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0900000071

第71章 传媒研究(15)

注释

[1]本文编选自《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CCCS蜡版油印论文第七号。

[2]《达拉斯》,美国电视连续剧,又译《豪门恩怨》,曾在中国播映。——编者注

[3]正如伊格尔顿所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认知结构是从属于它的情感结构的——它所包含的认识或误识总的来说都是根据它所体现的情感的‘意向性’来阐发的。”

[4]参阅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罗纳德·格罗斯的短文《广告的语言》(本文收录于由尼尔·波斯坦曼、查尔斯·温加特纳与特伦斯·P.莫兰主编的《美国的语言》)。

[5]参见E.安·卡普兰《昼夜摇滚:音乐电视,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纽约:梅苏恩,1984年),争论点在于《传播探索期刊》MTV,1986年冬季号第10期。

[6]这样说并不否认还有其他音乐形式与音乐电视有关,它们包括乡村音乐和西方音乐以及各种形式的黑人音乐,但是,显而易见,摇滚乐是占主导地位和最有影响的形式,不仅就其在电视上的呈现和它的经济学而言是如此,而且就其在界定音乐电视形式和节目编排方面的主要位置而言也是如此。

[7]安德鲁·古德温:《从混乱状态到克罗麦齐:音乐,媒体,录像》,《一二三四》(《摇滚乐季刊》,1987年春季号第5期),第16-17页。

[8]以下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凭借古德温《从混乱状态》、西蒙·弗里斯《理解录像》和威尔·斯特罗《在其语境之中的音乐录像: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后两篇文章收入西蒙·弗里斯、安德鲁·古德温和劳伦斯·格罗斯堡等编辑《声音与幻象:音乐电视读本》(即将出版)。

[9]我们也被牵扯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将知识作为商品生产出来,无论是以书籍形式、期刊形式、对于更为广泛的观众来说具有有限感知性的话语的形式、还是日渐受到有限途径限定的教育机制的形式。

[10]以下观点浓缩了拙文《音乐电视与后现代差异的生产》的内容,此文收入弗里斯、古德温和格罗斯伯格等编辑的《声音与幻象》一书中。对斯宾第恩更为全面的读解见拙文《里根时代的教学:政治、后现代性和流行事物》,此文收入亨利·A.吉鲁和罗杰西蒙编《批评教学与流行文化》(纽约:伯金与加维,即将出版)。

[11]选自A.卢弗尔和J.华尔士编《对我讲越战的谎言》,函授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197页。

[12]西蒙·弗里斯:《音响效果:青年,快感和摇滚政治》,伦敦:康斯塔布尔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13]转引自阿布·派克《60年代揭秘:地下新闻的生活与时代》,纽约:万神殿书局1985年版,第61页。

[14]伊安·钱伯斯:《城市节奏:通俗音乐与大众文化》,伦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94页。

[15]转引自瑟杰·R.丹尼索夫《唱一支有社会意义的歌》,俄亥俄:鲍林·格林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57页。

[16]《60年代揭秘:地下新闻的生活与时代》,第20页。此外,在60年代的大多数岁月里,50%的人口都在25岁以下。所以,反文化运动拥有大批的追随者。

[17]西奥多·罗扎克:《一种反文化的形成》,伦敦:费边与费边出版公司1971年版,第28页。

[18]见理查·米德尔顿和约翰·蒙希《通俗文化、通俗音乐和战后青年:反文化》,载《大众》,第5文化区,第20单元,密尔顿·凯因斯:函授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8页。

[19]乔纳生·爱森:《摇滚乐时代:美国文化革命诸声音》,纽约:佳品书局1969年版,第xiv页。

[20]大多数西海岸音乐家都以狄伦素材为起点,在60年代中期把乐器装上电子扩音器。狄伦自己的反战歌曲——《战争主人》、《久旱逢雨》、《上帝在我们一边》、《风中吹拂》——无疑鼓励了反战态度。狄伦的影响是很难低估的。

[21]转引自拉尔夫·格里森《“杰佛逊飞机”和旧金山音响》,纽约:巴伦蒂书局1969年版,第3页。

[22]同上书,第6页。

[23]“杜尔斯”的乌托邦政治并未对现实的恐怖视而不见:“无名士兵”是以莫里森吐血的一部影片促销的。

[24]转引自《“杰佛逊飞机”和旧金山音响》,第131页。

[25]乌托邦马克思主义者威廉·莫里森比其他任何人都理解这种可能性。在评论他自己的特殊背景时他写道:“我敢说,你会发现我的一些看法很奇怪。使你们产生如此感觉的是一个令人心痛和蒙羞的原因。我始终属于富裕阶级,出生在奢侈之中,所以我必然要比你们大多数人对未来要求得更多。”转引自佩里·安德森《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争论》,伦敦:沃索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页。

[26]转引自热内·斯古拉蒂和达汶·塞埃《旧金山之夜:精神音乐之旅,1965-1968》,伦敦:希契威克与杰克逊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8页。

[27]《“杰佛逊飞机”和旧金山音响》,第38页。

[28]同上书,第9页。

[29]转引自李·巴克森达尔编辑《艺术的激进视角》,哈蒙斯沃斯:企鹅丛书1972年版,第386页。

[30]《“杰佛逊飞机”和旧金山音响》,第159页。

[31]依照葛兰西,社会社区总是生产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即能够在文化和一般意识形态方面起到率先作用的男男女女。见葛兰西《狱中札记》,伦敦:劳伦斯与韦沙特出版公司1971年版,第150页。

[32]约翰·列农:《戴钻石的空中露茜》,集甲壳虫乐队的《沙君特·派珀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

[33]转引自大卫·哈克《为钱而作:政治与通俗歌曲》,伦敦:哈钦森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页。

[34]RCA:美国无线电公司。——译者注

[35]论述葛兰西这一关键概念的文献数不胜数。托尼·贝内特等编辑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过程》(函授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入门。另见托尼·贝内特《引论:大众文化与回归葛兰西》,载《大众文化与社会关系》,函授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章以前。

[36]参见《为钱而作:政治与通俗歌曲》,第223页。

[37]转引自乔·维纳《团结起来:约翰·列农的时代》,伦敦:费边与费边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03页。

[38]同上书,第104页。

[39]《国会年鉴季刊》是这样解释这项新举措的:“在新的征兵制度下,合法征兵年限从7年减到1年,应征者最大的合法年龄是从19岁生日到20岁生日,在这12个月中未征兵入伍者则没有优先权,只能在紧急状态才能应召。”

[40]《60年代揭秘:地下新闻的生活与时代》,第200页。

[41]《60年代揭秘:地下新闻的生活与时代》,第227页。

[42]同上。

[43]引自《团结起来:约翰·列农的时代》,第135页。

[44]在这些死伤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俄亥俄》发行。尼尔·扬现在在音乐会上说它是“一首老民歌”。

[45]我对马丁和霍利代的了解来自莉迪亚·费什送给EVAC项目的两张样带。

同类推荐
  • 末世·2012

    末世·2012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对未知世界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殷谦的《末世·2012》不可能全面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但本书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尝试,包括研究和分析,将为我们关注玛雅文明以及地球人类和宇宙未知世界的话题,提供全新的、独特的、有力的参考。公平的知识之树结出智慧的果实,滋养孕育着全人类。知识之树繁茂地生长在一切能生根发芽的地方——这本书中所有的探索与思考、假说和数据、交流和评价,都反映出作者智慧的结晶,于是就有了《末世·2012》。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西方社会的创造性源泉

    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西方社会的创造性源泉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展现了某种非凡的创造性。就文化而言,这种创造性究竟出自何方,在现有的一些著作或教科书中是难觅恰当答案的。本书通过对占希腊文化两重性及其张力的解读,对西方文化的多元性的分析,尤其是对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日耳曼精神之间的张力、冲突与融合的解读,阐述了西方文明如何在吸收他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历程,以求对上述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此外作者还对为什么说西方正经历一个“末人”的时代,其文明的“悖论”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读者从中获得某种反思和启发。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
热门推荐
  • 绛纱记

    绛纱记

    苏曼殊在近代文学史上因诗歌、翻译和缠绵的爱情小说等而建立了极高的文学声誉。作为一个出家人,本应“四大皆空”、“无欲无求”,但他却是“情比海深”,他中日混血的血统背景、“行云流水一孤僧”的佛门弟子身份、“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生活方式和“只是有情抛不了,袈裟赢得泪痕粗”的情感方式,着实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传奇。纵观苏曼殊的小说,多以悲剧收场,主人公在情劫中挣扎,最后以死亡或遁入空门的方式解脱。
  • 编辑部九题

    编辑部九题

    1991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汪老和焦主席。忠义表弟说,表哥你已经是中国的作家了,应该换换笔了。我说换啥笔,他说该使用电脑了。我笑了,他原来说的是电脑。在忠义的说服下,我动心了。他说我先请你跟表嫂看看我的电脑去。我们就去了。以前我没见过,电脑原来就像是电视机似的,在桌子上摆着。他打开后,先在视屏上打出一句话:表哥表嫂你们好!看后,我不由得拍着手说,真好真好!他又打出一句话说:表哥表嫂,换笔吧。
  • 上九天历仙途

    上九天历仙途

    在天阶者停留了十五年的宋时秋,按着师尊的指示下了山回了凡间。修行至此也算是无怨无求,一场游历,一场历练,很多事也变了。那上九天他要去,谋他性命的神君他亦要斩!只是不知不觉中多了个牵袢之人……
  • 黎祸

    黎祸

    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历代盛世,皆毁兵燹。
  • 茶园日记

    茶园日记

    秧塔位于云南普洱市境内深山中,海拔1760米以上。这里是景谷大白茶原产地,有着四百多年栽培史。2006年7月,30余岁的唐望上了茶山秧塔,开始了自己的有机茶种植之旅。他凡事亲自动手,体会到了劳作的辛酸与快乐。现在他的茶园已稍具规模。晴耕雨读打理茶园之余,唐望抽空去镇上的网吧写一些有关茶园的文字。2007-4-21建好小木楼后,就搬进了茶山。这是一块远离村寨的荒疏之地,周围森林茂密,园子下山泉淙淙。接着请了几批民工,开沟挖渠。又筑了一个大水池与粪池,接着盖羊圈,买羊买鸡,边选育茶苗边搞基础建设。
  • 亦时秋风亦时凉

    亦时秋风亦时凉

    明明是最讨厌的人,他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她正眼看着。“我就拿我的手机给我朋友打个电话。”女主卖乖男主默然,除了那个人,她还有什么朋友?
  • 那年,时光回旋

    那年,时光回旋

    漂亮女生江若亚从英国回到景安,进入景安大学就读。她来到景安的目的是为了替哥哥报仇,因为小时候相依为命的哥哥潜入顾家偷窃却被打死。她对顾家的儿子顾北川展开了追求,为的是破坏顾家和骆家的联姻,为养母全面展开报复铺垫【养母和顾家亦有仇】,在这个过程中,她爱上了顾北川,但是在最后被揭穿她的目的而离开。而在故事的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却发现顾北川实际上就是小时候和她相依为命的哥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君为悦心来

    君为悦心来

    夏筠心在执行一次缉毒任务中不幸身亡,却魂穿到紫金国的文相夏家三小姐夏筠心身上,没想到刚一醒来就又要受到迫害,获得重生的她怎能束手就擒,只能将计就计,化险为夷的夏筠心成为夏府大夫人的眼中钉,为躲避,夏筠心设计出府,无意间救了二皇子黎君睿,从此二人结下不解之缘。本就身手了得的她自学医术,为皇后治病,又在蝗灾泛滥时提出解决办法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但人怕出名猪怕壮,总有刁民来害她,且看她如何在这紫金国斗智斗勇,潇洒快活!
  • 拾不起的琐碎

    拾不起的琐碎

    20—30岁是一个人的黄金十年,以后大半辈子的工作生活几乎是对这十年的发展和补充。这十年,我们坚守善良与真诚,不忘初心,满怀梦想,努力前行,追寻幸福。这十年,记录了我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承载着我们美好快乐的回忆。回忆是如此美丽,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本书借助朴实的文字,开启尘封的记忆,记录这十年一些美好的时刻和快乐的瞬间,送给曾经的你,送给未来的我,送给慢慢变老的我们。本书的主题是情,亲情、恋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正是这些情,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