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400000011

第11章 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经典论述(3)

(二)***与党报群众工作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党的宣传家之一,他主办、关心和指导过的报刊有多家。1922-1923年他领导安源工人罢工时,就参加和领导了《安源旬刊》的工作,同时还是华北《工人周刊》的特约通讯员。1928年他领导了顺直省委的机关刊物《出路》。

参加长征后,他到华北,在北方局机关刊物《火线》上发表了系列评论。

1936年,他两次致信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1939年起,他从中原到华中,领导了一系列党的报刊工作,先是《抗敌报》,接着是《江淮日报》(他兼任该报社长,并为报纸题写了报头)、《江淮》杂志、《盐阜报》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上,《人民日报》的许多文章和社论,都是经过他审阅、修改后发表的。在多年的报刊实践和领导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党报经验,其中关于群众工作的经验集中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等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肯定党报在党的群众工作中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桥梁”的观点。在引用列宁的话“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之后,他说:“千座桥,万条线,主要的一个就是报纸。报纸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是最厉害的脱离群众,就会发生很危险的情况。”而且,他认为党报这座桥梁是双向的,一方面中央依靠党报“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依靠党报向中央“有所反映,有所要求,有所呼吁。”实际上,***已经创造性地将党报过去的“党曻党报曻人民群众”的单向传播变为了“党犠党报犠人民群众”的双向传播。

二是强调党报为读者服务的“读者本位”意识。他曾经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向记者们提出:“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人家看的,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看报的人从你们那里得到材料,得到经验,得到教训,得到指导,你们的工作就做好了。”同时,他还强调读者对党报工作评价的重要性。他说:“你们的任务是写给读者看,读者就是你们的主人,他说你们的工作没做好,那就等于上级说的,你们没有话讲。”三是强调党报工作者要勇于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敢于为人民说话,当好人民的喉舌。“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情绪反映出来,作用就很大。人民的呼声,人民不敢说的、不能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作这样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四是重视对读者进行调查研究。在1956年谈到新华社的稿件问题时,他说:“要很好地研究报纸的需要……要能适合报纸,自然最后是要适合读者的需要。你们要调查报纸的读者对象,究竟某一家报纸的读者是些什么人,他的要求是什么。”在党的高级领导人中,***是最早提到调查报纸读者问题的,虽然他这里说的是新华社,但对于党报来说同样有指导意义。

(三)邓小平与党报群众工作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一生中曾两次参加党的报刊工作,一次是1922-1924年在法国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团刊《少年》和党刊《赤光》的编辑出版工作。另一次是1933-1934年主编红军的机关报《红星报》。

1950年,他主持西南地区工作时,发表了《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宣传思想战线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具体而言,邓小平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联系群众”作为办好党报的必要条件。1950年他就指出:“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邓小平认为,办好党报党刊也必须坚持。

二是报纸的内容要贴近群众。邓小平认为办好地方报纸,是党报贴近群众的重要方法。地方报如何贴近群众呢?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报纸要登中央发的一般消息,但作为地方报纸,新华社总社的广播稿不一定全用,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要考虑对象,能不能看那么多,看了懂不懂。”三是党委和政府领导要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他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大大发扬,“领导上,党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现在敢说真话的人太少,要鼓励说话。对有些与事实不符的批评,必要时也要提醒和说明。”四是重视研究读者来信。他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五是丰富了党报党性原则的群众性内含。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或群众性),曾经一度引起争论。1942年4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中说:“党报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自此,便有党报“四性”说。邓小平1979年指出:“党性也包括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等等”。把党性与群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是重视党报对人民群众的作用。“任何政策如果只同干部见面,不同群众见面,是不能发生效果的。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正因为党报作用很大,所以邓小平非常强调以正确的舆论教育和引导人民,“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

(四)江泽民与党报群众工作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自1989年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到2001年,他每年都要对新闻、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亲自参加当年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或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他曾先后视察《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重要媒体,并作出重要指示。在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与党报群众工作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肯定党报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早在1989年,他就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愿望;能够及时地传播国内国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动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喉舌”、“反映群众”、“传播信息”等论断,我们可以看出江泽民的看法更全面,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是把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在谈到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时,他说:“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他鼓励新闻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并认为,“归根到底,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群众,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群众。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新闻作品写作的原料、灵感、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无尽源泉。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宝贵经验、丰富知识、生动语言,努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三是强调党的新闻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致性,把“群众观点根底”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五大根底之一。1996年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江泽民指出:“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四是强调新闻媒体要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人民群众。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他进一步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五是强调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群众思想的调查研究。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1993年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他就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的论断,指出“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就指出:“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积极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舆论监督。”

(五)胡锦涛与党报群众工作

胡锦涛同志自1992~2002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的高级领导岗位10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过多次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或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也视察过党的重要媒体,并发表过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新闻宣传思想集中表现为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三贴近”原则的丰富和发展,其中不乏涉及党报群众工作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新闻宣传工作“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宗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民”要求。2003年7月,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民”要求,既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项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二是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2003年12月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可以说,这一讲话精神把“以人为本”解释得更全面,也更具体。

同类推荐
  • 深度语文

    深度语文

    本书是王开东老师深度语文探索的经典力作,是他20年教育教学的精华集萃。全书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特别是深度语文的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作者践行最前沿的课程架构、最透彻的文本剖析、最精到的课堂把握、最鲜活的课堂实战,把抽象的课堂理念衍化为课堂教学的直通车。书中的文本解读和精彩课例,是作者魅力课堂的集中展现,深受广大教师喜爱。本书获“江苏省首届十年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讲座中,方汉奇教授首先对中外新闻史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并充分肯定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报纸起源、苏共报刊史的影响、对个别报刊报人评价的偏颇以及对封建报刊态度等突出的四个问题做了分析。方汉奇先生对我国新闻史研究提出了多谈深度,多做个人,多集材料的主张,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整体提升方向。
  • 走走·看看·想想:詹得雄新闻作品自选集

    走走·看看·想想:詹得雄新闻作品自选集

    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拿来形容我编这个自选集的心情颇为贴切。新闻工作者大多有这样的遗憾:一辈子写的东西大抵是“明日黄花”,有的当时大家觉得不错,但时过境迁,便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修炼不是别人眼中的修炼,而是实现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成功不是别人的付出,而是自己实现自己的梦。 对于青少年,一本书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思傅会,花十年工夫而成就的《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一书,在众多励志类图书中别开生面,行文流畅,简洁生动,不唯对青少年,即使对成年人也颇有启迪效用。它会在思想上、行动上给读者以帮助和指导,以“修”为主线,引导青少年强心益智,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事,帮助青少年跨越成长的艰辛苦楚,飞得更高更远。
热门推荐
  • 化身锤石在异世的日子

    化身锤石在异世的日子

    醒来发现自己化身魂锁典狱长,怎么办?在线等,急。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我是魂锁典狱长,却又不是魂锁典狱长,我不再是那个童谣与传闻中的残忍刽子手,我为自己带盐。忘了说了,唯一不变的一点就是,我仍然是个魔教中人
  • 江山为聘:毒妃魅惑天下

    江山为聘:毒妃魅惑天下

    身背血海深仇的沈夕颜重生了,她从昔日帝王的“沈贵妃”变成了帝王的妹妹“三公主”,还嫁给了帝王的眼中钉顾晨熙为妻。看着渣男稳坐皇位想要称霸天下的样子,沈夕颜双手暗暗互搓。她要搞事情!比如,先搞个皇位?只是,还没等她开始行动,那个一直嫌弃她是他妻子的男人,竟然手捧玉玺,以将江山为聘。更是单膝跪下,深情呢喃。“不知公主,可愿意与我一起共享江山?”
  • 侯门嫡女之玄师

    侯门嫡女之玄师

    京中传闻重华郡主自幼体弱,更是在乡野长大,是必怯懦粗鄙……然后某郡主回来了。
  • 补天石头传

    补天石头传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女娲补天遗留下的三块补天石的故事,故事改编上古神话,反映现实生活,当然也是尽可能的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好看又不缺乏营养。
  •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沐少,隐婚娇妻宠入骨

    傲娇沐少,隐婚娇妻宠入骨

    “你是我老婆,自然要给我生孩子。”一夜醒来,唐晓众叛亲离,养妹勾搭上自己的男友,被赶出家门。软弱无能,呆傻可怜,成为别人口里的废物。原来落魄的豪门千金,撩到京城大名鼎鼎的沐家少爷。婚后,谁说他清冷禁欲、不近女色。一个是娇萌的n线女明星,一个是霸道邪魅的总裁,1V1双处。〖浪漫、甜宠、豪门〗
  • 半米的距离是爱情

    半米的距离是爱情

    许是上天故意捉弄我。为什么要叫我认识你,叫我们相识。相知……明知到是没有结果的结果,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为什么自己却放不下。心里老有她。就像是一块磁铁深深的吸引着我。如果可以选择,我宁可不去认识你,不愿意让自己爱上你,更不愿意给予你伤痕……
  • 近距离接触陈佩斯

    近距离接触陈佩斯

    众所周知,陈佩斯是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却很少有人知道,陈佩斯自诩小学毕业,并没有上过任何专业艺术学校。可是,受上海戏剧学院邀请,他的喜剧实践经验和理论展示,居然走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艺术圣殿,并由他指导大学生们实践和体验陈氏喜剧的风格。此举不但受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师生们的认同和赞许,同时还得到戏剧界同仁们的认可和推崇。从喜剧小品到电影、电视,再到舞台喜剧的升华,用他自己的话说:演小品不过瘾、也太麻烦;演电影门坎儿高、太繁琐;演电视剧周期长、运作难。
  • 寒寒何以为家

    寒寒何以为家

    作者寻求亲身经历所写我没有学历,没有家庭经济!一切事物都是亲身经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