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7300000012

第12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一次大分裂时期(3)

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至北魏统一期间,南至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黄海,相继建立了16个割据政权,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氐)、汉(匈奴,后改称前赵),西晋亡后建立的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史称十六国时期。入主中原的5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总称五胡十六国。

西晋时,羌族及杂胡居泾水及渭水下游以北,氐族居渭水中游两岸及下游南岸。匈奴族则居汾水中下游,羯族居蜀漳河上游。西晋的民族歧视及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引起反抗,公元294年匈奴郝散反,公元296年郝度元联合羌、胡反,秦、雍二州氐、羌响应,推氐帅齐万年为帝。起义声势浩大,历时4年才被镇压。汉民大量流亡梁、益、荆、豫等州求活。晋惠帝末年,关陇连年战乱,岁俭人饥,大批流徙入蜀,受当地官民压迫,胡汉居民推氐人李特为首,起义反抗。李特子李雄率领流民攻占成都,称王,国号大成。同年,刘渊也在左国城称帝,国号汉,后攻陷洛阳、长安。刘聪死后爆发内乱,刘曜在长安自立,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而刘渊部将羯人石勒亦据中原东部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北方基本统一,并且维持了31年。汉人冉闵灭石氏,建国冉魏。氐族酋长苻生崛起于关中,公元352年苻健称帝,国号秦。鲜卑族慕容氏也乘乱自辽东进兵南下,自称燕帝。北方形成(前)燕、(前)秦两雄东西对峙的局面。公元370年苻坚灭前燕,又灭河西汉人张氏的前凉,北方恢复统一。公元383年苻坚挥兵进攻东晋,淝水一战秦军大败,北方又陷入四分五裂状态。陆续出现的胡族国家有汉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后燕、南燕;汉族冯氏所建的北燕;羌族姚氏据长安建立后秦;匈奴人赫连氏在陕北河套建夏国;凉州河西走廊一带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鲜卑乞伏氏的西秦,匈奴系卢水湖沮渠氏的北凉,汉人李嵩所建的西凉等。代北的鲜卑族拓跋氏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北魏先征服北燕,进入中原,继又消灭北凉,结束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分裂,北方再次统一,进入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虽处于分裂时期,但它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汉族门阀庶族统治的独占被突破了。以少数民族与汉族寒门庶族联合的统治,其中多数受过儒学熏陶,重用寒门庶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北方获得短时间的安定。

9.南方门阀政治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士族与江南士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东晋政权于公元420年灭亡,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东晋的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来选举,这是沿袭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东汉时孝廉察举是地方士人进入仕途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依据是乡里评议。汉代已以九品之法来区分人物优劣。乡里评议掌握在清议名士手中,他们甚至干预政府用人,互相交结。这些名士又往往是地方大族或受大族支配的人,他们交结在一起,任意臧否政治人物。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公元313年,大将祖逖收复河北,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桓温的三次北伐很着名,但都未能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3年,前秦南下,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农民军,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汉末魏初所抑制的是渐趋没落的世家大族,为曹氏政权所不容。而新出门户靠的便是九品中正制,其势力飞速发展,重新成为统一中央政权的威胁。到东晋,皇权式微,门阀政治兴盛起来。豪门大族十分重视威望,家学世代相袭,在地方上注重破私财,赈恤贫民,调解民间纠纷,领导农业生产,协助其他宗族与乡党得以独立生存。由于东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

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着农民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10.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公元471年,孝文帝继位后,北魏进行班俸禄、行均田、立三长三大改革,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具有汉族血统的冯太后主政。孝文帝受到冯太后的影响,为了融合胡人、汉人文化和以后统一中国,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称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北魏的国都原本在平城,北魏孝文帝认为洛阳经济富足,又有运河可以四通八达,理应迁都,但遭到群臣极大反对,便以南征为借口,率领军队、文武官员南下,到洛阳就停止,隔年正式定都洛阳,接着展开了一连串的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自己以倡导衣冠礼乐的“哲王”自居,换上汉族帝王服饰,规定文武百官都穿汉服,凡官员30岁以下者都须断绝说鲜卑话,学汉语,否则免职。鼓励汉、胡之间通婚,希望消除胡汉之间的差距。凡帝室及功臣文武百官皆改为汉姓,如拓跋改为元、独孤改为刘、拔列改为梁等。

孝文帝的汉化规模很大,推行的速度快、范围广,汉化的结果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胡汉界限消弭,为中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11.南朝的更迭

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后,在南方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95年,最短的仅有23年。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废掉晋帝,自立国号为宋,史称“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灭亡的教训,故不再重用名门大族。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予自己的皇子。然而皇子之间因为争权夺利而相互残杀,是刘裕始料未及的。公元422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

文帝刘义隆在位的30年间,南方的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宋与北朝的魏国交战虽各有胜负,但都损失惨重,南北方均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争。南北方政治相对稳定下来。公元453年,文帝薨。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后为帝,都是有名的暴君,政治一度混乱。

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公元479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齐存在时间仅有23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继位的武帝遵其遗嘱,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同室操戈,至东昏侯时,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

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于公元502年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48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发动进攻。公元548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侄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梁武帝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551年,侯景杀死简文帝,此时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

公元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陈,是为陈武帝。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陈的统治被局限于长江以南,宜昌以东的地方。陈宣帝死后,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他们的存在都不过几十年,但其作为汉族的统治,使汉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以及南部地区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西南联大(民国趣读)

    西南联大(民国趣读)

    这是追忆当年西南联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汪曾祺、李建武、闻一多、王景山、贺连奎、朱光亚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西南联大八年期间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西南联大校园里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大学里的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嘉靖元年,这是一个属于海洋的时代,这一年,麦哲伦的维多利亚号,越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他本人却阴沟里翻船,客死他乡;这一年,臭不要脸的苏里曼一世进攻罗德岛,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群殴敌方骑士团而后凯旋而归;这一年,远在大明的海瑞还是个纯情正直的好少年;这一年,刚刚克继大统的朱厚熜托着脑袋,看着殿下群臣吵得不可开交;这一年,大航海时代巍巍壮阔;而也在这一年,在一艘驶回两广的福船上,陈闲却灰头土脸地成了阶下囚。……“我陈闲是陈祖义之后,满刺加酋长的正统继承人,福建望族陈家的直系子嗣,我和你们说,我是要成为海盗王的男人。我的梦想是五洲四海!喂!你不要叫人啊!我没疯!我不是,我没有,你不要乱说!”陈闲穿越后的第一天,就在这座海上监狱里鸡飞蛋打地开始了。
  • 席卷明末之东藩

    席卷明末之东藩

    明月稀乌衣啼长城内外烽火明少年志凌云弯弓射白羽一袖卷千骑满城赤血旗提剑以血捍山河浩然一身英雄气
  •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爸去哪?北宋。人家穿越,不是带着仓库就是带着系统,为啥我却带着爹?且看主角重回北宋初年,画一副不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书友群:532037754
热门推荐
  • 审判之决

    审判之决

    雾之苍苍,谁主沉浮,苍之大陆,东方世家,一代天骄,手握古枪,以其震乾坤,通往万古不朽,称霸诸多世界的强者之路,这里只有元力灵体,灵气,灵元,战灵,战魄,战尊,战宗,战圣,灵审境。是一个少年有着神秘身世,有着一些背景。但是有一场灾祸也让他忘记自己是谁。但是,在偶然之中获得了审判古枪。少年有的只是和审判古枪的契合度。一切一切都要靠自己发现身世之谜。
  • 迷雾里的光

    迷雾里的光

    梅花雪,牡丹月,合欢树下同心结;若非比翼长相依,刚离别,盼归期。相思夜,泪沾衾,多情却伤多情人;道是相伴解凄凉,未见君,已断肠。
  •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本书以“道德的进化”“文化名人论道德”“社会热点的道德观察”“采自乡村的道德故事”“美德小故事”以及“百姓故事”等部分,通过主题阐述、名人访谈、基层采访和网络交流等方式,梳理了中华文化中的道德元素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众多成就以及名人和普通百姓对道德建设的看法与建议,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提供启示和营养。
  • 编织人际纽带(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编织人际纽带(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孤独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我们是社会的中的人,脱离了群体交往是无法正常生活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事业发展中,人际关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用机智、用灵敏、用真情、去编织人际交往的纽带,你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很美好。
  • 回到明朝做权臣

    回到明朝做权臣

    穿越明朝末期,带去全新的理念,训练一只新军队,张启阳的结局会是如何?
  • 断莲书

    断莲书

    楚璎身为长明神女,曾经所求所念,不过只是一寸安宁。然而一夕之间,风云骤变。六千年前,她与一同长大的攸宁双双捏碎姻缘玉,毁去婚约。六千年后,她悄然归来,面对的,却是帝妃的步步算计。后来,于蓬莱仙岛之上,寒凉瀛水之中,她化身一条小灰蛇,前尘尽忘。而他一身白衣如雪,踏月而来,眼角一滴泪痣,殷红灼眼。他口口声声说恨了她三万年,却又数次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神神鬼鬼,真人假面,这浮华三千,谁又曾真的超脱于尘世之外?烟云拨散,沧海桑田,她欠了他的旧债,终究需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年时尚符号

    百年时尚符号

    本书阐述了旗袍、高跟鞋、电影院、交谊舞、美发、内衣等时尚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在国内引起的反应及风波等。《百年时尚符号》对于时尚文化收藏者来说,具有收藏价值。
  • 幻想酒仙坊

    幻想酒仙坊

    我只想当条咸鱼,不过既然穿越了,那就当去异世界旅游吧。开个酒店赚赚钱,只希望紫姐姐别老是来偷酒,幽幽姐别跑来我这吃饭,魔理沙别别来偷书,灵梦别来蹭饭就行。没想到《玄阴诀》居然有永保青春的功效,坑爹啊,这样我就不成了万年小loli了么,WTF!
  • 泠鸢舞

    泠鸢舞

    她,在一次意外中救起一位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女子。经过谈话,她得知这位女子竟是熙国丞相府的即将出嫁的二小姐!女子从小被留在外面抚养,此次是奉家父命令回去做她的姐姐的替身,远嫁给岚月国的丑八怪南陵王!女子说完便咽了气。她刚失去至亲,刚想转换个环境去疗伤,当面对眼前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时,她便决定冒险一搏,顶替了该女子的位置。她的命运的转折点,也由此而改变了。。。。。。
  • 人生的枷锁(上)

    人生的枷锁(上)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被公认的杰作,也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本书问世至今,曾三次被搬上大荧幕,并入选了“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小就过着不幸的生活。他父母双亡,先天跛足,童年时代也在既陌生又压抑的环境中度过。当他步入社会,又经受了理想破灭之苦和爱情的伤痛。备受煎熬的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在更加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坚决前行。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菲利普终于摆脱了之前禁锢自己思想和精神的种种枷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