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7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现代社会,能否有效驾驭公共舆论是考量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或者说是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共舆论与政府权力的获得、维护及政府施政行为的有效实施直接相关。当政府与公共舆论的关系处于良性互动状态下,公共舆论对于政府有正向作用。这时,公共舆论对于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实行科学化决策、维护社会秩序、构建良好的官民关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当公共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处于不一致甚至对立状态时,公共舆论则会销蚀政府执政基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能否有效驾驭公共舆论归根到底取决于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性质,同时也与政府引导公共舆论的艺术性相关。环视当今之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民主化浪潮扑面而来,公共舆论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驾驭公共舆论的能力正在经受着全新的考验,迫切要求政府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公共舆论观,实现公共舆论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角度加强对公共舆论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论建构的需要,更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从对现实矛盾和困惑的求解中提出问题,上升到政治理论研究的高度,然后再运用理论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缘起所在。

1.主要依据

所谓依据,就是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公共舆论管理研究是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有关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分为“国家说”、“权力说”和“公共事务说”三种。大部分政治学学者倾向于“权力说”,即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政治权力,政治学研究实质是研究权力的获得、维持和运用的科学。但不管哪一种观点,都应该关注公共舆论的研究。因为公共权力的获得、维持和运用都离不开公共舆论的作用。中国古代所说的“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政权与舆论之间的高度依存性。在现代民主国家,公共舆论更被捧上了“帝王的宝座”,成为政府工作的“权威的评判家”。按照“人民主权”学说,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既可以授权,也可以收回权力。

因此,人民的同意(或者说是“公意”)就成为政府存在的依据和基础。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施行,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政府领导人的变更等都与公共舆论息息相关。对于公共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是西方政治学、行政学的一个传统。第一个明确提出“公共舆论”概念的卢梭正是“人民主权”学说的奠基人之一,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政治思想家。而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更是把政府如何应对公共舆论看成是建立行政学的重要根据。有些政治学学者如拉斯韦尔还是舆论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下,西方政治学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作过一番梳理,他们把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划定为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团体、公共舆论和国际关系五大领域。其中,公共舆论被纳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研究深化,西方政治学、行政学对公共舆论的研究逐步聚焦在:公共舆论的形成和功能、民意调查、公共舆论与政治合法性、公共舆论与民主政治、公共舆论与政治意识形态、公共舆论与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公共舆论与政治沟通、公共舆论与选举制度、公共舆论与行政决策、公共舆论与外交等诸多领域,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对而言,国内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中对公共舆论问题关注还不够。《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把政治学的范围界定为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政党及政治团体、行政学和国际关系六个部分。对公共舆论的关注程度,成为中外政治学研究的显著区别之一。笔者就此请教过国内知名学者,他们承认公共舆论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在我国公共舆论问题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极其复杂和敏感,研究的局限性比较大。另外,在传统的学科分野中,公共舆论属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范畴,因而,政治学、行政学较少涉及。但笔者认为,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公众利益表达欲望的增强,表达渠道的日益多样化和便捷化,公共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行政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而且,由于公共舆论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只有进行包括政治学、行政学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才能推动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因此,加强公共舆论的研究既有利于政治学、行政学学科的完整性,也有利于公共舆论研究的深化。

其次,加强公共舆论管理的研究也是现实生活提出的一个紧迫课题。在我国,公共舆论管理属于宣传管理的范畴。在舆论管理机构方面,既有党委序列的宣传部,也有政府序列的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新闻办公室等相应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党和政府历来就有重视宣传舆论工作的传统,宣传舆论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党宝贵的政治优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同志则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们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验。”我们党在公共舆论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近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和管理宣传舆论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七个方面:(1)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确保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立足点;(4)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宣传文化事业健康发展;(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机与活力;(7)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应该说,这些经验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仍然需要坚持。

与此同时,李长春同志也指出:“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使得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换句话说,我们现有的舆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这就是说,能否有效驾驭公共舆论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4月23日,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再一次研究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同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采取如此密集的动作,进一步表明了中央对舆论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的举办进一步标志着我国舆论管理工作日益走向开放、透明和公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果说,“执政”是政治学研究重要范畴的话,那么“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舆论执政能力建设当然也应该是政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回答以下一些紧迫问题:执政与公共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有什么内在规律?当前政府公共舆论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引导舆论?世界各国公共舆论管理有何经验与教训?我们党如何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公共舆论管理领域的与时俱进?等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尝试对此做出一些探讨和回答。

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项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宏观背景、结构功能、现实矛盾以及未来的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舆论管理学科体系,弘扬主流舆论,有效引导公众舆论、扼制有害舆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政治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科学的舆论管理才能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国家作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内,以实现有效的统治和治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先河。有人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乡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但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即原有的均质社会被多元社会所替代;各阶层之间利益结构开始分化,即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原有的社会秩序逐步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逐步开始形成。在转型时期,由于人们的利益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增加,舆论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和冲突化的特征。中外各国经验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维护政治秩序是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前提。通过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实际行动理解和支持改革,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焕发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扬民主,也要求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将“表达权”等“四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重大,寓意深远。舆论权是公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而“四权”的提出,则标志着党和政府把公民的舆论权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知情权,是舆论权的基础和前提,不知情就谈不上表达,更不用说监督。参与权,即公民依法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而通过表达意见和建议,通过舆论的渠道反映利益诉求也是一种参与,而且是经常化的参与。表达权,包括舆论表达权,即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权利。监督权,包含着舆论监督权,这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经常、有效的途径。舆论权作为一项民主权利,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它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作为手段,可以进一步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同类推荐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台湾人到底是怎么看大陆的?这是大陆朋友常常问我的问题。毕竟,一九四五年以前台湾人很难到大陆,一九四九年之后又根本去不了大陆,这百年多来,台湾跟大陆真正产生联系的也只有短短四年,短短几年,根本还不够台湾人去认识。其实,大陆的每次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对台湾产生一定影响。1947年,国共内战如火如荼,国民党军在台湾“高薪”征兵;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部分志愿军战俘被遣返台湾定居;1958年开始金门炮战,金门百姓逐渐适应了在炮火里的生活;1964年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蒋介石下令加快核武器秘密研制;1966年,台湾小学生偷学简体字被老师发现挨打,台湾居民在报纸上看到了“文革”中被批斗的亲人照片;1978年中美建交,台湾居民向美国特使专车丢鸡蛋;台湾小学生从气球宣传单上领略到大陆风光;1987年大陆探亲潮,台湾发现大批重婚男;1990年,读过《毛泽东选集》的台湾大学生在校园内张贴大字报,在中正庙前高唱《国际歌》;1996年解放军举行登陆军演,金门士兵精神紧张,出现逃兵;2003年非典,台湾商人在东莞;2011年,北京老公到台南岳父家探亲……本书从1944年写起,以13位我认识的台湾平民的亲身经历,向您讲述60多年来大陆大事件与台湾小故事,分享60多年来各时期台湾百姓对大陆的印象。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分开不代表不关心;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
  • 社会契约论(大师思想集萃)

    社会契约论(大师思想集萃)

    《社会契约论》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它刚一问世就遭到了禁止。卢梭本人也被迫流亡到英国。但《社会契约论》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却很快在世界上引起震动。它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的出处就是《社会契约论》。1789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还对美国的《独立宣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罗伯斯庇尔到列宁都曾用《社会契约论》为自己的政权做出解释。
  • 做最好的公务员

    做最好的公务员

    本书以“最好”这两个字为核心,从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实际出发,告诉我们“最好的公务员”应该“想什么,如何想”,“做什么,如何做”,“学什么,如何学”,“超越什么,如何超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公务员在所有复杂和困难面前摆脱困惑,把工作做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更满意,前程更坦荡,提供了行动指南。
  •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二十年(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二十年(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俄共,作为苏共的后继者,是当前俄罗斯乃至整个前苏联东欧地区最大的共产党。本书回顾了俄共在失去执政党地位后重建二十年来的坎坷历程,可谓前苏东地区共产党的一个缩影。该书以俄罗斯社会的变迁为背景,从理论探索、组织建设、议会内外的斗争等视角,全面展示了俄共探索俄罗斯重返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和途径,展现了俄共在困境中压不垮、打不散的顽强意志和求生存、求发展的斗争精神,客观分析了作为反对派党的俄共目前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及发展前景。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系统之cp拆不停

    快穿系统之cp拆不停

    为什么要拆cp?某系统理直气壮的表示,因为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女配,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的不一样。拆拆拆!捣乱捣乱捣乱!这就是我们的宗旨!漓一:我觉得不行。某系统: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OK,就这样,听我的。后来……某系统:宿主,你在干什么?!漓一:我在做任务啊。(磨刀霍霍向主角。)某系统: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不行!漓一:我觉得行,听我的。某系统:……
  • 不敢言爱

    不敢言爱

    如果说说出爱需要勇气,那么不敢说出的爱是不是只有等待……等待是爱情的酝酿也是情感的煎熬,但是默默的在一起却没有说出“我爱你”,为何在分离时却要说出“我认识你”呢?爱不需要说出来,但是……
  • 寿衣

    寿衣

    表姐送我一件礼物,我打开后,竟然是一件死人才会穿的藏青色寿衣,我急忙扔进了垃圾桶,可是,这件寿衣却总是悄无声息的穿在我身上……
  • 快乐王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快乐王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王尔德所著的童话虽然很少,但人们将他与安徒生相提并论,称他的童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童话”。在王尔德的每一部童话作品中,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舍己为人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玫瑰的夜莺、把花园分享给孩子们的巨人……本书收录了王尔德最著名的9篇童话如《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巨人的花园》等,均按照英文原版完整收录。
  • 穿越:异世交易法则

    穿越:异世交易法则

    穆梨是个商人,她的交易法则只有三条:她喜欢的;她乐意的;还有最赚钱的。星际时代的星际战舰、农耕时代的粮食布匹甚至是各种时空的奇珍异宝,只要她乐意,对方也出得起钱,她都能一一奉上……
  • 做个好人并不难

    做个好人并不难

    本书故事贴近现实生活,极接“ 地气儿”。《忠村的故事》讲述在拆迁过程中,拆迁 户其实可能是你的恩人的故事。《花只因为你而开》 、《玫瑰胸针》讲述一束枯萎的花和一枚小小的胸针 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真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个好人并不难》的作者是吴宏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超神学院捡红包

    我在超神学院捡红包

    “激活红包系统后你会甘愿做一个平凡人吗?!”【叮!白银级红包!获得两翼天使基因】【叮!黄金级红包!获得战列舰一艘】【叮!曜金级红包!获得六翼天使基因】…………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炮塔代表力量,履带压倒一切!……科技代表一切,硬核超神文,坚决单女主!PS:超神同人文那么多……胡乱选一个!本文仅有百分之50会和动漫剧情相关。
  • 王牌小辣妻:霍少,请轻轻!

    王牌小辣妻:霍少,请轻轻!

    “盛一愿,撩了我还想跑?”“我没撩你!”“没撩?”霍景琛邪笑着挡住女人去路:“那现在撩。”………重生第一天盛一愿就决定‘撩’傻掉的霍家三少。本以为每天就是打脸、虐渣、调戏小傻瓜。可结果……霍景琛神清气爽的帮她虐渣复仇。盛一愿怒道:“霍景琛不用你帮,我要自己来!”霍景琛:“老婆,那你来。”众人:霍三少你这样很不要脸你知道吗?霍景琛:知道,老婆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