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600000005

第5章 刘瑜:关心民主,本质上就是关心自己(3)

王千马:你找过其中的原因吗?

刘瑜:我觉得大体来说,可能还是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系。我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候还是有一批所谓的文学青年——当时的那个文坛有个口号,大概就是说要私人写作,意思好像就是说谁要谈论公共话题,谁就是在“装”那种感觉,或者谁就是进入了宏大话语的圈套,就是掉进了宏大话语的陷井什么的,诸如此类。实际上我觉得,就像私人生活是你个人生活的自然一部分,公共生活也是你个人生活的自然一部分。出现以上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前在文革年代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整个国家的那种私人空间完全被公共话语给占据了,所以到我们这代70后的时候,有一种反弹,开始对这种公共话语和公共事务有一种警觉,其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对一切跟公共有关的东西,都有那种嘲讽的心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会冒出王朔这样的人物和文字,写那种完全私人生活的事情,而且在70后中还影响很大。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有了周星驰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解构一切公共的正面的主流的有价值的东西,都出现了。我觉得70后的反公共事务、反公共利益,可能跟这种反弹有关系,跟对革命年代的话语反弹有关系。所以在70后文化里,一切要向私人生活看齐,向私人写作看齐,向这种平面的日常生活看齐。所谓的物极必反,矫枉过正。但是,我觉得这种状况随着时间长了,大家也会慢慢觉悟过来。我感觉到现在有个逆向的回潮,大家会意识到并不是一切越私人化,越个人化的东西就越好。

王千马:我觉得社会的发展有时就是否定之否定然后再否定之否定……刘瑜:对,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再往回调,不断这样调。

王千马:你口口声声说我们70后这一代,那你是七几年的?

刘瑜:1975年的。

王千马:幸好70后还有你这么一位女性,对公共事务还持有热诚。当然,也正因为大多70后对公共事务的不热诚,也就凸显出你来。不知道你在英国待得那么久,对这些西方女性有否深入了解?作为早早经历过女性解放运动的她们,对公共事务的活跃程度,关心程度又会是怎么样?

刘瑜:我觉得还是挺高的,不光美国,就像我在剑桥,任教的政治和国际研究系中,好像女生比男生还多一点,至少是差不多。这些女学生对公共事务都有一种很真诚的兴趣,比如说她们就会关心全球变暖问题,都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去世界各地看看,其中会选择去一些发展中国家,了解一下那些国家发生了什么,自己有可能以什么方式进行一点帮助。我觉得她们都有一种年轻人应该有的很健康的好奇心,这一点特别好。但看现在的中国孩子,我却觉得有一点好像未老先衰,才年纪轻轻,二十二、三岁就每天想着买房买车的事情,如果他有一年的空闲,想到的就是怎么样赶快挤到投行里去实习。总而言之,他们没有那种对世界的一种更广阔的好奇心了。你说,你那么年轻,这个世界还没有怎么阅历过,甚至都还没有怎么看过,想过,体会过,你就那么急着买房买车干嘛?这也是我对中国的年轻人比较失望的一点。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当然这个话当时说得比较激烈一点——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对一切不能直接变成金钱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了??!!当然我不知道。说实话我对那种80后、90后接触得也不太多,我也听到过一些很正面的评价,我以前和梁晓燕老师聊天的时候,她就说现在也有不少的年轻人会找到她。她现在办了一个西部阳光的公益组织,也有一些年轻人到她那里去实习,他们大多是一些理想主义的青年。

王千马:说起80后、90后,我记得此前看过《南方周末》做过一期封面报道,大致叫“年轻人,回体制内去吧”,上面说中国的年轻人不管如何,都想报考公务员,疯狂地加入国考大军。以前他们毕业的时候想的是下海,去外企打拼,甚至对民营企业也兴趣很大,但现在各个想的却是回到国企,想当公务员。当然,这也跟当下中国的国进民退有很大的关系。

刘瑜:那当然。

王千马:那篇文章还说,虽然中国的80后被打上了独立、个性、自我的标签,但这些在现实面前都是惨不忍睹、支离破碎。

刘瑜:需要大家深思。

我们都在搭“刁民”的便车

王千马:说说你自己吧。此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用凡客体来对你进行了形容一番,“爱帅哥,爱理性,爱肥皂剧。爱鸡飞狗跳的爱情,也爱大学食堂里的二两猪头肉。我不是愤青,而是一个具有文青特色的愤青……”呵呵,我有些不理解“具有文青特色的愤青”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青”?也不知道这个定义到底准不准。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你打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小女人”。小女人写时评,不会那么激烈,不会像男人那样一时冲动就会摩拳擦掌,所以你的文风,不絮叨,但很温和。

刘瑜:这是我很早以前讲过的,说起来,被人叫文青还是因为我打小挺想做一个作家的,而且我后来也写过一点文学性的东西,甚至还出版过小说。另外,我以前写博客时也经常会写一点那种文艺腔的东西。当然现在写得少了。所谓的愤青当然就是对时政的关注和批评了——所以,文青和愤青这两个角色,我都充当过。

王千马:那篇文章还说你是个“较真”的人……不过于我看来,在中国较真,结果都不会太好——如果在单位较真,有可能被穿小鞋,像方舟子那样较真,还会有可能被人背后砸砖头……刘瑜:我觉得有可能是我写过自己是一个认真的人,但不一定是较真,那么,这两者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哪呢?我说我是认真的人就是说,我做一件事情,一般会本着特别有责任心的精神把它做到尽可能的好,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好像有一次写到我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事,这事就是我曾写一篇千字小文,其中可能涉及到某一部电影,我为了确认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描述是正确的,会花一下午的时间骑车到三个地方去搞到那个DVD,但是这个千字小文实际上给我带来的收益可能就是300块人民币,看起来有些不值得。但我就是这样认真。不知你说的那种较真是怎么来的??

王千马:文章里写的啊。它为什么说你较真,是因为你学不来圆滑,“饭桌上,总有人力图与你讨论现实政治,无论对方是哪种立场见识深浅,你都不会敷衍了事——”呵呵,你怎么让温和和较真同时在自己身上并行不悖的?!我相信,“较真”也是民主社会的一个优良传统,大家对真相互不信任,互相质疑并抽丝剥茧,最终带领大家一起逼近真相——而较真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言论的自由。所以,在推崇一言堂的权势社会里,较真则是大家避之不及的“政治不成熟”。我不知道,你这种“较真”的性格,是从小如此,还是得益于自己在美国多年生活的锤炼么?

刘瑜:哦,这是我的一位闺密描述的我,是这样的,我不是说不懂圆滑,她的意思就是说当别人跟我谈起一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我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我都会尽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比较精确描述自己的感受。其实还是用认真这个词更合适。而你说的那种较真——也就是方舟子那种较真,或者是像老罗(罗永浩)那种较真,老罗他自己也说,他们公司用的所有的Windows系统都是正版的,绝不买盗版的——我其实是不怎么有的。我自己在生活中尤其跟人相处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非常随和的人,甚至有朋友说我随和到有点没有原则的地步。我是不太会,尤其我是特别尽量避免跟人发生正面冲突的那种人。

王千马:我说的较真可是褒义词。哈,别急着拒绝。

刘瑜: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是说我不是那种特别轴的人,比方说在生活中排队的时候有人插队插到我前面去了,按理来说如果我是一个在这种细节上特别有原则的人,可能我就会去跟他对抗,去挑战他,说你没有排队,但在一般生活中,我能忍让就忍让了,插就插了吧。

王千马:那我又奇怪了,如果没这么没原则,怎么还会对公共事务这么关心?

刘瑜:说实话,你要是对这种小事要坚持原则,脑子里可能瞬间会有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我就想,如果现在跟他吵一架我可能会付出一天的不开心,要是再打起来,那付出就更多了。所以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包括朋友有时候会有一些网友跟我检举揭发,说哪里有我的电子书,哪里把我书的电子版给传到网上去了,因为这个是违反版权的。或者,有朋友会跟我检举说谁抄袭了我一篇文章,署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哪发表了——对这些我都是不太愿意计较的,不是说我觉得这些事情对,而是说我要去较真的话,花的时间成本对我来说不划算,所以有时候我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些意义上我不是一个较真的人。

王千马:看来你不怎么是一个“刁民”嘛。但读你的文章,发现你似乎很推崇“刁民”,也就是所谓的“批判性公民”。你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写,“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众权利和尊严意识提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饶舌。这些饶舌民众的基本特点是: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不依不饶,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法定退休年龄从60升到62?岂有此理,游行去。燃油税要涨7毛钱?天理难容,抗议去。政府要砍掉一半的大学生助学金?欺人太甚,扔臭鸡蛋去。”但你是不是觉得,中国目前这类较真的刁民还是很稀缺?游行和抗议是美国才闹腾的事情,在中国嘛……你懂的。

刘瑜:对,我觉得你说所谓的刁民现象,怎么说呢,我觉得那些所谓的刁民,有些人还真的确实是刁民,但是我觉得你喜不喜欢他们是一码事,但是你承不承认他们有正面的社会功能,这是另一码事。

有些人,怎么说呢,比如像以前有一个叫王海的人,他有时会专门找出一些产品的问题,然后去起诉一些公司什么的,我想象这种人我会在生活中认识他,也许我会不喜欢他。但是,由于他的存在,很多厂家制作伪劣产品的时候,会提心吊胆,它们的生产或者说是心理成本会被大幅提高。这种人在生活中还是能起到很正面的社会意义的。所以我觉得一些所谓的刁民,包括那种一遇到拆迁,就特别爱讨价还价的人……他们在面对公权力的时候,那种显示出来的毫不退让,甚至是有点得寸进尺的作为,至少在中国当前的背景下,改变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那种讨价还价的边界。我们这些不太较真的人,这些普通的人在很大意义上是在搭他们的便车——搭他们在开拓这种民间的私人的权利的空间。虽然我刚才说,自己在很多问题上包括版权这些问题,不太较真,但是这不一定是好事,说白了就是有点懒,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你要考虑到什么样使用房间的方式对你来说是最划算的。

王千马:如果让你较真一回的话,你会选择哪件事情?!

刘瑜:其实在生活中,我十分反感有些中国人不爱排队。

王千马:为什么?我也会反感,但不会像你这样激动。

刘瑜:因为我觉得排队虽然是基本公德,但排队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很深的文化心理的反映,因为一切的社会不公正,很大程度上都跟不爱排队联系在一起。比如说一个人一碰到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学也好,或者是找工作也好,就会想到去找关系,这就是一种不排队的心理表现。所以我每次去商场里买东西付款的时候,我就站在那里,要是后面的人不会想到站在我后边,就直接绕到我旁边,企图在我之前把手伸到柜台里面去,碰到这种现象我就会非常非常反感。

警惕追求时尚的思维陷阱

王千马:继续说你回国后的表现吧。看得出,你在国内频频“出镜”,很有一副“意见领袖”的做派,但你似乎对此又颇有些不以为然。你说过,意见领袖这个东西也会成为一种陷井。如果你把他们当做明星来追,其实也是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取消自己独立思考的责任和能力了。如果韩寒这么说,我就这么听,或者李敖这么说,我就跟着李敖走,那也不行——呵呵,这话是不是也在提醒大家,我们不能听刘瑜说什么,就当什么?!

刘瑜:那当然,怎么说呢,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说必须要影响到别人的话,我宁愿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领袖,而不是所谓的意见领袖。以前中国人说的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你与其给别人鱼,不如教别人怎么钓到鱼。我希望通过我的书,通过我的写作,来告诉别人,你不要去不假思索地接受别人的成见,父母也好,学校也好,报纸上告诉你的也好,都不要不假思索的接受,而且也不要说一碰到和自己观念不同的东西立刻就急得跳脚,就要破口大骂,像那种屁股决定脑袋的表现。

很多时候,当面对成见或者是与自己不同意见的时候,你能够停下来想一想,人家这么说有没有道理,或者有道理道理在哪,没有道理没有道理又在哪。比如说如果有人说《红楼梦》不是一本好书,你不要条件反射跳起来就暴跳如雷说你懂个屁,《红楼梦》这么经典的书,你凭什么这么说。你要想想,我真的仔细看过《红楼梦》吗,我真的知道它好在哪吗,如果我不知道,别人说它不是好书,也许人家有可能是对的。

同类推荐
  •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专业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一重要命题,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方向。本书总结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意义,细数了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体阐述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在要求、纪检机关专责监督作用、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巡视巡察监督网络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意义和方式方法等内容,对进一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 依法治国是历史的经验总结

    依法治国是历史的经验总结

    本书作者是将依法治国理念写入我国宪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之一。书稿汇集了作者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30多年的学术成果,系统地展现了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证了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治国执政的历史必然选择,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学术史料价值。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原理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的专著。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穿研究始终的核心价值观和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对外交先进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理论(如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了解读,体现了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策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策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国数量巨大的城市社区,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社会生活载体;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则是其用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并实施国家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化、常态化平台和抓手。
热门推荐
  • 逝去的足迹

    逝去的足迹

    洪小伏还想在县城里多呆上几天,父亲的葬礼已经结束了。在阴冷的十一月,这场葬礼不事铺排。他要留下来,给父亲的保姆吴晓芬安排一份工作。这虽然是洪大伏的事情,但洪小伏也不敢马虎,因为他对哥哥并不是很放心。还有,也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洪小伏很想在这种时候来回忆父亲的一生。父亲从参加工作到去世一直都在这个县里,文革时曾去过乡下,在烟灯村短期避难。洪小伏的打算是,他要寻访父亲的足迹。对他而言,父亲洪之明始终都有一些很神秘的地方。这是一座小城。这样的小县城,如果坐上火车或汽车跑上一整天你会发现很多。汉丹线上的火车,或是汽车在316国道上行驶,放眼望去,沿途都是。
  • 金陵故

    金陵故

    新书《沧泱尘》已开,连载中,希望可爱的你们继续多多支持!【前世今生】【无穿越】一个是商公之女,一个是天选之子,金陵城中,命定的相遇。他道:“皎皎兮似轻云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她道:“民女今生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他道:“本朝后宫惟有一后。”她道:“他的意思,我懂。”他道:“山无棱,江水为竭……”她道:“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他道:“之前我本不信一见钟情,见到你后……我信了。”他道:“多谢!”他道:“不谢。”……人生这么苦,需要一点甜甜啊~不会太监,可放心入坑。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他的眼里有暖阳

    他的眼里有暖阳

    为了查清母亲去世的真相,她与神秘人做交易,接近墨北辰,潜入墨家偷药膳秘方。真相揭开那刻,墨北辰银牙一咬,“叶清音,你拿墨家两样东西打算怎么还?”胡说,她明明只拿了一样,怎么会有两样东西。墨北辰关上门,“把我的心还我。”叶清音本以为来到这个世上只为查清妈妈去世真相,报答养父养育之恩,却不曾想过她的一生注定要与墨北辰这个坏脾气的男人生生久久的纠缠。
  • 事迹人生

    事迹人生

    普通人和名人的区别是什么?或许就是事迹。前世少岚是个普通人,这世少岚以为自己依然是个普通人,不曾想,这一世他竟然……少岚想低调,可惜事迹它不允许。啥?事迹是谁?
  • 碧婷探案

    碧婷探案

    杨浦市新晋美女警察习碧婷,通过一个个案件从菜鸟成长到精英,并在此中收获爱情、亲情、友情……
  • 国子监绯闻录

    国子监绯闻录

    新书已发! 你是无意一缕穿堂风,却偏偏孤倨引山洪!-------沈泽棠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为查案的小女子,女扮男装考科举、上朝堂,稍不留神,被首辅大人叼回府镇宅的故事。页里非刀读者扣扣群:陆壹伍伍玖捌贰肆柒
  • 快乐元素

    快乐元素

    快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本书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快乐。
  • 老农民

    老农民

    201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联手四家卫视频道同时开播,跨年度大戏!影帝陈宝国、冯远征等倾情演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同名电视小说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跌宕起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生动再现中国农村六十年历史进程,献给八亿父老乡亲两个农民纠缠了六十年的恩怨情仇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
  • 窑洞

    窑洞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亲情、爱情、友情,伦理道德,乡土习俗注定了这里有故事。何存学经历的抗日战争和解放再到改革开放,在前西村是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的老人,看透了世间的种种,不争,不急,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刘晓梅,性格强烈、争强好胜、目光远大,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为了何东不受来自家庭、村里环境的影响,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搬家,新的环境有着新的压力,打工没多久厂子倒闭,然后自己一个人扛起来,带病上班,到再次倒闭,前后几次住院,然后自己开商店;90后的何东起初的叛逆,不爱学习。加上何广义的愚笨教育使得何东一度走上歧途。刘晓梅的两次大手术让年少的何东慢慢的日益成长,何东的弟弟何亮是否会步入后尘,身体残缺不全的刘晓梅这次会向命运低头吗?每个年代都会有爱情、亲情的发生,前西村三代人的爱情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