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100000003

第3章 江南一叶(1)

长安若问江南事,报道风光在水西。

宝胜禅寺门联

皖南水系于黄山、九华山及天目山的泉涌、聚潴、汇流,以新安江和青弋江最为庞杂。新安江由西而东横贯徽州,青弋江却由南而北纵贯泾县。青弋江古称泾水及泾川,诗人李白有“泾川三百里”之句,言其源远流长。又有“若耶羞见之”之句,言其秀美绝伦。若耶是流淌于浙江会稽山中的一条美丽溪水,唐宋时期曾享有盛名。

源自徽州绩溪的徽水,是青弋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徽州之于泾县的人文影响,旧时因徽水乌筏的顺流而下,比其它任何地方都直接而迅速。乌筏是用粗壮的毛竹经杀青、弯曲、串扎而成,其吃水浅,浮力大,承载重物仍可过浅滩、渡深潭,于崇山峻岭中游刃有余。

发轫于唐代、鼎盛于明清、式微于民国的徽水乌筏,承载过无数官员的行箧、商人的货物、诗人的豪兴以及学者的思想,但泾县于徽州的认同,并非亦步亦趋,而是有其独特而细致的选择及变异。其原因有二,一是自汉至唐,诸多北方家族的迁入,使泾县人有野性之血脉,粗犷之气概;二是明清时期,泾县人远至京城或外省宦游、经商,其眼界不惟一时或一地。

徽水的一条支流叫丹溪。溯丹溪而上,黄山山脉最北端的一座高峰黄[1]山越发清晰。于风和日丽的仲春时节,自丹溪左岸的溪头都往山洼里走,这时的油菜已经结籽了但尚未黄熟,桑树被太阳照得叶子发亮。我沿着一条间或有麻石铺就的山路,穿行于草木之间。在因特网上,我曾看到有人语焉不详地提及一座古建筑,其俗名是“千柱落地”。我在溪头都打听它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两年前曾有一对美国人也是去哪儿的。

“千柱落地”的本名叫思诚堂,位于泾县西阳乡周村琅山村民组。一座古民居言其有一千根柱子,叫人不敢相信,而给我指路的当地人,居然又加了一句“万头朝天”夸张它。徽州民居的“四水归堂”,肥水不要往外流,在泾县触目皆是;其“五岳朝天”,以马头墙防火并饰其外观,在泾县亦随处可见。言周村思诚堂“万头朝天”,是指那儿的马头墙犬牙交错而蔚为大观。

我国史书于历史的记载,其内容偏重于帝王将相,其风格惯常于简约粗略。虽然民间事件有大量明清笔记传世,但往往是零打碎敲,挂一漏万。而且,似是而非的道听途说,大量糅杂其间。因为找不到一丁点有关思诚堂的史料,只得复述当地胡姓老人的口口相传:明末其太祖琅山公在汉口做茶叶及桐油生意,用鸡公车推了钱回故乡建思诚堂千柱落地。

目今这座古民居建筑群已颓败大半,但仍有三门三巷的七处分宅保存完好。其麻石门框、花砖门墙、方形石磉、白石踢脚坊、一字“四水归堂”天井,以及刻有蝙蝠、万字等图案的厢房遮羞板,均毫无损坏;而其高墙、巷道、排水沟和马头墙,亦俨然如初。正在水泥晒场上忙碌的一位驼背老人提醒我:从这边晒场到那边小河,以前全是房子。专家认为,思诚堂内部现存的梭形柱构件,是典型的明末清初建筑特征,这多少印证了当地传说中的某些真实成分。

其实,我在意的不是思诚堂的庞大规模,而是它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浓郁的民间气息。庞大古民居建筑群于泾县不止西阳乡周村一处,黄田乡马冲就有太史第遗址,俗称“九门十三巷”遐迩闻名。传说其前墙九门后屋五进,因当年有人要告房主触犯皇家的“九五之尊”,吓得房主于慌乱中不但堵了前面的两个门,而且拦腰砌一道高墙,将宏大规模的五进房屋一分为二,以此消弭灭门之祸。

黄田的太史第已不复存在,但那儿的笃诚堂却完好无损。那是一个四进五间的对称格局,占地面积为四千二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三千七百平方米。奇特的是,这座建筑群模仿外国邮轮建造,故当地人称它为“洋船屋”。溪水从貌似船头的围墙尖分流,两边的石板桥如上船的跳板,院墙上的雕花漏窗,则无疑是邮轮的舷窗,而它的最高一座房屋“梅村家塾”,自然是驾驶舱。因为孝心,也因为常年在上海经商,无法亲自侍奉不愿离开故乡的老母,主人朱一乔于清朝道光年间,责令其长子朱宗怀回家建造“洋船屋”,令母亲要见一见外国邮轮的念头如愿以偿。

跟周村思诚堂隔溪相望的是式穀堂[2]。泾县明清古民居多以“堂第阁厅”而取名,其名称或典范而雅致,或明志而达意,或吉利而顺口,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式穀堂的精细和大气,乃浑然一体令人讶异。其堂屋木柱角撑上的狮鹿松鹤木雕,青石踢脚坊上的渔樵耕读石雕(原有二十二块,现存十七块),均刻工细腻而富有韵律。其屋内的过海梁长达十米,屋外两边的青石墙裙各长达八米,且均为整块巨石砌就,其气势之恢宏,于此可见一斑。

屋主人胡家任老先生,特地叫我看堂屋中木柱与柱础间的一圈凹槽。于古建筑几近一无所知的我,自然是一脸的茫然。原来这座房屋建成时,凹槽内有铜箍镶嵌。也就在建成之际,来了一队太平军,不但把所有木柱上的铜箍当黄金撬走,而且一把火烧了这座新屋以及新屋落成庆典时的欢喜场面。

式穀堂前院门前有一座L型照壁,用以砌照壁的是水磨花砖。泾县宣纸的独一无二乃举世皆知,在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文房四宝”中,宣纸与湖笔、歙墨、端砚并驾齐驱数百年,至今仍各领风骚,长盛不衰。而泾县的花砖,却如同一个被冷落的美丽女子,默然沉寂于偏远乡村,这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泾县民间有“千年不粘灰”之说。这是讲,泾县花砖即使砌于外墙,常年风吹日晒,但不会有半点灰尘粘身。在泾县我曾屡次不由自主地伸手掌,抚一下花砖墙面,验证其民间说法的可信程度,其结果是,一次也不曾抚脏了手。

花砖的奇特之处,是它的花纹及颜色变幻无穷。其花纹的抽象形态,是用多色泥土揉合而成,若山水人物,若飞禽走兽,若行云流水,仿佛出自画家之手,呈现后现代画派的先锋特色。

典型的一处是在茂林,其“前分三房”的高大门墙,居然是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脸谱,当地人俗称“群英图”。如中国画墨分五色一样,花砖的颜色亦黑中有白,白里有灰,层次感很强。正如花砖研究者森林辰先生所述:“纹饰粗犷豪放,色彩过渡自然,极有中国画的水墨味道”。

据森林辰考证,生产这种花砖的古窑,应在凤村乡寒潭村的窑弯里。他认为,当年窑工是取那儿的白泥,跟茂林乡东村田湖里的黑泥一同揉合、踩熟、压实,然后制成砖坯,烧制出窑的。出窑后的花砖有别于普通砖头,以手指弹击砖面,有锵锵悦耳的金属声。因其泥料细腻致密,有人拿它当笔砚使用,发觉它“贮墨不涸,发墨益毫”。可惜的是,这种始于明而盛于清的花砖,于清朝道光年间失传。我在泾县乡村的数次行走,发觉茂林、黄田、凤村花砖最多。

请胡家任老人站在自家的花砖照壁前给他拍一张照,是我的一时兴起。老人至今仍耿耿于两年前两个美国人给他拍了照没收到照片,因此我不得不郑重承诺一定给他寄照片来。老人跟我讲,他的堂伯胡传厚经胡耐安荐举,当了台湾《中央日报》总编辑。周村的胡家叫“八家胡”,溪头都的胡家叫“六家胡”,均由古徽州婺源迁来。据老人讲,“六家胡”的胡耐安当过国民党三青团总书记,但其终生以学者身份而著名,传世之作有《边政通论》和《粤北之山排住民》等。而“六家胡”的胡朴安,其弟胡怀琛,其侄胡道静,是更为著名的学者,均被学术界公认为国学大师。

生于清朝光绪四年,即公元一八七八年的胡朴安,是泾县历代文人的典型代表。胡朴安出身于塾师世家,祖父是教书的,父亲是教书的,他自己也曾教过书;起先于本村学馆当塾师,后来于上海多所高等学府当教授。泾县文人“经世致用”的传统,“亦文亦武”的风范,于胡朴安最为鲜明。

“经世致用”的“用”字,或指修身齐家平天下,或指教书、经商、从政以及做学问;而“亦文亦武”的“武”字,或指勇武之气概,或指武术之功力。胡朴安年轻时不但懂“西法之代数……略知微积之理”,而且通奇门遁甲、星相卜算,乃至拳术武功。一九〇五年起,胡朴安曾在芜湖万春圩垦荒两年,“常与水牛相抵而眠,以米汤加盐下饭”,怀实业家筚路蓝缕之勇气。然后前往上海,做工厂会计三四年。一九〇九年结识柳亚子等人,先入南社,后入同盟会,并于同年离开商界,任职于《国粹学报》,时常编辑刘叔申、陈佩忍、章太炎、黄宾虹等人的文章。后来的胡朴安,曾于一九一一年受聘于中国公学讲授国学及历史,一九三一年出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一职以“廉谨”著称。然而,他最为辉煌的时期,是一九三九年患脑溢血半身偏废以后。

胡朴安在他的《病废闭门记自序》中写道:“我自(民国)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七日犯脑溢血,至二十八年十月一日恢复读书,至三十二年九月三十日止,计四周年。此四周年中,读佛书与儒书,共四万一千四百零一页,著书及作文,五十二万三千一百余言,作诗九百一十七首,作词九十四首,不仅比我未病废以前,数量为多,且比我未病废以前,质量似乎为精。他且不论,即《周易古史观》,《庄子章义》,《中庸新解》三种,古有作者,视之亦无稍愧。”

半身瘫痪以后,胡朴安自称“半边翁”。“幸右手尚能作写”,且“神识未减,不碍读书”,进书房“以臀代足,席梯而上”,每日“鸡鸣而起,鸟栖而息”。他本人曾讲过他一天的作息时间:“我每日四时起,静坐二小时,呼吸半小时,上午读佛书五小时,下午读儒书或著书四小时,又为学生讲书一小时,夜静坐半小时,九时睡。每日静坐、呼吸、读书、著书计十四小时,精神不觉疲倦,夜间自然入眠;每餐所食甚少,完全食素,毫不食滋养品,如牛奶水果之类,自信精神可以克制物质。”

如花砖冷落于乡间一样,以精湛的朴学[3]研究而著称的胡朴安,如今只是在国学界被学者提及。若胡朴安的阅历和学养、其学者之个性、抗衡命运之气概及方法,应该如徽州之胡适广为人知才是,可惜在国学界以外,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胡朴安。而知道胡朴安是从泾县出去的,更是少之又少。

细察胡朴安生于斯的这方土地,于地理的跋涉,兼及对历史的回溯,于我是饶有趣味且不无惊险的。我在野外笔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走厚岸到查济的路,一过青弋江就变了样。这儿的山路不但崎岖狭窄,而且临涧处不设防护石叫人心惊胆战。涧底的石头被溪水长久冲刷,没了本来的狰狞模样,可车子掉下去的话,别指望它像海绵那样柔软。蒙淞细雨把附近的每一座山都淋得透湿。路面上的水洼,被薄云处透来的天光照亮,像珍珠被穿连成串,只有开车的才知道哪个深哪个浅。相信开车的是坐车的信条,可每次看到那个年轻司机于山嘴处,掉头跟熟人答话时,心里不免紧张一番。而有惊无险的是,他会在车子就要冲出路面的时候,及时把方向盘打过来,然后又掉头把没说完的话说完……”

查济位于黄龙山东,许溪上游。胡朴安在他的《泾县乡土记》中写道:“由黄龙山而北趋,经黄蘖、西公、碎石、纪家岭、濯坑、石砦、马公诸山,至分界山,而丁条之山脉遂止。由南至北,横亘百里,蜿蜒奔赴,如蛇奔壑,界青阳、南陵县两县,为泾邑西北之屏藩。”这道山脉中隐藏着一条隋唐时期就有的官家驿路,人称青泾古道,即由池州的青阳,至宣州的泾县。

由老庄往万峻岭走,过鸡公鸡母石,就能看到山谷内麻石古道于草丛中时隐时现。鸡公鸡母石是一对耸立在谷口的独立石峰,均高达二三十米。右边的鸡公石凸起鹰嘴相貌凶残。据说曾有人攀援而上,由鹰嘴处往下跳,欲弃世自绝。不料事与愿违,坠入灌木中没摔死,白爬了一回悬崖绝壁。而鸡母石看上去则温厚得多,像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婆婆。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行至此处见山势险要,不敢走这条路犯青阳。

一千四百余年前,生于南朝陈太建年间的查文熙或骑马或坐轿,常奔波于青泾驿道。据《泾县查氏族谱》讲,查文熙儒雅温厚,睿智过人,曾被灭陈的隋帝国聘为天台宰,又被灭隋的唐帝国聘为宣州、池州刺史,同时料理这两个州的民间事务,官至四品。可能这条古道的山明水秀,给查文熙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这位唐朝文官,后来在广东南宕州任刺史时抛官离职,扶老携幼来古道南面的震山乡[4]定居。因此之故,泾县查姓被称为震山派,有别于海宁的龙山派和休宁的仙源派。

查氏族谱上记载,文熙公“卜而居焉”。可惜其文字过于简略,不明白这位遁世者曾用何物占卜,以及如何卜课。查文熙定居之处,乃“万山环外,三水流中”,风水先生来此地见了这儿的山脉水脉,无不赞不绝口。于是,这儿被起名为查济。查是查文熙的查,济是济阳的济。查文熙的祖籍是山东济阳,他虽眷恋于南方的山明水秀,但内心的故土情结犹藕断丝连。

源自黄山的琴溪,于赤滩汇入青弋江。胡朴安在《泾县乡土记》中写道:“琴溪者,因晋高人琴高而名。世称琴高炼丹,丹成踏鲤而去,至今土人啧啧称道……其地多竹,其水多鱼,且异于他种,所以谓琴鱼琴笋者,即产于此。”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由宋代著名思想张载明确提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经久不衰的思想话题,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在此之前,古人虽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语,但隐含“天人合一”思想的观念早已存在。本书是按照“道法自然”“民胞物与”“尽心知性”“山水媚道”“赏游登临”“田园意趣”六类将古代先贤相关论述精选汇编而成。
  • 老子答问录

    老子答问录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热门推荐
  • 无限穿梭在异界

    无限穿梭在异界

    看点1:异界穿越者入侵地球VS地球穿越者入侵异界看点2:随身带着老爷爷VS随身带着系统看点3:异界霸道女总裁VS地球二货宅男看点4:建设狂魔VS升级达人
  • 带我走,去远行

    带我走,去远行

    世界上有一些人走遍了万水千山,可是有些人,他们只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从出生到死亡,始终不曾离开过。有时候,我们对一个城市有所留恋,不仅仅是因为城市本身,还因为这里的人。
  • 霏雨传

    霏雨传

    重复轮回,只为了改变未来。无奈未来不可变,但情感永留存。朋友的牺牲,换来霏雨的平安。而霏雨的选择,却要改变他们的未来,永远坚持走下去。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半生离落半生香

    半生离落半生香

    在你这是草,在别人那儿未必不是宝!人生低处总能看见曙光!没事别作,死的快!有事别哭,总会有人爱!
  • 子决川

    子决川

    辅音又称子音。顾名思义,辅音依元音而存在,辅音与元音配合,产生音节。前世得不到的缘,在异世居然能完美的诠释了,异世中主人公子决川在山音川尽心的辅助下,开辟了属于他们的传说,在这个异世的历史长河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成就了异世万年美好的传说。异世中那标志性的八卦城也成了后人所一心向往的神圣之地。情节一:“前世我与你差身而过,今生我不会再错过一丝一毫,哪怕万劫不复,我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山音川对着子决川说着,两行清泪已经滚滚而落。情节二:“引用前世一位枭雄的话,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你山音川,这辈子你就是唯一,我不会放手,哪怕是我粉身碎骨,我也情愿做一堆天地尘土,随风飘荡围绕在你的足下,陪你走过任何艰难困苦。”子决川死死的抓着山音川的手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背后虽然已被异兽千年魔蛛弄的伤痕累累,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决心。
  • 花笺记

    花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带着系统在万界

    带着系统在万界

    一个拥有系统的普通人在万界生存,在万界中留下自己的精彩的一笔,在万界中体味不同的生活。不种马,既不圣母也不过于邪恶,算是黑暗(腹黑)吧世界:尸兄,神秘复苏(已开)
  • 江苗苗她辞职了

    江苗苗她辞职了

    年轻人不愿意工作是普遍现象,不是有周日和周一综合症么?那么,辞职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真的就是大家理想的生活么?根据真人故事改编,和江苗苗一起来体验辞职后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