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6500000075

第75章 文学篇(5)

什么是“话本”?

话本是指宋代“说话”(说书)人所依据的底本,起源于唐代人的说话,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北宋东京、南宋临安等大城市里,有许多“瓦舍”,每座“瓦舍”中的“勾栏”(类似后代的戏院),就是上演“说话”伎艺的场所。话本在宋代逐渐盛行,开始有刻本流传。话本一般指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人的底本,“小说”家所用的话本,都是短篇故事,通常即称为“小说”,如《新编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等,长篇的讲史话本,一般称为“平话”(“评话”),如《新编五代史评话》等。但皮影戏、杂剧和诸宫调的底本,也称作话本。后来还有人把明清人模拟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也称为话本。又有人只把小说家的底本称作话本。明代人则称为评话或词话。话本本来是说话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往往只是粗略地陈说故事的大意,编印成书以后,就成为一种通俗读物,形成一种特殊的体裁和风格,代表中国白话小说的一个发展阶段。话本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爱情、公案、神怪以及历史故事等,几乎无所不包。

话本的作者几乎都是无名氏,创作后又经不断补充润饰,多数经过文人加工。话本的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中间也穿插一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现力,作品的主角多为手工业者、妇女、市井商人等,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因此,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什么是元曲、元杂剧?

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这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元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调,故又称“北曲”。

什么叫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章回小说直接的源头是宋元讲史话本,而间接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因为一朝一代的历史故事要分多次才能讲完,就需要分章分回;而说话人为了招徕或留住听众,所以往往会在情节高潮时打住,留下悬念;而为了使听众对所讲的内容事先有了解,也往往用易记易背的对偶句将要讲的故事做概括,这就形成回目。产生于元末明初时期,以民间长期流传的长篇话本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的著名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两大长篇共同的特点是都有历史上的依据,但是因虚构成分的多少不同而分成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这也是民间话本向案头小说转变的开始。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了三大系统:一是历史传奇类,二是神魔志怪类,三是世俗风情类。尤其是世情类,只是形式上还保留着章回,在内容上已与说话分道扬镳。以《金瓶梅》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小说已从古典的故事情节模式,向近现代的人物小说转变。其故事情节淡化到无法再“说话”。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是明清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因其要求文章中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

八股文注重形式,缺乏内容。其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题目必须摘自四书、五经的原话;二是所论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三是结构体裁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四是字数与书写款式有固定的要求。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550字,乾隆以后增至700字。文章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避讳。试题低二格,试文一律顶格。不符要求者取消考试资格。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成熟泛滥于明清,随着科举停止而废除。

什么是弹词?

弹词是明清时代很流行的说唱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弹词的来历缺乏清楚的记载,可能是从变文、词话演变来的。弹词到了乾隆中期以后,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现在见到的弹词,多产生于清代中期,文字包括说白和唱词两个部分。说白是散文体,唱词以七言韵文为主,中间穿插三言。语音上有“国音”(就是普通话)和“土音”(就是方言)的分别,其中的方言弹词又以吴语为最多。弹词的篇幅很长,一般用第三人称来叙述,语言浅显,通俗易懂。

弹词的演出很简单,只要两三个人一两件乐器就行,有的甚至可以一人演出,很适宜家庭的日常娱乐。同时,弹词的本子又很长,也适宜作为一种消遣性的读物,这就是弹词被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口号诗”?

所谓“号”就是随口吟诵的意思,和“吟”是同义词,所以“口号诗”就是随口吟诵的诗歌。严格来说,口号诗并不能算是一种诗体,因为都是随口吟诵的,大多不免草率而成,因此,一般只要求能够表达一时一地的感情而已,并不注重文辞的锤炼和含蓄。例如李白的《口号诗》:“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诗句意思平白,言辞简单易懂,这就是为了特定的环境下来抒发心绪服务的,要是作为咏史怀古的诗作来说,就味同嚼蜡了,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什么叫“试帖诗”?

试帖诗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是受“帖经”、“试帖”的影响而产生的。其题目范围和用韵,原来都比较宽泛。明朝科举考试不考诗赋。清朝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乡试、会试时增试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也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其内容不能随意抒发情感,而要严格依题写作,并且必须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试帖诗的题目都要在前面用“赋得”二字(所以又叫赋得体),然后取古人五言或七言诗一句,指明以诗句中的某字为韵,称“得某字”,也就是限定要用这字的韵部,同时这个字还必须在诗的第二句或第四句的韵脚上出现;题目中还要指明要求“五(七)言六韵”、“五(七)言八韵”等;在诗中,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工整等等。如此多的限制,作者就只能依格式填写一些颂扬太平盛世的字句,使得试帖诗也和八股文一样,不仅形式呆板,内容也极空洞、乏味。

同类推荐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我国的群众文化基础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并在20世纪90年代完善相承的。进入21世纪,群众文化的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实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的理论宝库。本教材就是承先人之积,取后贤之华,以《群众文化学》为基础,通过对群众文化实践的总结,对群众文化理论探索的归纳,并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编写的。
  •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乔治·桑,香奈儿,柯莱特,荷坦丝,蓬巴杜夫人,拿破仑的约瑟芬……在巴黎,每一条街道都刻着女人的名字,她们活在几百年前,也活在当下。她们代表着个人可以达到的宏伟规格、生命可以如何精彩,以及辉煌、无止境的女性潜能。她们的狂野、高尚、勇敢、败德、坚强、愚蠢,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她们对自我的忠诚,对权利的追求和对欢愉的信仰,就是这城市永恒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人生的转折点,作者来到巴黎,开启了一段随性而自我的旅程,走过那些曾在此发光发热的女人们的生命、爱与失落。从路易十四到法国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到新世纪,当她在过去的时光中追寻她们的足迹,亲自走过她们哭过、笑过、活过的每个角落时,她也从这些创造和滋养了世界最文明都市的迷人女性身上获得了生活的灵感与勇气。
  • 忧患

    忧患

    本书对《易经》中著名的忧患九卦——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进行了透彻的解析:“履”为脚踏实地历练工作能力;“谦”为低调行事,化解纷争;“损”为理性调节,精打细算,终于获益;“困”为遭遇困难不改其志;“井”为研发创新,大获成功;“巽”为灵活权变,主导一切。作者详解忧患九卦,阐述消解世事迷津、转换人生成败之道,帮助读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庄敬自强,提高修养,历艰难困苦,终玉汝于成。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嫡女虐渣宝典

    嫡女虐渣宝典

    胆小怯懦,委曲求全的童之诺重生了。上一世,她满心欢喜嫁入大皇子府,却发现这桩姻缘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她最后落得个母去子留,临死前听闻家族败落,满门抄斩!如今含恨归来,她发誓要让渣男渣女血债血偿!童府风波,皇家内斗,江湖势力……且看童之诺如何强势撩夫,化解步步危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人间无觅

    人间无觅

    人间有爱,情可待,心无觅,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凄美人生传奇。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你的眼眸似星晨

    你的眼眸似星晨

    [甜宠文]有虐的,你们可以寄刀片给作者,[男女双洁]
  • 东之地魔法传奇

    东之地魔法传奇

    大山山脉隔断了大陆,东侧的东之地自古以来得到魔法眷顾。异世界人寄体,两大帝国的碰撞,魔法体术的结合,在夹缝中的主角们如何施展自己的青春?
  • 蔷薇园的蝴蝶之谜

    蔷薇园的蝴蝶之谜

    一个打着宗教旗号的近百年的犯罪团伙——伏魔教,隐藏在竹马市,无恶不作。伏魔教传说,用人体作为肥料的蔷薇花茶能够延年益寿。一座废弃的蔷薇花园,大量蝴蝶云集,令人驻足观看,引起神探羿鹰的注意,这也为侦破伏魔教案提供了线索……
  • The Rosary

    The Ros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树降临

    圣树降临

    某日,唐峰一觉醒来,重生为树。从此展开波澜壮阔的树生,世界也因此迎来巨变。身体孱弱?科研缺乏灵感?简单,这都不是事!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耀,这是一群人的辉煌。
  • 诸天从蜘蛛开始

    诸天从蜘蛛开始

    新书《诸天恶魔玩家》,已经发啦,多多支持。被生活所逼迫的王旭意外成为了一名行走于诸天世界的收集员。蜘蛛侠世界中收集咬蜘蛛侠的那只蜘蛛,进击的巨人世界和人类抵御巨人,蝙蝠侠世界中收集小丑的亲笔签名,木乃伊世界中收集圣甲虫,毒液世界收集毒液的口水……每段旅程都是不一样的世界,只要下单,收集员就会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