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1000000011

第11章 惜福祉,要知足:时间最贵莫过于正拥有(1)

人生在世,总有些欲望需要满足。有些欲望是好的,比如进取之心,可以成为人生前进的动力。然而,有些欲望却是不好的,比如贪欲,会阻碍心性修行。对于欲望,要有所控制,既不能失去了进取之心,也不能有贪婪之心。当你觉得自己有贪心时就要懂得知足知止。能够知足的人,是一个智慧的人、是一个惜福的人,他会珍惜正拥有的幸福,而绝对不会让贪心破坏快乐的生活。

贪念一点即魔障,不足之心是苦海

俗谚云: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经常看到别人有更好的衣、食,更好的居住场所和生活条件,于是就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好的,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幸福了。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贪心:在拥有了一些之后,还总是想着别的。人有贪心很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贪心就是好的,贪心是人性的弱点,如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心,任由贪心发展,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灭亡。

常言说:“贪心不足蛇吞象。”这其实是一个关于贪心的故事:

话说古时候,有个山村里住着一对母子。母亲谭氏年迈多病,不能干活,儿子谭鑫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娶妻。他们家很穷,只能靠卖些草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有一天,谭鑫和往常一样,到村外去收集草料。无意之中,他看到草丛里躺着一条小蛇。开始他吓了一跳,仔细看时,才发现那条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

谭鑫动了恻隐之心,想了想,便把小蛇带回了家,小心翼翼地为它冲洗、涂药。

小蛇苏醒之后,冲着谭鑫点了点头,表达它的感激之情。谭鑫母子俩见状,都非常高兴,便为它编了一个小竹篓。

在谭鑫母子的精心护理之下,小蛇的伤势恢复了,也逐渐地长大了,为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谭鑫依然每天收集草料,母亲还是守家,那条小蛇则整天在篓里睡觉。

一天,小蛇觉得竹篓里闷得慌,便爬出去晒太阳。没想到,小蛇被阳光一照,变得又粗又长,谭母突然见此情景,吓得惊叫一声,昏死过去。

小蛇见闯了祸,也没有就此逃走,而是回到篓里,变回了原形。等谭鑫回来后,那条小蛇突然口吐人言:“我今天失礼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你可以从我的身上取三块鳞片煎汤,喂你的母亲喝下,不久便能醒过来。”

谭鑫感到十分惊疑,小蛇催促着说:“请相信我,照我的方法去做吧。”

谭鑫照办了。果然,很快谭母就苏醒了。

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可谁也没说什么,只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于是,对这条蛇更加照顾了。

当时的皇帝很昏庸,整天只知道玩乐,听人说世上有鹅蛋大的夜明珠,他也想拥有一颗,于是便发布了一张榜文:谁能献上一颗夜明珠,便可封官受赏。

谭鑫听说了这件事,便感叹道:“要是我有这样一颗夜明珠,也能谋得一世富贵,不至于终日以卖草为生啊。”

小蛇听到他感叹,就对他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我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终于可以这么做了,实话对你说,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谭鑫听后,十分高兴。然而,毕竟和蛇相处多年,他说:“那样做太残忍了,我实在不忍心下手。”

蛇说:“不要紧的,我自有办法恢复。”

谭鑫这才放下心来,挖了蛇的一只眼睛,眼睛随之变成了夜明珠。于是,谭鑫便把夜明珠献给了皇帝。皇帝从没见过如此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当即便封谭鑫为官,并赏赐了他不少的金银财宝。

皇帝拿着夜明珠,四处炫耀。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但皇帝对这颗夜明珠十分喜爱,只好下令另寻夜明珠,送给西宫娘娘。

皇帝发布榜文说:这次只要有人献上夜明珠,就封他做丞相。

谭鑫听说这件事情后,很后悔:要是晚一点送夜明珠,就可以做丞相了。现在却只做了一个小官而已。

谭鑫想:如果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给皇帝,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

想到这里,谭鑫立即向皇帝禀报:“其实小臣还能找到一颗夜明珠。”皇帝听了,十分高兴,便把丞相的位子给了他,让他赶快将第二颗夜明珠献上。

谭鑫很开心地回家,向家里的蛇求取夜明珠。但让谭鑫万万没想到的是,蛇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献出另外一只眼睛:“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我已经献出了一只眼睛,做人不可太贪心啊。”

然而,这时的谭鑫根本听不进去,执意要取蛇的第二只眼睛。蛇见他这么贪心,知道他已经无法改变,于是,身子一晃,变得像水桶一样粗,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口就将谭鑫吞进了肚子里。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追求。但人却不能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陷入贪心不足的旋涡当中。须知欲望是无止境的,贪欲更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

有首古代的民谣说得好: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丰足,家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纳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良田千万顷,叹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觉低。

一品宰相当朝做,又想君王做一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贪心最开始的时候也许仅仅是一点念头,但慢慢地便会滋生、膨胀,最后变成没有止境的贪欲。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就永远能够体会到满足的快乐。

人生在世,要过得安乐、幸福,不仅要追求一些东西,还要懂得知足才行。在欲望的促使下,我们可以去追求各种各样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人生需要,但是不要放纵欲望,从而让自己的心灵滋生贪婪,那样的话,将不利于你的追求,也不利于你的人生,当然,也不利于你的幸福、安乐。

不能小看贪心,即使是一文钱的过错

很多人认为,贪心是人的天性,似乎人天生就有这样一种负面的心态。其实并非如此,人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贪心,只是后来受到了诱惑,而且不能抵御诱惑,才产生了贪心。并且,最开始,人的贪心并不大,只是后来才慢慢变大的。

有个年轻人很不幸,他的家在一场大水灾里被毁了。房子没有了,亲人也不见了。于是,孑然一身的他,便开始了漫漫的流浪之路。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子,终于体力不支,晕过去了。

村子里的好心人发现了他,便把他救起。好心人还收留了他,送给他一根鱼竿作为谋生的礼物,对他说:“孩子啊,我实在不能长久地帮助你,你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间废置的破屋,你可以到那里去。或许你可以钓鱼,维持自己的生活。祝你好运。”

年轻人听了,很感激。从此,他就在湖边住了下来,他每天勤奋工作,到湖里捕鱼,在湖边耕作,勉强维持生计,养活自己。

经过长期的流浪,终于有了安身之所,好似绝处逢生,因此,他心里很欣慰,从来没有觉得劳作辛苦。

也许是他的勤劳感动了上天,上天才给了他一次发财的机会。

这天,他正在湖边安静地垂钓,忽然,手中的鱼竿猛地一沉,鱼钩好像钩住了什么重物似的。

鱼上钩了!年轻人暗喜。

但是怎么这么沉呢?从来就没有遇到过这么沉的大鱼,但是,他没有犹豫,而是使尽全力将它拉上来。

东西拉上来之后,他被惊呆了。

原来拉上来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鱼,而是一只金光闪闪的箱子!

很显然,这是一只宝箱。年轻人喜出望外,他知道自己的命运要改变了。于是,他变卖了宝箱里面的藏品,换了许多银子。

此后,他盖起了大房子,又娶了漂亮的妻子,接着买了很多田产。同时,他雇了几位勇将保护着他家和那一面湖,不准其他人到湖里垂钓。

钱往往都是越滚越多的,靠着宝箱他有了银子,靠着银子他有了田产,靠着田产他有了更多的银子,他越来越富裕了。

然而,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财产、妻子越来越乏味。他觉得还要有更多的妻妾和更多的佣人来侍候自己。

有一天,他想到:这湖里肯定还藏着更多的宝物,哪会只有那么一个金箱子呢?于是,他雇佣了很多工人,潜下湖里去寻找,希望打捞出更多的宝物。

后来,果然有一位工人寻获了一个金铲子。

这让他更加兴致勃勃:这回我要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了。

于是,他雇佣了更多的工人来进行工作。然而,就在他开展新一轮的寻宝行动之时,雨季来临了。

雨势越来越大,但他不愿意就此停止寻宝计划。渐渐地湖水涨了上来,工人们都不愿意继续工作,一一离去。但他始终都不愿意停手,他甚至自己下湖里去寻宝。

后来,湖水泛滥了,开始冲进他的家里。妻子劝他离开,但他依然做着黄金梦,就是不肯走,他想,绝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妻子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走了。

当水淹到了屋顶,他还坐在小小的一方屋顶上大喊:“我的金铲子,金箱子……天啊!帮帮我啊!”

这时,天边传来声音,那是天帝在回应他:“穷人啊!他只要点点的东西。富有人啊!他就要多多的东西。贪心人啊!他要所有东西!”

当财富或是机会降临到我们身上时,一定要珍惜,并且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和接受。绝不能像故事里的人一样,失去常性,让贪心吞噬心灵,继而主宰自己的人生。

贪心都是一点点变大的,最开始人是没有贪心的,有了一点贪心之后,贪心就会长大。

所以,千万别小看一点贪心,再小的贪心都不值得原谅。

古代有一个书生,进京赶考,路过书铺,拾到一个买书少年失落的一文钱,他立即揣入怀里,面上有欣喜之色。

当时书铺里有位老者看到了这一幕,便走过去和书生聊了起来。末了,这位老者还问了问书生的姓名,之后便相揖而别。

后来书生考取了举人,补了一个县尉之职。在赴任之前,他便去拜谒自己的上司巡抚大人,然而,接连去了好几次都被拒见了。

书生十分纳闷,想要讨个说法。巡抚传了个口谕出来:“还记得当年在书铺中拾到一文钱吗?做秀才尚且视一文钱如命,倘若做了地方官吏,岂不是要刮地三尺吗?所以,你不必去赴任了。”

书生恍然大悟,不由顿足。原来那个老者就是巡抚大人,当年看到那个书生没有读书人的节操,拾到一文钱脸有喜色,分明是品行操守不好,因此一直记在心里,他又怎么会让贪心之人到任,去危害百姓呢?

由此可以看出,不能小看了贪心,即使是一文钱的过错。做人一定要时刻把握好自己,有了一点贪心的时候,千万不能听之任之,记住,人的贪心都会慢慢长大。再小的贪心都不能原谅,一旦任由这点贪心滋长,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粉身碎骨。

贪念就好似火苗,只要在心中点燃,就会越烧越大,直到有一天将人生燃烧殆尽。

腰缠万贯未必快乐,一贫如洗未必烦恼

我们经常会听人议论财富与快乐的关系。有人认为,有钱才会有快乐,金钱是实现快乐的基本条件。也有人认为,快乐与否和钱没有关系,有钱人不一定快乐,快乐的人未必有钱。总而言之,快乐与否,还得看心态。

那么,哪种观点正确呢?道理讲得再多,恐怕也有听不进去的人,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吧,看完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心里就会有感悟。

有个大城里住着一个大财主。这位财主家大业大,在城里拥有十多家店铺,在乡下还拥有大片的庄园,庄园里大概有几百亩的田地和一百多头牛羊。

不仅如此,他还有一片巨大的渔场,渔场里还有十多艘捕鱼船。提到这位大财主的财产,恐怕用腰缠万贯来形容都未见得切实。

虽然大财主各方面的生意很多,但他很少操劳,多是请其他人帮助打理,根本不用他操心。平时大财主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深宅大院,睡的是宽床高枕,盖的是罗帐锦被,但他从来没感到过快乐。

因为他担心家族的产业不理想、赚钱太少;他烦恼生意不红火、亏了本钱。他经常坐立不安,茶饭不思,甚至睡不着觉,就怕有一天家族垮掉。

大财主的邻居阿欢,情况和他恰好相反,他不但一点不烦恼,而且每天都很快乐。阿欢很有钱吗?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什么钱,简直可以算是个穷鬼。

阿欢是个理发师,住在一间小木屋里,三十出头还没有妻子,每天也只能赚几文钱,勉强够日常的生活花销。

但让人诧异的是,阿欢每天都无忧无虑,十分潇洒。他甚至每天晚饭后都在小木屋里放声高歌,直到午夜唱累了,他才会睡觉。即使不会数钱数到手抽筋,他也依然睡觉睡到自然醒。

阿欢的情况和大财主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财主很纳闷,是什么让阿欢这么开心?

这天,大财主去拜访城里的智者,问道:“隔壁的那个穷鬼,每天就挣那么几文钱,吃不饱、住不好,连老婆都娶不起,为什么能够这样开心,每天晚上还唱歌呢?为什么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智者微笑着说:“因为他知足,所以他常乐!”

大财主听了,感觉很不舒服,说:“怎样才能够让他不再唱歌呢?”智者微笑着说:“这很容易,你只需要借给他十两银子就可以了。”

“这样行吗?”大财主看着智者,疑惑地说。智者点头答道:“行!”大财主沉默半晌说:“那好吧,我姑且一试。”

第二天中午,大财主到阿欢的理发店刮胡子,说:“阿欢,你剃了十多年的头,仍然赚不了钱,现在三十出头,连老婆都没有,怎么不改行去做一些小生意呢?”

阿欢笑了:“我每天就赚这么点钱,能糊口就不错了,哪有本钱去做生意呢?”

大财主说:“那你想不想做生意?”

阿欢想了想,回答道:“我想,可是没有本钱!”

大财主笑了:“如果你真想做生意,我可以借十两银子给你,利息比别人借钱的稍低一点。”

阿欢听了,喜出望外道:“当真吗?”

大财主正色道:“骗你做什么,是真的。明天你到我家来。”

这天晚上,阿欢特别激动,他想:有了本钱,做起生意,以后就会赚很多钱,有了钱之后盖房子、娶媳妇、买田地……想着这些,阿欢的心里火热一片,彻夜难眠。

第二天,天还没亮,阿欢就去找大财主。大财主很爽快地借给他十两银子,并办了借款手续。

阿欢从此真的不理发了,他的小木屋里再也没有了嘹亮的歌声。晚上,大财主还特意到阿欢的小木屋附近听阿欢是否在唱歌。结果,过了很久,都没听到阿欢的歌声。

十天后,大财主到小木屋找阿欢聊天。阿欢已经判若两人,十天前的阿欢快乐无忧,而今的阿欢却是满面愁容。

大财主假惺惺地问:“阿欢,这段时间怎么没听到你唱歌呢?”

“唉!”阿欢叹了口气说,“自从你借那十两银子给我之后,我真的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生意才好?钱又不多,又不懂生意行情,到期后又要归还本息,真不知该怎么办?万一破产了怎么办?现在真烦死我了!哪还有心情唱歌呢?”

“哈!哈!哈!”大财主听了捧腹大笑,得意地走出阿欢的屋子。阿欢愣愣的,还不知道大财主为何而笑,还笑得这么开心。

故事告诉我们,腰缠万贯未见得快乐,一贫如洗也未见得烦恼。快乐与否,要看是否有知足的心态。

有钱人会想着要更多的钱,殚精竭虑,心潮起伏不平,自然难觅快乐;而没有什么钱的人,一旦拥有了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难免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失去平常心。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心态稳定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永远保持知足的心态,像故事里以前的阿欢一样,每天唱歌,无忧无虑。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本书系统论述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表现形式、传播形式和危害,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如何成为爱国爱教的合格穆斯林。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人民群众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肃清思想,普及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祛除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

    本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信仰、教派、教义、经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当代伊斯兰教的发展状况、各种宗教改革运动等。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全球末世危机

    全球末世危机

    夕阳下,尸潮里,一个狗头人,肩扛少女,手拎战斧,艰难前行。
  • 妖事务所

    妖事务所

    薛云误打误撞加入了由妖怪和修士经营的事务所,然后……为什么?身为神话中的存在,为什么和神话传说里的完全不一样?是神话骗了我,还是你们都是假“神仙”的?
  • 我只想当个医生

    我只想当个医生

    我真的只想安静的当个普通小医生。但是为什么……我就这么的成为了新一代的医德标准?我怎么就成为了最年轻的杰出医师代表?望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啊!!
  • 超兽进化:在人间

    超兽进化:在人间

    当文明新建,智能初显,世界进入改革时代,一种新的生命也随之诞生——病毒!一种盗用了智能的网络生命!他们吸收资料、破坏网络,开始不断侵入我们世代生存的世界!这时,神明降临了,神明创造了抵御病毒的斗士——斗兽!这里有身披黑甲的巨力独角仙,有速度绝伦的死亡蜂女,有烈火咆哮的地狱犬,有诞生于森林的古力树人,更有凌驾于碧空之上的圣龙王!!他们,到底会选择谁?又会听令于谁?是你吗?还会是我?【压抑黑暗流,接近纯黑的那种,你懂的!】
  • 云始

    云始

    礼崩乐坏,百国争霸,愚昧腐朽,战事弥漫,诸侯皆做皇朝梦,乱世天下究可安?中土游吟四海转,红尘修行天作伴。借道看遍世间奇异,归来不讲玄黄天地。终悟自在逍遥,万物一体,去来无碍,求得自然本心。此谓之,成仙。
  • 禁藏

    禁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变异

    爱情变异

    旅行中巴从省城西都向西北出发,经过一天半的长途颠簸,终于在中午时分抵达刚刚向世人撩开神秘面纱的巴丹县的佛仙山。汽车停在一座新落成的宾馆前。袁虹和背包拎袋的叶伟国从车上下来,手牵手,跟着导游和其他游客来到宾馆大厅。两人毫无倦意,偎着又说又笑,亲昵幸福的情形就如同是蜜月旅行,把同行游客的眼睛勾得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事实上,两人结婚才半年,只不过这次不是新婚旅行,新婚旅行是在三个月前,那次去的是海南。安排好房间,导游林小姐把大家叫到餐厅吃饭。
  • 南风喃

    南风喃

    七微南风系列第四季,再续傅氏柔情。林深时见鹿,梦醒时见你。17岁到24岁,原来一直有个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在爱着她,情深似海,温柔绵长。2008年夏,考古船“知远号”在印度洋遭遇重大事故,海洋考古学家霓知远及八名工作人员命丧海底,水下十人,只有傅清时侥幸存活。同时,此次考古作业中打捞上来的一批价值连城的宋明瓷器不翼而飞。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傅清时……
  • 观林诗话

    观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学园之使命再续

    萌学园之使命再续

    斯坦一族第一任大长老曾经预言过“命定四人,注定无缘…….”却无人明白。直至时光流转。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所谓的四人相聚在萌学园时,又会迎来什么……黑夸大战到底隐瞒了世人什么私密?为何使所有种族如此恐惧?故人回归,斯坦家族真正的使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家族。至此,所有人的命运线开始缠绕,战争到来,生死之间,不过是一念决择罢了……那一场大战,到底谁失约了,谁守诺了……命定四人的结果,又将如何呢……跨越种族,跨越生死的爱恋,又将以怎么样的形式收尾……『初柠在此说明,本文人物众多,情节有点混乱,时间跨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