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000000074

第74章 爱情爱情(1)

〔德〕君特·杜克斯/著

贺克/译

爱情的意思

爱情内含的是一种与他人的固定关系,那是一种热切的愿望,想在他人的身体地带(K-rperzone)过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适度的限定,与此相比,后面我们还要提到的浪漫主义的爱情要更具戏剧性,而后浪漫主义爱情要更为抑制。在这一限定中,爱情概括了两性共同体的所有阶段,不仅包括开始时心醉神迷的热恋阶段,而且也包括紧随其后的日常琐事阶段。在后一个阶段里,如果爱情仍在继续,就会逐渐出现一个平静的意见一致的共同体,他们将共同迎着死亡而生活。那些一生都息息相关的人辐射于古代石棺上的这种冷静的欢快让人注意到,爱的重要性在生命的联系中才展现出来。

自古就有的爱情

当人们以这种方式定义爱情的时候,人们可以说,一直以来就有爱情;两性一直就通过爱情互相联系在一起。还可以说:如果人们试图重新建构各种原因,来说明为什么在紧接自然史之后能够产生一种人类生活方式,那么人们会发现,这一产生过程之所以成为可能,仅仅因为,两性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爱情才形成的。

认为一直以来就有爱情的看法,与流行的但在科学界也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相左。后一种观点认为,爱情是一种相对比较年轻的成就,不超过300年,恰好是发现浪漫主义之时。捍卫此观点的人否认早期社会中的两性关系是一种未曾有过等值物的、对人类存在方式的记载,把后者简化成一种具有前创造性(Prokreativ)的兴趣以及农业社会中旨在增加所有物的兴趣。这个观点从经验上和理论上都同样站不住脚。历史文献以及我们今天在所有社会中所能够做到的观察证明,不考虑其他兴趣,在早期社会两性关系的基础上有着和我们当代一样的需求,这些需求转变成爱情。即使在早期聚居和游猎社会以及单一的农业社会中,人类也不是像动物那样交配。只不过主体变换了,他们生活的世界也同样变换了,爱情也如此。毫无疑问,爱情是一种历史现象,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的精神存在形式也是如此。

形而上学的缺失

如当代对世界的理解所表明的那样,爱情是缺失形而上学的爱情。和人类一切生活方式及突出特性一样,爱情紧随着演进的自然史而成为一种独特的人类两性关系。形而上地看,与人类这一“此在的”其他崇高特性一样,爱情也是以一个绝对的根源为其最终的基础:上帝。从绝对之物(das Absolute)到世俗这一毫无根由的转向看上去似乎是对爱情的表达。所以有不少宗教特意把绝对(上帝)当做爱这一主题来处理。在《旧约》中,上帝与以色列各部族的盟约可以被理解成类似于婚约的盟约——比如与耶利米(Jeremias)的约定。在约翰(Johannes)的第一封信中有一段直白的表述:“上帝即爱”。基督教神秘主义复活了神之爱与人之爱的融合。两性之爱成为上帝之爱的中间人。爱情因而意味着向对方保证:“你将会不死,因为我爱着你。”

非忘我的爱情

人类的爱情有些特别:它首先是一种非忘我的爱。人肯定是想要让自己获得什么东西,才会去做什么事情,这也包括去爱。不管这种“想”(Wollen)可能会有多么无私,但是其动力基础仍然在于,为自己寻找点什么东西。处于恋爱中的人实际上确实想要从对方那里得到些东西;恋爱的人也愿意对方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些东西。自古以来,情书中就全都是些关于离开对方就没法活,对方就是自己与世界的一切联系,对方是自己存在的依靠等等的誓言。不容忽视的是,每个恋人在将自己的与对方的生活联结起来的时候,也把自身的存在变成了对方的命运。简短说来,如果没有完完全全进入自己与对方的故事中,那就不算是恋爱。有时候,我们说到众神时,也会说,他们恋爱是因为他们需要人类。带着自身的生活兴趣(Lebensinteressen)卷入与对方的故事之中,并不会阻止人们为对方奉献一切。恰恰相反!只是因为人们以这种方式与对方结合,对方才能获得其意义,这才产生了被我们称为利他无我的爱恋。所以不言而喻有这种无私的爱。

生物基础(Grundlage im Bios)

从进化的角度理解人类这一“此在”的组织,似乎在对爱情的理解上玩了个小花招。爱情在生物学家看来是进化的结果。与其他的生命形式相比,在进化中实现的是能够带来繁殖优势的方面。社会生物学家称之为身体状态最优化。其中透露的简短信息是,我们之所以爱,是因为两性之间组成一种繁殖共同体被证明是具有优势的。诚然,人类的两性共同体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精神的存在方式一道形成,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以家的形式出现。正是因为被包含在对所处社会文化的适应过程之中,通过爱而形成的家庭两性关系才在事实上被证明是有利的。爱情被证明是有利的,这没有说明从其自身角度来看,爱情是如何形成的。对生物学进程的理解却并不能给我们提供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只有通过理解对所处社会文化进行适应的基本过程,我们才能找到答案。人类进行恋爱,是因为在社会文化发展与精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恋爱的需要。这是两性共同体得以形成的最接近的原因(der proximate Grund)。所以有理由说家庭组织不再被认为是开端于前更新世(vor dem Pleistoz-n),即两百多万年前;而是开始于对所处社会文化的适应过程之初,即一百八十万年前。当然,那时并没有形成随着现代意义上的智人(homo sapiens)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情,它开始于三万年前。对所处社会文化的适应过程在先。

亲密性和性

和一切对人类的社会文化的、精神的存在方式发挥着基础作用的组织形式一样,人类的爱之能力其根源也存在于早期的个体发育之中。6个月之前的婴儿处于共生关系阶段——心理分析理论专注于此,这一阶段的塑形功能并不是那么突出;此后的阶段,孩子开始脱离共生关系中的关联人(Bezugsperson,心理学和社会学术语:基于私人关系之上个体行为和思想受其影响的人),但同时也积极地把自己与关联人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当他能够往回连接起一个消除了紧张、信任得以确认的区域时,他才能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获得行为能力(Handlungskompetenz)。在与照顾自己的关联人的联系中,婴儿在关联人的身体区域中寻找并找到安全感来对抗世界及其自身中的不安。因此,在对所处社会文化进行适应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亲密性必然成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且也会是持续一生的需要。

儿童时期的亲密性也会逐渐发展:孩子逐渐获得更多的自治能力(Autonomiegewinn),这将导致他最终离开父母家。农业社会中,这一最后的阶段通常被认为开始于在一个陌生家庭中帮工。随着童年家庭被明确转换成青春期寄居家庭,孩子需要重新定位亲密性这一持久的需求。这时已经强大起来的,以生殖器为中心的性开始出现。主体在自己变化了的发展水平上,从性的角度重新组织亲密性,这将对人类两性关系的形式产生影响。人们发展出一种对爱的需要,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信任远远大于他们在社会中所能找到的。对亲密性的需要使每个人超越性的欲望潜能而需要他人。正因如此,性在与亲密性的联合中才赢得人类重要性。为了理解二者的这一结合,我们需要意识到,重新组织并不是倒退回先前的童年阶段。在青春期就为了生活而劳累的人,与童年时眼见他人为此奔波而让自己衣食无忧的那个他,二者并不是同一个人。进行重新组织的是一个完整的、期间经历文化教育而发展的个人。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亲密性也是一个历史现象;早期社会形态中的亲密性与我们现阶段的亲密性是不同的,但那时也存在对亲密性的需要。

同类推荐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热门推荐
  • 快捷拌菜

    快捷拌菜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心若阳光,世界才会与你温暖相拥

    心若阳光,世界才会与你温暖相拥

    这是一本帮你驱散内心阴霾,重拾积极人生的正能量读本。我们常常因一些小事而焦虑、忧郁、后悔、迷茫。其实,让我们不幸福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实的心态。没有稳定的内心世界,就没有美好的生活世界;赶不走坏情绪,就无法迎接好情绪。本书就从心态和情绪两方面入手,帮助你打造阳光心态,树立积极情绪,建立不抱怨、不焦虑、不忧郁等正面情绪,助你超越悲观,助你一生好运。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将李嘉诚的成功历程逐一呈献给大家,给渴望成功与财富的大众读者树立了决心、梳理了思路、告诉人们如何突破自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让财富来敲门。同时,本书还将李嘉诚创造财富的诸多细节揭晓与众人,给渴望成功与财富的大众读者树立了决心、梳理了思路、告诉人们如何突破自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 冉冉物华生

    冉冉物华生

    要说一个人花心,大概是因为他还没遇到一个值得他深爱的人,一旦遇上那个对的人,他将驻足停留,任周围狂蜂浪蝶,他的心已不再彷徨。一场意外的自杀,将越冉拉进爱情的阴谋里。一回莫名的错认,牵扯出孪生姐姐的身世迷。一次美丽的邂逅,让她再难逃“花花公子”的手掌心。“劝你不要接近髙逸尘,他不过是把你当做他的絮儿!你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初恋替代品而已!”“那你呢?你还不是为了抢你弟喜欢的人让他心痛而已!”……“离吴璟轩远一点,这个人身份不明,他接近你一定有目的。”“那你呢?你身份就明了,可惜是个花花大公子!人家吴璟轩至少专情!”
  • 下第述怀

    下第述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

    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

    唐失其鹿,群雄逐之。盛世繁华的大唐,已在历史的烈火中化为一堆残墟废烬,霓掌羽衣的风流,早成不堪回首的伤痛。天下汹汹,谁得其鹿?唯兵强马壮者能为尔。五代十国,常被认为是残唐之余,枯燥乏味,远不如相同历史轨迹的三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是悲壮的,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爱与恨,刀与火,绝望的呐喊,五代十国同样拥有。本书力求从涉及五代十国的《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资治通鉴》等乱如麻团的史料中,分析辩驳,寻找挖掘出最接近时代的历史真相。五代十国能绝世风流者三:帝王中柴荣,大臣中冯道,诗词中李煜。柴荣才是结束唐末以来战乱的最关键人物,只天不假年,否则必将成为唐太宗那样的千古一帝。冯道在乱世中王朝扶杖入相,天下礼敬,他的处世之道,于今人生存大有裨益。李煜的人生悲剧,那一篇篇和着血泪的词文,触动着每一颗柔软的心灵。柴荣、冯道、李煜,书写着五代十国最为华丽的时代篇章,但五代十国的风流人物何止千百。铁血朱温、风流李存勖、仁厚郭威,狡黠王建,疯狂刘岩,志大才疏李璟,以及无数名臣名将,他们用自己的人生悲喜剧,共同打造五代十国这一绝美的历史大戏。五代十国的精彩,扣人心弦,在他们的热血风流中,后世的人们可以从中品味出人性的真实。
  • 突破了未来

    突破了未来

    主角';罗茂徐斌零实其他成员组成突破小队这支小队第一次执行任务没想到这任务是S级这支小队不知道这任务是S级只有队长零实知道这任务S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沪上秘闻

    沪上秘闻

    或是在暗夜中踽踽独行,或是在阳光下信仰坚定。战斗不仅发生在战场,也发生在深不见底的敌营。1939年,特务委员会“76号”在上海成立,一场生死较量悄然上演。日本留学的闻家少爷闻思远,接到一封密信后悄然回国。在76号,不仅要提防敌人,还要面对自己的大哥。此后,一件又一件的意外事件发生,使各方开始怀疑他的身份……而他,也开始发现家中每个人仿佛都在伪装……
  •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用纪律和制度说话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用纪律和制度说话

    制度让文化落地生根。下令不随便,令出如山倒。避免以最高的效率做最没有用的事。借来的火,点亮不了自己的心灵。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善于把发奖金的激励手段用活。设法让下属愉快地接受处罚。制度到位,责任到人。好的制度才能造就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