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100000020

第20章 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1)

陈犀禾、刘宇清

内容提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电影的延伸,华语电影现象迅速崛起并在跨区(国)背景中不断壮大,相应地,华语电影研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学术领域。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呼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这一进程的特定历史背景,它也起到了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和相互关系的作用。华语电影研究与传统“中国电影研究”之间的微妙差异背后,存在一系列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试图对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文化实践和学科领域的新发展做一个初步的勾勒与探讨。

关键词:跨区(国)语境华语电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华语电影现象的崛起和在跨区(国)背景中的进一步壮大。然而,对于当代华语电影现象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华语电影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工业结构,以及对华语电影现象本身内容、涵义、特征的界定,则十分不足。本文试图对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文化实践作初步的探讨。

缘起

华语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中十分流行的一个概念。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华语电影研究是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延伸,然而两者又有微妙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使用华语电影而不使用中国电影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髦,而是觉得华语电影概念更切合地界定了研究的对象、视野和方法。事实上,华语电影的实践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事业;同样,华语电影概念的批评性内涵也是有待进一步阐发。总之,华语电影研究才刚刚起步。

华语电影和中国电影在英文中都译作“Chinese Cinema”(有时候也被译作“Chinese Language Cinema”,但Chinese Language更偏重于技术性,指使用了中文对白)。事实上,许多西方学者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发现”了中国电影,而此时正是中国电影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当西方学者仍然使用Chinese Cinema来指称这一研究领域时(西方学者常用的另一些概念,如“中国新电影”或“第五代”等,都只是指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整体仍然是用Chinese Cinema来指称),在中国的电影学术界则对这一研究领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在汉语中,华语电影的概念在90年代初开始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许多情况下,它和原来的中国电影概念相重合。华语电影不言而喻地包括了原来的中国电影(大陆、台湾和香港电影)。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不同于原来的中国电影。华语电影还可以包括在好莱坞(如《藏龙卧虎》)和新加坡制作的一些中文电影。“此时语言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不禁让人对有关于地理、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及国籍的同构性的简单假设产生了怀疑。”[1]然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是:华语电影概念在此时出现是否有一种必然性?它除了把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外的中文电影也包括进来以外,是否也给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带给了一系列新的视野、方法和观念?

事实上,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呼应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和时代变迁。从80、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一个跨区域的,互相渗透、影响、整合与竞争的新阶段。要想理解新环境下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性质、现状和未来,仅仅对它们作割裂的个别式研究已经是不够的了。它要求有一种关于“华语电影”的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即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联系起来,进行整合性的思考。这无论对于理解特定背景下的三地本土电影的发展和性质、还是世界背景下的华语电影的整体状态和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在一个更广阔、更前瞻性的视野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目前的性质、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并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主流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

同时,华语电影现象的出现顺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的历史进程,华语电影研究可以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关系及其归属,加强两岸三地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沟通,把握政治统一和体制多元化的真实含意和美好愿景。

新格局

在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以上海为生产中心,包括香港、重庆、武汉、延安等地区的制作活动,在人员、组织、题材、文化和美学上则多有交叉和影响;在市场发行上,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电影不但覆盖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而且还延伸到南洋和东南亚一带。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分裂,中国电影工业和市场割裂为以大陆、香港和台湾为主的独立单元,并在政治和美学上走向不同的方向。

但是,就文化和精神层面而言,1949年以后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一直存在着一种血浓于水的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正面的(如大陆电影对香港进步电影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如大陆的革命题材电影和台湾的政治宣教电影中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它们都有一种共生的关系。其中50、60年代大陆在文化上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港台电影都没有摆脱“大陆情结”的影响,在影片的主题、类型和风格上,都跳动着“上海电影”的余脉。但是,在管理体制、经济运作和市场发行方面,两岸三地电影在1949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相对独立的。

随着70、80年代香港、台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港台电影开始摆脱“大陆情结”,寻求和确立“自我”的文化身份。同时大陆电影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亦开始对“文革”和“十七年”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这一时期在两岸三地前后出现的新电影运动即是明证。新电影运动在新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促进了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交流。90年代初,大陆改革电影经济体制,原先主要存在于港台之间的电影产业合作与联系也扩展到大陆,掀起三地合拍电影的高潮(如1993年在大陆最卖座的10部影片中的前9部均系大陆和港台的合拍片),标志两岸三地电影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大陆加入WTO,两岸三地的电影更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阶段。在此期间,香港电影产业把大陆市场视为其重点开发领域,提出了“北上”的口号。2004年底大陆电影票房的头条新闻就是:香港影星周星驰的《功夫》在圣诞节前一天的票房就达2000万,打破了张艺谋的《英雄》在大陆创下的单日票房历史记录。在大陆方面,电影从业人员近年来也借鉴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用商业包装的模式(类型片、大明星、大制作)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国际融资、媒体宣传和院线发行)在国内站稳脚跟,并走向国际商业电影市场,如张艺谋的功夫片,冯小刚的喜剧片。台湾则通过政府的辅导金挽救疲软的电影业,并通过资金运作和宣传运作为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的艺术电影频送秋波,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的制片人均为台湾方面,陆川的《可可西里》又获台湾金马奖提名。这些互动和渗透对三地电影的产业和文化格局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中国政府针对香港和台湾的一系列经济和文化的统合政策更把合作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关于大陆与香港合作方面,2003年6月29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文件签署,大陆与香港合拍片的前景进一步明朗起来。按照这一文件在电影方面的规定:纯港片在内地发行将不再受配额限制;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可视为国产片在内地发行;合拍片允许港方人员增加所占的比例,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境内,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如此种种,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004年,中国故事片的产量破历史记录,共有212部影片,在这数字中,有1/3强的香港片是在CEPA协议后以合拍的方式获得国产身份的。2005年的国产片更达到创纪录的268部。

总之,在今日作为一个研究者,必须在三者关系中理解两岸三地中每一个地区电影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根据三者的关系来制定政策;作为一个创作者,必须根据三者的关系来给自己的作品定位。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最具国际性的媒体,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不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且一直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争夺世界华语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华语电影文化的主导权。全球化浪潮加强了这一趋势。香港作为两岸三地中国际化最强的区域,其电影创作和产业在世界华语电影市场和进军欧美国际电影市场方面一直占有明显的优势(香港曾是世界上仅次于好莱坞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如今,凭借香港和大陆的密切关系,香港电影的优势进一步扩展到大陆市场。因此,理解和重估三者之间的市场格局、文化权力和话语政治的关系,是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性质和把握未来走向的一个关键。

新视野

随着华语电影实践的发展,华语电影的观念和相关研究自然在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基础上浮出水面。那么,华语电影研究比起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视野、方法和重点上提出了哪些新东西呢?首先,相比中国电影的概念,华语电影的概念显然淡化了从国家、疆界和政治的同一性来界定电影的思路,而强调电影中语言和文化的同一性。根据《跨国的华语电影》一书的编者鲁晓鹏的考证:“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台湾和香港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引入的。由于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解冻,大陆的电影学者首次应邀到台湾进行访问。因此‘华语电影’就被台湾学术界引来作为出产于华语社会的电影的代称,以示有别于之前为区别大陆片、港片、国片而采用的几个概念。换言之,用一个以语言为标准的定义来统一、取代旧的地理划分与政治歧视。”[2]其次相应地,华语电影的概念打破了1949年之后对中国电影以地域(大陆,台湾,香港)研究为主的思路,而发展了一种贯通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语电影的视野,和在此基础上的华语电影内部的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新领域。第三,它在方法上还受到文化研究和产业研究的强烈影响,在传统的作者、类型、风格、流派研究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国族、地域、阶层、性别、身份认同等概念;在研究电影的艺术和文化维度上,又加上了研究其产业和经济的维度。

以下,我们对这一新的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考察,分析和评价典型的研究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被提及成果并不能完整地覆盖这一研究领域的所有重要主题和主要文献,它们只是作为对这一领域发展趋势及其方法论的证明。

并列研究广义的华语电影研究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电影研究。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其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对两岸三地电影的独立研究。在华语电影的观念兴起以后,把三地电影作并列研究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这种并列的研究把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置于华语电影的整体语境之下,但并不必然是对华语电影整体现象的一种整合性研究。以下是对两岸三地中国电影作并列研究的一些较为引人注目的成果。

同类推荐
  • 文心雕龙全鉴

    文心雕龙全鉴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心》。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文心雕龙全鉴》是对本书的解译、赏鉴。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紧扣当代国际关系的时代脉搏,从全球视角全面研讨世界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阐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问题;展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新特点:提供有助于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最新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如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奥巴马新政、中臼关系新变化等。既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阅读。
  • 6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6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书包括中小学生作文的好词、好句、好段、精彩开头、精彩结尾,限字作文,话题作文,好作文的写作技法等等。其中内容所涉及的各类文体细分为不同的话题,并且每种文体集结了多篇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文章,指导不同阶段的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另外,从文字字数上我们也作了详细的作品展示,由少到多逐渐提高写作的层次,全书贯穿中小学作文所涉及的不同话题,以写作方法为突破口,从而给读者朋友们展示了一个新奇的学习思路。
  • 语文里的经典:一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语文里的经典:一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所撰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名篇赏鉴文章,九十篇文章,二十五万字,所选赏读原文本多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名篇。多年来,教材变化较大,但名篇相对稳定。解读研究比较个性化,富有创意,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深思,力图突破教学参考书的思想内容,融进自己的个性体会,融进自己的情感体验,多元解读,有新的思考和发现。选例涵盖初高中,兼顾中外古今多体,极具代表性。很多名篇出现在多种版本的教材里。适合广大师生阅读,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对教师教学亦有很大帮助。
  •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书介绍了牛、羊、猪、马的解剖学知识,家禽解剖学特征,动物细胞学、基本组织、主要器官组织和胚胎学基本知识。
  • 我有一个狩猎世界

    我有一个狩猎世界

    在这个浩瀚而又璀璨的宇宙,哪怕那真的是如同黑暗森林一般的冷酷与孤寂,也要用自己的脚,踏上自己的路途,照亮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修炼之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全部去燃烧!如果达不到那星空尽头……如果无法诠释自己人生的意义……那这一帆求道又有什么意义?刘小凯仰望着那片触手可及的星空,伸出他的双手……总有一日,这片星空都要放于掌中!……额……穿越也就算了,为毛一醒过来就是一片蓝蓝的天呢…………等一下,我收回之前所有对这个地方的评价……怒赞!击杀一只大猩猩,获得身体强化,神猿通天感悟+1击杀一只很萌很萌的兔子,敏捷提升,乱步无重修为+1击杀一个石头怪,对于土系法则感悟提升。刘小凯看着这里的所有生物,渗出泛起了绿光的眼神!
  • 相聚并不遥远

    相聚并不遥远

    军人的爱情真挚而坦率,虽然相隔千里,但却心心相印。当事业与爱情的矛盾无法避免时,面对痛苦抉择,毅然选择保家卫国的军人使命,用忠诚捍卫军人荣誉,独自扛起所有的苦涩,把壮丽的青春献给湛蓝的大海,即使失去爱情也绝不后悔。当雨后的阳光终于照耀边海防简陋的军营时,那份曾经失去的爱,踏浪而来,重新温暖军人的心..……
  • 90后我们的青春

    90后我们的青春

    我们孕育在时代的转角处,突如其来的接受着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的改变,繁华的都市喧嚣了你我本该寂静的童年,那青春洋溢的时光总是漫步在校园,我们不知不觉开始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混社会,玩游戏,谈恋爱……那些肆意的青春,就这样在背后留下。
  • 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

    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

    所选文章精辟深刻,内容隽永,文字优美,且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除了文字的清新深邃外,还能从字里行间看出名家当时的影子。《家庭珍藏经典畅销书系: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是笔者的用心之作。用心去读,你会发现每天的阳光都是那么温暖,平淡的生活也会充满新奇与感动。《家庭珍藏经典畅销书系: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会告诉你,生活中你要学会适时地放松,放慢步伐、松开紧绷的心。有时候,领悟生命的意义只需要换一种心情。谨以《家庭珍藏经典畅销书系: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献给所有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愿所有人青春无悔!
  • 爱情反应堆

    爱情反应堆

    这个成人大学的男生宿舍里,住着一伙离开老婆想再寻求一次浪漫的男生。周尚文遇到师范时的情人栗晓慧,又一次燃起爱的火苗,却偏偏受到了校花一号美女的青睐。自信的金浩瀚以为二号美女对他有意,愈发坚定了离婚的信心,谁知歪打正着,收获了难以排在美女行列却不乏性感的何玲。史大可靓丽的小媳妇,引起舍民们一片艳羡与嫉妒,这种心理很快就转化为舍友们离婚与寻求新爱的加速剂。老古董王天翔的老婆却异常贤惠,贤惠女人感动了宿舍每一个男人,而她的结局却促成老古董的古怪婚恋。怪癖的李三儿,患着怪癖的病,最终抗争不过怪癖的命运。所有的迹象都证明了大班长冯格是个不沾女色的人物,却爆出不可思议的绯闻。
  • 魔化版地球

    魔化版地球

    魔法位面与地球位面联通之后,奇异的能量倾泻进来,地球进入大灾变时代。在奇异能量的影响下,动植物变异了,人类也变异了。有些人可以拳碎大石,被称之为武者;有些人可以操纵水火,被称之为法师。一位在魔法位面混迹了百多年的传奇法师愕然发现,自己又穿回了地球,变成了魔武实验高中的一名学生……
  • 快穿之反派大人我错了

    快穿之反派大人我错了

    第一次写,请见谅。洛思晴作为一个先天性情感缺失的人,好不容易在父母的劝说下相了个亲,找了个“男朋友”,最后还被名义上的“闺蜜”抢走了。好吧,利落的杀了两个渣人后,她就被一团黑绒绒砸死了。。。然后,你要我攻略反派?好吧,来吧反派大宝贝,手铐已就绪,就等你了,等等。。。手铐怎么在我身上?统砸,这个反派有bug!!
  •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丑妃倾城:冷面王爷撩不停

    丑妃倾城:冷面王爷撩不停

    现代杀手穿越成将军府丑颜嫡女,还被指婚给不受皇宠的病痨子王爷。两看相厌的冤家狭路相逢,斗得翻天覆地,更是搅动三国风云。大婚当天,她携聘礼跑路,致使前来接亲的某王爷颜面尽失。逃婚?很好!将人捉回来把腿打断。“听说你嫌弃本王命不久矣,不想嫁?”某王爷面无表情的问。看着对方架在脖子上的剑,某女满脸无辜,“我想嫁个财大器粗的,可王爷你不在此列。”“在不在,你试试就知道。”说罢某王爷将某女压于身下,用身体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