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话本”?
话本是指宋代“说话”(说书)人所依据的底本,起源于唐代人的说话,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北宋东京、南宋临安等大城市里,有许多“瓦舍”,每座“瓦舍”中的“勾栏”(类似后代的戏院),就是上演“说话”伎艺的场所。话本在宋代逐渐盛行,开始有刻本流传。话本一般指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人的底本,“小说”家所用的话本,都是短篇故事,通常即称为“小说”,如《新编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等,长篇的讲史话本,一般称为“平话”(“评话”),如《新编五代史评话》等。但皮影戏、杂剧和诸宫调的底本,也称作话本。后来还有人把明清人模拟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也称为话本。又有人只把小说家的底本称作话本。明代人则称为评话或词话。话本本来是说话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往往只是粗略地陈说故事的大意,编印成书以后,就成为一种通俗读物,形成一种特殊的体裁和风格,代表中国白话小说的一个发展阶段。话本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爱情、公案、神怪以及历史故事等,几乎无所不包。
话本的作者几乎都是无名氏,创作后又经不断补充润饰,多数经过文人加工。话本的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中间也穿插一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现力,作品的主角多为手工业者、妇女、市井商人等,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因此,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什么是元曲、元杂剧?
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这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元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调,故又称“北曲”。
什么叫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章回小说直接的源头是宋元讲史话本,而间接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因为一朝一代的历史故事要分多次才能讲完,就需要分章分回;而说话人为了招徕或留住听众,所以往往会在情节高潮时打住,留下悬念;而为了使听众对所讲的内容事先有了解,也往往用易记易背的对偶句将要讲的故事做概括,这就形成回目。产生于元末明初时期,以民间长期流传的长篇话本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的著名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两大长篇共同的特点是都有历史上的依据,但是因虚构成分的多少不同而分成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这也是民间话本向案头小说转变的开始。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了三大系统:一是历史传奇类,二是神魔志怪类,三是世俗风情类。尤其是世情类,只是形式上还保留着章回,在内容上已与说话分道扬镳。以《金瓶梅》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小说已从古典的故事情节模式,向近现代的人物小说转变。其故事情节淡化到无法再“说话”。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是明清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因其要求文章中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
八股文注重形式,缺乏内容。其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题目必须摘自四书、五经的原话;二是所论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三是结构体裁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四是字数与书写款式有固定的要求。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550字,乾隆以后增至700字。文章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避讳。试题低二格,试文一律顶格。不符要求者取消考试资格。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成熟泛滥于明清,随着科举停止而废除。
什么是弹词?
弹词是明清时代很流行的说唱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弹词的来历缺乏清楚的记载,可能是从变文、词话演变来的。弹词到了乾隆中期以后,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现在见到的弹词,多产生于清代中期,文字包括说白和唱词两个部分。说白是散文体,唱词以七言韵文为主,中间穿插三言。语音上有“国音”(就是普通话)和“土音”(就是方言)的分别,其中的方言弹词又以吴语为最多。弹词的篇幅很长,一般用第三人称来叙述,语言浅显,通俗易懂。
弹词的演出很简单,只要两三个人一两件乐器就行,有的甚至可以一人演出,很适宜家庭的日常娱乐。同时,弹词的本子又很长,也适宜作为一种消遣性的读物,这就是弹词被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口号诗”?
所谓“号”就是随口吟诵的意思,和“吟”是同义词,所以“口号诗”就是随口吟诵的诗歌。严格来说,口号诗并不能算是一种诗体,因为都是随口吟诵的,大多不免草率而成,因此,一般只要求能够表达一时一地的感情而已,并不注重文辞的锤炼和含蓄。例如李白的《口号诗》:“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诗句意思平白,言辞简单易懂,这就是为了特定的环境下来抒发心绪服务的,要是作为咏史怀古的诗作来说,就味同嚼蜡了,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什么叫“试帖诗”?
试帖诗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是受“帖经”、“试帖”的影响而产生的。其题目范围和用韵,原来都比较宽泛。明朝科举考试不考诗赋。清朝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乡试、会试时增试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也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其内容不能随意抒发情感,而要严格依题写作,并且必须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试帖诗的题目都要在前面用“赋得”二字(所以又叫赋得体),然后取古人五言或七言诗一句,指明以诗句中的某字为韵,称“得某字”,也就是限定要用这字的韵部,同时这个字还必须在诗的第二句或第四句的韵脚上出现;题目中还要指明要求“五(七)言六韵”、“五(七)言八韵”等;在诗中,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工整等等。如此多的限制,作者就只能依格式填写一些颂扬太平盛世的字句,使得试帖诗也和八股文一样,不仅形式呆板,内容也极空洞、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