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3100000008

第8章 一开天辟地(7)

1878年夏末,爱迪生在门罗公园再次考虑电的潜在用途。早在1877年秋,他曾做过几次白炽灯的实验,但是由于那时许多人都在这一领域里进行探索,爱迪生就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当然留声机的发明也是他离开白炽灯研究的原因之一。

在爱迪生探索电灯的时期,社会的照明问题基本上是靠煤气灯来解决。然而煤气灯有其本身固有的缺点,如亮度不够,易泄漏,供应系统不畅通等等。后来有人研制了电弧灯,试图替代煤气灯,但经过实验发现它不能被普遍采用,其原因一是它的光芒刺眼;二是炭极之间的距离必须不断加以调整;三是炭极打火之后要冒出呛人的气味和黑烟。这就决定了它不能用于室内照明。但是尽管电弧灯有这些缺点,自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还是做了有限采用,如做航标灯,或者街道照明等。

试图打破煤气垄断照明的人,为数甚众。但是,他们全都面临着如何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问题。从理论上讲,制造电灯只需要一根细灯丝,可以用炭制,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只要将灯丝封在玻璃容器内,抽掉空气,即可通过电流让灯丝发出白炽光。然而,实践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既要找到一种不易烧断的制造灯丝的材料,又要保证玻璃容器是个良好的真空。即使明确了这些必要条件,在实验室的优越设备中也很难造出理想的电灯。更何况实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亟待解决。

1878年秋,爱迪生在进行第一组试验时,着重测试了50多种不同原料经过制丝、炭化处理后在真空中发光的情况,最终得出结论,电灯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灯丝的电阻要高,散热要慢。

之后,爱迪生又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炭丝试验并没有成功的迹象,于是他转向铂和类似铂的金属,因为这些材料符合电阻高、散热慢的要求。

经过无数次试验,铂做灯丝似乎是其他金属灯丝中最理想的一种。于是10月初,爱迪生便提出了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第一份白炽灯专利提出以后,爱迪生便嗅到了胜利的气息。但他十分清楚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因此他开始加倍努力。他意识到自己的数学基础是不够的,若要成功地设计出白炽灯,使它成为照明系统中的关键部位,就必须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因此,在年底以前,他雇用了两位数学家,经过他们严格的计算,证明了爱迪生直觉的正确:电灯必须具有100欧姆以上的电阻,才可能成为煤气灯的对手。

一两年之后,爱迪生已在白炽灯制造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1879年秋,爱迪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斯普林格气泵,这种气泵可使他创造十万分之一大气压的真空。由于真空条件的改善,爱迪生本能地又把炭丝作为灯丝材料来做实验了。爱迪生从一开始就认为炭丝是最理想的灯丝材料,他放弃这种材料,只是因为以前的真空度不够,炭丝熔化过速。

从10月16日开始,经过5天的探索,出现了最终的突破。这次爱迪生使用的是棉线,他把棉线装入镍板上刻出的U型槽中,进行几个小时的炭化处理。他与助手巴切勒已连续在实验室工作了好几天,因为炭化后的炭丝又细又脆,在把它装入灯泡之前,曾不慎折断过两次。他们在第三次终于将炭丝装入了灯泡,然后抽去灯泡中的气体,将它封好,通入电流,盼望已久的情景出现了!

爱迪生加大了电流,灯泡仍然工作,第一只灯泡连续燃烧了几个小时,第二只灯泡燃烧了40个小时,又连续试验了两天,爱迪生知道已渡过难关。他说:“我认为我们发现了制造它的方法。如果它现在能坚持40个小时,再过些日子我就能让它持续100个小时。”

不出两周,爱迪生提出了炭丝电灯的专利申请。在其后的几个星期,门罗公园便投入了制造灯泡的工作。由于爱迪生还在继续他的试验——不断改变灯泡的尺寸和形状,变换引入灯丝和密封灯泡的方法,因此当时制造的灯泡并不是个个都一样。另外爱迪生的同事又仿照这些灯泡制造出许多复制品,一些悬挂在实验室,一些送入爱迪生的家、巴切勒先生的家及当地廉价旅馆中。然后竖起电线杆,将这些电灯与实验室的发电机相连。还有一些灯泡,被悬于街道上空。夜色降临后,只只电灯都发出明亮的光辉,四周乡下的人们,凡是能步行或骑马到这里来的,都前来欣赏这一新奇的景象。

爱迪生很善于为他的活动作宣传,这不仅是良好的商业家的本能,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忱所致。当全美各大报纸对电灯的发明做了大量报道之后,爱迪生马上抓住时机,宣布圣诞节一过实验室将公开开放。于是,宾夕法尼亚铁路便在门罗公园设置了专线,不出数日,爱迪生的眼前就出现了非凡的景象。

由于来客络绎不绝,一个容纳二三十位技工工作的实验室已经停工一个星期了。这些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使这个方圆数英里的小镇停满了形形色色的车辆,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幼涌向这里。与此同时,火车上又走下银行家、掮客、资本家、观光者,以及急于要做生意的有关方面代理人。

还有许多参观者争先恐后地嚷着要和这位伟大的人物说句话。有些参观者则不顾“警告牌”上的劝阻,竟擅自摆弄起机器来,其中有台昂贵的气泵与其他一些设备就是在这种混乱中被搞坏了。到1月3日,已有13只灯泡丢失,于是爱迪生不得不宣布,从此以后,参观者没有获得特许不准进入实验室。

如果将这些枝节问题排除在外,门罗公园的大展可以说取得了一般展览无法取得的效果。它向人们证明,白炽灯的确可行,由它所引发的一场室内革命将不可避免,煤气灯和电弧灯照明的时代即将结束。夜晚,从此将变得绚丽多彩。

临终的岁月

1929年10月21日,爱迪生发明白炽灯50周年纪念日来到了。人们为此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祝会,全世界的科学家,有的打电报,有的亲自赶来,向他祝贺。

大会会场上,张灯结彩,乐队奏起雄壮的乐曲,整个会场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当大会主席致完开幕辞,司仪高声宣布“爱迪生先生致答辞”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

82岁的爱迪生,今天显得特别兴奋。讲话时嗓门提得很高,他情感激动地说:“……谢谢诸位,谢谢诸位。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

他刚一讲完,全场立刻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比欢迎他致答辞那阵更为热烈。这时候,大家只顾鼓掌、欢叫,谁也没有注意老人家突然间发生的变化。

爱迪生走下台后,步履有些蹒跚,最后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便昏了过去。

经过这次昏厥后,老人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人一天天瘦下来,胃口越来越差,连看到往常最爱吃的苹果饼都摇头。

在以后两年的岁月里,尿毒症、肾脏炎、糖尿病和胃溃疡,同时向羸弱的老人发动猖狂进攻。此时的爱迪生,披着满头银发,双眼合紧,安详地躺在楼上宽敞的卧室里。老人的生命就像风前残烛,飘闪晃摇,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他微微睁开眼,挣扎着向窗外探望,想再看看这可爱的世界,阳光下,青山绿水,分外妖娆。几头奶牛耷拉着花白的大肚子,悠闲地啃着青草。那些草长得真好,齐刷刷的,绿油油的,风一吹,轻悠悠掀起一层层碧绿的波涛。

“那边真是美极了!”临危的老人喃喃地说。

他恍惚觉得,他那生命的小船,就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上缓缓漂流。尽管视觉模糊看不大清,可是多少往事,多少痛苦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却依然历历在目。

光阴似箭啊!84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在这短促的84年里,他驾驶着这只生命的小船,冲破万层巨浪,勇猛前进。往事如同他发明的活动电影,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跃而过。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城市、乡村;重温了过去的生活,流浪、饥饿、友谊、通宵达旦的工作、试验成功时的欢乐……垂危的老人在检阅他那忙碌的一生,他并不为虚度年华而叹息,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悲伤。他记住了在那次庆祝大会上自己讲的话:“……如果我曾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

他带着宽慰的笑意,慢慢合上了眼睛。时间是1931年10月18日3点24分。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1844年,莫尔斯在美国首次进行了长途电报通讯,在人类通讯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然而,电报传递信息首先传递的是电码,然后再需专门人员将电码译成语句。能不能发明一种装置直接传递语音、语句呢?于是,人们又开始探求更便捷的通讯工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终于问世。这台电话机的发明人,是一位苏格兰青年,名叫亚历山大·贝尔。

小小发明家

亚历山大·贝尔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声学家,他们在聋哑人中工作过多年,对人的发声机制、听觉特点有深入的研究。贝尔的父亲还创制过一套利用手势、口型交谈的“哑语”,给聋哑者带来很大方便。贝尔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小受到熏陶,对语音的传递有浓厚的兴趣。这无疑给他后来发明电话,播下了种子。

不过贝尔并不是神童。许多发明家幼年时都并非聪明过人,他们的成功在于一生的勤奋。贝尔虽然在声学上算个小内行,并且可以熟练地翻译出聋哑伙伴的“哑语”,但其他功课却总是跟不上;他的淘气、贪玩更是全校闻名,他的书包里经常装着供他解剖玩的麻雀、青蛙之类的小动物。有一次,老师在台上讲《圣经》,贝尔逮的老鼠从书包里钻了出来,在教室里乱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乱成一团,把老师气得直哆嗦。

贝尔后来被祖父接到伦敦,由这位语音专家直接管教。这是一个颇有个性的倔老头,他很疼爱孙子,但要求非常严,教起书来就像一头狮子,那一脸花白的胡子,常使贝尔望而生畏。不过贝尔很喜欢他,因为祖父知识渊博,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贝尔同他一起生活了一年,学到了不少东西。贝尔后来曾回忆说:“祖父使我意识到,对于每个学生都该懂的普通课,我却不知道。我时常为这种无知而羞愧。他在我心头唤起了努力奋斗去克服学识浅薄的雄心。”正是这种雄心,激发贝尔踏上了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

贝尔从伦敦回到故乡,兴趣发生了转移,他一面努力学好功课,一面开始对发明创造表现出巨大热情。

他家附近有一座老式水车磨坊,由一个青年操作。后来小伙子当兵去了,剩下一个孤苦无靠的老人以磨面为生。磨盘是靠水力推动的,水量大时磨盘转动,水量小时磨盘停转,要靠人力来推。每逢水量减小的季节,老人只好停业,靠平时节余,勉强打发日子。贝尔对他很同情,约来一群少年伙伴帮忙。大家你推我拉,开始都觉得好玩,但几天后就生厌了。最后只剩下贝尔一个人了,他使出吃奶的力气,也难以推动石磨。

贝尔回家以后,总是放不下水磨的事。“我为什么不能设计出一盘比较轻巧的水磨呢?”为了设计新水磨,他每天钻在父亲的书房里,翻阅各种资料,埋头设计图纸,反复地琢磨。一个多月后,他居然设计了一幅改良水车的图纸。几位工匠师傅看了方案,大为赞赏。图画得并不漂亮,但原理很巧妙。照图改制后,水车的摩擦大大减小,连孩子都可推动。消息传出,邻近村镇都赶来仿制。贝尔这时只有十五六岁,一时成为同伴心目中的英雄。

贝尔成了小发明家以后,一些对科学有兴趣的小伙伴便经常围着他转。在大家的推举下,贝尔把小伙伴组织起来,成立了“少年科技协会”,还订了会章,要求每个会员担任一个科目,每周演讲一次,发表各自的研究成绩。贝尔担任的是语音学兼生物解剖学讲演。讲演厅即设在他父亲书房顶上的阁楼里。这一群少年学者经常活动,增长了很多知识,也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一名会员在路旁发现一头死了的小猪,心想大家平日研究的不外青蛙、甲虫之类,这次若用猪做实验,一定更有趣味,于是将死猪一直拖到小阁楼上。贝尔见到小猪如获至宝,当着全体会员开始演讲起来。待把猪的生理特点讲完以后,贝尔即动手解剖。不料猪死多日,内脏已经腐败,顿时臭气冲出,满屋会员一个个捂着鼻子逃之夭夭。贝尔却面不改色,一个人坚持把猪解剖完毕。

专注语音学

1864年,贝尔17岁时进了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这所大学是英国北部的重要学府,有不少著名的学者曾在这里读过书,比如麦克斯韦和达尔文等人。

贝尔在父亲和祖父的影响下,选择了语音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他想以此解决聋哑人的痛苦。这项研究最终导致了电话的发明,这是贝尔当初不曾料想到的。

在爱丁堡大学,贝尔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人的语言、人的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之类的专门知识。语音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有成熟的理论。贝尔把理论和父辈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步很快。

1867年,贝尔20岁时,从爱丁堡大学毕业。为了继续深造,他又进了伦敦大学,仍然攻读语音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这本书是黑塞经过青年时期的摸索与成年之后的自我追寻之后所创造的杰作。此文笔法优美抒情,情爱清新动人,通过追求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的经历描述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两个灵魂——知识与爱互相抗争与吸引的过程。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chaoyue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
  • 顾忘西川

    顾忘西川

    “你之前和我说过,你说你算不上是一个好人。我就以为,你是个坏人吧。后来我才发现,”顾西唇角一勾,“你根本就不是人。”面对顾西的嘲讽,季忘川却是沉默无言。他们已经互相伤害了太久,那么接下来的路,他们又将如何走?
  • 夜幕情深之纯血少女

    夜幕情深之纯血少女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你不知道的非自然力量——吸血鬼,狼人,巫师,猎人还有纯血少女。他们表面与人无异,却能青春永驻,自然的方式无法使他们死亡,他们相生相克,与人类和谐相处。但是每五百年必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因为纯血少女的出现将意味着打破几种神秘力量的平衡。2018年,一个新的五百年开始了,夜幕恋情即将来临……
  • 24校拽女斗邪少

    24校拽女斗邪少

    她,圣殿依是堂堂圣家的掌上明珠。但却因为太过玩略而被23所学校退学。本想在第24所学校好好待着的,可那个叫宫梓夜的家伙却偏偏和她对着干,还污蔑她撞人。现在好了,她彻彻底底变成“24孝女”了。可这家伙竟然还阴魂不散,她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宫梓夜,你以为你叫宫梓夜就是公子爷了吗?你去死吧!”
  • 末世之全球烬灭

    末世之全球烬灭

    本书特点:有些喜欢玩梗恶搞的重生系统文。后期为反派主角(大误),且看主角肆迕命怎样一步步演变举世闻名的真正大恶(善)人。无女主,直男癌(疑似),莽夫主角...全球系统,带给你不一样的末世!前方高能,要素过多。欢迎各位前来吐槽。“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我待会要说的事,你们可千万别害怕...”“我们是莽夫,我们不会怕的。”“我被那个肆迕命疯狂压榨,简直要受不了了!”“你说的肆迕命,是哪一位?”肃然起敬。“对,就是你们想的哪一位,我要反抗他!”“那就去除掉他啊”“可我打不过他呀!。”“那就去变强。”“我说了不打败他就无法变强!”“那就去除掉肆迕命!”“我做不到!”“除掉肆迕命!”......PS1:(本书的故事发生在平行世界,内容纯属虚构,与现实无关,不影射任何事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S2:(书中角色表达的观点并非作者的观点,请不要代入。作者是个喜欢玩梗的小鬼,纯属自嗨。如果get不到点的请不要喷,不喜勿扰。当然能get到的话自然会收获双倍的快乐⊙▽⊙)
  • 静大小姐

    静大小姐

    北平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有着一对任性父母的静大小姐,在日常堕落之外,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身份。“静大小姐又在间歇性混吃等死啦!”“什么?静大小姐没出门吗?”一旁的小丫鬟和总管家的小儿子叽叽喳喳,又在讨论着今日份的静大小姐。“叮叮叮叮~”昨晚设好的闹钟在此时响起。桌上正忙着写书信的小女子轻呼一声,随即反应过来将闹钟关掉,估计再不回开了。
  • 思君仪

    思君仪

    校草变总裁,校花变秘书,本书讲述了一对大学时期的恋人,经过四年恋爱的长跑,即将成婚时,因为一桩阴谋反目成仇,却又因为一个孩子纠缠不清,在爱恨情仇间,男主和女主互相虐恋的爱情故事……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静悄悄。愿君知心仪只愿君心似我心,重结来生缘,定不负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