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700000006

第6章 修身篇(5)

据说“命”和“运”本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后来却因为意见不和而分手了。“命”觉得自己的本事大,因为它可以让一个人投生到富贵家门,并让他长命百岁。而“运”就不服气了,偏偏与“命”作对:“你让他投生富贵之门,我却让他人生坎坷,每走一步都不顺利,喝凉水都塞牙。”真是有财旺不如有运旺啊!“命”也生气了:

“你让他运气好,我就在他鸿运当头、升官发财之际,让他重病缠身,丢了命。”最后,两兄弟终于知道,“命”和“运”同样的重要、缺一不可。于是,握手言和,从此联手操纵人类的命运。

运命与命运有何区别呢?运命是主动,命运是被动。被动是知命认命,是消极的态度;主动是立命了命,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古圣先贤留下了许多经典,都是教我们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做命运的主人。《大学》就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安身立命、成就生命的宝典。

《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想世界大同,就必须使每个国家和谐统一;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齐家;齐家之道在于个人修身;个人修身必须端正心念;心正须要意诚;意诚来源于我们的良知良能;我们的良知良能之所以不能显露,是因为有心物与身物的障碍。我们的天性被蒙蔽了,就像被乌云遮挡的太阳,只有将乌云拨开,才可以见到自性的太阳,才可以做命运的主人,这就是运命之道的真实意义。

《太甲》日:“顾靛天之明命。”书经太甲篇中的这段话,是商朝的贤相伊尹告诫太甲之言。意思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光明德性、良知良能,我们要时刻去审查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是率性而为?是否行为有所偏差?是否遵循天理良心?太甲是汤王的孙子,是太丁之子,太丁早亡,伊尹立太甲为君,可是太甲却无道妄为,于是被伊尹放逐到了桐邑,经过三年的反省、改过,修养仁德,努力行义,再过三年已能听从伊尹对他的教训了。伊尹又将他接回毫都做天子,重掌国家大权。

《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每个人必须靠自己来觉悟,恢复本来面貌。可是,人由于放失本性太久,所以要让良知良能恢复,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就可以达到的。首先要找回迷失的自己,再通过“格物”渐渐恢复本来的自己。

《大学》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由此可见,格物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成就大人,成就生命,这个“格”字至关重要。

“格”就是“格斗”、“去除”的意思。与自己的习气、毛病、不良的欲望格斗,不断地超越和战胜自己,就是“格”的过程。“格”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格”掉身物,一个是“格”掉心物。

“身物”指我们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如:杀、盗、淫、妄、酒,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等。有些人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好人,没有“身物”可格。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会去杀人,但是我们在心里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当我们恨对方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假想自己手持刀斧,将对方打死,甚至肢解都不解恨。佛家讲:“杀动物,是杀生;浪费精气,是杀生;恶口伤人,也是杀生。”

我们没有偷过人家的钱包,没有撬门入室的行为,就觉得“偷”与自己无关。回想一下,小到单位的一支笔、一个本,大到报假账、套现甚至挪用公款、贪污等,这些都属于偷盗行为。

有个孩子偷了同学的笔,父亲被老师请来学校,当听到儿子的偷盗行为马上暴跳如雷,上前就是一个耳光并大声训斥:“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平时就教育你不要拿别人的东西,难道家里没有笔吗?我从单位里拿那么多的笔还不够你用吗?”大家听后愕然。

纵火烧民房、森林我们不去做,但是很少有人不生气,生气时常常火冒三丈,佛家叫做“火烧功德林”。

多数人都没有骗财、骗色的欺诈行为,但是大都有过不诚信的表现。如说假话、隐瞒事实真相,甚至作伪证等。子日:“人无信不立。”可见,诚信是为人的根本,改掉不守诚信的毛病是我们去除身物的基础。

18世纪英国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

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您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跑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便无奈地回家了。第二天,绅士正在办公室工作,仆人报告有一个男孩儿要见他,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得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的被小男孩18世纪英国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绅士被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一个妇人在照顾受重伤的男孩。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父母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颜回有“四勿”原则,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加“非”是一个“罪”字。所以,去除身物的初级阶段,就是要实践“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八个字。

白居易为官的时候曾去拜访鸟巢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您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道:“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自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回答道: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没想到只是如此平常的话,便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自居易被禅师一语惊醒。

俗话说:“去病如抽丝。”“学坏容易,学好难。”当我们一点点将身物“格”掉或者远离过去的坏习惯,就会觉得身心愉悦。这就像我们走出了阴冷、黑暗的地带,摆脱了恐惧与不安,最后走向光明大道。

喜欢赌博的人,可以远离赌场;爱好抽烟的人,可以吃戒烟糖代替。但是,如果有一天遇到有人带我们去赌场,或在宴席上有人劝酒,我们又会全线崩溃、前功尽弃,可见靠躲避、离开都不能彻底解决。一个人不好的行为习惯来源于自心。作善由心,作恶亦由心。命由己造,福由心耕。

在古印度有个比丘,诽谤大乘佛法,扰乱僧团。后来他觉悟了,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决定割掉自己的舌头来惩罚自己,以示忏悔。他的哥哥阻止了他:“你现在心生忏悔之意,并能真心的改过,这很好。你诽谤、谩骂都不是舌头的过错,这是你心的问题。如果你从内心忏悔,将功补过,舌头还可以成为你弘法利生的工具,这样做才是正道。”听了哥哥的话,这个比丘从此走上了正确的修行之路。

有一首《心命》歌唱道:“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心好命不好,天地终有保;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心命俱不好,贫困受烦恼。”西方哲人云:“留心你的心念,因为心念会产生思想,思想产生品格,品格好坏取决于你的心念。”可见,“心”才是命运的主人,改变命运必须从“心”开始。

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叫周利盘陀伽。他本性十分愚笨,常常连一首偈子都是念了前句忘后句。一天,佛陀对他说:

“你会什么?”周利盘陀伽答道:“师傅,弟子愚笨,辜负了您的一番教诲,我只会扫地。”佛陀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众生皆具佛性。只要你用心去领悟就可以了。我教你一句偈子,从今以后你扫地的时候用心念‘扫尘除垢’。”听了佛陀的话,周利盘陀伽很开心,以后他每次扫地的时候都很用心,边扫边念:“扫尘除垢。”突然有一天他想到:“外面的尘垢可以用扫把扫去,那么自己内心的污垢要怎样才能扫干净呢?”就这样周利盘陀伽终于开悟了。

我们要坚决去除贪欲、嗔恨、痴心、嫉妒、傲慢等不良的心物。

这些心物会影响我们心灵的健康,导致人格缺陷,无法回归自然。

老子日:“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从古到今,许多人都是因为贪权、贪利、贪色、贪名等而导致国破家亡,损人损己。人一旦起了“贪”念,就欲壑难平,心再也无法清净,最终将你一步步地引向深渊。

李斯年轻的时候对事物就有偏执的看法。他看到厕所的老鼠又脏又臭,还要受饿、挨打,然而,同为鼠类,粮仓的老鼠却又肥又大,生活安逸。所以,他认为最大的不幸就是贫穷,最大的痛苦就是卑贱。此后,他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通过获取权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于是,他去拜荀子为师,学会了一些帝王之术,然后就投奔秦国宰相吕不韦。下山前,荀子见他如此爱好追逐名利,长叹一声:“恐怕这样下去,不得善终啊!”后来,李斯果然得到了吕不韦的重用,善用心计的他又取得了秦始皇的信任,等到吕不韦一死,自己就取而代之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到手的荣华富贵,对国君的倒行逆施从不进行劝谏,反而推波助澜。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暴行与李斯也有很大关联。暴君病逝后,他又与赵高狼狈为奸杀害忠良、谋权篡位,谁料赵高因李斯位高权重,又比较有政治眼光,不利于他控制秦二世,于是便设计陷害李斯。李斯被判处“全刑”——刺字、削鼻、截舌、腰斩等酷刑。李斯不禁怀念起过去的日子,回头看着次子,无限深情地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意思是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去上蔡东门打猎、追逐狡兔,又怎么能办得到呢?说罢,父子二人相对痛哭。

古哲云:“怒是猛虎,欲是深渊。”既然贪欲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扫除心灵的污垢是需要点滴功夫的,我们能常常施与他人,就会慢慢地减少贪心。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佛家讲:“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

    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格哈德·恩斯特教授的经典哲学入门书籍。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阐述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问题、经典作品、重要人物。书中保留了古典哲学的传统,涵盖西方哲学多个流派。书中内容共分七章,分别论述七个重要哲学论题——用一周的时间,一天一个论题。无论是哲学门外汉还是专业人士,本书都是系统了解哲学的适合选择。
  • 标准论概论

    标准论概论

    本书是阐述作者上世纪80年代草创的标准论的。书中指出,标准不可或缺,标准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的衡量上起着决定作用;说到了作者已解决了人们一直未解决好的标准是什么问题,从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阐明了可与力学三大定律相比拟的标准论的三个定律:“标准由人确定定律”、“标准决定定律”和“权威统一标准定律”;说到了标准论定律的具体应用;还说到了标准论的方法论方面的事。
  •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共四章,分别为“《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景”、“批判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的贫困》第一章导读”、“批判蒲鲁东的哲学:《哲学的贫困》第二章导读”、“《哲学的贫困》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哲学的贫困>导读》以《哲学的贫困》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哲学的贫困》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热门推荐
  • 出沙

    出沙

    一场清雪过后,草原上的风就多了几分凛冽,平展展的草原隐隐约约呈现出大漠的苍凉。风中草如奓起的头发一样乱蓬蓬飞舞。天空碧蓝,又高又远,不时飘过的云朵遮住太阳。受内蒙古冷高压影响,这片草原在这个季节里,天气变幻无常,冷雨、雪花、冰雹在一天之内交替光顾。最可怕的是大风雪,常常在傍晚时分刮起,稍有疏忽,牧民的牲畜就会走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什么时候起,风雪中多了肆意飞扬的沙子,草场悄悄萎缩,土地日渐沙化。草原初冬的傍晚略带秋的柔和,柔和里暗藏冬的冷峻,偶有雪粒从晴朗的天空飘落,打在苏伦嘎蓝色的蒙古袍上。
  • 大汉韩信

    大汉韩信

    《大汉韩信》自2016年初版以来,颇受读者青睐,不到两年时间,全国各大书店均已售罄,读者的厚爱,使我不得不以更加恭敬的态度来面对再版,修订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删部分内容。由于初版统稿时间较为仓促,再版时对一些稍显粗糙的文字进行了修改和润色,增加了初版中没有的图片,并配出文字说明。二是力求前后一致。传记是通俗读物,为明确表达作者的倾向,既不能多作考证,又不能回避,且将自己考订内容反映在作品之中。如书中描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元代才有记述,而后面对话中,又多次陈述,改为“明出陇西,暗度陈仓”。三是统一地名、人名。作为一般传记作品,陈胜的称呼用得更广些,“陈涉”改为“陈胜”。针对钜鹿之战写法不一致的处理方式,将“巨”统改为“钜”,等等。
  • 洪荒史书

    洪荒史书

    Ps:这本书不是普通的洪荒流的小白文,算是以我为主重新定义一下洪荒,绝对是你没看过的洪荒故事!洪荒之初,大道无情,在争夺种族繁衍的利益中,在万族争霸,争夺昌盛大运的时代里,无人可逃得过被杀戮的宿命,但每个绽放光彩的生命,都将在凋零的时刻,记录下属于自己的史书
  • 布达佩斯奇遇

    布达佩斯奇遇

    美国华人女记者带着女儿出游欧洲,在布达佩斯与浩浩荡荡的叙利亚外逃难民相遇,并目睹了这样的镜头:七岁的男孩原本跟随母亲和妹妹逃离战火流落异国他乡。途中前路受阻,为照顾更年幼且途中生病的女儿,母亲不得不冒险忍痛将儿子托付给陌生路人,让他跟陌生人继续前往德国。女记者见状,心如刀绞——21世纪了,人类的苦难怎么还总是如影随形?一多瑙河对岸的山坡上太阳已经升起来,河面上波光粼粼,闪烁耀眼。邵向群和高中毕业不久的女儿苏菲亚走出河边的酒店大堂,坐上出租车前往火车站。她们从洛杉矶来布达佩斯逗留了几天后,计划乘火车前去维也纳。
  • 灵药经

    灵药经

    一场大火,云芙从臭名昭著的巨富奸商的神坛跌落到那段刻骨铭心的落魄乞丐点时光;可能是老天爷都看不惯她那副嚣张跋扈的嘴脸了吧!不然怎么会让她从三十岁回到十三岁,十三岁,是云芙心中的刺,是一生都不能释怀的伤疤,更是她自认为一生的耻辱。就像是狼之暗刺,龙之逆鳞,也曾有人自作聪明的让云芙这段阴暗岁月曝光日下,下场可想而知……云芙还是十分气愤,怎么好死不死就会到十三岁了呢?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
  •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未来星

    未来星

    未来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别人一见她都管她叫未来星。未来星本来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风沙”该名合成于网络上最时髦的爱情经典名句“我是风儿,你是沙”的精华而成在这座小山城人的眼里,风沙的名字,可真的有点让人只要听着大热天里就能流出冷汗来而风沙小姐在没有变成未来星之前,她对名字的看法是,名字只不过是一个女人涂在嘴唇上的口红颜色“我风沙无论把自己的嘴唇涂成任何一种颜色,我依然是我自己,我有自己做不完的梦和迷人的小酒窝”未来星很为自己能从风沙进步为“未来星”的成就自豪。
  • 源城之史

    源城之史

    世界进入魔法时代,却遭遇资源争夺的战争。承载着大陆重任最后的希望种子最后将会抵挡何处?
  • 越走越荒凉

    越走越荒凉

    下乡知青洛阳插队落户在藏族小寨子。在这里,他遇上了把他当亲儿子看待的藏族老阿妈阿意白玛、父亲一样严厉的多吉队长、在生活上给了他不少帮助的像哥哥一样的阿嘎。他与本地女知青美丽清纯的达瓦拉姆相知相遇,使刚刚步入生活的洛阳,感受到了灵肉相融的美好爱情,可是,面对空潆的人生理想,年少的洛阳第一次品尝到了惆怅的滋味。达瓦拉姆成了公社小学教师。她认识了嘉措格老师,找到了她的真爱,希冀有一个可以终身停靠的港湾。在一个狂风四起的夜晚,达瓦拉姆为寻回偷偷溜进沼泽地套兔子的两个孩子,陷进了深深的泥淖里……生性顽强的苗二,不惧权势,同心爱的姑娘翁姆私奔,流浪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