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惟李虎群
编者按:楼先生一直强调研究中国文化,要以整体性的综合研究方法予以融会贯通,整体把握;又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尤其体现在其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中,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亦可称之为“礼乐文化”。楼先生多年以来长期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委和名誉主委,2002年又倡议成立了“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任所长,并在住所附近设立了“国艺苑”,组织古琴、昆曲的传习。楼先生对中国艺术的特质和价值都有精湛的领悟,2009年5月31日,楼先生在“国艺苑”就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楼老师,请您谈谈成立“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并设立“国艺苑”传习传统艺术的初衷和始末。
答:我最初想倡导北大成立“国艺馆”,希望得到北大的支持,包括场所的提供、初期投资设备、基本道具乐器和聘用教师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大学四年期间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可以学曲学琴,也可以学琵琶、二胡、扬琴,只要有老师来教,都可以选择学习,包括书画、花道、茶道、手工、陶艺、剪纸、竹雕、篆刻等等,把我们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传播开去。另外,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交,会打破学生们局限在学科领域的交际关系,给予他们更广大的领域来交往,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一样了,身心世界也会得到良好的熏陶化育。
在经济运转上,三年以后就可以初步实现经济独立,成为自给自足的团体:主要不靠演出收入,我们教授各种东西,比如手工制品、中国结、绘画作品等。因教学不收学费,做出来成品便要留在“国艺馆”,这些东西可以定期拍卖,学员自己制作的作品,自己即可以买回留念,这样这个机构是可以维持的。或者我们再拉一些赞助。三年以后一定是不用再往里面投资,如果有赢利就再加强发展。
这样长远的目标难见踪影,于是就先成立了“国艺苑”,从昆曲、古琴做起,正好这也是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还穿插了茶道等。六七年间,先后开设了八个古琴班,每班六位学员,其中第一班六位同学已经毕业;昆曲定期每周上课,先后有百余同学参与其中,加深了对昆曲的了解和热爱;我们还举办了多次古琴昆曲的音乐会。
问:“国艺苑”的昆曲、古琴传习,和音乐学院的专业培养有何异同?
答:我们并不是要培养专业的古琴家和昆曲艺术家,而是主要通过这里,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进而来修身养性。中国传统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修身养性的东西,不是表演给他人看的东西。怡情养性是第一位,表演给别人看是第二位,至于去竞争,是不应该有的。当然,适当的比比技艺,互相提高,这也是可以的,但比赛也不在于排名,这样就易变味,反而会损害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光是艺术,体育也是如此,不在于竞技,而是通过它来健身养性,中国古代的“射礼”就是这样。要把艺术和体育的精神都返本还源。我们的方针是这样:不是以学“技”为主,而是以学“道”为主,技差一点没关系,“道”提升了“技”才能逐步提升。这是一个本末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
问:楼老师,您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绝不只是书斋里的死学问,最后都要落实到人的当下受用,认为为学和做人不可分,“国艺苑”也是贯彻这样的精神吧。
答:是的,最近我也一直讲,不管学什么东西,先要学做人。首先,把道德的基础打好,然后,把所学门类的核心理念掌握,其次才是技术。
我对学医的人讲,首先是“医德”,其次是“医道”,再次才是“医术”。我对学艺术的人讲,首先学“艺德”,有好的品德;然后才是“艺道”,明白艺术是修身养性的,人们通过它来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所谓的“由艺臻道”;然后才是“艺术”,才是具体的技巧。
现在我们几乎完全倒过来了,首先学技术,技术熟练,但不明白这门艺术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个人的品德跟这个没有关系。现在没有茶道,只是茶艺,更没有学到茶德。其实,我们喝茶,不单纯是喝茶,而是学茶的品德,也就是水德,因为它作为饮料,基本的功能是解渴,它在你寒冷时给你温暖,在你燥热时给你清凉,这就是茶的品德。因此我们喝茶时,体会它这样的品德——付出,给人温暖与清凉;然后再来讲茶道,来体会茶里面所蕴含的禅意,或者是儒家的精神,或者是道家的精神;然后我们再来讲如何沏茶更好。在沏茶中也是要学道:在沏茶中,下茶分量,水温高低,浸泡时间长短,要一一处理好这些关系。为什么不同的人沏出来的茶不同?同样的茶叶和水,沏茶不一,有的性急,有的性慢,就在于是否能很好地掌握和结合到恰如其分——这样沏茶就不是单纯地学技术,而是学一种品格,一种做这样的有心人的品格。无论环境、气候、水质怎样变换,场合如何不同,都能泡茶到恰到好处、无不自得,都需要做有心人;用心琢磨,这里面的学问很深,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能从茶艺上升到茶道,从技术中体验道理,从容应对各种关系,“下学而上达”。
问:能否请老师具体谈一下“国艺苑”的艺术传习如何怡情养性、变化气质的?
答:就弹琴来说,该轻的地方要轻,但不能什么地方都轻;该重的地方要重,但不能什么地方都重。其实,任何艺术品都包括了配伍的问题:轻重缓急、高低浓淡、远近大小等。中国人讲一幅画要“经营布置”,书法何独不然?沏茶也如此,抚琴也如此,都要将这些东西配置好。弹奏古琴就要有快有慢、有高有低,以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来配置,“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有时又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但无声的具体处理又不相同。比如:音乐中的“中断”有时戛然而止,也有时慢慢停止,这都要前后接应、配合好才行。这样,通过抚琴,你真正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配合好,老是快速度是不行的,音乐没法听、画也没法看;老是慢腾腾也不行,昆曲让人睡、泡茶水不开。这样,性急的人就会慢慢把自己的浮躁降下,性缓的人也会慢慢把自己的情绪提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为至德,正是充分把握和运用了“经营布置”这一艺术精神和技巧去处理人事世务的体现。
所以,“国艺苑”不在乎大家学得好不好,而是让学生体验古人创造的东西,然后慢慢从中间去领悟,什么是最好听的,鉴赏之知和实际体验相资相发,听出高低、弹出水平,慢慢也就成就性情了。
真正体会到这些东西,就知道艺术对人生的修养是极其有意义的,在艺术熏陶中,就会使人成为把握生命艺术、人生艺术、生活艺术的人。
问:传统艺术对于个人修身有这样大的作用,但人毕竟要在跟人和自然打交道中生活,关系千重万重,研习传统艺术对此也会有所助益吧。
答:当然。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探求关系的文化。没有关系,你是你,我是我,就不会产生意义的问题,只有发生了关系,这样彼此相处,心接触到物,这个物才有了意义,这个心也才有了意义。心和物没有关系的话,就没有意义。
王阳明讲心物关系问题,就不是在讲心在前、还是物在前的问题。而是讲物在那里存在,跟我的心没有发生关系,这个物对于我来讲毫无意义,只有我接触到这个物,这个物进入我的眼帘,我才会去思考这个物。王阳明要讨论的就是不同事物接触到一起以后,它们对于双方都产生了什么意义,发生了什么意义上的变化,所以他说“意之所在谓之物”,解释格物就是“格其不正以归于正”。孤立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东西,只有联系在一起,才各自会产生意义。中国文化就是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
现在,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讲“关系学”,就是走后门、走路子,这是从贬义的角度来提,这不是真正的关系的意思。我们讲的关系是指:事物的意义的发生是在关系中才发生的,不发生关系时,事物各自分离,是不会发生意义的。
《乐记》中讲“感物而生”、“感物而动”,人心感于物而动,无往不在关系之中,而如何动,才恰到好处、无不中节?处处存在这些问题。中国文化追求一种平衡、协调、对称,基本上是用这种眼光看问题。我们如果明白并感受到了这种对称协调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感情的交流、身心的沟通,便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化整体上是一致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从传统的艺术中去领会传统文化中人们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感同身受,简易直接,会收效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