,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其实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捧杀。一朝高调回京,惨遭未婚夫退婚,立时引来无数冷嘲热讽,尼玛的当姐还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负的云染吗?下人找碴,不介意让你们上西天。姐妹设计,那就反设计回去。继母伪善,撕破你伪善的嘴脸,让你恶形现天下。祖母冷讽,毒舌气得你吐血,让你半身不遂。辗转得知,那退婚的未婚夫竟然就是她当初所救之人,云染大骂,燕祁,你个狗心狼肺,忘恩负义的小人,姐不收拾你就不姓云。一场花王盛会,使得他认出了她,亦使得她光芒大盛,艳惊天下,求亲的人踏破了门槛,令人不胜其烦。很快,云王府门前贴出了选婿的告示。“没通房,未纳妾。日后不偷人,不吃腥,只娶一妻,洁身自好者请进。”一道媒贴递了进去,上有燕郡王的生辰八字,外加四字箴言:“天作之合”。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不求长生的万界旅途

    不求长生的万界旅途

    我想把自己的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有逻辑的写给大家,这是一个重生在盗墓笔记世界但又能穿梭万千世界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故事,虽然穿梭万千世界,但有故事自己的主线,主角不圣母,不种马,三观端正,但有自己的心机与决断。让我们期待他的成长!
  • 男神的独家溺爱

    男神的独家溺爱

    她紧紧咬着下唇,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混蛋!”“这样就算混蛋?那,我还能更混蛋点……”他放肆一笑。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太子爷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淑女。“女人,敢跑试试看!”
  • 伊心囚人

    伊心囚人

    暗黑的监狱长背景神秘,身份特殊,面对一个和自己前女友一模一样的女大学生,设计入狱,踢走男友,霸占身心。杀手联盟组织,冷清禁欲的研究医生,高强防御能手狼白,温雅情报员的百晓生。主导这一切暗杀组织中的头目隆滕冽,一旦被认定,终生是他的猎物。纯爱甜文,无压力。交流群:827645086
  • 奉卿为皇

    奉卿为皇

    十几载浴血才纵横人类和丧尸中,叱咤风云。然被友人背叛和丧尸王同归于尽,穿越乱世生计为难!白捡猎户相公一个,体质虽差会挣钱,村里居家有名声。猎户相公貌似有点抱负?身世还有点故事?她莫名成为反贼家眷?被逼上梁山的穆云荞:颠个破落的皇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