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600000044

第44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传播特性总析(3)

第四节对话方式:交流特性

政府记者招待会既是政治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传播的过程。除了考虑政府的宣传动机和媒体的传播目标外,政府记者招待会还应该兼顾两者之间、两者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政府记者招待会的一个必要环节,就是政府官员与媒体记者的现场对话,这种对话联系着媒体受众以及其他公众的心理期待。在这一意义上,政府记者招待会是以人际传播方式达到大众传播效果,具有浓厚的交流特性。

一、人际传播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现象的肯定或否定的主观态度与心理反映。它有效地促进了人际传播中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新闻是把新近发生的信息事件,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并产生舆论反应。这一作用的发挥大多是通过打动受众的情感来实现。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是以人际传播的形态传递新闻潜信息的过程。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在设定记者招待会的议程时,在问答现场双方的互动交流或交锋对立中,以及会后在选择、过滤记者招待会信息并将其制作、加工成新闻作品时,不可避免地都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潜信息附带传递给媒体受众。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官员和记者对政府信息的采集、加工与传播,势必伴随着人的一系列复杂情感变化,而受众在接受政府信息时,也会凭借自己的情感积累,以一定的审美标准去判断和感受,并做出与之相应的情感反应。从这一意义上说,情感因素决定了受众的接受。

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和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显然居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受众的情感因素。政府和媒体虽然控制和主导着政治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却不能无视受众的能动作用。他们只有注重受众的情感反馈,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系统,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实现政治传播和组织传播的目标。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和归宿。然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决定了受众也是能动性主体,是积极的信息需求者和信息反馈者。政府记者招待会通常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因此,在问答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面对国际媒体背后的国际受众的问题,这便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审美意识差异。但是,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媒体受众在新闻审美心理上有许多相似甚或相同之处。这种审美感受上的相似或相同,或说是审美情感的共鸣,可以为受众之间跨国界、跨文化的情感交流提供沟通渠道,并增进相互的理解和情感交融。当政府记者招待会上问答双方的个人魅力展现出来,各国受众也就迅速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震撼和思维启迪,从而达到政府记者招待会对外传播的目的。

从表象分析,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似乎仅仅存在于信息事件向媒体环节流动的单一、短期过程中。然而,从深层次看,政府记者招待会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决定了问答双方应该尽可能考虑到受众对政治信息的理解,尤其是受众主观情感的能动性,尽可能平衡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位置。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受众正在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鉴别能力、审美能力都在加强。政府和媒体应该顺应这一趋势,以受众的情感接受为重要参照,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根本取向,从接受的角度为政府记者招待会积极地注入情感的魅力。

二、问答现场的语言交流

交流是人类交往的基础,意指与他人共享观点和感受的能力。人类交流是处于某种关系、群体、组织和社会中的个人向环境,或相互之间发出信息和进行反馈以便与之适应的过程。交流可以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联系,进而派生出多种特殊用途,如引导舆论、开展宣传、传播信息等。政府记者招待会的一大目标是沟通协商、对话与交流。通俗地讲,就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这一点在问答机制上表现得甚为明显。政府记者招待会是现场对话的人际传播,需要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因此,政府官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新闻素养,从而确定表述新闻的方式,以及如何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

政府官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应尽量简洁,使人容易理解和记住。1991年9月8日,基辛格在北京出席研讨会之后,对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吴建民说:“你接受记者采访千万不要长,因为长了,你给记者的选择余地太大,你想要他报出的东西就报不出去了。”基辛格的回答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记者招待会中。语言简洁性的缺失,使重点的陈述被淹没在非重点的话语中,致使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很难被有效报道,记者招待会的议程设置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简洁不完全等同于简单、简短。

政府官员在表态时应注意把公文语言转化为媒体语言。政府记者招待会是政府官员与媒体记者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媒体有自身的新闻语言,而政府官员若想成功引导媒体,需要掌握新闻语言的特质,将政府信息以通俗、简洁、生动的语言进行传播,从而引导媒体制作有利于政府的标准新闻成品。这种语言的共质性往往更能拉近回答者与提问者的距离,成为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的前提;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教育部出台的一个关于“清退40万中小学代课老师”的政策。当天晚上,他接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史安彬的电话,建议他把“清退”之类的公文语言改为媒体语言。随即,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出现了王旭明的镜头:神情严肃、冷漠。主持人白岩松点评说:“在本周出现了两项冷冰冰的政策,一个是石油升价,没有跟社会广泛打招呼;还有一项就是教育部要清退代课教师。”网络上也批评声不断,不仅批评这项政策,也批评了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和措词。记者招待会是面向媒体和公众的一种沟通机会,如果能把枯燥、晦涩的公文语言转化为劝说、温情的媒体语言,将更能为公众所接受。所以,政府官员不要只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一板一眼地宣读文件和政策,而应该学会使用媒体语言进行生动解读。湖北省十堰市的市长在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有记者问道:“为什么二汽的核心企业都搬到了武汉?”市长解释说:“我们是送二汽上大学。它在我们那里上完小学中学,现在送去武汉上大学。”第二天,香港媒体刊登这一新闻,标题就是“送二汽上大学”。

政府官员在发布信息和发表言论时尽可能地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当应答的内容涉及到专业术语,如科技术语、金融行话、医学名词等,政府官员应该予以解释,并尽量举出实例,做到语言的通俗性和大众化,起到简约清晰、明白晓畅的效果。有时,专业术语很难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误解。2001年12月,发生了中国消费者怒砸奔驰汽车的“砸奔事件”。奔驰公司新闻发言人使用了大量汽车制造的专业术语,让媒体记者和消费者难以理解,不仅没有缓和矛盾,反而使冲突不断升级。在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官员代表政府解说公共政策,在相关专业领域或政策领域可以说是通晓业务的准专家。不过,有些政府官员在应答时往往习惯使用专业术语,将问题表述得过于技术性,也就显得晦涩难懂。

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要考虑到国际受众的需要,把本国的习惯用语转换为国际通用的概念进行表述。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完全特殊”意指这种障碍与沟通渠道以及使用的符号无关,而是由社会、心理或文化差异造成的。在有外国记者参加的记者招待会上,为避免自己与外国记者因跨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政府官员需要把一些本国的习惯用语用国际通用的概念重新表达,如“中国立场,国际表达”。政府官员不能只说中国式套话,而应该使用外国记者与国际受众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比如,中国官员经常讲“领导”一词,但境外媒体很难在新闻用语中进行表达,因为在境外,官员就是官员。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回答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洁明白的语言,隐蔽地设定和规范出需要媒体传播的核心内容,巧妙控制媒体报道的发挥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发展合作、促进和平”这样的词句,翻译成外语很可能冗长难懂,面对外国记者时,政府官员可以改为“友谊、合作、和平”这种简洁有力的词汇。

政府记者招待会现场问答需运用语言交流完成。因此,问答双方对影响语言交流的相互关系(如职业、地位与角色)、外界环境(如语境、场合与情景)以及交流要素(如时空、对象、方式与目标)等方面都应有充分的考虑。同时,在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可兼采信息论中有关冗余信息、受众反馈等理论,在问答交流中予以合理利用。更重要的是,双方在问答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交流的两大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和礼仪原则。其中,合作原则包括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联原则和方式原则,等等。礼仪原则包括得体原则、宽宏原则、褒扬原则、谦虚原则和一致原则,等等。唯有如此,基于问答方式进行的政府记者招待会,才会接近双赢或多赢的交流目标。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程序确实为媒体提供了一种与政府对话的机制,而对问答机制的完善是推动政府记者招待会良性发展的动力。媒体应该代表公众的立场向政府官员提问,而政府官员在记者提问面前不能随意回避和隐藏相关信息。这一过程实际形成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而媒体则起到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公众通过媒体提问表达对政府的疑惑、意见或建议,政府借此修正自己的政策,满足媒体公众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和政治诉求。具体说,现场上发挥主动性必须包括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两方。如果只有政府官员的发言权而没有媒体记者的提问权,政府记者招待会的议题的深度就很难得到发掘;如果记者提问后政府官员不予回应或回应不当,就会使政府机构的公众形象受损,记者招待会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只有双方积极交流,政府官员才能更充分、更完整地传播需要发布的信息,记者才能得到出更丰富、更全面的新闻素材,而公众也才能更多、更准确地获取他们想知道的信息。纵观各国的政府记者招待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交流性不足,总的来说还是以政府官员的应答为主,而记者提问机会有限,且很难有机会进行追问、反问或较深入、多层次的提问。

综上所述,通过记者招待会这一国际通行惯例,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与国际主流媒体建立联系和沟通,减少由于国际传播中因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而造成的不确定性因素,消除跨文化传播中由于制度不同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疑惑和误会,并通过有效、有序和有利的国际宣传加强和改善我国的国家形象。目前,我们在利用记者招待会引导报道、调控舆论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与记者招待会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相较,其发布制度、传播手段、发布方法和回答技巧还显得不够成熟和丰富。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量充分地为我所用。

同类推荐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德国足球风云

    德国足球风云

    本书分日耳曼战车发韧之初,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职业化的创立与“广告热”,“足球皇帝”出道等数章介绍德国足球运动。早在19世纪60年代,现代足球运动就传入德国,并在这片土地发展成燎原之势。1860年,“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这辆日耳曼战车的发韧之始。130多年来,风云际会,沧桑变幻的德国足球运动,向我们展示了日耳曼民族另一种文化积淀和价值取向。
  •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他们讲求和为贵,信奉中庸之道,主张办事适度,适可而止;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占理,决不得理不让人。他们洞达细心,从不放弃丰富多彩的闲情逸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川人一味地妥协。在原则问题上,四川人是决不让步的。
热门推荐
  • 凌天圣尊

    凌天圣尊

    白云天重生归来,发现自己正在被人埋,不过人已不同,乃是无上之界的道殿道子重生归来,凭借无上的武道意志,看他如何步步冲关,弥补前世之缺。
  • 束缚

    束缚

    孟之荣:在我身边,乖乖的。丁若:我、我有喜欢的人……孟之荣:乖,自己解决好。丁若:……原来在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你。
  • 宠婚蜜爱:顾少,请指教!

    宠婚蜜爱:顾少,请指教!

    “废物,连个女人都找不到!”听闻DK传媒总裁满世界通缉一个女人,下重金,通悬赏。突然,女人从天而降,干净的脸蛋笑意盈盈:“顾先生,听说您在找我?”矜淡冷贵的顾先生手里拿着两本红本本,将女人锁在怀里,低低的陈诉:“我们是合法夫妻,我不同意分居,分房不行,分床更不行!”女人卷了卷自己散落在耳旁的头发,笑容三分蛊惑三分冷淡:“可是,我们的结婚证已经变成离婚证了呀。”男人脸色一沉,立刻抓住女人的手将她推进车里:“走,民政局复婚!”
  •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孤独的木匠爷爷亲手制作了一个木偶男孩,午夜,蓝仙女显灵了,她让这个木偶男孩具有了意识,能像其他男孩那样跑跑跳跳了。获得了生命的木偶男孩很快和屋子里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然而,木偶男孩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和其他男孩子的不一样。他开始不满足于现状,梦想着找到蓝仙女让她将自己彻底变为一个真正的男孩子。于是,他踏上了旅程。
  • 另一个奥特曼

    另一个奥特曼

    身怀魔形女的加强版拟态能力,不死先生永不死亡的能力,以及死侍被改造后那一大堆千奇百怪能力的刘宇是否能搅动奥特曼世界的风云。刘宇看着周围那一大堆的奥特曼与怪兽嚣张的说:“我,刘宇,想变谁就变谁!再打我信不信我变成你的样子去拍片!”PS:满茅坑乱蹿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 网游之城主大人

    网游之城主大人

    3000年,新世纪的来临时,天堂发行游戏《无双》,游戏公司发布先行片,片中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冒出来。随后,时间向后推进,影片中几个大字显现出来一一公测时间三千年整点公测。
  •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前世一心一意只爱他一人,却没有想到他将她容家满门抄斩,并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且赶尽杀绝。重生归来,她巧用心计让他休了她后,杀伐果断,冷漠无情,一步一步毁掉他的江山,却没想到渣男后悔,还想再娶她,不过门都没有,只是这一次不等她出手,身边已经人替她挡掉这烂渣男了!
  • 隐婚不昏:娇妻有点萌

    隐婚不昏:娇妻有点萌

    四年前,他们是风靡全校的高颜值情侣。四年后,她是被迫相亲的大学老师,只想快速敷衍眼前的极品相亲男。他是年轻有为的高冷腹黑少校。餐厅里,“妈妈,这位爷爷是谁呀?”甜糯的童声让相亲男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相亲黄了,没想到刚出洗手间就有个“惊喜”。楚子灏双手撑在苏小凝身侧:“既然你那么恨嫁,我娶你。”“这就结婚了?”某女直到扯完证还有点懵……本文1vs1,男女主身心干净,甜宠。
  • 波洛侦探四大奇案(全4册)

    波洛侦探四大奇案(全4册)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作品集,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她始终以动机和分析人性,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特异怪诞的丰富心理世界,由此揭露人心之丰富,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层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她也被称为“推理女王”。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
  • 追忆张逸生

    追忆张逸生

    张逸生是冀东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军人,忠诚的共产党员,1973年任柏各庄农场党委书记。2016年是柏各庄农场建场60周年,张逸生诞辰100周年。本书收入20多篇富有真情实感的追忆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见证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不平凡的人格和精神。此书既是对他的纪念和缅怀,也是以史鉴今的重要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