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6500000007

第7章 国际话语权设置的策划(2)

一方面这些媒体在日常传播活动中发挥着对我国进行“渗透”“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报道突发新闻事件时,可以迅速地抢占话语权的制高点,使国际舆论向有利于自身的方面发展。因此可以说,抢占国际话语权的主体虽然是国家,但话语权之争则是在各国的媒体间展开的。美国的CNN、英国的BBC已成为各自国家全球话语权的代言人,甚至成为全球舆论的风向标。

显然,与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相比,中国对外传播力量仍显不足,对海外主流媒体的覆盖率远远不够,缺乏相应的国际话语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2009年第1期《求是》杂志上撰文:“新闻舆论的竞争说到底是话语权的争夺。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

对于我国媒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媒体的硬件建设,建立覆盖全球的新闻网络和传播渠道,培育一支专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闻报道队伍;另外一方面,则要尊重新闻规律,为媒体的运作提供一个适度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事件报道上有我们的声音,表明我们的立场,掌握主动权。

二、国际话语权设置策划的内容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传播活动中,传播内容的策划要重点考量两个方面: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即说什么;选择内容的表现形式,即如何说。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受众对当前重要事务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通过议题的设计引发国际舆论,发起话题,其次为议题选择适合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影响国际舆论,从而通过内容设计为赢得国际话语权打下基础。

(一)设置议程

1.选择议题

能够赢得话语权的国际性议题,至少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内容重要,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即热点话题,如人民币汇率改革、领土主权问题、核问题、气候问题等;二是对我有利,凡是有利于塑造我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舆论支持的议题,我们都要积极开启,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2.提出议题

一要迅速。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往往是动态的,甚至是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谁抢得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和第一播报,谁就抢得了信息的第一价值和受众的第一选择,从而为赢得国际舆论抢占了先机。利用突发事件本身所赢得的巨大关注度,抓住有利时机在报道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设置议题、解构事件、表明观点,将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在重大国际事件的报道中,最先发出的报道与观点往往成为引述率最高的观点,这与受众获取信息先入为主的心理机制相配合,容易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一边倒”的舆论态势。

相反,如果我方在关键时刻“失语”,境外媒体就会通过从其他渠道获取的非权威信息大肆炒作,形成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局面。这样势必会混淆视听,加剧公众的恐慌或质疑心理,增加事件处置的难度,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

二要主动。中国作为责任大国在当前国际事务中正面临着一场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中国所处的地位有些被动。当西方攻击中国存在“人权”问题,中国就不得不设法解释中国的“人权”状况正在改善;西方攻击中国政治上不民主,中国就不得不设法证明中国是正在向“民主”方向前进等。这就使得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我国处于被动状态,且疲于应付。因此,在日常的对外传播活动中,对于一些重大国际议题,我国的重点新闻媒体应该发挥各自优势,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不仅要据理力争,更要主动出击,精心设置议题。根据这些议题,主动进行相关报道,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表明立场,为树立国家形象、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对于国际关心的中国事务,比如民族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要组织力量撰写专门针对外国读者特别是西方主流社会公众的文章,并在西方主流媒体发表,化被动为主动,先入为主,积极引导国际舆论。

快速报道突发事件通常只是形式,掌握报道的主动权和社会舆论、国际舆论的正确引导权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因此,主动设置议题必不可少。

2009年开始,中国在CNN等国际媒体上投放了一部宣传“中国制造”产品品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其中《人物篇》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包括袁隆平、李嘉诚、吴敬琏、姚明、吴宇森、杨利伟等商界、演艺界、学术界共50多位著名人物,这是中国主动设置议题的典型案例。宣传片总导演高小龙说:“以往中国形象都是被展现的,如何让人认识到真正的中国?那就得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让外国人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宣传片的投放在海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波士顿环球报》的文章指出,中国方面希望改变其在世界上的形象,并向后者传递和平与友好的信息,中国之所以致力于国家形象宣传,是因为中国国力提升,并且想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等专家看来,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的来临。

(二)建构议题

如果说时效快慢考验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对议题的建构则考验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主动、巧妙地设置议题,把“我们想要报道的”与“海外受众想要了解的”结合起来,有理有节地发出我们的声音,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1.定义议题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媒体不仅要迅速、主动地报道,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有利于国家利益和议题的话语或词汇来“定义”事件,以帮助国际社会和受众决定立场。通过定义把新闻事件放在特定的框架和语境下来描述,从而提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然后,通过各种新闻体裁的运用,专业化的新闻报道技巧,比如,现场的描写、新闻背景的解释、图片的拍摄技艺、特定的电视画面,以及相关的新闻用语,从而引导国际舆论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对这起事件最初的定义是“西方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但是后来改为“恐怖袭击”。这种命名的变化对于建构袭击的性质和美国政府随后可以采取的行动非常重要。文明冲突的命名有可能建构出整个西方和穆斯林的对抗,而称其为恐怖袭击不但可以避免出现两种文明的对立,还可以为美国政府采取的各种行动提供正当的理由,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赢得国际话语权。美国对“9.11”事件的命名过程,成功地确立了一种游戏规则,命名不仅简单地为某个事件或现象提供了一个标签,也建构了随后的相关行为。这是中国今后在积极参与国际语言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借鉴的经验。要注意营造有利中国的国际话语语境,博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避免被误解或树立不必要的敌对方。

2.用事实说话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在争夺国际话语权方面的最大尴尬,是公信力不够强,特别在涉及中国的新闻事件报道方面,西方社会往往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究其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最重要的仍在于长期以来我们重宣传,轻传播;重舆论导向,轻新闻规律,不能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应该避免以“套话”、“空话”或“官话”来争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而采用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报道,强调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说事,寓理于事,并注意报道对象和观点的适当平衡。也就是要坚持“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新华社对瓮安事件的对外报道,就很好地采取了这种方式。结果,瓮安事件被外媒普遍解读为中国公开透明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转折点。美国《时代》周刊指出,“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并不同寻常地发表了长篇新闻调查……可能是北京对待此类事件采取了开放的新态度。”

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及皇后学院政治学教授孙雁指出的一个反面例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开幕式本是个难得的展示中国话语和形象的平台,但我们在一些显而易见之处,忽略了“用事实讲话”的原则。比如,在全球瞩目的开幕式上,出现了不少少数民族成员:郎朗(满)、宋祖英(苗)、潘多(藏)、李宁(壮)。他们不但出场,还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我们通过这一事实进行报道,会让世界感到少数民族不但在中国有机会成功,而且可以是最成功的,从而能够有力地还击西方社会利用少数民族对中国人权的攻击。中国的新闻发布会也是抢占国际话语权的平台,但发言人干巴巴的官腔空话,往往没有说服力。如西藏问题,总是“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和“伤了中国人民感情”这几句话。因为没有更具体的事实和论据,听起来不但空洞无力,甚至还给人以强词夺理的感觉。据说,这也是美国政府不愿更多听取中国在藏疆问题上立场的托词,因为他们觉得反正就是那几句话。官方发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元朝以来”或是“国内的大多数藏民更有权代表藏族人民?”相反,达赖及其追随者不但能说流利的英语,还善用西方政治词汇和逻辑,巧妙地把流亡藏人的利益与捍卫美国的“核心价值”联系起来。尽管财疏力弱,却在国际上争到了最大的话语权。

另外,民间意愿的表达往往也是一种重要的话语权的表现,而且其作用不可忽视,在报道中更多地加入民众的声音,更多地利用受众的报道资料,可以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也可以提高媒体本身的信任度和亲和力。

比如,在西方对西藏、新疆问题的非议上,西方的道德制高点认为:藏人、维人应该有民族自决权,不应由汉人在主权、发展、教育、宗教等方面为他们做出选择。在这样的逻辑下,中国与西方永远也辩不清。但是,如果中国让少数族群的人出来说“我们了解国内情况,我们才能代表本族人民说话”,“我们也想山里通火车,也想用抽水马桶”,效果就不一样。

(三)语言技巧

在话语运用上,我们的国际报道在语言、技巧、判断上不够与“国际接轨”。例如,中国媒体总是喜欢在报道中先下定论,加入自己的评价和喜恶;报道带着明显的官方口吻;对于热点事件、热点新闻报道的取材角度同质化程度较高等等,都易引起受众对于传播者的反感和远离。话语运作上与“国际接轨”,即话语表达上要让外界接受,听得进去,有说服力。这里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融贯中西,善于驾驭西方语言、价值观及话语技巧的队伍。

从思维方式看,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谈问题往往从宏观、全面的问题入手,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思维,谈问题一般从具体问题开始。由于存在这种种差异,在中国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可能会引起西方人的疑惑、不满和反感。因此,在进行对外宣传时,不能只考虑我们想介绍什么,而应该看海外受众感兴趣的是什么,尽量满足其信息需求,这样才有可能为他们所接受。在这方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借鉴国外传播的有效表现形式,尽量从直观上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上以平民化的语言提出“不折腾”一说,引起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叫好,这应成为公众传媒用语的楷模。

同类推荐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公共人的衰落(睿文馆)

    公共人的衰落(睿文馆)

    本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他恢恢乎游刃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完美地解答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该书在海外声誉卓著,是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热门推荐
  • 邪妃有毒:至尊三小姐

    邪妃有毒:至尊三小姐

    她,天之骄女,却在一夜之间被人毁去修为,沦为废物。她,暗夜杀神,却在被人围杀的那一刻,莫名穿越。身份替换,她从杀手变成了废物。废物?怎么可能?!云墨表示抗议。就算她答应,她大陆第一剑修的便宜徒儿不答应!她威震大陆的四大魔宠不答应!她英俊潇洒神勇威武的老公……“额……亲爱的,冷静点!没人说我是废物,用不着灭口啊!”……【女强一对一,精彩爽文,你值得拥有!】
  •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南茅北马,自古以来以山海关为界,南方属茅山道术,北方则是出马仙马家,出马仙继承了上古萨满教的传承,信奉,胡,黄,长,蟒,这类野仙,胡三太爷,黄三太奶,常小跑,黄小花,蟒天龙,这些东北仙堂的名字,或许只是存在于传说当中。具有东北灵根的王莫枫,一个困扰几代人的诅咒,不想成为出马弟子可却偏偏与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命运会如何,成为出马弟子后又会有着怎么的命运。一本《天荒道典》,一段曲折的身世,白驰所谓的南茅弟子,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
  • 曾在玛法生活

    曾在玛法生活

    关于网络游戏热血传奇的长篇纪实小说。作者通过5年网游的亲身经历,写就一个成年人,按照游戏的既定规则,以自选某角色的身份进入到某网络游戏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通过杀怪练级打宝等方式,开始他(她)从出生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或停滞的生命历程。怎样一个游戏世界,怎样一个闯荡江湖的体验,又是怎样的游戏人生。
  • 腹黑竹马:小青梅,萌翻了!

    腹黑竹马:小青梅,萌翻了!

    以前,她缠着他哄着他依着他喜欢他,他却爱搭不理。现在,他弥补她倒追她使出各种招数:“你是我的苹果手机。”她怒:“别人都是优乐美,益达,飘柔,怎么到你这儿就是手机?”他搂住她的腰:“因为爱疯啦!可是却迷路了。”她问:“去哪儿?”他指着她的心:“去你心里!”高冷傲娇竹马倒追迷糊呆萌青梅,把你捧在手里,含在嘴里,记在心里,看在眼里……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弱传播

    弱传播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至左右吗?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现在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件、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舆论世界。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独到,论述缜密,体系完整,堪称国内首部“舆论世界的哲学”。寄望每一个通过舆论改变人生或摆脱困境的人都能从《弱传播》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 莲灵漪

    莲灵漪

    天山小殿下白灵一天庭学艺,怎料顽皮成性,经常闯下祸端,与千百年前的旧识哪吒三太子交集更多。纵然三太子不记前尘?那又如何,总扰的他无法安生,在三太子的庇护下,一朝闹地府,二朝闹北海,三朝闹人间,四朝闹天庭!四海八荒哪吒在侧,三界六道太子在旁,无人能阻无人能拦。面冷心炙的哪吒三太子,与机灵调皮的灵一小殿下,爱情萌芽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愿为此情对抗天道。借鉴宝莲灯沉香救母以及封神为参考,但剧情全新甜虐十足。至于哪吒的形象嘛,大家可自行幻想,毕竟你们喜欢的样子,哪吒都有!看机灵小仙子如何降服傲娇哪吒三太子!
  • 脉学阐微

    脉学阐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末春秋

    唐末春秋

    系统已绑定宿主。“唐末乱世,请宿主选择养成模式”“种田、科举……”“选择无效!唯一可选模式——枭雄争霸”额……乱世不容人,看来只得做个枭雄了!
  • 下一个

    下一个

    命运这种东西有时候确实神奇得很,走运时,犹若神助,一切顺心得不得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时运不佳的人,却常常抱怨老天瞎了眼,倒霉的事件一桩接连一桩,好像串通好了似的,偏偏冲着你来。张宏斌就属于后者。最近他简直倒霉透顶,似乎全天下最不可能发生的糟糕事儿都让他给撞上了。早上他拿到了人事部的通知书,由于合同到期,公司将不再和他续签新的合同。和他一样被告知卷铺盖走人的其他同事,在收到解聘书的同时,还有一份金额为数不低的赔偿金。只有他一个,是正常的离职,没有任何额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