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下半学期,是中考的最后一个冲刺阶段。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小龙也开始像同桌一样认真学习了。
可是,因为平时就不太用功,小龙感觉无从下手,而且他也没有学习计划,每天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见同桌学什么,自己也跟着学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小龙感觉自己这一段学习得挺努力,应该进步不小,可是结果照旧,成绩依然非常不理想。
小龙感觉非常难受,他总觉得自己已经很下工夫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上不去呢?这时候,他找到了班主任李老师,向班主任详细说了自己的情况。
班主任帮助小龙分析了一下原因。班主任告诉他说:学习,是要有计划的,不是三分钟的热度就行的,踏实地坐下来学习才有效率,应该给自己每天定下一个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的。
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小龙开始为自己制订计划,把时间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很快,他的学习就有了起色,到了中考的时候,一向学习不是太好的他竟然顺利进了一个重点高中。
在毕业晚会上,小龙对班主任表示了衷心地感谢,他说:“老师,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太感谢你了……”
班主任说:“不仅我们学习要有计划,我们的整个人生都需要计划,只有按计划做事,才能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不至于迷失道路啊!”
上面的例子在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可见。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想到哪学到哪,就会陷入主次不分、盲目学习、顾此失彼、浪费时间的境地。
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有明确的计划,要科学利用时间,形成高效的利用时间的模式。有句话说得好,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有计划地去做就等同于成功。
合理地进行学习,是青少年在人生形成时期最应该去做的事情。这时的我们正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重要阶段,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利用每一寸光阴,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一个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都不可能取得成绩。做事有计划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也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现代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青少年背负的压力过大。一些青少年把自己的生活内容安排得十分杂乱,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却又做那个,好像每件事情都做了一点,但其实每件事情却都没有做好。
其实,如果做事之前做个好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便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青少年要做到有计划地去做事情,就要成为时间的主人。那么,每天的24个小时,究竟要怎样利用呢?
一是制定目标。目标可以使我们对时间的利用更加明确。很多人浪费时间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今天应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于是在学习中出现盲目的现象,浪费掉了宝贵的时间。
二是将自己可以节约出来自由支配的时间罗列出来,定出使用的计划。我们每天除了学校安排的课程之外,还有不少时间可以由我们自己安排,比如早晨起床到上学,统筹安排好的话,可以省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早晨锻炼;中午吃饭后,我们可以用20分钟的时间看一些自己喜爱的书或午休;放学后回家,完成作业之后我们往往有一整块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
这些时间尽管零碎不显眼,但是累积起来,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只要充分利用好,长期坚持下来,在时间上你会是一个富有的人,在生活上你会是一个充实的人,在精神上你将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三是要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效率。要规划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十分重要。
以完成作业为例,有四个技巧可以帮你提高学习效率:先复习,后做作业;作业要限定时间,在限定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完成,在此期间不做其他无关的事;做作业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轻易请教他人,更不能去看、抄他人的作业,实在不会再带着问题去请教别人;作业经老师批阅后,对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订正。四是还要学会“挤”时间。鲁迅先生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时间总会有的。不要小看几分钟的时间,积少成多,假如每天都能挤30分钟,一个月就是900分钟,也就是你多拥有了15个小时,一年就多了360个小时。
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一生的作品很多,他就很会挤时间,比如他常常在理发的时候创作音乐。我们要努力做一名善于“挤”时间的有心人,只要大家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可“挤”的时间很多。
五是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一心不能二用。青少年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进行两件事情,倘若要保证高效率,必须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在某段时间内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只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才能更好地去做别的事情。
六是合理利用资源,节省时间。我们周围有很多资源可以供我们利用,而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会大大节省时间。
比如网络资源。现在的互联网十分发达,上面有关考试的信息也很多。我们可以从中充分挖掘网络的潜力,找出一些权威性比较好的网站。在跟随老师复习的同时,学会利用网络,及时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学习材料。
同时,在学习中,老师也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多与老师交流,及时找老师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让老师为自己的复习提出建议,这样会比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苦思冥想有效得多,也会省下大量的时间。
七是要把物品分门别类。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找东西上,如果他们能够把东西有条不紊地放置好,则会节省许多时间。
八是要学会拒绝。对一些青少年而言,或许有时自己原本已安排好了计划,但却经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变化,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我们应该依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倘若你不顾自己的时间而帮别人做一些他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情,那么,你的时间就会在无形中白白被浪费掉。
九是学会避开高峰期。即当别人没有占用某样资源的时候你去使用,譬如:在没有人排队的时候去借书、买饭等,这样可以为自己节省许多时间。
十是适时休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时间是弹性的,不要与时间较劲。一个人精力充沛与否不在于其能撑多少时间,而在于其恢复的速度与效果。从某种意义而言,一个人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青少年只有学会休整,才能快速恢复体能,全身心地投入战斗。
十一是要善于总结。对青少年而言,倘若你过于忙碌于自己的学习而没有时间思考你做的事情,将无法充分利用你的头脑,只有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反省自己刚刚完成或思考过的事情的价值、方式和方法等,才能对自己以后做事大有裨益。
另外,还要善于变通。做事情之前计划好很重要,但计划往往跟不上变化,如果我们能适时地变通,就可以充分利用计划好的时间,做到不浪费一分一秒。
事实上,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每一步道路都暗藏无数可能的方向,而变化又时常隐藏在计划之中,我们只需在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变化,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这可以使我们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就会把那件事做完做好。倘若我们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什么都想抓,最终像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对于那些琐事我们大可以放弃不理,一心一意地选择单一的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地去做,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我们许多青少年朋友之所以每天都感觉很累,往往并不是因为我们作业太多,忙不过来,而是我们没有掌w握正确的方法,总想一次就把所有科目的作业做完,结果只能是失望。
亲爱的朋友,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暑假了,某高中组织学生到火车站做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回答游客的咨询。咨询室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旅客,这些来去匆匆旅客们常常抢着问自己的问题,并企图能够立即获得答案。一天下来,身强力壮的小雨累得够戗,生性柔弱的莉莉却轻松自在。
于是,小雨向莉莉询问秘诀,莉莉淡淡一笑说:“一次招待一个旅客就好了。”
一次,莉莉面前出现了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士,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满脸焦虑与不安。由于周围人太多太吵,莉莉不得不倾斜着身子,以便能听清他的声音。她认真看着这位先生问:“你要去哪里?”
这时,有位富态的太太试图插话进来。但是,莉莉旁若无人地继续问这位先生:“你要去哪里?”对方说:“达县。”莉莉继续问:“是四川的达县吗?”
对方纠正说:“不,是河北的达县。”莉莉想了想,立即回答说:“那班车是在30分钟后,在第八站台发车。你你慢慢走,你的时间很充裕。”
那先生转身走开了,莉莉立刻开始接待那位富态的太太。但是,没多久,那位先生又回来问站台号。“你刚才说是十一号站台?”这一次,莉莉只把注意力放在富态的太太身上,而不理会这位先生。而这位先生并没有生气,他耐心地等着莉莉回答完那位太太的问题,然后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就这样,虽然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但莉莉在人群中的身影始终镇定自如。
是的,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次只做一件事,你就可以从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很多人总想让自己的工作高效而简单,结果却既不高效也不简单。所以,当你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妨把精力集中起来放在眼前的事情上,只做完这一件就可以。
事实证明,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仅有益健康,对提高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是需要凝聚心神、心无旁骛的,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而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换到另一项工作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人的身体器官像其他装置一样,一旦停止运转就失去了动力,在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去启动时,就得花时间恢复失去的动力,基于这个道理,管理学家建议人们在工作日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转换,进一步说,就是尽可能把手头的一件事情做好、做透、做到位,然后再考虑下一件事。
而且从心理上说,当一个人了结了一件事情时,往往会有一种解脱感和满足感,甚至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保证做好另一件事的必要前提。
虽然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具有如此多的好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发现,许多青少年自认为聪明,总想同时做很多事情,认为自己可以达到“一心多用”的境界。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实验认知科学的学科带头人皮埃尔·乔利可长年从事人“一心多用”的研究。他认为,“一心多用”几乎不可能,一个人必须先做完一件事,然后再做另一件事。
我们的大脑能够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切换工作对象,所以我们不该说大脑同时干几件活,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大脑在不停地,变着活干。然而,每次切换其实都在浪费时间,这就是一心多用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们拼命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情,但这其实会让我们更容易犯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心多用会极大降低我们大脑的工作效率。
在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引起我们的嫉妒,比如:用很少的时间做出漂亮工作的同事,或者课余活动丰富却依然成绩良好的同学。除了工作方法和智商差异外,这些人成绩的取得大多是他们在工作和学习时聚精会神的缘故。
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当学生们在解一道数学题时,假如同时处理其他工作,速度将比平常降低40%。而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家格林·威尔森经过研究后也发现,一个人同时发电邮和打电话会让其智商暂时降低10点。可见,一心多用对做事效率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即便人们看似快速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了另一项工作,其创造力也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因此,当人们说自己可以一心多用时,实际上是在自欺欺人,而我们的大脑对于自欺欺人这项工作一向得心应手。
一心多用还会导致身心不适,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一心多用会引起各种问题,比如增加大脑的压力,引起学习障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而不总是“一心多用”呢?
一是要营造适当的气氛。当你去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电影足够精彩,你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剧情中,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影院的气氛。
在家办公的人也很重视书房的布置,这也同样适用于搞创作的人,他们往往花费大量的心思在创作气氛的营造上。
我们的睡眠质量也常常依赖于床的舒适度。可见在适当的环境做相应的事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二是要对所做的事情感兴趣。其实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做喜欢的事情或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时,时间会在你还来不及转移注意力时便不知不觉流逝了。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注意力会自动地集中于其上。
当然,我们不可能随时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有些事情又让我们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比如乏味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