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100000051

第51章 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的“符号暴力”——解读“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1)

郭小平

网友“狂野之城”通过QQ记录得知:结婚六年的妻子“幽月儿”在玩《魔兽世界》中与“铜须”产生婚外情并有出轨行为。其后,他在论坛发帖并引起了媒体关注,使得事件被更多的人关注,事件开始升级,更多惊人内幕被爆出……当事人郑新也通过视频来说明出轨事件并不是真实的,但事情真相是否真是如此呢?由于最初的发帖人一直没有再出现,所谓“铜须门”事件,实际上已成为一桩“无头案”。

网络延伸了人们的传播空间,也改写了人们的传播观念。“铜须事件”已经由最初的道德讨伐、网络追缉升级到“网络暴民”之争。网友的个人私生活为何演变成令人瞩目的媒介事件?“铜须事件”为何又从网络侵入个人的现实生活?“铜须事件”为何成为“网络暴民”之争的媒介符号?本文无意探寻“铜须事件”的真伪,旨在通过“铜须事件”透视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现象与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

一、“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

“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大体经历了五个过程:(1)事件起因:苦主发帖。2006年4月13日中午,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的帖子,发帖人“狂野之城”细述了自己如何发现妻子“幽月儿”(魔兽游戏ID)出轨的经过;(2)事件发展:《铜须与幽月儿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被公布;(3)事件升级:《2区麦维影歌丑闻事态进一步升级》发表;(4)事件“受害者”消失:在贴出《丑闻》和《让生活继续》的两个帖子后,“狂野之城”再未出现,而首次转贴者“锋刃透骨寒”最后一个帖子则称一切都是杜撰。(5)舆论再度引爆:央视《大家看法》栏目以及欧美的一些报纸介入并对中国网民的行为提出质疑,网民则在天涯等网站组织起了新一轮的反击运动。一度沉寂的“铜须事件”,随着央视的报道和网民的回应,再次从网络转入现实之中并再次火暴。

“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集中体现为四篇网文,网友声援引爆了“铜须事件”。网络媒体设置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议程,传统媒体的介入使事件升级并引爆了新的舆论焦点。媒体放大了“铜须事件”,事件本身又融入了网民的集体记忆(如“陈易风波”、“虐猫事件”、“清华女生铊中毒”、“韩白PK”等)与中国式的伦理道德判断。于是,“铜须事件”成为2006年度网络最轰动的事件。

二、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

民意或议题在网络上得以深化,形成公共意见。“铜须事件”悬而未结,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形下,网民极易将长期以来或者在由特定议题引发的愤怒,迁怒于一个具体的对象。民愤的非理性体现了网民的“移情”效应。对“铜须”的网络审判,就成为一种传播的仪式或象征。

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用“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理论解释了网络中的仇恨。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简言之,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该理论假设: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经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这种极端化倾向可分为两种:冒险偏移和谨慎偏移。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

同样,“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也揭示了凯斯·桑斯坦的“群体极化”理论。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1974年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群体意见的自我封闭性。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则分析了个体如何在一个非理性、易激动、少判断、好左右的群体里走向极端的心理机制,认为人作为行动群体中的一员,其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成员的判断极易受到感情、名望、权威等左右。[〔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46页。]互联网论坛区的跟帖,在同一议题下容易造成群体的情绪感染或同化。在道德话语与网络狂欢的指引下,诸多网民以网络“哄客”的匿名身份,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网络媒体的道德批判迅疾转变为现实的道德仇恨与群体的情绪宣泄。

2006年6月2日,央视《大家看法》栏目播出的《“铜须门”丑闻》节目称:一份虚拟世界的大字报,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讨伐,“在网络上大肆地进行讨伐本身是一个更应该被讨伐的行为”。此外,“铜须事件”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暴民统治中国互联网:键盘作武器》为题,批评了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认为“网民群体以道德优越感而非法律依据作依托,实施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讨伐甚至现实攻击”。

央视以及海外媒体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网民予以强烈的回击,对“铜须”的道德讨伐升级为“网络暴民”之争。海外媒体的报道,可能存在议题框架预设、将道德问题“泛政治化”之嫌,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网民自我封闭于特定的BBS,受众所听到的就只能是自己的“回音”而已;一旦极化的网络群体自绝于异见,必然导致对不同观点的狂热的口诛笔伐。

三、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是个性化的媒体。“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的时候,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立了一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网络为志同道合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缘于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量身订制与网络空间信息海量性的悖论,群体内部的讨论并没有避免群体极化,而是强化了群体极化。“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193页,第205页。]“社会小团体,包括虚拟串联潜藏着许多危险,在那儿信息不管对或错,都会像野火燎原般地传布开来”。[〔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强化了网络受众的群体极化。

那么,网络传播中的极化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凯斯·桑斯坦提出了网络中的“协同过滤现象”(collaborative filtering),即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搜集和网址链接,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窄化”。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从而产生仇恨。[〔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铜须事件”更丰富地体现了网络信息传播协同过滤的多种方式。

同类推荐
  •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共分十一卷,包括做官为政要讲究实实在在、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处理政事要顾全大局等内容。
  • 蓝色战略1:东海篇

    蓝色战略1:东海篇

    在处理包括海洋争端在内的任何东北亚地区的问题时,我们都必须始终在心里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日、韩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都是非常发达的,然而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其实她们都处于一种“残缺不齐”的状态。日本是二战之后的战败国,而韩国则是以日本殖民地的形式,在战后被美国事实上所接管。这段历史决定了这两国都不能算是主权完整的国家,能当家却未必能事事做主。譬如韩国,时至今日,韩军在战时的指挥权依然掌握在美国政府手里,这就是说一旦爆发战争,韩国总统是没法自行调动本国军队的。美国对这两个东亚国家不正常的影响力,决定了他们的国家行为必须要首先照顾到美国的利益,有时甚至要牺牲掉她。
  •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是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渊源及其在我国的蔓延。在这部分里作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饭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作者通过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原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种种反马克思的本质进行了批判。第三,民主社会主义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深入分析,指出什么事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全国政协2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热门推荐
  •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

    以律师的“我”为引线,在为犯有杀人嫌疑的王铁青辩护时,意外发现他所杀害的对象,竟然是60多年前日本军队在衢州进行细菌战争时,日本兵强奸当地姑娘留下的孩子,这名日本兵就是小说的主人翁雪野慧质子的舅公松子屋太。松子屋太临死前关于731部队可怕的经历,并且告诉他在衢州强奸一名姑娘的事实;同时,还告诉她三年前她的母亲美玑子不是死地车祸,而是死于一场阴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奇女子

    乱世奇女子

    本书就从女人的角度,在历史的空间里,在民国的背景下,在高官豪族的背后,慢慢拓展出女性的生活空间,还原那个社会女性的生活原貌,描摹政治风云下的爱情激流。听,历史从风中吹过来,乐音袅袅:在那样的年代,这些风华绝代的女人,疯着,闹着,笑着,哭着。历史如长烟而逝,那些高官也早就退出了喧闹的舞台,然而,关于高官背后这些女人的故事,却越讲越长……
  • 喜宴

    喜宴

    《喜宴》旨在囊括王安忆创作的精华作品,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喜宴》中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王安忆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从王安忆的作品里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
  • 主播之游戏导师

    主播之游戏导师

    因被肄业而毅然选择东漂,来到东华市之后,靳守第一件做的事却是登录进《新捕捉大师》游戏,并一发直接出闪光。由此,靳守被游戏公司“梦芯”看中,成为了一名主播,从此“东华金手”、“游戏导师”的崛起之路开始。本文游戏简介:1、《新捕捉大师》:宝可梦类游戏,奠定主角地位,崛起之机2、《末日拾荒者》:末日生存类游戏,租用梦芯服务器的第一款游戏,是梦芯迈出的重要一步3、《碧海惊涛》:战舰类游戏,梦芯自制第二款游戏,格局的延伸4、待续···
  • 黑商圣人

    黑商圣人

    道祖鸿钧是我师傅,六大圣人是我师兄,师姐,别惹我,我是仙二代!玉皇大帝:“师兄,我封你为八荒仙帝。”如来佛祖:“小师叔,我封你为释然佛!”妖帝东皇太一:“师兄,这四海妖王你觉得怎么样?”钱是万能的,有了商圣系统,我就能用钱砸死三界所有人!
  • 我的小说似剧场

    我的小说似剧场

    三十八线小说家写不出小说,趴在电脑前却沉沉睡去,醒来后却发现来到了剧本世界?
  • 先婚后爱的我们

    先婚后爱的我们

    一个黄金剩斗士,遇上一个不婚男。爱情来得好,不如来得巧......
  • 我主臣服

    我主臣服

    何为道?我乃三千之大道。何为神?我乃众神之主。凌霄九天,唯我独尊。可惜…未能超脱。用尽必生之心血,只为重生,重活一世,打破这枷锁。
  • 爱过,只是路过

    爱过,只是路过

    异地恋里,网络那边的他就像是冬天里无限远的太阳,张开双臂也不能抱个满怀,撒一缕光,也只是让没光的地方更冷。可能,生而为人还是更适合相拥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