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两人开始了数十年的君子之交。何启治对陈忠实说,你一定要写长篇,而且写出来一定要给我发。
两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这次约稿足足跨越了20年时间。而这期间,何启治下过乡、当过兵、进过工厂、到过西藏做援藏教师,但无论走到哪里,他与陈忠实的联系从没有中断过。
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陈忠实已经从业余作者成为陕西作协的专业作家。在后来的一次见面中,何启治又问到长篇小说写作的事。
此时的陈忠实已经开始做《白鹿原》的先期准备了。他觉得,如果对何启治保密,是有违良知的,尽管说出来是很为难的事情。他告诉何启治,自己现在只是有一个想法,离实际操作尚远。他还叮嘱何启治:不要告诉别人,不要催问。
后来的几年里,何启治守约如禁。有几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先后几次到西安组稿,何启治都委托他们去看望陈忠实,但不催稿。1991年的初春,何启治领着一班人马到西安,与新老作家朋友聚会。这个时候,陈忠实的《白鹿原》书稿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他计划年底写完。见面时,何启治仍然恪守纪律,淡淡地说,我没有催稿的意思,你按你的计划写,写完给我打个招呼就行了,我让人来取稿。陈忠实也仍然紧关口舌,没有道及年底可以完稿的计划,只允诺着写完就报告。
1992年春节过后,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常务副主编的何启治终于收到了陈忠实的来信。在信里,陈忠实谈到了小说《白鹿原》的创作情况——经过近4年的写作和修改,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陈忠实就已经开始为《白鹿原》做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对于自己的第一个长篇小说,陈忠实非常重视。
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搜集历史资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阅县志,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酝酿、构思。同时,他学习和了解中国近代史,阅读大量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的新著。他还认真选读了国内外各种流派的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以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包括研究长篇结构的方法。他特别重视的有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张炜的《古船》,外国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莫拉维亚的《罗马女人》,以及美国畅销书作家西德尼·谢尔顿的《裸脸》、《午夜情挑》、《天使的愤怒》、《假若明天来临》、《血缘》以及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
做完这些准备之后,陈忠实于1988年早春回到了老家——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在老家大门前不过10米的路边,亲手栽下一棵食指粗的法国梧桐。他在祖居的宅基上盖起了三间新房,请乡村木匠做了一张带抽屉和柜子的桌子,一把有靠背的椅子,还有两个书架。陈忠实坐在家里,写下了第一行字:“锅锅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写正式稿时,他把绰号“锅锅”改成了“白”姓。
对陈忠实来说,这是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一次顺畅的写作。
他原先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草稿,结果只用了8个月——从1988年清明前后动手,到次年的元月就完成了。大约40多万字,这也是他写作量最大的一年。其后的三年多时间里,陈忠实对稿件进行了反复的润色、丰富和删改。
到1991年,《白鹿原》即将写完。妻子随口问道,你写了几年,如果发表不了怎么办?陈忠实其实也有这种担心,只说了一句,如果这个作品发表不了,我就去喂鸡,办一个养鸡场,把创作重新放到业余的位置上。
“这句话不是随口开玩笑的,因为我当时已经50岁了,如果写的长篇小说还够不上发表水平,那么这个专业作家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我很紧张。加上这几年就顾着写这部长篇,仅有每月150元的工资,没有任何稿费收入,孩子上学的学费也开始猛涨,弄得生活很狼狈。所以有这个想法。”陈忠实说。
1992年春节过后,陈忠实将完成《白鹿原》的消息写信告诉何启治,此时,他栽下的那棵法国梧桐,已经长到和大人的胳膊一般粗。
从1973年何启治向陈忠实约稿,20午后,1993年,《白鹿原》最终出版。
虽然《白鹿原》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好评,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白鹿原》一直遭受着不公平待遇。1997年5月,在天津评“八五”(1991一1995)优秀长篇小说出版奖时,《白鹿原》落选;在“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中,《白鹿原》也落选了。
在1995年启动,1997年12月7日揭晓的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中,《白鹿原》一开始也并未进入候选。最后,老评论家陈涌的明确支持,为这部作品入围起了关键作用。他强调,《白鹿原》的倾向性不存在任何问题,作家很热情地歌颂了革命,但不是那种简单化的处理。
在茅盾文学奖即将揭晓的前一天晚上,陈忠实接到评委打来的电话,说《白鹿原》获奖了,但是大家对于其中的两句话,两个细节想征求你的意见,做出调整和修改。陈忠实最终同意调整一下,删改了两三千字。
陈忠实说,“外界有一些人不了解情况,说陈忠实没骨气,想拿茅盾文学奖,人家让修改就修改,还有人赌气说就看原版,不看修订版,实际上,原版和修订版没多大差别”。就这样,《白鹿原》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巨大的成功,就这样功德圆满了。
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成:叻者的必备条件,忍受失败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需前提。忍耐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成功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成功的绝对要素。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和创造的。
忍耐是一种成功的智慧,这个故事不是表达得淋漓尽致吗?
4.忍耐是做事的智慧
即使不是“全球金融风暴”这样的困难时期,找份好工作,谋个职位,有个饭碗,在当今商品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你想获取晋升的机会,那就更难了。
所以,做事越来越需要智慧。
做事,可能有很多算得上智慧的东西,但有一条是不可缺的智慧,是所有智慧的基础,那就是忍耐。因为,没有忍耐,什么聪明办法,怎么样的机灵,都可能要么火候未到,要么错过了机会。
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总结了自己的体会。
我是个没太多耐心的人,一点小事都能让我上火。工作后,我发现成长最快的就是自己的忍耐力。为了目月天的面包,你不得不学会忍耐。
做销售,接触的人形形色色,想看看这世界有无又轻松、又挣钱多的好差事。结果是看来没有。作为没有关系或是物质基础的人,要想生活得幸福美满,必须得靠努力工作——忍耐,去挣自己的面包。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拿给在井架顶层的主管。年轻人抱着盒子,快步登上狭窄的、通往井架顶层的舷梯,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只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又让他送回去。于是,他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而领班也是同样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次送给主管。
年轻人看了看领班,犹豫了片刻,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顶层时,已经浑身是汗,两条腿发抖。主管和上次一样,只是在盒子上签下名字,又让他把盒子送下去。年轻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来,可是,领班还是在签完字以后让他再送上去。
年轻人终于开始感到愤怒了。他尽力忍着不发作,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抬头看着那已经爬上爬下了数次的舷梯,抱起盒子,步履艰难地往上爬。当他上到顶层时,浑身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把盒子打开”。
年轻人撕开盒子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
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侣。年轻人终于无法克制心头的怒火,把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此时,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啪”地一声把盒子扔在地上,说:“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这时,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你可以走了。不过,看在你上来三次的份上我可以告诉你,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们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很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这最后的一点点,你没有喝到你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功亏一篑,就差那么一丁点。没有忍耐,哪儿还有饭碗?
一位著名的实业家在给他儿子的信中说:得知你退出花旗银行董事会的事情。
我当然理解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已经无法继续忍受同仁们的某些做法,更不想继续屈从于他们。
但是,你的决定是否明智,似乎还有待于时间来证实。理由很简单,如果你不主动放弃花旗银行董事的职位,而是选择留在那里,或许你会得到更多。这也就无怪乎德国职场有另类培训——主管需习武炼体忍受教练打骂。
德国有家训练营,原本是提供安全及自我防身术的训练,不过,近来针对企业主管开设的对抗压力训练也很受好评。学员们透过严苛的体能训练,不但可以解除压力,也可以锻炼坚强的意志。训练营的学员表示,“在我的工作中有太多的压力,而且很多事情是同时发生,我在这里2个星期了,我觉得情绪得到发泄。”
好汉也吃眼前亏,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这与为五斗米折腰一样。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一个人不慕富贵穷得有志气,经常会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表达。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容许我们这样做。人无论怎么立志高远,胸怀大志,也得屈服于生活的压迫。生活是一个无比深广的海洋,浅滩暗礁星罗棋布,让你无处躲藏逃匿。而人不过是一艘小船,行进在颠簸的大海上,首先要考虑的不是驶向遥远的彼岸,而是如何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存活下来。
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老故事,说三月的佛堂里坐满了前来听禅的信徒,大师的说禅一板一眼,枯燥乏味,加之外面春意融融,很容易让没有耐心的人昏昏欲睡。说禅还没有进行到一半,全场的人几乎都打起瞌睡来,只有一个人依然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听着大师深奥的讲解。
看到他听得那么认真,旁边有个人劝他:“大家都在打瞌睡,你何必聚精会神听那单调乏味的佛理呢?这哪有睡觉舒服”?
他笑了笑说:“你说得对,我也动过想睡觉的心。但就在我眼睛快要闭上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想,为什么不试试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忍耐力有多大呢?听了一半,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就提醒自己:下次争取忍耐得更好一些。如果以这种耐力去面对人生当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我决定忍耐到底”。说完,他又专心致志地听起来。
几年后,这个人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蕴涵哲理之言就是朱元璋在耐心听禅的时候悟到的,也正是这句话,让他把一切抛诸脑后,发动起义,推翻了元朝腐朽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大明王朝。
做人做事,先比才能,再比智慧。如果才能不足,智慧用尽,那就比耐力吧。耐力是个金刚钻,凿去表面的浮躁心态,片面眼光,纷繁的过眼云烟,用心自己确定的目标,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成功。
5.忍耐是交友的智慧
忍耐是交友的智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道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不和也要交朋友,那就要忍耐;各人出身、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不同,形成的生活习惯、爱好等也不同,要交朋友,就要忍耐;大家未必做同样的事情,未必从事同样的专业,说话内容也就不同,要交朋友,就要忍耐。再如,为芝麻点小事争执,谁多了谁少了……你都计较,你都不忍,这朋友是交不成的;交了,也不会长久。
所以,要忍耐。当然,前提是没有根本的你死我活的冲突。
老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句话有典故。
说的是西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即位后,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仍占据长江下游、福建、两广地区。晋武帝为了灭吴,派尚书左仆射羊祜(221—278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以决定平吴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