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0000000009

第9章 以迂为直,迂回进取

迂者未必远,直者也未必近。在激烈竞争的人生角逐中,免不了正面的交锋,交锋的结果有时会使你退回起点,所以,灵活、变通之道不可或缺。远行之人,前有高山挡路,与其一味硬碰,不如设法绕行,另辟蹊径,虽未必一定畅通,至少开拓了新的可能性。

无论做人处事,直肠子、一根筋是要不得的,不必拘泥于某一走势,而要懂得权变,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策略。以迂为直,其实,也是一种变通的方式,更快地到达目标的有效军略。

当然,当直则直,大路朝天大可直接进击。当于则迂,遇直不通,不妨尝试逆向思维的方式,走走弯路,看似多费了力气,其实,就效果而言,这时可能比走直路要快得多。以迂为直,迂回进取,绝不是无谋,更不是胆怯,而是大智慧,大谋略。

现实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有时不是直线。一切智者,无不懂得何时强硬何时妥协,这时的低头不是软弱,不是耻辱。遇到难解之事,主动运用富于弹性的曲线思维,自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以迂为直,政坛商界任驰骋

1.以迂为直,曲线求利

“以迂为直”,是《孙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作战指导原则,迂者,弯曲也;直者,近直也。从数学法则看,弯的线路较远,直的线路较近;若从军事取胜看则不然,迂者不一定为远,直者不一定为近。国为路远敌虚,易于进军,故似远实近;路近敌实,难于攻取,故似近实远。《孙子》所谓以迂为直,是指军队面对作战目标,迂回绕道,以乘敌之虚,达到“后人发,先人至”的效果,这实际上是“避实击虚”战略在兵力运动上的具体运用。

公元263年9月,魏军兵分三路攻蜀,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从正面攻入汉中,顺阳平关直下,企图一举夺取剑阁,直逼成都。蜀将姜维率主力凭险抗击,使钟会所部受阻于剑阁寸步难进,两军在剑阁对峙。征西将军邓艾献计从阴平小道直攻涪城重镇,若姜维回救涪城,钟会便可不战而入剑阁;若其固守剑阁,魏军则可一举拿下涪城。于是,邓艾率精锐部队一万多,行无人之地700里,凿山开路,邓艾用毡子裹身从山上往下滚,将士们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蜀军未料到魏军会如天兵飞降涪城,顿时大乱。蜀后主刘禅派使者带着御印向邓艾投降。

邓艾自阴平走了700里鸟道,似乎是走了弯路、远路,但却绕开了蜀军主力,畅通无阻,直抵涪城,反而成为直路、近路,一举灭蜀。这就是“以迂为直”的法则。

在经济战场上,“以迂为直”是那些眼光深远、思维辩证、胆略过人的企业家常用的竞争术,以迂为直,曲线求利,往往比同行更能赢得市场。

(1)让利得利

卖高价者虽可能多得利,但不见得马上到手;让出部分利润,薄利多销,总体上却能多得利,早得利。

四川长虹电视机厂是我国最早与国外合作生产彩电的企业。1989年初,国家征收彩电特别消费税,每台加价600元,致使往日凭票限购彩电的热潮骤冷下来,各彩电厂家库存激增,有的被迫限产甚至停厂,长虹厂压库达26万台,日销量仅3台,几乎到了极限数。面对严峻的形势,厂方决定让利销售,每台下浮300—700元,坐待观望的客商蜂拥而来抢购,库存彩电销售一空,于是开足马力生产,产量、销售名列全国同业前茅。这叫做让利得利,先让后得,让小得大。

(2)远利大利

即不为近利所诱,敢舍近利,着眼长远,追求大利。

上海市为发展汽车工业,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引进桑塔纳轿车。当时,上海牌轿车牌子已叫响,价格看涨,企业正是赚大钱之机。但是,厂方认为,上海牌轿车虽然好卖,毕竟是五十年代的老产品,车型落后,没有前途。他们高瞻远瞩,硬是舍弃近利,下令停止生产上海车,腾出资金、设备和场地,集中力量上桑塔纳车,迅速形成生产能力。1985年又与德国合资建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现已成为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年产量达20万辆,2000年产量、销售、利税等7个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3)限利保利

当你的产品在市场畅销时,是无限生产抛售,图一时之利,还是有节有度求持久之效?法国巴黎维也登皮箱公司的经销策略对我们有启迪。

法国巴黎维也登皮箱公司所产皮箱工艺考究,款式精美,所用LV商标驰名海外,产品供不应求。但公司创名牌后,并没有开足马力大量生产,抛售市场,以期大发其财,而是控制生产,即使是大客户登门订货,公司虽热情接待,但委婉推辞所需全部订货,其用意是利用消费者追求名牌的心理,保持LV箱品在市场上的紧俏态势,维护LV声誉,使之常销不衰,达到长期稳定获取高利润的目的。如果急功近利,大量生产,产品充斥市场,不但冲击了用户的追求欲,进而造成大批积压,反倒无利可图,甚至砸了牌子。

2.避锐击惰,稳胜对手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军力强弱不但要看数量多寡,还要看士气高低。因此,孙子十分强调要把握敌军士气,择机而战。诚如上述: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迨,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用兵者,要避开敌军初来时的锐气,待敌士气懈迨衰竭时再打它。这也是以迂为直的方法。

历史上有不少不看士气,盲目强攻招致失败的。

唐代宗太历十三年(778年),回纥大举犯边,前锋将临太原城下。李自良建议说,回纥精锐远来,其势正锐,难与争锋,不如在敌归路上急筑二垒,派兵守卫,坚壁不战,待敌军疲惫自退时,令城中大军追击,并以二垒之军遏其归路,使其腹背受敌,定能取胜,但河东节度使留后鲍不听,派大将焦伯瑜到50里外与敌交战,一战而败,死伤万余人。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利用敌方士气的变化,选择有利战机发动攻击,收“胜于易胜”之效,其实质是避强击弱,以迂击直。

在商战中,“避锐击惰以迂为直”的原则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1)商务谈判,避锋击疲

在谈判开始时,避开对手锋芒,拖延时间,分散对方精力,待其疲乏麻痹时,突发奇兵,战而胜之。

美国某商人到东京同日商进行贸易谈判,初见面时,日商热情与之交谈,探知美商在东京只有两周时间,且已购好回程机票。于是,日商便玩弄疲劳战术,用一周时间陪美商游山玩水,每天晚上茶饭招待而不提生意之事,到了第12天才开始安排谈判,但总是不谈正题,草草收场。直到第14天才重开谈判,当谈到紧要关头,日商已派车子来接客人起程,美商只得在去机场途中匆忙谈判,不得已答应了日商的全部条件。美商如梦初醒,大呼上当。

(2)产品开发,避强击弱

就是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取别人的弱项。

美国硅谷专业公司是个400人的小企业,面对实力强大的半导体器材公司的竞争,在经营决策时,避开对手的强项,抓住美国能源供应紧缺要求节油的信息,很快设计出燃料控制专用硅片,供汽车制造业使用。仅五年时间,销售额由200万美元增至2000万美元,成本由25美元降到4美元,避强击弱的正确经营方针,使这家小公司在激烈的商战中获取了较高利润。

这与前述我国“联想”电脑集团的经营策略异曲同工。

(3)市场营销,避热击冷

就是避开热点产品爆冷门。美国是电视技术的创始者,也是商业行销的带头人。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家用电视机的普及率已达到80%,而日本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开始生产电视机,主要技术也来自美国。1961年,日本索尼公司开始染指美国电视机市场。当时,日商并没有在所有的电视机市场上与美国产品抗衡,而是避其锐气,仅选择美商不愿经营的12英寸以下机型为突破口。这是因为12英寸以下的电视机,由于利润低薄以至于美商不屑一顾,甚至认为生产小屏幕电视机有损大企业名声,因此,当索尼公司在美国市场推出第一台8英寸电池电源晶体管电视机时,竟被美国同行斥之为一件“小玩艺”。而恰恰是这“小玩艺”使美国同行视而不见,松懈了竞争斗志,最终导致美国80%的电视机市场被日本产品所占领。这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战术的成功应用。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雅马哈摩托车公司低估了当时原已是“霸主”的本田公司的“锐气”,挑起了争夺霸主的大战。本田利用自己雄厚的实力,采用大幅度降价的策略,(降幅超1/3,以至一辆50公升的本田摩托车比一辆10段变速自行车还便宜),并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雅马哈在十八个月里市场占有率从37%降至23%,并出现严重亏损。为避免公司倒闭,只好向本田道歉,并解除了总经理的职务。不但霸主梦落空,连原来的第二把交椅也丢掉了。

3.含沙影射,巧妙谏阻

后唐庄宗李存勖做了皇帝后,很快便沉溺于逸豫享乐之中。他从小喜爱戏曲,所以伶人们都很受宠爱,时常侍候在左右。李存勖对伶人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他有个宠幸的伶人叫周匝,被后梁捉去了。后来李存勖灭了后梁,进入卞城(今河南开封),周匝前来拜谒。庄宗非常高兴,赐给他许多财宝表示慰劳。周匝请求说:“我身陷仇人,却能够活着回到您的身边,全靠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帮助。我请求给两个州来报答他们二人的恩德。”庄宗立刻就答应让这两个伶人做刺史。宰相郭崇韬切谏不可,此事才暂搁一旁。但禁不住周匝多次进言,庄宗最终还是让陈俊做了景州刺史,储德源做了宪州刺史。但在庄宗宠爱的伶人中,敬新磨却是既善俳谐滑稽,又颇有正义感的一位。

庄宗非常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带着大队人马去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狩猎。一时间,群马奔驰,烟尘滚滚,原野上一片喧嚣噪杂。中牟县令看到人马在快要收获的庄稼地里纵横驰骋,粮食被践踏得不成样子,心痛极了。他急忙上前拦住庄宗的马头,说:“陛下,请您停止狩猎吧!老百姓辛辛苦苦的粮食,眼看就要到手了,现在却被狩猎的人马践踏成一团烂泥,他们用什么来缴纳赋税,又用什么来养家糊口呢?”庄宗看到这小小的县令竟敢阻拦他打猎,打断他的好兴致,不由得火冒三丈,便大声喝令他:“滚开!”谁知中牟县令还是切谏不止。庄宗大怒,把他赶走,喝令部下:“给我杀了这狗官!”敬新磨知道庄宗脾气暴烈,难以谏阻,可县令说的句句在理,怎能眼看着这样的为民请命的好官被杀呢?他急忙率领几个伶人追上去,把县令押回来,拉到庄宗马前。敬新磨指着县令责问说:“你身为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要放任百姓种庄稼来缴纳赋税呢?为什么不让百姓把田地都荒废了,留作猎场供我们天子驰骋呢?老百姓虽然不会饿肚子,可妨碍了天子打猎,这罪过难道不大吗?你犯了死罪,当杀!”他转过去向庄宗请求赶快行刑,其他伶人都哄笑着唱和。庄宗听了敬新磨数落县令的一番话,也觉得好笑。就赦免了中牟县令,让他走了。

一次,敬新磨因言语间冒犯了庄宗,庄宗怒不可遏,弯弓搭箭要射死他。敬新磨躲在廊柱后大喊道:“陛下不要杀我!我和陛下一体,杀了我不吉利!”庄宗吃了一惊,连忙问:“我和你怎么会是一体?为什么不吉利?”敬新磨说:“陛下创业开国,改国号为同光。天下都称陛下为同光帝。同,也就是‘铜’。如果杀了敬(镜)新磨,那‘铜’就无光了。”原来,过去的人使用的是铜镜,用一段时间就不光亮了。必须磨光后才能重新用。庄宗听了敬新磨的话,不由得大笑起来,一场惊险也就过去了。

敬新磨以善于诙谐著名。庄宗宠幸伶人,伶人往往借此作恶,庄宗最终也因伶人作乱而死。敬新磨身处乱世,并不助纣为虐,在当时庄宗宠信的伶人中,也算是少见的了。从他以迂为直巧妙地谏阻庄宗杀中牟县令看,他不仅机敏聪悟过人,而且也是颇识大体的。

二、迂回进取,做人处世处处赢

1.拐弯抹角,曲折成事

远行之人,前有高山挡路、石头绊脚,自然会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经。这种做法应用在人情世故里,便是绕着圈子达到目标。换个说法就是不走直线走曲线。

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用“王顾左右而言它”的迂回战术,将其套牢。

生活中不少人是“直肠子”,“一根筋”,为人处世“碰倒南墙不回头”,十头公牛也拉不回来。这样的人最该学点迂回术,让自己的大脑多几个沟回,肠子多几个弯弯绕,神经多长些末梢。

一言以蔽之:绕几个圈子保证你能在人情关系中得到最大的实惠。

明代嘉庆年间,“给事官”李乐清正廉洁。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儿了,以故意揭短罪,传旨把李乐的嘴巴上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叭叭地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由于他是帮助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在这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怕也难脱连累。

这个方法的使用真是巧妙至极。李乐不懂得人际之间“润滑当先”的道理,离自己的学生还差了一大截。要知道我国传统文化,是很讲究绕圈子的。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总结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求人办事,像写八股文一样。

中国人办事很少像洋鬼子“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不风雅。如果是生客就更显得冒昧了。中国人相当讲究话里做文章,有着八股般起承转合的优美。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谈寒暄、评气候。诸如“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日天气如何”皆属于此类。林语堂称之为气象学的内容,其要在起“来则安之位安而后情定”的作用,即联络感情。这些内容在人们的生命空间中确实也有很大的共同性,不致于遭到抗拒。

第二段是叙往事、追旧谊。这就更深一层了,要从大众皆有的生命空间过渡到彼此较为特殊的那一块,是深入的过程。林语堂戏称之为“史学”。“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做得好,双方感情可能会有真真的融洽。

第三段是谈时事、发感慨。这可是政治学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于是便可联手出击,可进入侃的境界。纵横的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马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比如你光绪三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做追随总理三十三年。”这一段做得好,感情更为融洽,声势又壮,甚而至于相见恨晚,到了两胁插刀的程度。至此,可认为到了陡然下笔,相机言事之际。

于是,这第四段就叫经济学——奉托“小事”。可客气地起立,拿起帽子,然后兀而转来道:现在有一小事奉烦。先生不是认识某某吗?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云云。这一段要自然随意,不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或使对方觉得自己该欠他多大之情。而是要利用前叙铺垫,陡然收笔,总结全文。

2.揣摩对象,以迂应变

谈话时,究竟用什么策略和方式,才能达到让对方接受自己意见的目的呢?

我国古代文献《鬼谷子》认为,所有的秘诀,可以归为一点:

“运用所有的手法判断对方心理,进而适时采取适当措施,其手法可说是千变万化。”

简单地说,就是“见人说法以迂为直”。这就是战国著名说客苏秦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思考又思考,失败又失败,从无数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一项结论,也就是他著名的“揣摩”之术的核心内容。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由于所处的地位与充当的角色各不相同,人的才能和性格也千差万别,人的心理也无时不在极其微妙地产生变化。因此,在与他人交谈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势下的不同个人,敏锐地察视其心理,灵活运用谈话的方式。

语言正是在这些地方显示出奇妙的特性。

语言尽管是如此的奇妙,但是,如果对方缺乏听的能力,那么无论你千方百计想出的话多么美妙动听,都毫无用处。同样,如果对方没有听的欲望,你即使费尽口舌也无济于事。

因此,切忌对牛弹琴,要注意选择说话对象。对不同对象说出不同的话,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对智者谈话,要运用我们的博学;

对愚者谈话,要运用我们的雄辩;

对善辩者谈话,要运用我们的沉默寡言;

对温文尔雅的贵人谈话,要运用我们的威势;

对富人谈话,要运用我们的优越地位;

对穷人谈话,要运用我们的财富;

对勇敢之人谈话,要运用我们的果敢勇毅;

对软弱之人谈话,要支用我们的坚强意志;

对强敌谈话,要运用我们的坚甲利兵;

等等。

甲虫靠坚硬的甲壳防身,毒虫靠毒刺去袭击敌人,可见就连禽兽也知道利用自己的长处。假如我们不懂得运用自己的优点,那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另外,重要的还是在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周平王十三年,郑武公掌握郑国国政。郑武公夫人姜氏难产生子,取名寤生,姜氏对寤生十分厌恶。次子段,长得一表人才,面如敷粉,唇若涂朱,深得姜氏喜爱。姜氏屡次向其夫郑武公称道次子段之贤,宜立为嗣,武公不允,仍立寤生为世子。姜氏不悦。

武公死后,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姜氏和段无权,心中怏怏不快。一日,姜氏对庄公说:“你继承父位,享地数百里,可你弟弟却无处安身,你应把制邑封给他。”庄公没有从命,而封其弟段住在叫做京的地方。段进宫向母后姜氏辞行,姜氏乘机挑拨说:“你哥哥不念同胞之情,待你不好,今天封你为京城大叔,是我再三恳求才答应的,你到京城后,可训练兵卒,暗做准备,一有机会,我就做你的内应,让你取代寤生的王位。”后来,共叔段与其母姜氏合谋篡权,被庄公识破,共叔段自刎而死。庄公深怨其母,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颍谷封人颍考叔,为人正直无私,见庄公把母亲姜氏安置在城颖地方,而且发誓不到黄泉,不见其母,就对别人说:“母亲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儿子的也不应这样绝情。我要去劝劝他。”颍考叔捕捉了几支号鸟鸟。假装献野味,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答曰:“号鸟鸟。此鸟小时候由其母喂养,长大了就要吃掉自己的母亲,是一种不孝的鸟,所以捉住吃了它。”庄公听了没有说话。就在这时,一人送来蒸羊,庄公命人送给颍考叔一支羊腿,颍考叔拣好肉用纸包好,藏在袖内,庄公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干什么?颍考叔说:“我家有老母,因家贫母亲还没吃过这样的美味,我要拿回去给母亲吃。”庄公叹道:“你真是个孝子啊!”说罢长叹一声。颍考叔问:“为何长叹?”庄公说:“你对母亲能尽孝道,我贵为诸侯,却不如你。”颍考叔假装不知,又问道:“姜夫人不是健在吗?怎么没有尽人子之心呢?”庄公曰:“我当初发誓,不到黄泉不见母,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颍考叔说:“我有一计,可使你母子团圆。你可命人挖一隧道,先把姜夫人迎进去居住,你到那里去见母亲,这样既不违誓言,又能母子相见,岂不两全其美。”庄公大喜,遂依计而行。

颖考叔运用自己的智慧,认真揣摩庄公的内心活动,采取一般人想不到的方法,使庄公母子团圆,为庄公解决了一大难题。

可见,在生活中,运用以迂为直可以解决很多看似很难的问题,从而使它们迎刃而解。

3.藏巧于拙,出奇制胜

在日常社交生活中,有时候过于聪明或睿智,反而会坏事,所以适当地隐藏自己的智慧和实力,往往会收到出奇制脱的效果。

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进士张淳任永康(今浙江省中部)知县。当时永康世风颓败,猾吏、刁民不可胜数,官府还积压了很多陈案,在短短的几年里,就罢黜了七任县令。张淳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并未畏缩不前,反而暗下决心要治理好此地。他日夜审阅案卷,不敢稍加懈怠,并且料事如神,断案非常流畅迅捷。常常在乡民裹一包饭的工夫,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断清案情,因而得了个“张一包”的雅号,是用来称颂他像包拯一样断案神速。

永康出过一件盗劫库金的大案,据说是巨盗卢十八所为,但他生性狡黠,出没无踪,十多年都未能将其捕获。御史对张淳的办案能力,也有所耳闻,便责令他破获此案。张淳不仅爽快地接受下来,还给自己限期三月抓获案犯,并请御史亲自监督、过问此案。御史索性依计而行,时常派人催问此事,故意提醒他期限将临。

张淳显得不慌不忙,似乎并不急于缉拿盗贼,而是像往常一样料理公事。当御史每次差人来问时,他都有意露出尴尬之色,还在众人面前笑着说:“盗贼逃遁很久了,一时怎能抓得到?”

其实,张淳是采用“障眼法”,借此来迷惑藏匿的盗贼。他想:如果自己兴师动众地去四处搜剿,盗贼定会隐藏不出,可能还会逃到异地,何不施用缓兵之计,引蛇出洞呢?因此,他是内紧外松,暗中派出得力的捕探,多方查找盗贼的下落。

一天,有人探知县衙中一位小吏的妻子,长期与卢十八私通,小吏却因惧怕卢十八,不情愿地做了他的耳目,定期去通风报信。张淳听后心中暗喜,便装成一幅郁郁寡欢的样子,放出话来说:自己已黔驴技穷,破不了这桩大案,过几日就要向御史大人谢罪,辞去知县之职。然后又故意让家人打点行装,似乎真的要离任了。

这位小吏果真将张淳的话转告给卢十八,卢十八长长地松了口气,觉得可以高枕无忧,继续逍遥法外了。

张淳见此计得逞,便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他当机立断,借以其他罪名将小吏拘禁,然后亲自去审问。他先是恐吓小吏因通盗将要被处死,转而又假装好心地教其所谓保全之计,即让妻子代为在狱中服刑,而自己出去设法用钱来赎罪。小吏为了活命,只好托人转告妻子,让她照此办理。

小吏之妻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捎信给卢十八,求他务必来见上一面。卢十八情急之中,也来不及细加考虑,就急如星火地赶来探视。不想,张淳早已在小吏家的附近设下埋伏,正好来了个瓮中捉鳖,将其一举擒获。

等御史接到张淳破获盗案的捷报时,尚不足两个月。

张淳之所以破案神速,正是他深通“藏巧于拙”的智慧的缘故。在日常的求人办事中,我们应该向张淳好好学习。

三、直活曲说,劝导说服莫不成

1.侧面入手,迂回劝导

被游说的对象,在他们的头脑中总会抱有一定的观点、立场,乃至成见;这些观点、立场乃至成见又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经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思考分析后形成的,所以一般不会轻易改变。游说者如果只知道单刀直入、直截了当地针对他的观点、立场、成见展开辩论,肯定难以奏效。倘若从旁门、侧面入手,通过在一些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和观点开始谈话,就能自然而然地制造一种和谐的环境和气氛,进而借机转入正题,展开劝导。这就是迂回劝导的游说方法。

触詟说赵太后,就是历史上迂回劝导的典型例证。

公元前266年,赵惠王死了。接任的孝成王年纪尚幼,大权由母亲赵太后掌管。秦国看赵国困难重重,乘机进犯,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拿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做人质。长安君是赵太后的掌上明珠,太后执意不让他去,并对劝说的大臣大发雷霆,宣称谁再敢来劝,要吐他一脸唾沫。

形势相当危急。一面是秦军步步进逼,一面因太后难舍母子情,使齐国的支援成了泡影,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这时左师(官名)触詟来到朝廷,求见太后。太后也明白对方来意,准备给他一些颜色。触詟因年迈,行走艰难,慢慢走到太后面前,开始了这么一段对话:

触詟:“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很久没有来见您,但我常常挂念着太后的身体,今天特地来看看。”

太后:“我也是靠车子代步的。”

触詟:“每天饮食大概没有减少吧?”

詟太后:“用些粥罢了。”

触詟:“我也不愿吃东西,勉强出去走走,每天三四里路,稍微可以吃一些,身子骨也硬朗了。”

通过开头几句的互致问候的话,太后怒气稍为平息了一些。这个话头的目的也达到了。

触詟:“我有一个希望,请太后做主。我的儿子舒祺,年小才疏。我年纪大了,很疼爱他,希望您能让他当个卫士,守卫王宫。”

太后:“可以,年纪多大了?”

触詟:“十五岁,岁数是小一点,希望在我死之前把他托付了。”

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他的要求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心,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如何对待子女的问题,这就与太后的症结自然联系起来了。但触詟此时还不能提太后的儿子,只能作为伏笔。

太后:“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触詟:“比女人还厉害。”

太后:“哪里话,女人才是最厉害的。”

触詟:“我觉得您疼爱女儿燕后超过儿子长安君。”

太后:“错了,我疼爱燕后比不上长安君。”

触詟:“不,父母疼爱儿子就应该替他打算得很远。您把女儿嫁到燕国时,虽然也悲伤,但每到祭祀时却祷告别让她回来,这不是希望她有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继为王吗?”

太后:“你说对了。”

此时的话题已不知不觉谈到男人与女人谁更爱孩子的问题。触詟立即抓住这个时机,趁热转到正题。但他却不能提人质的事,而仍采用迂回的手法,拿长安君与燕后进行比较,表面看来纯属太后个人家庭问题,所以太后能够接受,并被触詟的一些新鲜提法(如男人比女人更爱儿子)所吸引,使讨论引向深入,步步逼近主题。

接着触詟又把话题转向历史——

触詟:“赵家立国二百多年了,请您想一想,除去现在三代之外,过去的赵家子孙到今天还有谁能把爵禄继承下来的呢?”

太后:“没有,没有。”

触詟:“其他国家呢?”

太后:“也没听说过。”

触詟:“这就大有文章啊。因这些子孙都靠继承父辈传下的爵位,地位虽高,但没立过功劳,得到俸禄却优厚,又没有对国家做过贡献。毫无能力和经验,又行使很大的权力,这就十分危险。他们的地位就很脆弱,容易受人攻击。自己遭到杀身之祸不说,还连累他的子孙。如果您要提高长安君的地位,只靠封地加官,却不让他为国出力,将来您要去世,他凭什么功劳在国中立脚呢?所以太后爱他不如爱燕后。”

太后:“你说得对极了。好,长安君的去留听你安排吧!”

事情最后得到圆满解决。触詟的游说妙就妙在提的中心问题是劝赵太后交出儿子做人质,但始终不提人质的问题,甚至分析完历史现象后,也只是把讨论归纳到太后爱子不如爱女这个问题上,但却使太后从中认识到子女是为国立功还是坐享其成,是他一生中成败攸关的大问题,所以思想的扣子解开了,弯子转过来了。此种游说方法真是“言近而旨远”。

人们看到触詟在与太后的对话中,话题是换了好几次,但是触詟却是紧紧抓住中心,始终占据主动。在漫无边际的话题中掌握时机,敏锐地捕捉有利于向中心逼近的话题进行引导,才使太后不知不觉亦步亦趋,致使问题最终归得到解决。

2.异中求同,成功说服

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叫“泥鱼”的动物。每当天旱,池塘中的水逐渐干涸时,其他鱼类都因失水而丧失了生命,而泥鱼却依然悠闲自得,它找到一块足以容身的泥地,便把整个身体钻进泥中不动。由于躲藏在泥中一直不动,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状态,所以可以待在泥中半年、一年之久而不死。

等到天下了雨,池塘中又积满了水,泥鱼便慢慢从泥中钻出来,重新活跃起来。其他死去的鱼类的尸体成了它最好的食物。这使它很快地繁殖,成为池塘的占有者和统治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于泥鱼有这种适应天道的能力,所以成为有不死之身的奇鱼。

我们在说话时,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应该具备像泥鱼这样适应天道的能力。也就是适应外部情形的变化,适应不同对手的情况,灵活地运用恰当的言辞来征服对方,赢得胜利。

如果你遇上了强硬的对手,要视情况而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战胜对手;如果遇上了软弱的对手,也不要盛气凌人,而应温文尔雅,侃侃而谈,使对方乐于接受你的意见。

造成交谈一方软弱的原因有多种,或因弱小无力,或因地位低微,或因其禀性懦弱缺乏意志等等。和这种软弱的对手谈判时,如果采用强硬态度,对方就会逃避,结果无法达到目的。另外,你的优越感及言辞上轻微的傲慢,都有可能刺激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产生不安乃至抗拒的心理,大大增加取得一致意见的难度。

相反,如果采用温和的态度,故意和对方扯平地位,主动地、诚恳地体谅对方的苦衷,设法联络与对方的感情,这样对方便不会对你产生戒备之心。问题就会顺利解决。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堤利》中说:“明农者因势利导,大者提,小者塘,界以埂,分为塍,久之皆成沃壤。”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因势利导就是要善于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作为游说的方法,就是要善于根据游说对象的秉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所持观点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使之明白个中原委。亚圣孟子在游说齐宣王时,曾成功地运用了此法。

战国时代的齐宣王,好大喜功、爱讲排场。说起来,中国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是与他有关的。他不但喜欢听吹竽,而且喜欢欣赏300多人一起吹竽的热闹场面。于是这支乐队里竟然混进一个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而且还一直混到齐宣王驾崩之后,才被齐王的爱听独奏的新招吓得逃之夭夭。

据《孟子》记载:

齐宣王性好狩猎,为了寻欢作乐,曾在临淄城郊建了一个方圆40里的猎场,专门畜养麋鹿等珍禽异兽以供狩猎之用。如果老百姓胆敢进场捕猎,定是格杀勿论。这么大的猎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已算是破格的。可是,齐宣王还嫌小。齐国老百姓对他建猎场发生抱怨之声,他很是恼怒。

一次,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宣王,言谈之中,宣王便流露出自己嫌猎场过小、百姓有怨恨不满的情绪。他问孟子道:

“当年周文王的猎场方圆70里,有这事吗?”

孟子一到齐国,就知道宣王建猎场的事,而且了解到齐宣王滥杀百姓的残酷行为。当宣王问他关于文王的猎场时,他立即答道:

“听说有的。”

齐宣王一听,果有此事,便进一步问道:

“果真如此,那他的猎场算不算大?”

孟子一听此说,立即明白宣王的用意,是想用文王的猎场作参照系,映衬自己建的40里猎场不够大。因而顺水推舟地说:

“老百姓还认为它太小哩!”

齐宣王一听,马上说:“可是我的猎场才40里,老百姓却嫌它大,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一见齐宣王满腹牢骚的样子,便乘机进言道:

“文王的猎场虽有70里,但他多放养幼小的动物,而且与民同游同猎,老百姓嫌它太小,不是正常的吗?我来到齐,一进国门先要问有什么禁忌然后才敢入内。又听说你40里的猎场,倘若有人捕杀其中的猎物,罪同杀人,处以重罚。所以虽说只有40里,但像一口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认为它大,不也是正常的吗?”

孟子说完,看看宣王。宣王低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自此之后,他再也不抱怨他的猎场太小,也不再禁止老百姓入场捕猎了。

孟子此次游说齐宣王为什么能成功?应该说与他善于运用因势利导的技巧有很大关系。他来齐国,是想劝齐宣王废除所制定的“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的虐民律令,建议他开放猎场与民同乐,但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形下才能实现游说的目的呢?恰好,齐宣王主动征询他关于文王建猎场的事。于是,他针对齐宣王好大喜功、好讲排场的禀性,还根据齐宣王乐于以周文王的故事为本的心理,先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回答,70里的猎场属实,而且“民犹以为小也”。这样做,一来顺着宣王的性子,展开问题的讨论,二来也能逐步顺着话题引出齐宣王抱怨本国老百姓嫌他40里的猎场太大的不满情绪来。前一段话有意引出矛盾,一个是方圆70里老百姓还嫌小,一个是方圆不过40里的老百姓却怨大。矛盾鲜明对立,此时的齐宣王是很想知道下面的答案的。这可以说是孟子有意创设的进一步游说的“意境”。下面,他有条不紊地展开说辞,你不是喜欢效仿古代圣王之事吗?但你要知道文王的40里猎场是与民同乐,所以老百姓嫌它小,而你齐宣王呢,猎场虽只40里,然而有“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的虐民律令,此犹如一口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能不怨其大吗?结论是:猎场不在面积的大小,而在于建猎场的目的是为己还是为民,在于它符合不符合国人的利益和要求。齐宣王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接受了孟子的劝说。

3.透析利弊,巧妙游说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事与事之间的关系,都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游说中善于抓住制约和影响对方态度、行为的主要矛盾,或点明其症结所在,或分析其利弊得失,或指出其解决的途径,并以此吸引对方听取自己的游说内容,这就是以迂为直利用矛盾的方法。古代策士张仪可算是利用矛盾进行游说的专家。

战国时期的张仪,一生的主要生涯就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诸侯列国游说。他是魏国人,早年求学于鬼谷子门下,学成后,游说诸侯,到处碰壁,贫困潦倒,一次因为被怀疑偷楚相的玉璧而遭到痛打。他的妻子说:“如果不读书还不至于此。”张仪虽然屁股上还隐隐作痛,乃伸出舌头让妻子看:“舌头还在吗?”妻子以为他气疯了,笑道:“还在。”张仪说:“这就行了!”这充分展现出这位策士的倔强性格和不惜一切猎取功名的野心。

公元前329年,张仪到了正在招揽人才的秦国,受秦惠王的赏识,参与朝政。他以“连横”的外交政策,打破诸侯“合纵”抗秦的阵线,着实为秦惠王出了大力。纵观他的游说生涯,“利用矛盾”这一游说策略,张仪算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公元前313年,秦王想讨伐齐国,但又担心齐、楚间的“合纵”之盟,而引发实力强大的楚国出兵救齐。于是派张仪到楚国,这就是那一场口称割地600里,而实际只让6里的“滑稽戏”。楚王受辱后大怒,恨不得能得张仪肉而食之。后来以黔中之地向秦“换得”张仪,正想杀他消除心头之恨,不想张仪早就买通楚王的宠臣靳尚,靳尚又唆使楚王的宠姬郑袖向楚王吹枕边风,使得楚王不但不敢妄杀张仪,而且厚待张仪,还乐呵呵地向秦国送上黔中之地,以讨好秦国。张仪从楚国脱险之后,又重操旧业,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采取利用矛盾的方略,在诸侯国中搬弄是非,极尽破坏诸侯“合纵抗秦”阵线之能事。

张仪高高兴兴地离开楚国,马上到了韩国,对韩国游说道:“韩国的土地多是险恶的大山,生产粮食不多,国家没有储备够两年吃的粮食,士兵不过20万。秦国却有士卒百万。以韩国之力抵抗秦国,就像把千斤重的东西垂挂于鸟窝之上一样,必然没有侥幸的可能!为大王打算,不如事秦而攻楚,既免去秦国进攻的灾祸,也取得了秦国的欢心,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韩王果真糊里糊涂地同意了。

张仪楚国、韩国之行,风尘尚未洗净,就又肩负秦王的使命东行齐国。他到了齐国,对齐王说:“搞合纵的人对大王游说,必定说齐国以三晋韩、赵、魏为屏障,地广人多,兵强将勇,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奈何不得齐国。现在秦、楚已为兄弟之国,韩国献宜阳之地给秦国,魏国向秦国献出了河外之地,赵国割河间给秦国。独大王你如果不听从秦国,秦国就可以让韩、赵、魏三国进攻齐国。到时候齐想与秦国联合也不可得了。”齐王听从张仪的话,倒向了秦国。

张仪又西去赵国,对赵王说:“大王联合天下之力以抗秦,秦兵不出函谷关已有十五年了。大王的威势遍及山东六国(齐、楚、韩、赵、燕)。我秦国很是恐惧,秣马厉兵、屯积粮草,不敢轻举妄动。但大王您做得太过分了,屡次威胁秦国。秦国虽然处于偏僻遥远之地,但对赵国心怀怨恨已有一段时间。现在秦国的军队已驻扎在渑池。秦王让我先来通知您和您的臣子,现在楚与秦已为兄弟之国,韩、魏已成为秦国的藩臣,齐国已向秦国献上盛产鱼、盐的地方。如今之势,赵国的右臂已经断了。断一右臂的人与别人斗,势单力孤,想要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为大王打算,不如与秦国结为兄弟之国。”赵王也被张仪吓唬住了。

张仪又北去燕国,对燕王说:“现在赵王已到秦国朝见并送上河间之地以表示臣服。大王如果不臣服于秦国,秦国将让赵国进攻燕国。况且当前齐、赵对秦国来说就像悒一样,不敢轻举妄动,发兵攻伐。大王如果臣服于秦,可以长期免去齐、赵进攻的祸患。”燕王马上请求献上常山一带五座城池,以求得与秦国的和好。

张仪的东游西窜,硬是将六国“合纵抗秦”的阵线搞得支离破碎。他成功的奥秘何在?就在于善于利用矛盾。经过多年混战,西方之秦国日益崛起,且日夜窥伺着其余六国的疆土。为防止秦国的兼吞,齐、楚、燕、韩、赵、魏采用“合纵”抗秦的方略抵御之。但是这种“合纵”又未必是合纵一心,而是矛盾重重,各有算盘,互有戒备。张仪正是看准这一点,利用彼此之间的矛盾和警戒,各个击破,打破了六国的“合纵”阵线。

这位善于利用矛盾的游说家,不仅以此法破坏了六国的“合纵”局面,而且在自己临危之时,还是利用矛盾,保住了老命。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去世,太子荡即位,称武王。太子荡与张仪早有矛盾,有心除掉他。诸侯听到张仪失宠的消息,纷纷背离了秦国,又恢复了合纵的态势。惶惶不可终日的张仪为了躲避新秦王的报复,对他说:“为大王考虑,山东六国有变乱,才便于大王多夺取土地。我听说齐王很恨我。我所在的地方,齐国必然要加以讨伐。所以我请求到魏国去。这样齐国必然讨伐魏国。齐、魏打起来了,大王可以趁机伐魏,入三川,挟周王室之威,获得周室的天下图籍、祭器,成帝王之业。”秦武王认为这话不错,也乐得张仪离开秦国,就派兵车三十辆送张仪到魏国。魏国接受了张仪,还让他当了相国。魏国果然遭到了齐国的征伐。此时魏王十分惊恐,张仪又对魏王说:“大王不要害怕,我可以让齐国罢兵。”于是,张仪派他的舍人冯喜到楚国,借楚国人为使到齐国。楚使臣对齐王说:“大王听张仪的话,来取悦秦国,太过分了。”齐王大惑不解:“我非常痛恨张仪,正因为恨张仪,所以才讨伐魏国,怎么能说是听张仪的呢?”楚使说:“张仪离开秦国,是与秦王商量好的计谋,让大王攻魏,秦国乘机夺取三川。现在大王果真伐魏,将使国内疲惫不堪,并且得罪了盟国,使张仪在秦王面前更有威信了。”齐王听了这话,就撤兵回国去了。张仪为魏国退了齐兵,受到了魏王的重谢,不久张仪就老死在魏国。

张仪采取“利用矛盾”的方法游说诸侯之所以够成功,当然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紧密相关,但张仪能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对当时列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有深刻的了解,对山东六国之间的矛盾洞若观火,抓住各国诸侯关心各自国家的利益而适时诱之以利,能够把政略、战略、外交与必要的秘密谍报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他游说诸侯、拆散“合纵”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举止文明、有自立能力、不畏惧困难、有谦卑的品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脑筋、热爱劳动等。
  • 智慧创造财富 创新成就可能

    智慧创造财富 创新成就可能

    赚钱与财富是两个概念,财富包括精神、情感、生命等内容,没有学识是不足以铸就真正的财富的,财富是一种境界。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智慧信息的时代,是以知识为本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经商需要有灵活的头脑,智慧可以改变命运,智慧可以创造财富,拥有智慧可以从根本上掌握开启未来的钥匙。正所谓观念创造未来,智慧创造财富,创新成就可能。
  • 启迪学生的人生感悟

    启迪学生的人生感悟

    《启迪学生的人生感悟》能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全面的人生启迪,学会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和经验的哲理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
  • 愈放下愈自在

    愈放下愈自在

    适度的欲望可以是生活的动力,但是过度的不满足,只会为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觉得痛苦。本书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真谛:愈放下,愈自在。放下看似消极,实质却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学会放下时,在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还能免去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是一门巧妙运用语言逻辑的学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办事能力。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说话技巧,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或是工作创业,都一定会潇洒自如。
热门推荐
  • 阴谋爱情

    阴谋爱情

    连长青在街门外的茅厕刚刚蹲下,就听到羊的叫声,“咩、咩咩、咩咩咩……”羊叫一声,他的心就哆嗦一下。透过茅厕墙手指宽的缝隙,果然看见于美霞撵着几只羊往南边去了。费了好大工夫才解决痛快,连长青从来没有这样过。便秘是养尊处优的城里人的富贵病,一个便秘的连村人会被耻笑为矫情。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他的心哆嗦了!连长青扛了把锄头要出门,陈爱芳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她的手里拿着三马车的摇把。他说好今天要去收小杂粮的。“今儿天气不好连长青抬头看看天,天有些灰,有些阴,“不去收货了,俺到南洼锄麦去。
  • London in 1731

    London in 173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年少懵懂的他和她曾无限暧昧,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将那份喜欢紧紧地锁在心里,推开他,只是害怕再次受伤。她年少时被母亲抛弃,和父亲相依为命,直到后来险些被父亲扔回母亲身边,她中考状元的智商却看不清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猜不透年轻时的父母到底给了彼此怎样的伤害。倘若她聪明一些,是不是就会像梦里对父亲说过的那样,不离不弃。他天生乐观专一,自那日在课堂上见到有些仓皇的她坐在他身边,夏日的阳光照到她的身上,恍惚间他就忘记了讲话。人家说喜欢一个人就从哥们做起,他做够了她的哥们,也从未掩饰过对她的喜欢,可这些,她统统装作看不见。他和她,有相同的磁场,相同的个性,甚至就连微笑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 孤单男子

    孤单男子

    我是个孤单的男人,决定以不婚为骄傲,述说自己的单身生活,我是虚拟的,不存在的,你们看看就好。
  • 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读书

    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读书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也是这样,起初必然是从蹒跚学步开始,从有老师的指导开始。而最后能否化蛹成蝶,则全在于自己的努力!社会喧嚣只是表象,静心读书才是根本,为未来读书,为梦想读书,让我们快乐读书。
  • 国民校草,是女生!

    国民校草,是女生!

    【全文免费】重生而来的夜微澜每天打打怪。顺理成章成为了妹子们口中的保护神。她某天撩着撩着忽然撩上了某腹黑总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国民男神彻底被某腹黑心机婊擒住。
  • 亿万富翁从收破烂开始

    亿万富翁从收破烂开始

    你相信收破烂能够成为亿万富翁吗?甚至是世界富翁吗?高中毕业就辍学回家收了五年破烂的李东走了狗屎运,捡到了一部可以兑换的手机,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兑换!“发现上海牌的废手表一块,价值500,是否兑换?”“发现二战时期的汽车发动机一台,受损程度70%价值1000元,是否兑换?”“发现七成新奔驰一台,受损部位刹车,价值无,不可兑换!”“发现清代沉香手串一枚,受损程度七成,价值10000,是否兑换?”......从此李东更坚信收破烂的阳光大道,走上了人生巅峰,我真的是太忙了,忙着每天收破烂,根本没时间赚钱。
  • 快穿男神滚远点

    快穿男神滚远点

    一场车祸,程潇就发现自己穿书了,还是一连穿了好多本的那种。穿书也就算了,女配也就算了,可本本都是女配,这活她不干了,她要逆袭!所以,她程潇决定了:当女主,抢男主,走向人生巅峰!男配:男主没我有权,没我有钱,还没我好看。程潇:不行,男配,你快点走开,别挡路!男配:行不行试过才知道!完蛋了,招惹了这个黑心肝的男配怎么办?在线等!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
  •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礼仪举止,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品格优劣的标准。礼仪举止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不了解你的人往往会通过你表现的礼貌举止来评判你的人格。虽然说礼仪举止并不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善良与否,可是现实中大家只能看到你的举止,无法透视到你的内心。即使这是十分不公平的一件事情,你也必须学会接受,并且把培养自己良好的礼仪举止当作你重要的一课来学习。本书将给你具体场合的具体礼仪指导,不仅可以作为你检视自身修养举止的标尺,也可以作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让你在不知所措的社交场合中找到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