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6300000019

第19章 谁让我如此牵挂(1)

走一步,说一声“再见”

八九岁的时候看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

那时候看书自然谈不上选择更谈不上系统,偶尔逮着一本,如获至宝,埋头便看,看完拉倒。

记得那是一本日本小说,书名叫《到泉水去的道路》。

作者姓甚名谁不知道,也许当年就根本没注意。

读小说注意作者的名字,这个好习惯是我自己开始写了小说才有的,目的无非是拿自己跟人家私下里作一番比较。

毫无疑问,这部小说我是喜欢的,所以能记得起书名。

我还记得小说主人公叫京子,是个活泼开朗颇具现代意识的女孩。

京子有个寡居的母亲——一个年轻漂亮渴望爱情的母亲。

记得最清楚的细节是母亲教女儿如何梳妆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

母亲替京子把额前的头发撩上去,京子的额头便显得光洁阔朗,衬得整张面孔青春勃发。

这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如此深刻,潜意识里大概因为自己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吧?后来,小学和中学期间,又看了无数的外国小说。

记得起来的一本书是《漂来的磨坊》,因为书名颇有点怪异:磨坊应该是建在地面上的一栋房子,怎么可以“漂来”?于是也就记住了它。

可见一本书要让人看了以后能够记住,书名也很重要呢。

那段时间大人们都在忘我地投身“文化大革命”,从图书馆里抄出来的小说便慢慢归拢到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手中。

无数次地传来传去,书页磨损不堪,封面和开头几页结尾几页总是剩下半片,或者一个纸角破布片似地飘拂着,于是看过的绝大部分小说是“不知其名”,没头没尾。

要是偶然得到一本身首两全的书,毫无疑问,那都是大家不喜欢看的。

比如《静静的顿河》,四大本,那么长!我的天哪,啰里啰唆都写了些什么?既没有侦探破案,又没有离奇情节,更没有死去活来的爱情,写那些哥萨克人骑马打仗,有什么好看的?那四本书在我手里只勉强停了两天,就算是被我翻完了。

许多年后我进了北大,又一次精读这部世界名著,我被美丽的顿河风情和顿河人的忠诚剽悍以及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震慑。

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少年时代的我居然不屑一顾!想想也觉得好笑。

然而我到底是在一天天长大。

尽管不甚理解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总还算是看过很多外国小说的。

“春雨润物细无声”,这话极有道理。

看得多了,自然潜移默化,连个性都变得敏感忧郁,多愁善感,身上的文学细胞也就渐渐多了起来。

高中毕业那年,我开始学写小说。

处女作居然被上海的一家文学刊物选载。

童年和少年时代看过的那些小说,书名不记得了,情节不记得了,人物姓名也不记得了,却记住了那种情趣,那缕心绪,那股气氛。

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再塑了一个我,影响了我的审美心理和文学气质。

作品写得多了,小小地有了一点名气,便常常被文学青年们写信询问或者在一些座谈会上被当众提问:“你喜欢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喜欢哪几位外国作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真不好回答。

喜欢哪些作品哪些作家呢?似乎并不是一贯制的,随着年龄的变化,生活环境和个人遭遇的变化,心态、心绪的变化,个人的喜爱也常常随着改变。

可以这么说,每走完人生的一个历程,总要与一些作家作品分手,向他们告别,说一声“再见”。

永远敬慕永远推崇的,不过是托尔斯泰的《复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么几部。

最早迷上的作家是前苏联人艾特玛托夫,他的一部中篇《查密莉雅》把我彻底打倒了。

那是一首优美到极点的草原牧歌,舒缓、活泼、美好,却又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它通过一个初涉人世的少年之口,赞美生活,感叹生活。

艾特玛托夫有着诗人的气质,他笔下的一切是经过诗化的一切,哪怕极其繁重艰辛的劳动,经他一写,就变得妙不可言,仿佛一场集体游戏。

艾特玛托夫的魅力不小,至今翻开我们的一些杂志,但凡写到草原写到牧人的,常常会有他的影子夹杂其中。

他的那篇《查密莉雅》,我一连看过几遍,每看一遍都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净化,似乎原本卑俗的自己突然之间变得崇高起来,可以超越生活,超越环境,去寻求至善至美。

我发疯一样地在各种外国文学期刊上翻寻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每翻到一篇便如获至宝。

可惜,这种热情随着厚厚两本《艾特玛托夫小说集》的出版而迅速消退。

我开始对他感到失望,他过于美化了生活,他的眼睛似乎天生是用来发现美而不是鞭笞丑的,他把社会把人性都简单成了诗。

对他产生这种失望,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入世更深,逐渐品尝到生活的苦酒,懂得了人性之恶呢?恐怕是这么一回事吧,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喜欢的作品便也总不一样。

大学时候,有一天班上一个同学五体投地地对我讲起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永远占有》。

这位同学当时是颇有名气的小说作者,但是他说,他真愿意跪在格林的面前,承认他的伟大。

同学说这话时的表情出神入化,眼神都变得迷蒙起来,似乎即刻要去为格林殉葬也心甘情愿。

我受好奇心驱使,片刻不敢耽搁,找来刊载这个短篇的《外国文艺》。

不看犹可,一看之下便倒吸一口凉气,不得不为作家的精巧构思拍案叫绝。

小说很短,写的也是一个颇为普通的故事。

一位人到中年的先生丢开同居三年的情妇不顾,另外择妻结婚。

他受到了情妇不露声色的报复,以至于妻子反觉他不通人情。

见鬼见鬼!格林老先生长了一副什么样的脑袋?他居然想得出来这种点子!天哪,相比起来我们写的都是些什么小说?不过是些啰里啰唆未经剪裁的生活画面和凭空杜撰的苍白玩意儿罢了。

人家的那才叫小说,真正的小说!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那么巧妙又那么合情合理。

没有人物描写,没有心理刻画,更没有风景和气氛的渲染,干净利落,平淡自然,甚至那个用尽心机要想“永远占有”的情妇都没有露一露面。

格林,你不是作家你是魔鬼!任何人跟你呆上五分钟,你会把人家的五脏六腑看个通透!你实在让人害怕呢。

但是,对于格林、毛姆、海明威、辛格、索尔·贝娄这些人的作品,我有的只是钦佩。

是的,我钦佩但是我不喜欢,或者说我不着迷。

我着迷的大都是女作家,最早是写《简·爱》的夏绿蒂·勃朗特,后来是美国人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再后来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

《简·爱》用不着我多说,从它问世以来,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令多少少女少妇们神魂颠倒。

书中的罗切斯特成了无数女孩子们心目中男子汉的偶像。

至今还常常听到面临择偶关卡的女孩子说:我希望找到一个像罗切斯特那样的人。

认真追究起来,为他引起的悲剧不知道该有多少。

上哪儿去找罗切斯特?他太完美也太有魅力,当初勃朗特把他塑造出来是个过错。

即便我这个结婚多年、孩子都已经好几岁的人,还常常抱怨生活中缺少罗切斯特呢。

算了,不再谈他,谈他会弄得我垂头丧气。

还是谈谈欧茨吧。

世界上就有这些奇奇怪怪的女人,她们的心理细腻、敏感,微妙到不可言喻的地步。

她们对于人生和男女之情洞察入微,一针见血。

她们冷峻、尖刻,甚至怪诞。

欧茨大约就是这样的人。

我最早读她的小说是短篇《海滨的姑娘》,后来又读长篇《奇境》。

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为她画像,琢磨她是个什么样的怪人。

她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

深深地沉浸到她的世界中之后,我不知不觉改变了自己的作品,写了《雨巷》,写了《在水边》,写了《去年冬天在郊外》和《那个炎热的夏天》等等。

有人称我那段时期的作品为“情绪小说”,这我同意。

又有人归纳欧茨的作品为“心理现实主义”,我也同意。

如果有人也称我为“心理现实主义”多好!我愿意步欧茨的后尘。

然而欧茨到底渐渐离我远了。

如今似乎也不大再有她的小说翻译出来,不知道她是否一共就写了这么多?轰动一时的拉美“爆炸文学”也在我书桌上爆炸过一阵,终因两下里气质相距过远。

没有让我着迷。

不过必须承认,《百年孤独》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大到令很多人不敢正视的地步。

是封闭的拉美世界跟中国有某种相似呢,还是书中超越现实的描写符合我们寻求的目标和志趣?连我这个并没有对马尔克斯着迷的人,如今写起小说来常常不自觉地就使用了他老人家的修辞习惯,可见他的渗透力之大。

如果按国家和地域来分,如今我最喜欢法国作家的作品。

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再生草》,充塞了生命的悸动,简直跟凡·高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真想不出一个男性作家对大自然和生命会有如此微妙的感觉。

莫里亚克《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本身就是一条蛇,它会把你紧紧裹缠起来,让你气闷心跳,几近窒息。

作家简直是用它的一双手在撕碎灵魂,把所有那些脓疮淤血摊开在你面前,让你感到心灵的惊悸。

而玛格丽特·杜拉的《琴声如诉》和《情人》,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读着这些小说会让人心疼欲裂,那样一种绝望的爱情!从开始诞生就已经带上了死亡气息的爱情!杜拉是以什么样的心灵体验来写这些爱情的呀。

有一次我在杂志上偶尔见到她的照片,细看之下竟是一个苍老的颇有男人气派的夫人,面部神情异常严肃冷峻,手指间夹了香烟,就这样不动声色打量你。

看着看着我竟产生了一丝疑虑:这样的一位夫人如何写出那样缠绵美丽如歌如吟如泣如诉的作品?再一想又不禁哑然失笑:她把灵魂把血肉把精髓都写成了作品,自己如何会不苍老干瘪?若是一位丰满美丽悠闲文雅的太太,写出东西来自然又不同这般了。

唉,恨极了自己不懂法文。

若是能把杜拉的所有作品一篇一篇都看下来,那才叫心满意足。

一条心灵的通道——读《蜜蜂的秘密生活》

尽管这本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两年,尽管它在全球销量达到450万册,被英美大中学课堂作为教材广泛使用,我还是要说,这是一本简单的书。

女孩莉莉出生在美国南方小镇上的一个绝望的家庭之中,她的母亲因为年轻无知未婚先孕,生下莉莉后便陷入抑郁之中,一度曾经抛弃女儿离家出逃。

父亲性情暴戾,被沉重郁闷的农场生活压迫得人性尽失,对女儿从无爱心。

莉莉四岁时,在一个偶然的事故中碰响手枪,打死了母亲,从此沉入地狱,在内外交困的悲苦中走过童年。

唯一爱她、给她安慰和帮助的,是身世同样悲惨的黑人保姆罗萨琳。

十四岁的时候,莉莉的内心开始觉醒,下决心离开冰冷的家乡,另找一个屋檐生活。

她带着罗萨琳,循着母亲留下的唯一踪迹,找到一个叫“蒂伯龙”的小镇,被三个养蜜蜂的黑人姐妹收留,从此走上了一条救赎和新生的道路。

在那个奇特的粉红色的房子里,她被爱包围,被美好、希望、虔诚和甜蜜包围,最终她的生命被明灯点亮,她寻找到自我,学会了坚强,也懂得了宽容。

一个仅仅用几句话就能复述出来的简单的故事。

唯其简单,所以纯粹。

因为纯粹,才能直抵人心。

丰盈的细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奇特幽秘的小镇生活,再加上隽永优美的文字,给了我们将这部作品阅读下去的充分的理由。

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南方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伤害和被伤害,觉醒和反觉醒,南方夏天的炎热、麻木、黏滞,暗流涌动中人们内心的渴盼……这一切又构成书中大的背景,打开了文字的广度和深度,增添了阅读价值。

大背景中的小故事。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肮脏炎热的美国南方的一处世外桃源,一群似乎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感情和心灵不无奇特的黑人妇女。

作者是一个会写作的人,她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不同凡响,知道如何抓住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一步一步引入她构造的生活和奇境之中。

我喜欢书中的黑人保姆罗萨琳。

很多作家善于把底层妇女写得沉重悲苦,可是这本书中的罗萨琳却让我感觉轻盈,她有不多的智慧,小小的狡黠,可爱的执着,对自由和权利的巨大的热望。

她的肥胖蠢笨的外表跟她轻盈的内心恰成反衬,让我在阅读这个人物时不断地产生惊喜。

其实在很多时候,与“苦难”对应的并不总是“悲伤”,苦难也可以用快乐化解,只要在人们内心中热爱生活,点滴的甜蜜都可以延续出无尽的希望。

我还喜欢书中另一个有异质的人物:黑女孩五月。

五月曾经有一个双胞胎姐妹四月,童年时受到镇上白人不公正的待遇,患上抑郁症,长大成人后举枪自杀,五月深受刺激,从此精神异常。

患病的五月虽然分不清自我和他人,却不从折磨别人,而是反过来用世上所有人的愁苦悲痛折磨自己,把世人的感情重负背到自己身上,随时随地会为一句话、一个电视镜头、一个报纸新闻而号啕大哭,伤心欲绝。

这样的一个怪人,作者却能够把她写得博大、坦荡、高尚、慈悲。

只有作者自己心中有“爱”,她才能这样毫不吝啬地把“爱”播撒给笔下的人物,让她们在黑暗中熠熠闪光,让她们在人性的河流中一个接一个地浮出,面目清晰,笑意盎然,全身上下散发出蜂蜜一样的气息。

曾经有一本书名叫《小的是美好的》,用在这里,稍作改变,可说成“简单的是美好的”。

水是最简单的物质,水却能够滋润万物。

我们只有在阅读如此简单纯净的作品时,心里才能感受到被清水浸透的美好——那种微微的胀,那种轻轻的痛,那种缓缓而来的柔软,那种接近于透明的飞翔。

与此相反,我们的小说喜欢沉重,喜欢压抑,喜欢把苦难描述到极致,把人性贬低到漆黑,把丑行暴露到不留一丝喘息。

我们以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厚的,重的,有力量的,有深度的。

读到这本《蜜蜂的秘密生活》,会反思从前的想法:有时候“轻盈”是一种更高的品质,它能让灵魂升得更高,更加自由和飘荡。

这也许就是世界上有这么多读者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非常喜欢本书结尾的句子,请允许我抄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常常回忆起那个时刻:我站在车道上,脚边有许多小石子和土疙瘩,回头向门廊看去。

她们都在那里。

所有的母亲们。

我比街道上的大多数女孩拥有更多的母爱。

她们是月亮,照耀着我的身心。

永远的安徒生

全世界都在纪念安徒生诞生二百周年。

这就是说,二百年中(不,应该说是一百五十年吧,因为他三十五岁才开始写作童话,五十岁之前可能作品还没有成为经典)他已经用自己的童话征服了世界。

我们如果不常看报,不常上网或者读书,比较地孤陋寡闻,可能就不知道丹麦王子和王妃的故事,不知道丹麦这个国家多大,地处何方,有何特产,国民生产总值几何。

但是我们肯定知道安徒生,知道美人鱼,知道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衣。

一个作家,用自己充满童心和爱心的写作,使他的国家伟大,使“童话”这种文学形式伟大,使语言和文字伟大,我想不出安徒生之外是否还有第二个人。

在我成长和学会阅读的六七十年代,应该说是文学最贫血的岁月。

同类推荐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3(纵横三国卷7):天下英雄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3(纵横三国卷7):天下英雄

    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拥有了庞大的兵力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力量。于是,刘备与孙权结为联盟,对抗他们共同的敌人。一再失败的刘备终于在隆中遇见了年轻的诸葛亮,看清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借助国学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千古名篇,美轮美奂;文学瑰宝,锦绣灿烂。无数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人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更有无数读者在这里陶冶情操,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
  • 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中国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谋略家成长故事》自历史黄籍之中精选了一百二十篇权谋故事,我们以现代的观点,将西人的智慧重新诠释、赋予新意,并采颉古今中外名人的金句名言加以呼应,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古人如何振兴国家、统军作战?如何克敌制胜、赢得生存?
  • 热学大探秘(物理知识知道点)

    热学大探秘(物理知识知道点)

    《物理知识知道点:热学大探秘》对了解热学的发展历程,探秘我们身边的热学现象,对培养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科学精神大有裨益。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热学大探秘》。在书中,我们不仅介绍了热学的发展历程,还解密了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一些热学现象,让大家在轻松愉悦之中学到科学知识;不仅介绍了热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还精心安排了一些有趣的热学小实验,供广大青少年朋友在热学知识的海洋中自己去探索。
热门推荐
  • 弋毁泰成

    弋毁泰成

    世三棋,分阴阳,合对而行,至时战,胜子败亡,双子往界,统阴阳,战四皇,人去往安乐,九世贯长今。
  • 我的不死外挂

    我的不死外挂

    周天渴望死亡,因为每死一次都能让他变的更强!不能修炼的凡人,借助不死系统一个个强悍的技能,在异界搅风搅雨的故事!枪脏了就要擦,我的外挂叫不死!新书《夺运之瞳》发布,老板们请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沃雪

    沃雪

    山脊将黄昏的余晖阻隔成一明一暗两个角落。阳坡明,阴坡暗。暗处,风止,草动。远处,山下,猎人王远带着他的精神病儿子王小谷朝山上逼来。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跌宕起伏的山路间,像两只蝌蚪一耸一落,淹没在萧瑟的山林里。昨天半夜,村长偷偷来到王远家说,明年低保户的钱增加了。王远眼睛一亮,谢谢村长。村长说,但是评比条件比原来严多了,不是老弱病残的孤寡老人甭想评上。王远难过地看着王小谷说,是呢。是呢。我都这把年纪了,要照顾小谷,还要照顾山花。山花过年就上初中了,花销越来越大,真要命啊。
  • 奉使京西

    奉使京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洛传

    仙洛传

    浩瀚神州,历来仙人都只是存在于传说中,少有人能真正见过。平凡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见识到了世界的真实一面。然而,是选择出世,做那不问红尘的仙,还是选择入世,做那奉天行道的侠?这是在一个波云诡异的仙侠世界中,少年成长为大英雄的老套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故事会(2016年11月上)

    故事会(2016年11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五。
  • 崩坏一人之霜

    崩坏一人之霜

    群号709150679“为什么重启系统要口令啊?”“口令错误。”“好吧”“口令错误”“...........”“崩崩?”“口令错误。”“崩崩崩?”“口令错误。”“............”“崩崩崩崩崩?”“口令正确,系统启动。”“..............”
  •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转动脑筋,勤于思考,让知识充满脑海。同过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十三个部分,让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开心地学习。这是一部辞典,一个智慧的宝库,这里有你知道的,更有你正在寻找的各种问题。来吧,进入智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