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6900000008

第8章 能屈能伸,徐图自强(1)

古语有云:“知行知止惟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人生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处于困境中要忍辱负重,适时地弯腰,这是智者的选择,也是成大事者必有的度量。人生于世,能屈能伸才能不断地前进。那么,怎样才是能屈能伸呢?

简单来说,能骂即骂叫做“能伸”;该赔不是就赔不是,便是“能屈”。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当自身实力不济时,应该慢慢地积蓄力量,为日后成就伟业打下基础。

忍辱,方能负重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忍辱负重看做能担当大任的美德。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难免会发生碰撞,尤其在深似海的官场中,争斗在所难免。置身于矛盾的环境中,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纵观古今成功人士,无不是靠“忍”而成就事业的。

在曾国藩的成功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少不了忍。曾国藩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有屈辱。正是依靠这种忍让,曾国藩才最终修成了官道上的正果。

24岁那年,曾国藩到长沙读书,当时他把自己的座位安排在窗前,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来了,因为来得晚,只好将书桌安排在墙角。

有一天,展大宽突然冲着曾国藩吼到:“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听了,没有说什么,一声不响地把桌子挪开了。

然而,展大宽仍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的时候,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而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去了。

曾国藩依然没有争辩,此后他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很不服气,便跑来寻衅,说:“你读书的位置风水好,那本来是我的,让你给夺去了。”

这时,旁边的同门看不过去了,为曾国藩抱不平,便对展大宽说:“书桌的位置不是你自己要换过来的吗?”

展大宽无理取闹地说:“所以,他才夺了我的好风水!”

那个同门说:“那你赶快搬回墙角吧,明年准能中举。”

同窗们听了,哄堂大笑,展大宽一脸狼狈。曾国藩在一旁和颜悦色,始终不发一言。

成大事者应该有广阔的胸襟,能忍受屈辱。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的秘诀在于一个“忍”字,俗话说“百忍成金”。

在官场上,也少不了遭受屈辱,对此,曾国藩这样说:“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句话是曾国藩生平咬牙立志的秘诀。自曾国藩出道以来,受了不少屈辱。

在庚戌、辛亥年间,曾国藩被京城的权贵们唾骂;在癸丑、甲寅年间,他被长沙的权贵唾骂;在乙卯、丙辰年间,他又被江西人唾骂。之后,他又在岳州、靖江、湖口三次打败仗,这都是打脱牙的时候,曾国藩没有冲动,而是和着鲜血把牙齿往肚里咽。

对于这些屈辱,曾国藩就一个字——忍。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有一天,绿营兵与湘兵哄闹,至黑夜闯入他的行台。曾国藩亲自告知巡抚,可是巡抚视若无睹,根本不理会曾国藩。

曾国藩只好于第二日将兵营迁至城外,以避绿营乱兵。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堂堂朝廷大臣还要退让,并忍受侮辱?曾国藩叹道:“大敌当前我怎能为个人利益而泄愤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中总有不顺心意的事情。想要生存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就要学会“忍辱负重”之术。有道是,“该忍而不忍则易折”。“忍”还是做官避祸的好办法。

曾国藩说“傲为凶德”,特别是文人,大多为自傲之士,做官多讲气节,由于过分强调,以至流于傲慢而不自觉,每当遇到屈辱就不敢忍耐。由于过于骄傲,造成君臣不和,朝廷纷乱,必为祸害。由于不懂忍耐,造成同僚之间产生矛盾,彼此相斗相争,冲突不断。

读书之人一定要戒傲,并学会忍耐与忍让。曾国藩经常检讨自己,尤其是在忍耐方面,他总认为自己“忍”得不够,说自己有三大过错:平日不取信、不尊敬别人,相对傲慢太甚,这是一;平时一句话不对劲,就怨恨无礼,这是二;抵触分歧之后,别人恢复平静,他却反而悍然不近人情,这是三。由此三点,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个人“忍术”要求严格,对自己的心态修养非常注重。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因父丧第二次回荷花塘守制,这正是他兵事不利、处境尴尬的时候。在这一时期,曾国藩进行了最深刻的反思,其中对“忍经”琢磨得最多。他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一时期的反思,为他的再次复出和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

“忍”功是天下修养第一功,能忍的人才能担负大任,不能忍辱就难以担负重任。历史上因为骄傲而导致面临危险境地的事例实在太多了。无论你位有多高、权有多大,都必须学会忍让,切不可因一时之怒气而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经历挫折,才能进步

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斥着挫折的一生,尤其是在与太平军较量的过程中,失败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他的军事生涯中有四次惨败的经历,面对这些失败,他都依靠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并振作精神,转败为胜。

由于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曾国藩得出了这样一个认识:无论何人,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就得经受磨难。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而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必须具备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

回到长沙,曾国藩再次埋头募兵练兵,陆续增加水陆两师2万多人,修造舟船,配备炮械。咸丰四年六月中旬,曾国藩再次指挥水陆两师北上。

七月,湘军水师“总统”褚汝航克复岳州。太平军数次反攻,皆大败而去。

曾国藩得了战报,心中得意。七月中旬,曾国藩决定亲自出征,联合李孟群、陈辉龙两支粤桂水师出队攻打白螺矶。

没想到的是,曾国藩刚一出马就中计了。太平军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将陈辉龙部包围住了,水师“总统”褚汝航、同知夏銮、千总何若澧急往救援,结果这四员大将全部战死。

在这一场对抗中,陈辉龙全营覆没,褚汝航等损失了20多条战船,官兵阵亡好几百人。

别人领兵出战,始终频频告捷,曾国藩一上阵便损兵折将,而且损失空前惨重。这样的结果让曾国藩沉痛万分。

无奈身在战场,曾国藩只能打起精神,再次出击。他命水师精兵两万余人进击鄱阳湖,准备绕开九江的坚固封锁。令曾国藩没想到的是,鄱阳湖口的障碍很轻易地就被清除了。

湘军水师正高兴,忽听一阵锣响,湖口两侧太平军工兵齐出,飞速设卡筑垒,顿时将湘军水师斩为两段,进入湖里的水师就此断了归路。

当夜,太平军尽起舴艋小舟,突击湖口彭玉麟、李孟群的水师。黑暗之中,彭、李二人心惊胆战,结果被太平军斩了都司史久立,焚掉大船9艘、小船30余只。李孟群、彭玉麟只得败走,一路奔逃又屡屡遭到太平军的袭击,差点送了性命。

外边一半水师被击败,而湖内的另一半水师又被围困,始终逃不出来,曾国藩急得彻夜不眠。

没过多久,太平军便开始对湖内的水师出手了。太平军分两路进攻,只用100多条小船突击湘军水师。这100多条小船上尽是火弹喷筒。

在半夜三更、星月无光之时,太平军的100多条小船火弹喷筒齐发,一时之间,火光四起,曾国藩麾下的战船纷纷起火燃烧。

混乱之中,曾国藩再次败逃,投奔到罗泽南的大营。他旗舰上的管驾官、监印典吏、两名把总及无数卫士被杀,水师全溃,将士四处奔逃。湘军的文卷册牍、粮台银两,尽落太平军之手,这一战湘军水师100多号战船被烧得精光。

曾国藩在罗泽南的营里目睹水师覆灭,痛不欲生,又一次赴水求死,幸被罗泽南竭力拉住。自杀未遂的曾国藩黯然退到南昌,受尽冷嘲热讽和奚落。

一次又一次的惨败让曾国藩灰心丧气,乃至蓬头垢面,不饮不食,甚至写下了遗嘱。但是,每次跳出自杀的心理纠结后,他都能够重振旗鼓。

有失败才有成功,这是被历史上许多成功者证明了的真理。一般而言,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或一系列的挫折,才会使人具备成功的品质。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失败和逆境的土壤会创造出更多成功的品质。

经历挫折,才能进步。失败与挫折给人带来的是磨炼和教训。一个杰出的人能够从失败与挫折中吸取教训。曾国藩正是屡经失败与挫折的磨砺才成就一番伟业的。

在给自己的学生黎庶昌的信中,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古奇人杰士皆磨砺中来,艰巨杂役,磨砺也;米盐繁琐,亦磨砺也。”同治三年,曾国藩对江西一候选县丞也讲了一番话:“古来忠臣孝子,多半是处逆境磨炼出来的。若一片顺境,有何难处?”

失败是常有的事,但是每个人对于失败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的人把失败看做一种考验,把它当做到达成功的必经之路;而有的人认为失败是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从此再无光明。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能够从挫折中看到希望,并能够战胜失败、战胜自我。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失败、挫折,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咬牙立志、徐图自强。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

曾国藩认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同时,他还提倡自强,认为自强是大丈夫立世所必不可缺的。除此之外,曾国藩又有言:“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这里的“明强”指的是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

明强主要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能力的问题,简而言之,明强就是指“强而不露”,即含才不露、不显身手。自古以来,豪杰之士在世多有,能力超群者也灿若繁星,然而,这些人物常常“难经风浪”,最终导致失败。

对此,曾国藩有言论说:“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慷,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接着,他还举出例子:“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

在曾国藩看来,这些人之所以“不保其终”就是因为不善于“明强”之道。所以,曾国藩反对李斯、曹操、董卓、杨素那样的“强”,他表示:“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

很明显,曾国藩主张通过自修自省而达到自强,不主张争锋斗胜而逞强。曾国藩饱读史书,对历史上这种因显示才能而招来杀身之祸的例子早已了解很多,尤其是身处官场,又值乱世,各种激烈的矛盾冲突随时会把自己卷入漩涡。因此,曾国藩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带兵之时,都时时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不让自己处在太显眼的位置。

在攻破天京前夕,曾国荃贪功冒进,曾国藩对此忧心如焚,不断寄信给曾国荃,要他审时度势,适可而止。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日(1862年),曾国荃进占巢县、含山,接着攻占和州。五月初一,曾国荃率师万余人克复秣陵关,第二天又夺得大胜关、三汊河,第三天连克头关、江心洲、薄仓洲。接着,在彭玉麟水师的掩护下,曾国荃带领部队进驻雨花台。

对于曾国荃这次迅速进军,曾国藩“既以为慰,又以为惧”。曾国藩忧惧是因为向荣、和春驻江南大营,先后领兵7万人,屯守8年,但最后落得溃败,而曾国荃仅有2万人。

另外,曾国藩本来想兵分四路,分别由曾国荃、鲍超、多隆阿、李续宜为统领,攻取金陵。可是,现在在其余三路没有按计划到达金陵附近时,曾国荃就贸然进军了。

曾国藩闻讯后,于五月初七给曾国荃写信说:“句容东路纵无兵来,隔江一支则断不可少。此次弟不候多军至九洲,而孤军独进,余深为焦虑。又上游南陵空虚,季弟不留兵守之,于宁国、芜湖均有妨碍。”

第二天,曾国藩又给曾贞干写信说:“沅弟进兵,究嫌太速,余深以为虑。一则北岸多军未到,二则后面句容一路无兵,恐援贼来抄官军之尾。”因此,他希望两位弟弟“稳慎图之”,“以待多军之至”。当时,“曾国荃军合水师不满二万,孤军深入,诸将帅皆以为不可”,“人人代为危虑”。然而,曾国荃本人却不以为然。

曾国藩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曾国荃部2万余人深入虚悬,且立脚未稳,湘军其他各部又都阻隔在数百里之外,如果上海的李秀成迅速班师,就可能一举将曾国荃部歼灭。好在李秀成拖延了三个月才进兵,加上李秀成部兵员10万之众,军粮、军衣严重不足,不得不撤兵,曾国荃才得以死里逃生。

明强者应该知道审时度势,不会贪功冒进。对于这次事情,曾国藩对曾国荃说:“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在曾国藩的眼中,自立自强之道不独为刚。他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他表示:“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因此,在曾国藩的自强之道中,便有了圆融有道、刚柔互济的“明强”思想。“明强”二字,缺一不可。有“明”无“强”,只有空话,没有成就;有“强”无“明”,有力无用,易有波折。“明”且要“强”,徐图自强,则能事有所成,这才是不易之事。

同类推荐
  •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成了一门必修的课程。从普通百姓到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及早学习如何和人打交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对于自身发展和生活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史玉柱内部讲话

    史玉柱内部讲话

    史玉柱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一蹶不振的创业,成功和规模,不能避开风险,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唯失败才让“二次创业”走得更好更稳。创业不时刻需要一颗理性头脑来规划蓝图,更需要秉持一颗百折不挠的心将梦想落实于行动。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在成功面前忘记风险,如规模过大,战线太长,忽略现金流等等,纵观商海风云,每个失败的创业明星企业都有某些致命的关键风险问题。只有具备风险管理精神的企业才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愈挫愈勇,只有秉承“东山再起”胸怀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高更远。韧性创业“英雄”史玉柱,是如何指引巨人王国,使其成为死而复生,缔造企业神话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放下该放的,做好该做的,心无旁骛,只管一路前行,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本书从理论上讲述了练就说话艺术的重要性、提高说话技巧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上,指导读者如何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如何与不同的人说话的技巧、不同场合下的说话艺术。阅读本书,让你轻松面对尴尬、获取提升的机会、扩大交际范围,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说好想说的话,说好难说的话,提高说话技巧,改变一生命运。
  • 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热门推荐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最懒萧家少夫人

    最懒萧家少夫人

    知薇和萧梓辰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没培养出来,倒是孽缘路修了很长。萧梓辰这个小霸王在她手里被摧残多年。她该死的竟然还嫁到他家!他要娶温柔贤淑的大小姐啦!可是后来她要走,身边冒出一大堆的竞争者。可怜的小霸王只能将她偷着藏着,将她那惊世的才华喊着求着收起来!
  • 猫先生在家中

    猫先生在家中

    叶舟指着表格上“关系”那一栏问猫先生,“诶,我们俩是什么关系?”猫先生用它厚厚的肉垫子不耐烦地摁了摁桌子,“什么关系?!当然是正经合法的男女朋友关系了!”叶舟飞快地转着笔,“啧,好好一人民教师,怎么就人兽了呢?太重口了啊……”猫先生瞪大它的绿眼睛,“你还是写夫妻关系吧,我不放心。”叶舟惊得转飞了钢笔,“啪”,钢笔掉在木质地板上,甩出一道墨迹。猫先生眯缝起眼睛,危险地看着她。叶舟吞吞吐吐地问:“这……这是求婚吗?”猫先生跳下桌子,摇摆着它优雅的猫屁股,故作镇定地往门口走去,临出门时,它回头盯着叶舟,“聘礼是五百只灰老鼠。”“啪”,刚捡起来的钢笔又掉下去了。
  • 诱妻入怀:老公,请休战

    诱妻入怀:老公,请休战

    上辈子,被最信赖的妹妹害死,失去了最爱的男人,失去了孩子,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曾经的她引以为豪的一切。重活一世,她只想要好好的保护她在意的人,让曾经伤她害她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却没有想到,一场意外,误惹了帝少穆凉川。明明只是认识了几天而已,他却对她步步紧逼,毫不退让,在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之下,他揽她入怀,宠她入骨,看着她深情而缱绻,他说,“以欢,你知道吗?除了呼吸和活着,爱你是我坚持最久的一件事。”
  • 伤寒附翼

    伤寒附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力加油大派队(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智力加油大派队(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海,不哭

    上海,不哭

    小说从单身美女炎炎的视角,用现实与回忆相交替的手法,讲述了四个年轻的外地女孩在上海的职场与情场的打拼与浮沉——她们曾经怀揣梦想、充满朝气。在懵懵懂懂地历经了人际的伤害、金钱的诱追和各式各样的男人之后,开始对幸福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作品以都市白领生活为缩影,描述了当下都市人的孤独、惶惑、漂泊,对爱情的追逐与理解,以及对幸福的坚持和信仰等,真实地再现了在大都市寻梦的年轻男女的情感与生活,将成长蜕变的痛楚凝结成了一轴鲜活的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荣耀之魔瞳

    荣耀之魔瞳

    在吕小驴的眼中,王者峡谷中的战争迷雾消失不见了。韩信在打红爸爸?不好意思,我小卤蛋收下了。残血还在浪?看我百里守约一枪轰杀。草丛三婊?不存在的,那谁,扔个大进去。“这B绝对开挂了,举报举报”
  • 神兵修行者

    神兵修行者

    2028年,当神话,仙侠,历史中的,甚至是幻想中,科幻中的无尽神兵降临地球时,地球从此进入了神兵修行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