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300000008

第8章 美国电影初创时期(1895-1929)(3)

(二)最辉煌的失败——《党同伐异》

在《一个国家的诞生》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格里菲斯雄心勃勃地开始筹划他的下一部影片:《党同伐异》(对偏见的鞭挞和对宽容的呼唤)。《党同伐异》可以说是格里菲斯的集大成之作,他将当时电影业所能够运用的艺术与技术手段全部融合于其中,并且对整个世界影坛,甚至包括早期的中国电影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巨制开创了电影表达思想内容、传道于世的先河。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电影制造者,格里菲斯相当自信地运用电影来传达他对“不宽容(Intolerance)”的解释。艺术家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记录自己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与社会,或者批判或者赞颂自己所不曾经历过的远古社会和未来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党同伐异》是继《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遭受谴责后为自己所拍摄的一部“极为精彩的辩护词”。不管他是否真的认为可以用《党同伐异》来为自己辩护,影片都极为真切地表现了格里菲斯的观念:“党同伐异”是一个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都共有的现实,人类无法逃避各个时代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确然发生性,也无法逃避现在和未来如果没有“爱”和“宽容”,将永不停止地发生杀戮和流血的必然性,其象征意义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

《党同伐异》可以说是格里菲斯电影艺术创作的最高峰。它不但尖锐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母题,更加提出了对这一母题进行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呼吁人类社会重回“摇篮”学习宽容,学习去爱。

电影通过四个部分(“母与法”、“基督的受难”、“巴比伦的陷落”和“圣巴戴莱教堂的屠杀”)全面地阐述了人类文明史上有关种族、宗教、阶级和政治的矛盾、冲突和杀戮。这四组看似毫不相干、互不关联的故事,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

“母与法”以当代“斯泰罗夫罢工惨案”为基础,展现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影片中的称呼)和她的爱人以及孩子的遭遇。这一现实部分的故事是整个电影的基础,平铺直叙地完成引导整个电影的作用,在结尾时候使用精彩的“一分钟营救”的表现形式。“母与法”虽然在结尾的处理上给资产阶级法律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使它显得公正、公平,但在客观上它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及阶级冲突。

“基督的受难”讲述《圣经·马可福音》的故事:门徒们并不了解耶稣基督为什么会受难。一位伟大的救世主被交在别人的手里,而无数持不同政见的人们要杀害他,而他却能够在死后第三天复活。这就是格里菲斯选择这一段故事的原因:对异端的讨伐是人类的天性,但是爱与宽容却可以使得死人复活。“上帝啊!请原谅这些无知的人们,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耶稣基督的这句话是这一段故事的主题,即格里菲斯将这种人类伐异的天性归于人类对自身的“无知”。迈向耶路撒冷之路,耶稣基督所要去领受的是“死亡”,耶稣的门徒是为了在他死去之后继续宣扬上帝的信息而准备的。一般民众并不了解这趟“耶路撒冷死亡之旅”的真正含义。耶稣遭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被交到罗马人手里,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却在死后第三天复活。“受难与复活”才是这个部分所要讲的中心内容。这段充满宗教色彩的故事,可能是《党同伐异》中看起来最容易理解,而其真正含义却也是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

应该说,在整个“党同伐异”的母题下,“基督的受难”这一部分所占的地位可能是最为重要的。“母与法”是一根线,而这个部分则是一根穿透历史长河和人类心灵的针。至于另外那两个故事,则是线上被穿缀起来的两个贝壳。为什么说它如此重要呢?大部分的人都会将这个部分忽略过去,因为它既没有创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场面,只是将人尽皆知的故事(对于西方观众和熟悉他们宗教的人而言,这一段就如同中国人对“女娲补天”这一段一样,是记忆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复制在了银幕上,正是因为熟悉,才会对它视而不见。但是它所传达的“党同伐异”却尤为深刻,即人类党同伐异的原因是“无知”,这是其他三段任何一个有具体原因的故事所没有的,而被伐异者的“死亡与复活”也正是“党同伐异”没有尽头的原因。更进一步地探讨这个问题,则会进入另一个层面,即信仰。

有些电影评论家认为这是一篇“精彩的辩护词”,那么,格里菲斯到底要辩护些什么?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是他的上一部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所具有的那些片面的观点和政治上的偏颇。如果说格里菲斯仅仅是为了这个原因,这是不怎么能够让人信服的。这就回到了信仰的问题上。信仰,在一般意义上,还具有其他的含义:信任、忠诚和爱,等等。信仰在这里扮演的角色这一问题,隐藏在影片深处,等待着发掘和回答。我们可以看到格里菲斯的回答是:信仰的问题是党同伐异的关键。于是就能列出下列部分:缘何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这个庞大的问题,格里菲斯希望通过影片来传达他的解释,而我们各自都将会有各自的答案需要寻找。

“巴比伦的陷落”:巴比伦(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

格里菲斯重新建造了一个古巴比伦城,实物大小,真实再现了一座宏伟的古代城市的风貌和人文生活,宫殿、拱廊,甚至城市街道都一应俱全。巴比伦的宫殿,纵深就达1600公尺,周围有70公尺的尖塔;巴比伦城墙有四层楼高,建造得与真墙一模一样,城墙顶上能容纳两辆四匹马拉的古代战车相对交错驰过。仅拍摄“巴尔泰撒尔盛宴”一个场面中就有4000群众演员之众,格里菲斯的摄影师比莱·皮尔坐在一只固定的气球上,升上高空,才能拍下全景镜头,为观众再现当时的盛大场面。

故事描写公元前一个来自山林的女孩不谙城市生活的规则,被她的兄长带到买卖妇女的集市,卖给出价者作为妻子,结果被巴比伦王贝尔沙撤所救,赠与她自由的权利。巴比伦王贝尔沙撤抵抗波斯王居鲁士的侵略,大获全胜,举国上下都在进行庆祝的宴会。但是山林女孩偶然得知大祭司勾结波斯王居鲁士攻打巴比伦王贝尔沙撤的大阴谋,由于通报不及,敌人已经攻了进来,人们只得尽力抗敌,最后仍因寡不敌众,巴比伦城陷落,无数无辜的人被战火吞没,山林女孩也因竭力保护巴比伦王贝尔沙撤而死于这场战争。这个故事所说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因而也是代表了人类社会无论是发展到哪个阶段、哪一步,不论是繁华还是荒凉,不论是高度文明还是原始蛮荒,不论是民主还是封建……都存在党同伐异。这些都不是党同伐异出现的必要或者需要条件,没有特定场合、地点、时间、人物,党同伐异随时随地都会产生,它从前一直伴随、以后也同样伴随着人类社会前行。

“圣巴戴莱教堂的屠杀(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elemy)”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一场法国天主教暴徒对国内雨格诺派新教徒的血腥屠杀。这个故事本身就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线索就是一对年轻人,另一条线索则是策划并且实施这场屠杀的凯瑟琳·德·美第奇皇后。因此这个故事其实是由双重线索构成的,两个故事是发生在同一个时代并且相互产生因果关系的影响,也可以看做是和“党同伐异”这个影片大结构下相同的采用“平行结构”剪辑的小结构。

年轻人的线索这部分很容易明白,而皇后的故事则因为背景的复杂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这大致上也是一段关于“党同伐异”的故事:1571年,鲁昂3月的一个星期天,正是天主教徒游行的重要时期,40个雨格诺派的新教徒因为拒绝在圣饼前跪下被杀,胡格派和天主教徒的关系从这一事件开始恶化,吉斯派系被排斥出宫廷。而雨格诺派的海军将军科利尼在1571年9月却重新被参议院所接纳,吉斯派系由此痛恨雨格诺派。美第奇皇后安排波旁家族的继承人——纳瓦拉的亨利(雨格诺派的领袖)和她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在表面上是为了减轻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敌意(其代表分别为波旁家族和吉斯家族),但是事实上,却是要借由婚礼,使雨格诺派最重要的人物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凯瑟琳计划在婚礼期间屠杀聚集在城中的雨格诺派。

8月22日,美第奇皇后指使天主教徒玛若弗去刺杀雨格诺派在巴黎的领袖、海军将军科利尼,但是没有成功,科利尼仅仅受了轻伤。于是,美第奇这位不容异己的皇后,决定说服她的儿子查理九世来帮助她完成心愿。但是,当时她的儿子查理九世和科利尼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查理九世虽然在激动中掌掴了他的母亲,但是仍然被母亲说服了。他决定执行屠杀,而且决定进行得非常彻底,命令将所有人斩尽杀绝,因为留下活口就意味着面对报复。

先是在8月24日圣巴托洛缪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科利尼和其他的12个雨格诺派的领袖在巴黎被暗杀,这是只可能由高层策划的一系列的暗杀;同时这也是全面屠杀的信号,他们约定以教堂的钟声作为信号,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大屠杀。从8月24日开始,巴黎的暴徒看似自发地掀起了屠杀雨格诺派教徒的狂潮。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死于这场屠杀。过了不久,行动扩散到其他的城镇,图卢兹、波尔多、里昂、鲁昂和奥尔良都被波及。

历史学家认为这场屠杀的死难者达到了7万人。当时报道死难者的尸体堆积在河里长达数月,以至于没人敢吃河里的鱼。圣巴戴莱大屠杀不是法国宗教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屠杀,同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电影的这个部分除了描绘这场在法国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事件之外,大部分的功力用在了怎么样写出“党同伐异”的受害者——可能是任何一个人,最令人痛苦的是,噩运降临到无辜的人们身上。

格里菲斯在此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故事的平行剪辑原则,将这四个不同的故事平行剪辑在一起,无限扩展了时间的可能性。在这里,时间被拉成横截面状而不是线性,空间则被相对化了。这种探索和对于人类社会的讨论只能够发生在电影中,可以说格里菲斯挖掘了电影潜在的艺术力量,将电影从一项大众娱乐提升到具有哲学含义的艺术形式,并且在某一方面可以超越现有的任何一门艺术种类。

《党同伐异》所具有的电影语言的特征:

1.镜头:远景和纵深大场面的描绘

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发展了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其他影片中对于大场面和纵深镜头的偏爱。他大量使用了远景镜头来刻画人间百态,这些镜头以纵深作为主要的拍摄方式,表现了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状况,具有非常丰富的视觉表现效果。他摆脱了全景或者远景镜头只是“一种记录手段”的功能,而是用它们来展现人与环境的相对关系,展现群像的情绪、状态,展现空间与空间的场景转换。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展现出更加宏伟的场面,格里菲斯制作了规模巨大的布景,重建了中世纪的巴黎和基督时代的耶路撒冷城;雇佣了大批演员来再现各种军事场面,单单是拍摄波斯军队那一个场面,就动用了16000余名群众演员;甚至安装了专用电话,更修筑了专用的运输铁路以方便拍摄。“巴比伦的陷落”中,格里菲斯就用大量的远景镜头来表现人们如何攻守城堡以及战争胜利后欢庆的场面,在这些镜头中,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和真实再现的时代场景,成为人们认同电影虚拟真实的关键。

影片的摄制时间竟然超过了20个月,而雇佣的演员、群众演员、工人、工程设计人员等竟多达六万余人。这样大规模的摄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却从客观上让观众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所谓“全知”视角,让人们从站在土地上的“人”成为俯瞰大地的“神”,这在当时所能够实现的技术指标中大致可以和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所能到达的高度相比拟。影片使观众发现了远景镜头的奥妙,使电影工作者认识理解了远景镜头更为深刻的作用。

同类推荐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牡丹亭》所描述的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乎情止乎礼义”两种情爱实现方式,以及对明清女性产生的的情感教育与引导作用,从而揭示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基本特色和社会意义。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意象与视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

    意象与视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

    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的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形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特点的原因。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绘画空间表现的角度,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特点及其形成各自特点的成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表现中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空间,使山水画空间成为体现主体情怀,具有主观性理想化的艺术空间,并且空间表现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西方风景画追求视觉真实,使风景画空间成为现实空间的逼真幻象,其空间表现具有相对的静止性的特点。同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空间表现中存在各自特点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造成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则是“天人合一”思想和东方思维模式,以及汉字与书法等艺术的影响;在西方风景画来说,则是影响深刻的“摹仿说”和西方思维模式,以及古希腊雕刻艺术等影响。
  •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我国古玺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后经商周时的甲骨文、铭文、石鼓文等雕刻影响,至战国时形成整体形象。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自文字体系的演变和完善,同时体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审美风尚。随着玺印的使用相对普及,其文字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先秦古玺留存于世的大多是战国玺。古玺形状各异,内容有官职、姓名和铭文等,玺文精练,章法生动,传达着远古文明发端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漫漶,显得越发神秘、朦胧和迷幻,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奇、古朴的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热门推荐
  •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朝为王妃夕凤凰,奈何凤凰无人识。隔壁王爷模样俏,拐到窝中生宝宝。傅萱容一直以为飞上枝头变凤凰是一个比喻句,直到她穿越成为了一只真凤凰,才知道这竟是个拟人句!
  •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成书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动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义的作品之一。本书由一系列散文组成,从爱丁堡老城、议会广场到新城、卡尔顿山与彭特兰丘陵,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风景画。作品既有游记性质,又穿插了社会评论,满溢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家乡情愫。书中的爱丁堡是一个立体的,并极具戏剧对比性的城市——在新与旧之间,富庶与饥馑之间,广厦与乡野间铺展开来的城市。在一些章节中,作者怀抱一种怀旧之情讴歌城市之美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而在如“传奇故事”等章节中,他则着重渲染了爱丁堡黑暗、阴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层阶级、社会丑闻、城市边缘之罪恶等。
  • 雪中血:南京,1937

    雪中血:南京,1937

    1937年美国海军上尉哈里·瓦格纳因为遭受敌人的追捕,他与成千上万的平民和一群无私的外国传教士躲避在即将成为杀戮场的南京城中。他虽然得到了警告,但是必须留下来保护他深爱着的一名中国年轻舞者飞妃。他们能够逃离即将到来的大屠杀吗?即使逃离,他能够拯救飞妃免受成为慰安妇之苦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读故事·作测试·学管理

    读故事·作测试·学管理

    本书汇集了100个经典的管理故事,并附带100句经典的管理名言和管理点评,同时为了使管理更科学,使管理者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书中还精选了37个管理小测试,同样是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在诠释管理。如果企业的发展遭遇不顺利,如果你的团队出现了裂痕,如果作为领导者的你思路有些混乱,如果你的企业在经济的大潮中裹足不前,那么读读这些故事,也许这种轻松简单的方式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故事里说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灰姑娘变成了王妃。
  • 姬门

    姬门

    古有黄帝手提轩辕剑,刻山为城,划地为江。今有我姬夏身骑白马,立于岐山之上,腰悬剑鞘,笑看虎狼上山来。世人道我是佛仙,我笑世人看不穿。何为佛,何为仙,无非是庙宇一青莲,青山一木剑。
  • 一念,半生

    一念,半生

    世间的圆满大同小异,残缺却可有万千种演绎。十八个故事,十八段孤独情缘。联合报文学奖首奖得主陈麒凌深度解读爱之无常。她深谙人性之变,又信仰人情之美,笃信求之不得是爱情最好的信仰。在其笔下,佛教苦谛“爱别离”“求不得”被赋予浓烈的宿命主义美感。读她的文字,你是可以略带一点猎奇的。书中女子,或一身孤勇赴会,却在万水千山后蓦然止步;或卑怯柔弱,却会为一个疯狂的念头孤注一掷。藏在文字背后的讲述者有时像是一位天真善言的少女,有时又似惜字如金的沧桑老人,哪一个都是她,哪一个又都不全是她。
  • 随君伴久生

    随君伴久生

    啊,谁踢我,喝醉的人女孩,爬在一个人身上,而那个人一脸温柔的看着他.等待他们的是爱情,还是恨
  • 拿破仑(下)

    拿破仑(下)

    拿破仑·波拿巴,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