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000000049

第49章 “自由立兹”的周德伟(3)

然而,以胡适声称和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恰恰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歧路。那个“新”,正在于使自由主义从古典的“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这一趋势未始没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但它一旦过“度”,一旦把这个“新”落实到产权制度上,那么,所谓“社会本位”,实际上就是由权力一手掌控的“国家本位”或“政府本位”了。因此,直到1950年代,周德伟在给胡适的信中,依然对当年“国民政府”和相关知识人的作为耿耿于怀:“从前持这种主张最力的,莫过于翁文灏和钱昌照;他们所办的资源委员会,在过去二十年之中,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都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被其窒息而死。他们两位(翁文灏、钱昌照)终于靠拢,反美而羡慕苏俄,也许与他们的思想是有关系的。”

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这次讲演中,照章宣读了包括上面这段引文在内的周信的主要内容,他其实是有针对性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依然袭有大陆的习惯,所以,胡适在讲演中指出:“现在的台湾经济,大部分都是国营的经济,从理论与事实上来说,像哈耶克这种理论,可以说是很不中听的。”哈耶克的经济理论,并不适合国民党初到台湾的威权体制。权力按其本性,对社会的控制,总是范围越大越好、程度越深越好,无论政治、经济,抑或文化。然而,这样的控制直接遏制的就是自由。所以哈耶克用一句话指出了这种控制的必然结果:通往奴役之路。周德伟1947年便获得此书,非常喜欢,很想把它译为中文,但最后的译事却是若干年后由殷海光完成的,这就让胡适通过殷译了解了哈耶克。当胡适完成了对哈耶克的认同之后,是否可以这样说,这位中国自由主义的标志人物,才终于完成了他自1940年代开始的转型,即从年轻时开始的“新自由主义”转型为“古典自由主义”。这是胡适在自由主义内部自左而右的一次蜕变,周德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手作用。

有意思的是,胡适的讲演在《自由中国》杂志发表后,有学者写信给胡适,为计划经济辩护。事后,周德伟拜访胡适,胡适曾拿出这封信,欲请周代为回答。周未应承,同时亦建议胡适以不答了之,毕竟经济学不是胡适的专业,胡适接受了这个建议。在交谈中,周德伟就来信中的问题,面陈胡适,再次强调:“私有财产,乃人民保障自由的最大武器,如果没有财产,生产工具被政府集中所有,肚皮给政府控制了,将无任何自由可言。”对于计划经济,周德伟的解释是:“乃指全国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均置于一个中枢机关控制之下,一切生产分配及消费均由中枢机关控制。个人无任何自由可言,市场机能从根被摧毁……人民一举一动必须受中枢机关的安排,人民只是被鞭笞、被饲养。”这样的表达在今天已为常识,可是推前到1950年代,即使台湾,亦为金石之声。

上个世纪的中国,在自由主义的谱系上,新自由主义多,但甚少古典自由主义。周德伟虽然是胡适的学生,但即使是在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中,亦为珍稀。这样一个从未被苏俄“迷惑”过的知识人,20世纪少到只能掰开指头数,可是数来数去,又能数出几个呢?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两位知识分子,鲁迅的一面倒自不必提,胡适亦眩晕于一时。作为后人,我们固可以抱历史之同情,说是时代局限,但却有人能超越鲁、胡未曾超越的局限。超越那个局限就是超越那个时代。可惜,这样的人往往不被时代理解,反而一生孤寂。周德伟庶几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未必不是郁郁而终的。就他对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知识人的普遍超越而言,他生前和身后的萧条,正如林毓生先生五四那天中午认真告诉我的那样:是时代不配合他。

五“自由立兹”

英语Liberty译为自由,Liberalism译为自由主义,世所接受。严复一生翻译严谨,自称“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他在译密尔的《论自由》时,是柳宗元的一句诗让严复拍板:“欲采萍花不自由”,所谓自由,正此义也。

1903年出生的周德伟是哈耶克在中国的首席弟子,还是在湖南读中学时,经由一位清华留美老师的指导,就系统阅读了严复的翻译原著,因此,晚年周德伟不忘将严复尊为影响自己的第二人(第一是章士钊,第三是胡适)。严、周之间年龄相隔半世纪,却可以拉出一条特别的自由主义弧线:即二人一生都服膺自由主义,二人一生都是中国少有的古典自由主义者;而且二人一生都珍重古老的传统文化,二人又都尝试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会通。当然,严复是这项工作的始作俑者,可是这工作届至五四便发生断裂。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是排斥传统旧文化的,后者是它全力否定的对象。《新青年》固然影响了一代人,但,当时身为北大学生的周德伟,却是一个例外。例外在于,他对反传统的《新青年》不感兴趣,而这正是因为他预先受了严复的影响。

周德伟自台湾退休后,着手翻译业师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不过这书名是大陆的翻译,在此之前,周德伟已先行将它译为《自由宪章》。“宪章”一词来自古老的《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德伟翻译此书不称“译”而称“达旨”,这是效仿当年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做法,因为严氏是用文言重写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周德伟的翻译,其实也是重写了哈耶克。

《自由宪章》是自由主义的经典,只是当世人通译Liberalism为自由主义时,周德伟在本书的翻译中不纳此译并持异义。他不赞成以“主义”定位自由,因为“凡主义乃系一派或一家之主张,必有所偏重,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些“一偏之主义”,“不能为学理上及政理上根本大法”。能成为这个根本大法的唯有自由:“自由乃一切价值之园地,及一切文明生长之创造力”,人类“无时无地,均不可缺此创造力”。故而,自由非“一偏之主义”所能名,必须另译。

何以另译,和当年严复“旬月踌躇”一样,周德伟“绕室彷徨,苦思有得”,最终是在传统儒家中找到了对译资源。周德伟独辟蹊径,把Liberalism译为“自由立兹”。“立兹”不是后缀“-ism”的音译,或者,它是音译表象下的意译。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又曰“己欲立而立人”。前者表示孔子在文王死后,以道统自任(所谓“文”之道,就在我这里),后者则表示立者自我独立也。因此,“立兹”是周氏对孔子上述二句的抽象并合成,用以表明“自由无时无地不存在,亦无人可以缺少者也”。

“自由立兹”,一个新颖的翻译,音意合一,精彩有加。但,惯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注定无以取代人们业已用惯了的“自由主义”。不过,从这样一个翻译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从严复到周德伟,这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古典脉络,在文化态度上,既吸纳西方,又不拒斥传统;而且他们很自觉地从传统中找寻和自由主义可以调适的资源。遗憾在于,一百多年来的近代史,开的是好头,走的是歪路。严复的道统被新文化打断,而后一路倾斜、每况愈下。就一个区区不喜欢《新青年》的周德伟,是无力挽狂澜于既倒的。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

    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

    本书汇集了秦珪老师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从古代的论说文直到近当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新闻评论特点的研究;第二部分新闻评论专题研究,包括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鲁迅、瞿秋白、邹韬奋这几位中外评论名家及其作品写作特色的研究;第三部分报纸评论和杂文的写作,是报纸评论写作特点和技巧等方面的专论;第四部分关于新闻教育问题的思考,是这位老教育工作者以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的切身体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所发出的真诚呼吁和建议。此外,“秦珪自述”是作者结合个人的亲历,叙述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史。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哈佛经典讲座

    哈佛经典讲座

    学习的最大成本,是时间。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尽可能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品位?哈佛大学校长邀集30位世界顶级教授,就人类社会的9大核心知识领域,进行了42堂深入浅出的讲座,最终集结成这部《哈佛经典讲座》。此书一经问世,便风靡世界,不仅美国大学人手一册,也几乎成为美国家庭的必备藏书。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王汝堂编著的《舆梁》所界定的“舆论”,就时代而言,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社会;就事件来说,主要聚焦的是“非理性舆论”事件。力寻的也是针对当今时代“非理性舆论”的破解之道。此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引用或少引用各种参考资料,力戒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之弊。虽使用嘈嘈切切之假语村言,但轻拢慢捻的皆为新语堂处理或研究过的本真之事。
热门推荐
  • 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讲述了:灾难!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触动了心灵这块人类共有的柔软之地。面对严重的自然灾难,地震、火山、海啸、飓风等,生命是何等的脆弱,而面对人为的灾难,空难、海难、疾病、爆炸、污染等,人们又是多么愧疚。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灾难更加猖獗?人类需要探索,更需要反思。《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全面、翔实地纪录了危害人类生存的这些惊天灾难。
  • 蛮定天下

    蛮定天下

    无敌封展镔铁枪,曹青飞刀世无双。算无遗漏程千略,青衣剑客叫李洋。绝世双锤常士安,箭无虚发项丘山。三军统帅霍青宁,辅佐孟晨霸中原!21世纪的八名大学生,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八个人利用重生的机会,各自练就一身不俗的本事。在这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他们如何一步步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面对大众熟知的一个个英雄人物,相遇之后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请与我一同经历,这八人不凡的人生。
  • 独言

    独言

    十六岁的花季少年,是什么让原本优秀的学生走向堕落;又是什么把已成行尸走肉的少年重新变成了才子;爱情在安静的世界里生长,天使终于这段翅膀降临人间;亲情的无奈,友情的真诚,真实与虚伪的串联…… 高中四年的成长经历,爱情与人生的初次思考,没有人可以诉说,没有人可以理解十六岁的少年是如何想明白这么多事情的,只有自己孤独的在天台与湖边云山雾绕,少年成长的辛酸只能自己去孤单…… 单薄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那么的孤独,只有一个人,过去的已成现在,现在的还在未来,未来也即将成为过去,孤独的面对才是男人本色……
  • 当我拥有你

    当我拥有你

    周苡苒第一次与刘北锡的相遇实在是尴尬或许颜狗的命运就是这样,最终周苡苒还是始于颜值,忠于人品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废柴逆袭:嫡女归来

    废柴逆袭:嫡女归来

    前世,她是相府嫡女,却被庶母陷害,沦为痴傻。即便如此,父亲还不忘废物利用,将她嫁给身份尴尬的前朝太子!却不料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前太子,竟是她痴傻十年唯一怜她护她之人。为了护他,她被庶姐毁容剪舌惨死。再次睁眸她重回八岁,而她究竟还能否与他再续前缘?他,倾世风华,前世今生,判若两人,却始终逃不过一个情字。他,傲世无双,一袭布衣难掩至尊气魄,唯独对她百依百顺。他,天下第一琴师,蝴蝶面具遮就倾城之貌,事事以她为先。他,品行高洁,却甘愿陪她在黑暗的政治漩涡中泥足深陷。生于乱世,权谋天下,谁是真正能够护她一世周全之人?
  • 因为青春未命名呀

    因为青春未命名呀

    我们似不同的花,无悔的青春里,有人拥抱美好的流年,有人跌入痛殇的深渊。(友情+爱情)
  • 都市长恨歌

    都市长恨歌

    1000多年前,楼兰古国神秘消失,诡异的双鱼玉佩启动了如梦如幻的两个世界,点燃了积蓄千年之久的爱与恨,恨燃烧成了如雪之霜,霜儿的名字是否天生就注定了这场精心动魄,摄人心魂的阴谋?英俊的美少年荣耀是否又能力挽狂澜,改变天教的轮回?......
  • 好口才成就女人一生

    好口才成就女人一生

    富强编撰的《好口才成就女人一生》结合女性的心理、性格特点等不同方面,将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口才智慧娓娓道来,并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透彻的分析,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如何把话说好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女性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赢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