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都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否则就会有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是,人的交往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的培养下产生的。如果我们经常地进行一些适应性训练,也可以成为社交高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积极的方法进行训练:
第一,树立自信心,不断地告诫自己“接触的都是熟人、朋友,关系越交流越深。”
第二,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第三,不惧怕失败和发生不愉快,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第四,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第五,交流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六,到人多的地方去,多感受彼此的信息交流,增强彼此的感性适应。
我们坚信,这样的适应性训练多了,无疑会让你成为一个交际行家。
51
让自我设计与现实相适应
透过镜子,也许可以看到一个你平时看不到的自己,却难以直视内心里的那个你。你现在应该问的是:你究竟有多了解你自己?你对自我形象的固有认识对你的成功有帮助吗?
如果自我设计与现实相适应,就是人与自然结合的最佳状态。
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作家、演员和运动员都曾经谈论过,我们的自我形象会如何影响我们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有人说,那是人类所有成就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美国著名的整形外科博士马克斯威尔·莫尔兹发现有一些病人在做过整形手术后,会经历重大的性格变化。但是在其他的一些个案里,即使是相当戏剧化的手术结果,病人还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丑陋的或是无能的人,外在形象的改变对于真正的问题还是毫无影响。他们内在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的信念,还是依然未变。于是,莫尔兹博士试着让他们忽略自己的肉体,而去改变对内在自我的态度,终于让人看到了卓越的成果。
有人会说,我对自己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了。是的,透过镜子,也许可以看到一个你平时看不到的自己,却难以直视内心里的那个你。
你现在应该问的是:你究竟有多了解你自己?你对自我形象的固有认识对你的成功有帮助吗?
我们可以来作个试验:
首先,你需要把能够描述你自己的一切特征或人格特质,以及相信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都写出来。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你认为别人会如何看你,而是你如何看你自己,把这些以任意的顺序写出来。我们的人格都有多个方向,而每一个方向对于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成就,都会有一些影响。如果你想开始得容易一点,就按下面这个技巧去做:先写出你觉得足以描述你自己的一些词语,如“老实”或“自信”,或多字词语,如“专心致志”或“心胸开阔”。
接着,要注意,写的时候要用你平时不惯用的那只手,例如,如果你是惯用右手的话,就用你的左手,以此类推。这样做也许会有困难,而且你也许必须要把字写得大大的,但是只要你继续做下去,你就会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只要你在事后能够将每一个字辨认出来,你就不需要为你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而操心。现在就开始写出你的清单吧,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如果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保持放松的话,是会有帮助的。当你减少了有意识的左脑的干扰之后,更深入的、诚实的洞察就会显现出来。
人的大脑的左半边与语言和逻辑有关,而右半边则与直觉和感觉有关。你惯用的那只手和你身体的同一边,都是由你的大脑的另一边来指挥的,例如,你的右手和右半边由左脑来指挥。因此,当你在做上述试验的时候,你的左右脑中比较不惯用或属于潜意识的那一边会在某种程度上被运用出来。这个简单的试验可以从意识下带出一些洞察,而这些洞察,如果你用自己惯用的那只手来写的话,可能就会写不出来了。只有当它们被你发现了,你才会意识到它们是真实的。你最先所写的一些勉强可以认得出来的字,也许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也和你用较常用的手写出来的那些是一致的。但是当你继续写你的清单,并且容许你的潜意识自由发挥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多具有透露性的自我形象的词语了。当有明显的矛盾,即与平时的印象形成巨大冲突的时候,你需要对自己完全的诚实,分辨哪一个才是真正适用的。通常使用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那张清单,看起来会像是为了供“大众消费”而写的,并不会明确指出更深层的自我信念。例如,你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聪明”,在用非惯用的手来写时,就可能变成“圆滑”,甚至是“投机取巧”。在很多试验的例子中,亲戚和亲近的朋友会确认说,用非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比较接近事实。
仔细审视你单子上所列的每一个词语,如果你不能够确定你所写下来的某一些词语的确定意义,试着把每一个词都用一个句子来加以表达,不过你要再次用你非惯用的那一只手来写。这些词语的每一个都可以予以扩大,成为一个或更多的特定概念的叙述句。例如,“友好”可能会包括“我喜欢别人来我家做客”这个特定的信念,而“脚踏实地”则可能涵盖“我很会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些使用非惯用的手写下来并且扩大成为更明显的句子的信念,才是有可能解释你的行为和结果的信念,而不是那些你立刻就可以察觉的少数信念。
接下来是“自我催眠”,将每一个信念都放在你的心里来加以测试。首先,先选择一个你认为是正面的信念,然后想像你自己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实际发生的状况,而且在这个状况里,你的这个信念正在付诸现实。举例来说,如果你很擅长于吸引儿童的兴趣,比如讲故事、唱儿歌,你就想像你自己正在这样做,而且正在享受自己做得很好的感觉。这个例子也许正是受到你的清单上“友好的”或“令人喜欢的”这些词语激发而产生出来的。为了让感受更真实,你需要想像一些视觉上的东西——可以是小孩的脸、故事书以及你周围的任何事物。如果你可以感觉自己听到的任何声音,包括你自己讲话、唱歌的声音,或是体验到任何与你正在做的事情有关的感觉,那么这种真实性就更为强烈了。换句话说,你最好动用起自己的感官,必要时五种都要用到,其中视觉、听觉和感觉是最为重要的。这种感觉很像是自我的催眠,你必须让自己先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
现在将情景转到一些不会令你觉得喜悦的事情上,也就是那些负面的自我信念。举例来说,你的同事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但你却插不上嘴,你不喜欢看到自己正在这么做或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也许就是“拘束的”、“害羞的”、“难以交流的”这些词语所激发出来的。你可以回想一次过去的不好的经历,也可以去想像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件事情,如同上面一样,把它感觉得越真实越好。
通过上述两个步骤,你已经体验到自己的两个不同的形象——正面的和负面的,分别反映出某一个特定的自我信念。把这两种想像加以比较,你会开始看到一些差异。这并不是指这两个情景在内容方面的差异,而是视觉、听觉和感觉等方面的差异。
也许这是你第一次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了解你的自我形象。
在重新审视之后,你就可以运用那些令人产生力量的词语,创造你希望拥有的信念,改变那些不再有用的信念,进而把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
52
让自己接受自己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
什么叫做让自己接受自己呢?就是在主观上认定和承认自己。
比如,自己腿有残疾,就承认自己不能快跑,不能做与行走速度有关的竞赛,而且自己适应了这种行为上的限制。海伦·凯勒是一个美国女孩,也是一个自己接受自己的典型例子。
海伦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发声。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又瞎又聋的残障人,那时她才19个月大。生理的剧变,令小海伦性情大变。稍不顺心,她便会乱敲乱打,随意抓任何一件东西片嘴里塞,并多次发生过吞咽危险;若试图去纠正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管束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一位老师照顾她。
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
沙莉文女士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海伦那沉睡的意识力量,一个既聋又哑且盲的少女,初次领悟到语言的喜悦时,那种令人感动的情景,实在难用笔述。海伦曾写道:“在我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没其他人,可以感觉到我当时的喜悦吧。”仍然是失明,仍然是瞎眼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十多岁一点,名字已传遍全美,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
1900年,这个20岁的女孩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了超过常人的知识,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著了7册书;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又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5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来认出你,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苦命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信心,充满热忱。她喜欢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骑马。她喜欢下棋和用扑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就以编织来消磨时间。
海伦·凯勒,身为一个三重残废,她凭着她那坚强的信念,终于战胜自己,体现了自身价值。她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没有成为政界伟人,但是,她所获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还要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牌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
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中解脱出来。
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自己接受自己是一种使人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心态。如果调整的好,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53
要学会打“圆”场
生活中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手忙脚乱,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越抹越黑。此时的最好做法就是处事不惊,承认事实,善于“圆场”。
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如果遭遇窘境是令人难堪的,甚至会因一时惊慌失措而做出更加愚蠢的决定来,而对此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承认这种不利局面的存在,但不恐惧,以求了解它,适应它,最后去解决和驾驭它。其实,善打“圆场”就是手段之一。
一般商家都说自己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惟恐有人说自己产品不行,一旦发生了事情,顾客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不信任感,而以往的宣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其实,发生意外并不怕,只要变化一下,选个恰当的时间,把自己的产品巧妙的“圆”一下,就会赢得顾客的信任。
有一家手表厂新生产一种手表,上市以后,一直无人问津,厂家作了许多正面宣传,但效果不佳。
后来,该厂打出一则“贬低”新表的广告,实则是打“圆场”,广告说说:“此种手表暂时没得到认可,可以理解,因为此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一秒,请购买时注意!”该广告实际上是通过“明贬实褒”的方式来介绍新表的优点,果然收到了奇效,引起了顾客的注意,随即销路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