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做个顾全大局的智者
豁达大度、胸怀开阔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风度的表现。人们对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最信服。
楚庄王时,大臣斗越椒率兵反叛。楚庄王听后,赶快带兵平叛。几经辛苦,才算平定了这场动乱。
平叛后,楚庄王大摆席庆贺,他说:“今天叛贼死了,国内平安,我们这个宴会就叫‘太平宴’,大家尽情吃喝,玩个高兴。”大家一听十分高兴,边吃边喝,边喝边聊,到了日落西山,仍不尽兴,楚庄王一看,就叫人点上蜡烛,继续玩乐,并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给大臣们进酒。
这时,忽然一阵风吹来,蜡烛吹灭了,管灯的赶快去取火。这时,席间有一大臣,见许姬长得漂亮,就趁着酒兴,伸手拉住许姬的衣袖,许姬大吃一惊,赶紧用左手把袖子扯回,同时右手把这个人帽子上的缨花拔了下来,吓的那人赶紧放手。
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说:“我去给大臣敬酒,没想到有个人竟然对我无礼,乘黑扯我的袖子。我已经拔下了他头上的缨花,只要蜡烛一亮,就知道是谁了。”
庄王却连忙对大臣们说:“今天这个宴会,大家都把帽子取下来,喝个痛快。”等蜡烛亮时,大臣的帽子早都摘掉了。到底是谁自然不得而知。
宴会散后,许姬责怪楚庄王。庄王笑着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今天是图个高兴,如果因此而惩罚那人,就会伤大臣们的心,这有违我设宴的本意,你就不要介意了。”
后来,楚庄王率兵攻打蒸锅,副将唐狡特别勇猛,率领多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把唐狡找来,要重赏他,但唐狡说:“上次宴会上,拉许姬袖子的人就是我,感谢您的不杀之恩,今天我舍身以报也是应该的。”
在这里,楚庄王不计较唐狡的过失,可谓豁达。正是他顾全大局,才最终使他得到一个为自己保天下的良将。顾全大局,的确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基辛格来华访问时,与周恩来进行会晤。会谈中,周恩来就明确地提出:“毛主席已经看了你们拟的公报草案,明确地表示不同意。这样的方案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他本来想用一种轻松谈笑的口气开始这次谈判的,遇到周恩来口气坚定的表态,他的口气也转向坚定:“我们初稿的含义是说,和平是我们双方的目的。”
“和平是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得到的。”周恩来说,“你们的初稿是伪装观点一致,我们认为公报必须摆明双方根本性的分歧。”
基辛格并不退让:“我尊重总理的信仰,但把那些一贯正确的教条写在公报里是不合适的。”
周恩来严肃而心平气和地说:“你们也承认,中美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如果我们用外交语言掩盖了这些分歧。用公报来伪装观点一致,今后怎么解决问题呢?”
在这种针锋相对的僵局里,总理面带微笑的请大家吃烤鸭。这样适时地转移话题,也缓和了谈话的气氛。
一顿烤鸭吃过之后,周恩来向美方提交了我方拟的公报草案,并笑着说:“公报有双方各自阐述的立场观点。我方已经在公报中阐述了我们的观点,下面由你们阐述观点,然后双方再进行讨论。”
基辛格当即看了,大为惊诧;他的助手们看了,面面相觑。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公报初稿之构思是前所未有的。它以十分鲜明的词句阐述了中国对一系列问题的坚定立场。基辛格沉默了一会儿,对周恩来说:“总理先生,这样的方案,我看,在国际上和美国国内都是无法接受的。”
谈判僵持着,没有丝毫进展,大家的脸色都很严肃,气氛也比较沉闷。
周恩来语调并不高,却说得十分实在:“用漂亮的外交辞令来掩盖分歧的典型公报,往往是祸根。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会导致更深的矛盾。”基辛格脑筋转得快,口气有所松动:“我们不能光是列举不同的观点,而是必须向着未来有所前进。”
周恩来敏锐地抓住基辛格的话柄,说:“公开地摆明分歧,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通向未来的第一步。博士,你说是吗?你们不妨考虑一下。我们稍微休息一会好吗?”周恩来再次缓解了谈判的紧张气氛。
周恩来很有信心。基辛格作为一个外交家和谈判高手,他如果有诚意,一定会理解和明白中方草案的妙处。果然,基辛格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一番紧急磋商后,豁然开期,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许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能够解决我们的难题,这就是中国方案高妙的地方。”
休会片刻之后,基辛格告诉周恩来,美方愿意接受中方初稿的基本做法。在接受中方初稿的基础上,基辛格提出了一些补充,说:“公报中表述不同观点的文字必须互相适应。我觉得,中国的某些提法表达方式过于僵硬,而令人难以接受,对于你们报纸上常用的那种火药味很浓的提法,那种好像是审判我们或是凌辱美国总统的文字,总统是不会在这样的文件上签字的。”
基辛格豁然开朗之后的妥协使周恩来很高兴。至于草案的文字用法,也是好商量的,基辛格答应第二天上午提出美方的草案。
周恩来这种从大处着眼而不斤斤计较的外交风度,使基辛格敬佩不已。在基辛格的回忆录里,基辛格这样写道:“我不久就发觉,和周恩来谈判的最好方式,是提出一个合理的主张,详加说明,然后坚持到底。我有时甚至把内部文件拿给他看,使他了解我们为什么达成这个结论。”
作为说服者,不能老想着让对方事事都按自己的意愿办,要懂得从大局着想,不要斤斤计较,不要给别人一种很小气、咄咄逼人的印象而因小失大。正所谓“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10.倾听,倾听,还是倾听
曾经有个小国派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能说会道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一位汽车推销员,有一次向顾客推荐一种新型车,他热忱接待,并详尽地为客人介绍车子的性能、优点。客人很满意,并递上名片,有说有笑地随他一起走向办公室,准备办理购买手续。岂料,从展厅到办公室,短短几分钟,客人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正要办手续时,突然决定不买了,眼看就要成交的生意“黄了”。
这位顾客为什么突然变卦?推销员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回忆着自己的每一句话,并没有发现讲错的地方,也没有冒犯顾客的地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忍不住给那位顾客拨了电话:“很抱歉!我知道夜已深了,但我检讨了一整天,还是想不出自己错在哪里,因此冒昧地打电话向您请教。”
“真的?你在听吗?”“我在听。”
“可是,今天你并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我签字之前,我提到我儿子即将进入密歇根大学就读,我还跟你说到他喜欢赛车和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可你根本没听我说这些话。”
听得出来,客户对他很不满意。事实上这位推销员当时确实没有在意客户的话。对方继续说:“你只顾推销自己的汽车,根本不在乎我说什么。我不愿意从一个不尊重我的人手里买东西!”
原来,那位客人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全家人异常高兴,并决定凑钱买辆跑车送给儿子。客人谈话中数次提及儿子、儿子、儿子,而他却一味强调:车子、车子、车子!
这位推销员恍然大悟。他从此引以为戒,外出推销不仅带上自己的“嘴巴”,更带上自己的“耳朵”,带上感情、带上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