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600000012

第12章 民俗(1)

请客为什么说“做东”而不是“做南”“做北”

关键词:坐东 三礼 东家 西席 败北 左衽

三五好友相聚,谈到兴处,往往就会有个人说:“今天我做东,请大家撮一顿。”这里“做东”也就是做主人、请客吃饭的意思,但为什么要说“做东”,而不是“做西”“做南”“做北”呢?这其实是由我国古代待人接物的规范而来的。

做东源于“坐东”

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大都坐北朝南,有地位或富裕的人家,房子正中是客厅,在厅中朝南摆放两个座位,一东一西,接待客人时,主人一般先把客人延请到西边的座位上,然后自己才在东边落座,在《礼记》中就写明了这样的规定,“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所以“做东”一词其实是 “坐东”的演化。那么古代人为什么又如此安排座次呢?这就要谈到我国古时的礼仪制度。

方位与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古时这个“礼”不单指个人的礼貌修养,更多意义上是由统治者制定、人们要遵循和恪守的种种制度条约,小到平民百姓婚丧嫁娶,大到国家分封赏罚,无不制定了相应的礼制来规范。若人“失礼”,虽不至于像“犯法”一样会立即遭到逮捕,但很多时候也会受到相当严厉的惩罚,而若失礼的是邦国,则会成为敌国讨伐的口实,从而引发战争。

“礼”在我国蕴涵深远,比在任何国家都有更特殊的意义。它存在于旧时最高道德标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中,在国家高级行政机构“六部”中亦设有“礼部”,科举考试指定教材“四书五经”中还包括《礼记》。除了《礼记》之外,还有两本专讲“礼”的经典——《周礼》《仪礼》,这三本书统称“三礼”,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曾在《万历十五年》中多次论及有明一朝道德礼仪甚至代替了法律约束力,成为统治者褒奖惩罚的标准,可见统治者对“礼”的重视程度。

在中国古代,方位从属与地位之别在“礼法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面南背北”,指的是登基做皇帝。因为古时南尊北卑,帝王的皇宫都是坐北朝南设座,故此又有“败北”和“北向称臣”一说。除却南北,在东、西方向上,古人则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东宫为大、为正,而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这些规矩不仅用于统治者,民间也是如此,以东西分主宾,所以主人就称作“东家”,出租房子的人称为“房东”,而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西宾”。我们常在旧小说中看到某人出门住店,吆喝伙计“来一间上房”,这里“上房”也就是东面的房间。这些都是方位尊卑在生活中的体现。

老师为何坐“西席”

古时因教育制度简陋,一些官宦富贾为教育子女,都会延聘私人教员性质的“家塾教师”。家塾教师被称为“西宾”,也叫“西席”,这是古代对老师最早的尊称。《后汉书·桓荣传》中提到了这一称谓的由来,而清朝人梁章钜撰的《称谓录》则详细介绍了其出处典故: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叫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做太子的时候拜桓荣为老师,难能可贵的是,他登基做了皇帝后仍然对老师非常尊敬,还常到太常府去听桓荣讲课。每次他都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的时候室内座次是以靠西而坐、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在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美称为“西席”,其后成为所有老师的泛称。明帝这种潜心好学的精神使他获益良多,在位时大有作为,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和儿子汉章帝刘炟统治的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东汉少有的盛世之象,被史家称为“明章之治”。另有一种说法:现在电脑字库中较常用的书法字体“章草”,即因受到汉章帝的偏爱并推广而得名,此事记载于唐人韦续所著的《五十六种书》。

左右有先后

中国的古代礼法中,在东南西北之外,左右也有着尊卑之分。成语“无出其右”是说没人能够超越,官员调动的“左迁”是指贬官,皇亲国戚称“右戚”说明右的地位是高于左的。但在唐宋时的官制中,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封建社会时重男轻女又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似乎又是左高于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不同的年代,对左右尊卑有着截然相反的规定。据今人考证史料,大致得出以下结论:夏、商、周、晋(以及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以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唐、宋、明各朝尊左,而汉、元、清(以及三国)时期尊右。而根据地域的差别,先秦时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左右”指代各有不同。中原地区的服装,衣服前襟向右,称为右衽,只有人死后穿的葬服才是左衽,表示死后再也不脱衣穿衣。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刚好相反,他们的衣服皆是左衽,左和右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生活观念。所以孔子曾感慨,如果不是管仲匡扶齐国抵御外侵,我们今天就都“被发左衽矣”,其后“左衽”便成为被异族统治的代称。

链接:东道主的由来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北京便被称为“东道主”。东道主就是主办国,含有主人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年》里讲了一段有名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东道主”一词便源于此。

话说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晋、秦两国联手围攻郑国,郑国国君郑文公吓得手足失措,急忙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不辱使命,先冷静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得出结论:秦、晋两国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和实力,虽暂时联手,但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秦穆公绝不会眼看着晋国吞并郑国以坐大,对自己造成威胁。烛之武掌握了对秦穆公的这个心理,对症下药,机智巧妙地说服了秦穆公退兵,解了郑国之围。其时,烛之武在敌营对着秦穆公侃侃而谈:“秦晋都是强于郑国百倍的大国,郑国自知要亡了,如果这对您有利的话,辛苦您的部下攻打也是值得的。但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秦郑之间隔着晋国,您即便打败了郑国,能够越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土地吗?郑国灭亡了,郑国土地自然被晋国所占领,这样晋国的力量就要比秦国大了,替别人打仗争土地,增强了别人,削弱了自己,聪明人是不会这样干的。”见秦穆公很受震动,烛之武又趁热打铁地说,“如果保留下郑国,以后贵国有事派使者到东方来,让它做东路上的主人,负责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君王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这就是“东道主”一词的来历,也有把“主”字省掉,而简称之“东道”的,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荐福碑》第一折:“兄弟,请你那东道出来,我和他厮见。”

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

关键词:举孝廉 宗祠 天人合一 北地王 五行五脏五方

“祖坟冒青烟”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谚,本意是说人如果走运发达其实乃托了祖先的福荫;现在说某人“祖坟冒青烟”了,则是指其运气特别好。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的三种民族习性:一是对祖先的崇拜;二是由前者发展而来,就是对于死者“身后事”的重视;三是“青色”在中国古人眼中的象征意义。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中国人常讲“百善孝为先”,封建社会把对前人的尊崇概括于一个“孝”字,过去的读书人家里常悬挂着《二十四孝图》,还著有《孝经》专门阐述。西汉时,孝不仅是衡量个人品德的规范,甚至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选拔制度就定称为“举孝廉”,成为汉代人才选拔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到了明清,“孝廉”一词已成为对应试科考举子的统称,可见其泽被深远。

国家重视有加,自然会上行下效,表现在各种形式的民俗和传统上,如祭祖、供养祖宗牌位、建立宗祠等。在古代,中国人信仰的神祇很多,逢年过节都要祭拜一番。然而从位置和贡品来看,处于最显赫地位的当属家谱。互相拜年的,如果是本家,也要冲家谱磕头。祭祖的风俗各地不同,但多以除夕夜最为隆重。当然除了家谱,祭拜的对象还有祖宗牌位,一般都要放置在正堂中供奉。祭祖除了在家里进行,古时的官家大族还建有专门性质的宗祠,用来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宗祠又称“宗庙”或“祠堂”,民间建造家族祠堂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兴盛于明清两代。祠堂是平民社会里伦理关系的重心,除了早期的祭祀,其后还发展出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等功能。部分权威性极高的宗祠设有“审判厅”,若族内有罪大恶极者,经过宗祠族长合议后,甚至可在供奉的列祖列宗前对其施以私刑或处决。现在看来,这当然是一种反文明的野蛮行径,却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宗祠的威严和国人对祖先的尊崇程度。

风水堪舆与身后事

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称为“堪舆”,也就是“风水”,其精髓是“天人合一”理论。随着时代的变革,堪舆之学已经式微,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它曾经占有无比显赫的地位。古人把在世的人住的房子叫“阳宅”,而把逝去者的墓室叫做“阴宅”,祖坟也属于阴宅。“阳宅”和“阴宅”的选择均属堪舆学范畴,而后者较前者要复杂很多,因为古人眼中的“阴宅”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贫富贵贱、人丁兴旺的头等大事。汉代青乌先生的《葬经》和晋人郭璞的《葬书》专讲此类,郭璞也被视作堪舆师的鼻祖,但据有关学者考证,今日所见的此二书实是后人托名伪作。阴宅风水学讲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需“乘龙之气”方能福荫子孙,如果祖坟选准了龙脉,后人将受益无穷。所以基于“先民崇拜”和“祖佑后人”的思想,中国古代对祖坟便格外重视,“挖人祖坟”是诛九族的重罪。据史料载,武则天即用“挖祖坟”惩罚了反臣徐敬业,而王羲之千古流传的草书珍品《丧乱帖》,就是因其祖坟被毁“痛贯心肝”,笔意喷涌而出的传世绝作。

古代的帝王更为重视祖坟,称之“祖庙”,往往于风水最盛的所谓“龙脉”处修建皇家陵园,设有专门的卫戍部队看守,并认为国运气数全赖祖先佑护,一旦祖陵有损将危及社稷。历史上很多亡国之君在最后时刻都会前往祖庙中哭诉或忏悔,虽然此时早已于事无补。南唐后主李煜在《破阵子》一词中写道:“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里的庙就是南唐李家的祖庙。史料还提到,三国时蜀国皇帝刘禅的五子北地王刘谌,在其父投降魏国后不堪亡国之辱,便在成都昭烈庙中自杀殉国,后人赞其忠烈。

东方青为尊

我们了解了祖坟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那为什么又把冒“青色”的烟视为祥瑞呢?古人观察,木柴燃烧最初呈红色,之后转为蓝色,当温度达到极致就变成一种更纯净的蓝,称之“青色”,“炉火纯青”一词即由此而来。荀子在名篇《劝学》中即说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火在古时是神圣的象征,而青色是火焰燃烧的极致,自然被推尊为祥瑞之色,成为一种至高之境的代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也被赋予了更深更远的内涵,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中国人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把这五种元素看做自然组成的原质,并与方位和人体器官对应,如中医里相对应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除了“心”,别的器官都是以“月”(也就是肉)为偏旁,但只有这个“心”脱离了具体器官的概念,昭示着要与意、志、神、圣、灵、魂等精神层面相联系。心与“五方”中的东方相应,东方属木,其代表颜色就是青色,《说文》释“青”,“东方色也”,佐证了青色地位的尊崇。另据《考工记》中所说“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这亦是后世“文章”一词的由来,其本意原是古代礼服上所绣色彩绚丽的花纹。关于青示之尊贵,还有很多例子,比如作为皇帝继承人的太子所居之地又称青宫,古代帝王、后妃的春服称“青衣”等。虽然伴随时代转换,汉代以后青衣逐渐成为地位低下者的服饰,但古人对青色的崇拜仍然流传了下来,因为青还是天的颜色,在“青天”“青云直上”“平步青云”这些明显带有褒义的词语中,仍可以看出“青”代表着高贵、神圣。因此,“祖坟冒青烟”这句话虽为俗语,却展现了华夏先人关于祖先尊崇、青色崇拜、天人合一认同等许多传统文化的痕迹。

链接:龙脉是什么?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有一条重要的线索:韦小宝找到藏宝图的地址,其实就是清廷龙脉所在,天地会的人要他挖断龙脉以泄清朝气数。这里提到的龙脉,是古代堪舆风水学中的术语,指的是那些蜿蜒连绵的山脉。从字义上看,“脉”的本义是血管,引申为像血管一样连贯的东西。龙是虚空之物,其价值和意义主要通过象征的方式表现,在想象中,龙这种动物的身躯弯曲狭长,因而大凡绵长连贯的东西都可以谓之龙脉,反过来说,龙脉也可以象征那些绵长连贯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中国史前信仰简史

    中国史前信仰简史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史前信仰发展史的学术著作。作者李智先生在半坡博物馆长期从事原始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田野实践经验和较广泛的涉猎面,此书是在考古发掘和民族民俗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的角度,引用大量实物资料,以旧石器时代起到新石器时代各遗址出土文物为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探索我国信仰文化的来龙去脉,正确认识信仰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化情况。对史前人类的风俗、信仰等方面进行的一次尝试性的探索。
  • 李朝万古一逆贼

    李朝万古一逆贼

    《李朝实录·纯宗卷》洋洋数万言,唯留一句——万古逆贼!
  • 他们都把我当神了

    他们都把我当神了

    石头+木头=石镐【石斧】穿越之路从石镐开始!我的石镐,毁天灭地。李讷:我只是想过上美好的小康生活。创造了一些小玩意,玩耍。然后不知道咋回事,他们就把我当成了神!至高神啊!
  • 他来自秦朝

    他来自秦朝

    如果秦始皇嬴政知道自己唯一一颗真正的长生丹送给了李子木的话,说不定会垂死病中惊坐起吧?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 下面是新书的简介: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向大佬献上解药

    向大佬献上解药

    当年在魔域,云弄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魔王长子。初四是魔族献给云弄的解药。回到修真界,云弄摇身一变,竟成为众人敬仰的尊主。初四一不小心,又成了他的解药。多年后,云弄成了魔域与修真界的大佬。初四依旧是他的唯一。修真界和魔域一群小学鸡超级崇拜初四。m(__)m哇哦!是她是她就是她!她就是大佬心心念念的解药,是大佬陷入黑暗时的一缕阳光,是大佬的救赎!初四:Σ(⊙▽⊙”a小学鸡:(?▽?)请问,夫人,您是怎么做到的?初四:(个_个)那个,可能……是我恰好会做几道土豆泥……小学鸡:_(?3)∠)_初四低头暗笑不语。其实,云弄才是我的解药,是我对抗世间恶意的唯一解药。
  • 暴君嗜宠之妃不妥协

    暴君嗜宠之妃不妥协

    本文一对一,男女双洁,男主暴躁喜怒无常,女主性格活泼气死人不偿命,剧情欢乐无极限。因为阎王的粗心和爱喝酒的毛病,让本来还可以活好多年的张二丫提前死亡。为了掩盖阎王犯错的证据,张二丫只能魂穿在一个古代女子沈清幽的身体里。穿来就是有夫之妇,可怜张二丫现代十八岁的年纪还没嫁人,还没体会过婚礼。夫君极其不友好,经常暴跳如雷,还经常惦记她的小命。“你是谁?谁准你爬到孤的屋顶的?还从孤的屋顶摔下来,想死的话,孤成全你。”额头暴起的青筋在述说着主人的坏脾气。“你吓到我了,你知道吗?”“我想杀你,你信吗?”语气很不友好,可以说是恶劣。“信。”眨眨眼睛特诚实的回答。沈清幽穿着太监的衣服,跟着王爷出宫的随行队伍,一起出宫。本以为从此天大地大,天高任鸟飞了。没想到一声“皇弟,孤有家事要解决,你先等等。”上前揪出沈清幽,“皇弟慢走,孤就不送了。”拎着沈清幽的小领子就给抓了回来。“宇文昊天,我警告你,快放手,你这样拎着我,很不舒服,还很没有面子。”宇文昊天一路拎着沈清幽的领子,路过的人都在看着。“你穿成这样,混进孤的皇弟队伍里,你把孤的面子放哪里了?”听她这么一说宇文昊天转头就怼了沈清幽一句。“我只是想出宫。”“皇宫里有茅厕,不需要去皇弟府上。”什么鬼?简直就是在对牛弹琴嘛!“你是孤的女人,孤不准你出宫,你就老老实实在宫里呆着。”“你侵犯人权,非法拘禁,我可以告你。”宇文昊天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被自己拎在手里还活蹦乱跳的女人。沈清幽的表情也尴尬的空白了一下。这不是坑人吗?忘了这个天下他最大了。沈清幽心中的小人咬着小手绢哭唧唧。简介无能,请你移驾正文
  • 灯火话平生

    灯火话平生

    北宋年间,国家积贫积弱,阶级分化严重,‘富有弥望之田,穷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象已是常态。权贵仗势欺压平民,保守派迫害有识之士。社会混乱,急需一场变革来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山雨欲来,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少年游侠马端在一次意外中结识舒州通判王安石,便一脚踏进了这个混乱的漩涡……
  • 远行纪

    远行纪

    由于好友爽约,陆仲意独自坐上去西藏的列车,历尽千辛万苦,这次远行最终却无疾而终。回校后,仲意口述,好友孟珂珂记录,产生了一部远行故事。代表现实世界的“白仲意”和象征幻想世界的“黑仲意”交替讲述了这个故事,但记录者孟珂珂打乱了故事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将家庭矛盾、成长叛逆、校园冲突和对陌生世界的看法糅在一起,成就了仲意在远行过程中的成长与顿悟,以及陆仲意的命运。
  • 幕少暖婚88度

    幕少暖婚88度

    她爱他深入骨髓,从五岁的时候她就一直想着长大能做他的新娘,十五岁她堵在男人的家门口,一脸霸道的说:“做我的男人。”十六岁的时候,她看到和他和的别的女人亲吻,叛逆的她有些抓狂的找人将他的女朋友绑架,换来的却是他的一巴掌。十七岁的时候,她已经深爱他入骨髓,为了他甚至可以不顾一切,也就是在他和她女朋友准备订婚的时候,却传来了他女朋友被杀的消息,真相扑簌迷离。他却认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女朋友,不顾一切让她入狱。被自己爱的男人送入牢狱之后,她心如死灰,再也无法去爱他,出狱之后,她只想过平平静静的生活,只要离他远远的,为什么他要一次次的再次出现她的生命里,他看着心如死灰她,步步紧逼。“这一切都是你该还的。”
  •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藏

    无尽藏

    一卷图,一首诗,一座迷宫般的园林。《无尽藏》集禅意、诗意、悬疑于一体,通过破译一幅《夜宴图》,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治下的宫里宫外的斗争。史虚白、朱紫薇、秦蒻兰、樊若水、大司徒、小长老、耿炼师、李后主这些书中人物也是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境遇,将我们带入到了南唐那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里。
  • 六十种曲金雀记

    六十种曲金雀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佛系历练

    快穿之佛系历练

    女主死后被历练司接收丢去小世界体验人生,开启了一场佛系而爆笑的传奇之旅,有人找茬陷害?不怕,找只金大腿抱好,懒癌晚期的她只想躲在后边看戏。(1v1双洁,甜宠,男主是同一人)
  • 恶魔校草之女神的专属

    恶魔校草之女神的专属

    莫琉璃:“萧羽衍,我要追你!”某人:“嗯”(心里乐开花)莫琉璃:“萧羽衍,我们分手吧”某人:“宝宝,你再说一遍”“我要和你分手……唔”某人:“宝宝,我爱你,嫁给我吧”莫琉璃:“我不……唔,萧羽衍你混蛋,又强吻我!”某人:“你要是敢说不,我就一直吻你愿意为止!”一次偶然,他让她念念不忘,再一次遇见她勇敢的向他表白,从此以后(女追男,傲娇男主各种技能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