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8700000004

第4章 谢谢你,走进我的生命里(3)

听完我笑了,我说怎么会呢,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说法呀,比如我常对咚咚说:“宝贝,弟弟哭了,我们一起去给他换尿布好吗?”或者“我们一起去给他喂点饭好吗?”咚咚总是带着兴奋点头,因为在她看来,妈妈给弟弟喂奶,需要她帮忙递一块口水巾;妈妈给弟弟换尿布,需要她从柜子里把干净的替换品拖出来。妈妈会笑着说“谢谢咚咚”,还会拍着弟弟柔软的小屁股说“要谢谢姐姐帮你拿尿裤呀叮叮,有姐姐真是很幸福呀”……每到这时,站在旁边的咚咚都会带着满眼的好奇和成就感看着弟弟,进而像妈妈一样,把弟弟的每一声啼哭、每一次打扰当成一种新奇的体验,或观察或模仿,从中获得乐趣。

于是,后来,我家就出现了穿着纸尿裤的大兔子、叼着奶瓶的中兔子或是贴着退热贴的小兔子——我家没有布娃娃,因为咚咚姐姐始终觉得布娃娃没有活生生的弟弟好玩;我家只有各种型号的布兔子玩偶,因为叮叮是属兔的。(当然我家还有各种型号的老虎玩具,那是叮叮的最爱,莫非因为姐姐是属虎的?)而每当我抱着叮叮亲切地唤他“儿子”时,咚咚姐姐总会冲上来,大声喊:“儿纸!”我翻白眼,“这是我儿子!”咚咚姐姐咧嘴狂笑,“是我儿纸!”“我儿子!你是他姐姐好不好!”“我儿纸!叮叮是我儿纸!”……

好乱……三观尽毁啊亲……

记者姑娘在电话那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过会儿才问:“那一旦发生争执,怎样调解呢?到这个时候总该大宝让着小宝了吧?可是你如果天天都说要姐姐让着弟弟,那姐姐应该会很伤心吧?她自己也那么小,凭什么总是要付出?”

没等我说话,她先叹口气,“实不相瞒,我知道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女孩子,她有个弟弟。从弟弟还没出生的时候,奶奶就告诉她‘你妈妈要给你生个弟弟啦,她不喜欢你啦’,她当时只觉得五雷轰顶,很伤心,很绝望。到妈妈生了弟弟后,有一天,她就趁大人不注意,想用枕头捂死弟弟,结果被赶过来的妈妈发现,狠狠揍了一顿。从那以后,全家人都防备她,时常提起这件事情来羞辱她,所以哪怕现在她已经三十多岁,还是只能记起一个十分不幸福的童年。她说她无论如何不会多生一个孩子,她不能影响大宝的生活质量。”

听完她的叙述,我也叹口气,“姑娘啊,你没发现吗?在这个故事里,错的是这姑娘的奶奶、妈妈,是童年时代环绕在她身边的那些不懂教育方法的人,而不是‘生二胎’这件事本身。”

难道不是吗?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计划生育政策铺天盖地而来,家家户户只能生一个孩子——这个“唯一”使得当时一部分家庭越发重男轻女。我到现在都记得,读小学那年,我在《中国少年报》上看见一篇获奖作文,说的是大年夜,一个小女孩站在自家门外,听着屋里婴孩的啼哭和大人们的欢笑,独自垂泪。那是个弟弟,是全家人盼了很久的弟弟,是让全家人足以遗忘她的存在的弟弟。那篇文章写得真细腻,甚至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掀起一阵女孩子的诉苦风,类似内容的作文我又见过很多篇。现在想来,有跟风,有借鉴,但何尝就不是很多女孩子共同的苦涩心声呢?

然而现在,随着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登上为人父母的舞台,虽然有人暴露出愈加不负责任的一面,但更多人还是越发重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我们开始知道:虽然我们也会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意识,但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的善意引导不可或缺。尤其是“双独二胎”和“单独二胎”政策相继落地之后,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年轻父母在领取“二胎证”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对两个宝宝的心理调适问题。我们是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够相互依恋、彼此深爱,所以,那些适时的强调、恰当的制衡、必要的偏心,以及放低成人视角后由衷的羡慕,变得不可或缺。

“适时的强调、恰当的制衡、必要的偏心、由衷的羡慕……如何理解呢?”记者姑娘问。

她问这句话的时候我刚好随手用鼠标点开一段视频:那是某个晚上,叮咚二侠一起洗完澡后,被我和奶奶用大浴巾包着扔回到他们的床上。弟弟手快,早早把放在床上的爽身粉盒子抓在手里,姐姐看见了,迅速跃过去,一把就抢过来,伸手蘸几下,开始在自己身上涂抹,还捎带往弟弟身上抹几下。弟弟看着空空的手,十分生气,转身就往姐姐手上抓,姐姐再挥拳打弟弟两拳。忙着拍视频的妈妈终于忍不住出声了,说:“你俩别打了,把盒子放中间,一起分享不好吗?”见姐姐没松手,妈妈补充一句,“其实姐姐很喜欢弟弟对不对?所以姐姐拿到粉盒,一边给自己抹粉,一边给弟弟抹。”被找了台阶下的咚姐抬头笑了,“对。”妈妈说:“可是你们要知道抢夺是不对的,打人也是不对的。你们是好姐弟,要互相爱护。姐姐是上过幼儿园的有文化的宝宝,要罩着还没有机会上幼儿园、不懂怎么分享的弟弟。弟弟你是男孩子,你要让着女孩子,如果姐姐急着用,你就让姐姐先用好了……”随着妈妈说话的声音,两人开始象征性地挥舞拳头,然后齐齐哈哈大笑。

这样的视频段子其实还有很多,后来我想,或许,在姐弟俩的心里,许多争执,不过只是两个小朋友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因为大人们的微笑介入,他们不仅不记仇,反而在一段时间后,弟弟学会了在姐姐冲过来时先避开,而姐姐渐渐也会主动把玩具让给弟弟。因为对弟弟而言,妈妈说过男孩子应当谦让,同时也能避免自己被撞倒受伤。而姐姐开始相信,上过幼儿园的、有文化的宝宝就该不一样。

至于由衷的羡慕,我说过,那是真心的——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心羡慕咚咚能有一个弟弟。我会把这种羡慕告诉她,也会表达对叮叮能有一个姐姐的艳羡。时间久了,某一天,下楼的时候,三岁的咚咚突然站在楼梯上感慨“有弟弟真幸福”,走在她身边的一岁多的叮叮也马上奶声奶气道“有姐姐真幸福”。牵着他俩小手的我在那一瞬间只觉有暖流在心底淌过,我满心感动地想:孩子们,有你们,妈妈才是真幸福。

所以说,许多时候,亲情就像爱情一样,我们总要表达,对方才能知道。当然,表达也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是要根据不同时间和事件而调整内容,直到感激与爱成为内心深处的本能。这需要妈妈有一双能够读懂孩子心灵的眼睛,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给他们什么样的鼓励……我不知道我能读他们多久,但这种关注和陪伴,我会努力坚持下去。

“那必要的偏心呢?”记者姑娘插一句。

我笑了,答:“我朋友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本身女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就更温和一些,而且妈妈也会每时每刻注意准备一模一样的两份东西给宝宝分配。所以他们家的争执的确是要少一些。但我后来发现,这在我家行不通。因为存在一个不算大的年龄差,两个都是小孩子,但又的确一个强一个弱,所以如果两个东西一模一样的话,他们反而会觉得不公平。有那么几次,姐姐总想从两件一样的物品中挑出一件大一点的给自己,挑不出来就索性全都攥在手里,不肯分给弟弟了。所以后来我们开始尝试着买同样一款物品的大小号,大的是给姐姐的,因为姐姐是大宝,手大,能拿大的;小的给弟弟,因为弟弟是小宝。弟弟要多吃饭,长大个子,等到像姐姐那么高的那一天,就可以像姐姐一样玩大个头的玩具了。有趣的是,自从我们开始用这样的方式分配物品,他们的争抢少多了——不是屈从,而是认可。”

“真好,姐姐这是也把弟弟当玩具呢。”记者姑娘感慨。

是,这句话还真没说错。因为我们家上上下下,现在都尊称咚咚姐姐一声:咚老师。

咚老师您好,咚老师您辛苦了,咚老师您桃李满天下!

这么说可不是夸张,仍然有妈妈拍的视频为证。

某天晚上,咚咚姐姐和叮叮弟弟坐在床上看书,姐姐看的是童话绘本,弟弟是情景认知手册。

看着看着,当时只有一岁整的叮叮就指着里面的图画喊:“球!”

妈妈凑过去看看,表示赞赏,“叮叮说得对,那是球。”

差三个月才满三岁的咚咚姐姐听到了,放下手里的书坐到弟弟面前,拿过弟弟手里的认知手册,翻到消防员灭火那一页,指着图画对弟弟说:“看,房纸(子)着火了,叮叮,你说‘房纸着火了’。”

叮叮看看姐姐,目光懵懂。

姐姐想一想,简化一下,“叮叮你说,‘着火了’,看,消防员叔叔在灭火,说‘着火了’。”

叮叮还是没说话。

姐姐无比耐心,“那你说‘火’,叮叮,这个红色的,是‘火’!”

这次叮叮终于大声响应:“火!”

姐姐松口气,表扬道:“叮叮你说对了,你太棒了!”

在旁边用手机摄像的妈妈都快端不稳手机了——憋笑憋出内伤啊!

可是,妈妈不得不承认,就像因为姐姐的存在才使弟弟早早学会说话一样,弟弟的存在何尝不是推动了姐姐的成长呢:这么小的姐姐,已经知道要如何跟更小的宝宝沟通,学妈妈鼓励他,甚至在弟弟无法模仿读音时适当减少需模仿的字数。说起来,这也算是咚老师的自学成才吧?

所以,记者姑娘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呼之欲出:养育两个宝宝,经济压力、精神负担,是不是成倍增加?

听我说,姑娘,经济压力的确会多一点,但我觉得还好:母乳喂养需要的奶粉量并不多,玩具也大多是姐姐精心保护到八九成新,目前的主要消费是每月两千多元的育儿嫂工资和每月两千元的咚咚幼儿园园费——对于月薪各四千元的我和呆哥来说,这就是其中一个人的收入要“月月光”。所以,我必须白天努力上班赚月薪,晚上孩子们睡后给杂志、出版社写稿子赚稿费。累不累?累。但写作是爱好,孩子们是至宝,我用爱好赚来的钱保证我视为珍宝的孩子们在物质条件上不输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我很自豪。以及,物质回报之外,还有一本本的样书,留到未来给孩子们做礼物,那是妈妈要告诉他们的一个道理——万事开头难,且行且从容。

至于精神负担——是的,既然不能“管生不管养”,真正的挑战其实都在养育过程中。那些斗智斗勇、那些制约协调、那些组织动员……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尤其是小宝因为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而屡被大宝嫌弃的时候,或被接触社会较多的大宝传染患病的时候,做妈妈的真是分身乏术。但苦日子不长,很快,小宝长大,成为大宝的“跟屁虫”,只要年龄差距不是特别大,他们自有他们世界里的沟通方式。每当我需要做家务或忙其他事情时,他们会自己在一边嘀嘀咕咕、追逐嬉戏。待我忙完了,返身去陪他们玩玩具、画图画时,两人方才一起惊呼着捧场,“妈妈画得太棒啦,快给妈妈鼓掌!”临睡前,我站在洗手间里喊一声“小朋友们刷牙啦,现在开始分牙刷”,一定有两颗小炮弹哈哈笑着冲进来,抢过牙刷得意地看着彼此刷刷刷……这是每天的烦琐忙碌,也是暖心的淡然温存。

如果说这样叙述太笼统,那么举几个例子吧。

在叮叮出生最初,显然,一个无能为力的婴孩+仍然不太懂事的姐姐+基本帮不上忙的爸爸=手忙脚乱!

比如叮叮满月那天,我第一次带两个孩子去打预防针:充值、登记、体检、缴费、填表、注射、预约、取药,两个孩子的两套资料千万不能乱;不同体检项目、不同取药窗口、不同充值数额也别记错了;针头扎进去一个比一个嗓门大,虽有阿姨和呆哥负责抱孩子,我还得两头跑着脱衣袖、擦眼泪、威逼利诱。尤其呆哥从没干过这活儿,拿棉棒按针眼都按不准,棉棒掉了居然拿手指头堵在叮叮针眼上蹭啊蹭,气得我失语,只好再请护士帮忙消毒……那天的经历如果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兵荒马乱”或“头晕目眩”。

还有叮叮四个月的时候,仰躺在床上张牙舞爪。我一错神的工夫,咚咚已经把一种烤制的面豆豆塞进弟弟嘴里,我转回身的瞬间看见这一幕差点没吓蒙了!赶紧从儿子已经闭紧的嘴里愣是把豆豆抠出来,再在儿子的号啕声里安慰姐姐,告诉她弟弟还是小宝,不能吃面豆豆、果冻之类很多东西,万一呛着,咚咚就没有弟弟了。姐姐听完,扭头,用怜悯的目光看看弟弟,这才摇头晃脑地跑掉了。

我忍不住在微博里总结自己当时的生活状态:“产假期间真是忙——早晨起床伺候少爷吃饭,上午陪小姐挖沙子或坐摇摇车,中午伺候小姐少爷吃饭,然后陪小姐或少爷睡觉,下午醒来伺候少爷吃饭,再陪小姐去游泳或荡秋千,傍晚再伺候小姐少爷吃饭,晚上伺候小姐洗澡……这还不算陪小姐刷牙嘘嘘画画打球之类的琐事……什么是五星级老妈子?这就是!全好评!!”

麻烦吗?麻烦的呀。尤其是姐姐上幼儿园后,第一次经历咳嗽、发烧、吃中药、吃西药,弟弟被传染,继续咳嗽、发烧、吃中药、吃西药,快痊愈的时候重感,接着咳嗽、发烧、吃中药、吃西药……最劳心劳力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权当减肥了!

只是,累过了头,病倒了,才不得不承认这种减肥实在太残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娘亲是娃娃的后盾,再这样下去,万一英年早逝,孩子们怎么办?痛定思痛,我参考目前的生活规律,毅然出手买了跑步机,每晚八点半跑步半小时,锻炼身体是王道!

同类推荐
  • 红色禁卫军(一)

    红色禁卫军(一)

    1945年初春,几度延宕的中共第七届代表大会,终于召开在即,中央保卫部门决定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事技能过硬,政治可靠的人员,以补充和加强会议的警卫力量。当时我们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刚刚打完宁武县东南日军的一个据点,正在做战斗后的调整,我突然接到去军分区学习的通知。支队里和一起被抽调的,还有于旭伟同志,他来部队还不到一年,但表现很好。大约是3月20日前后,我们到了驻在兴县蔡家崖的晋绥军区,住进了政治部招待所。
  •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我攀登过景色秀丽的华山,欣赏过气势宏伟的长江。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被的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圆明园了!这次“北京科技之旅”夏令营,让我目睹了圆明园的凄凉。一走进圆明园,眼前到处是一片荒凉:有的柱子竖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英、法联军的种种罪行;有的柱子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还有的柱子躺在地上,好像正在苦苦地呻吟。远处,风吹着枯树叶,树叶打着旋落在地上,更让人充满了忧伤。
  • 我的灰黄时代

    我的灰黄时代

    大师是如何养成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季羡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基调。然而,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却给了他无比深刻的影响,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从季羡林笔下一片灰黄的童年生活和早年经历,追溯其人生足迹,展现其学术形象之外柔和童真的一面。
  •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本书是一部充满爱与勇气的成长之书,被各国公认为极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故事通过一个小男孩在生活和学校中经历的平凡小故事,传达了我们共同的情感:爱、勇气、与责任。全书100个小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孩子的纯真与乐趣。一部极为适合千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成长之书,在平凡中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成为一个有勇气、有活力、敢于承担责任、直面困难的人。
热门推荐
  • 至高者联盟

    至高者联盟

    佼佼者谓之至高团结与胜利谓之联盟至高者联盟,守护着人类的价值与秩序,不灭的火种,照亮永夜的虚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灵镜悦

    妖灵镜悦

    【墙裂推荐虚幻系列——虚幻1:《虚幻现实:光暗交锋》,虚幻番外:《离离星辰月似光》】如果说,那场雨是最后一幕,我愿意与你共同完成那场必死的一幕,无法更替的剧本,无法扭转的死亡。
  •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刘诗白选集》收录了刘诗白教授70多年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著述、论文、书法作品,包括未出版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所有制问题、经济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等问题的见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选集以刘诗白先生经济学的研究为主体,突出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展现一代学者在中国关键历史时刻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创新性判断和前瞻性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一代学人的治学风范。
  • 重生之最强王爷

    重生之最强王爷

    一个考古学家在一次考古过程中,误触机关导致灵魂重生到千年前的王朝成为皇帝的七皇子,从此引气长生诀制霸武林,铁人铜马军纵横疆场,大魏王朝最强王爷就此诞生......建了一个QQ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群讨论:699158328
  • 我有一艘英雄飞船

    我有一艘英雄飞船

    因为父母留下的星辰之泪意外激活,王星耀获得了一艘英雄飞船,开启了他的星际之旅!
  • 韶临天下

    韶临天下

    迟韶曾说,“过刚必折乃刚变脆”,所谓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金子。自是年幼逃出家门,混迹江湖全凭一身筋骨。一朝鲁莽杀了镇东郡守,上朝廷怼了皇帝,举兵反叛,随着队伍逐渐壮大,攻破南方地区。褚阳城一战,天下归一。且看风云女子,刀剑夺天下!
  • 浮生庵

    浮生庵

    你走后,我寻遍四海八荒,无你音讯,我不甘心也不想放弃,哪怕寻个上千年,我也愿意
  • 游戏之子

    游戏之子

    献给所有生活中所有为梦想曾经奋斗,正在奋斗,将要奋斗的人。游戏本就是一场游戏而已。—柯蓝
  • 太始剑尊

    太始剑尊

    【热血爽文,百万免费】一把破剑,竟藏着一座沉寂万剑冢,剑出无敌,吾自擎天起。看少年风逸如何败尽各路天骄,斩灭万界神魔,踏九天大道,寻一世风流,做这万古第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