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500000022

第22章 现代化与中俄传媒转型(2)

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如何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问题;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2003年以来新闻发布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正确有效地使用大众传媒,必须正确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要求传媒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报道方针,强调传媒作为人民喉舌的重要性,把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部分;200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成为构建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重要文献;2007年8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政府应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确保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及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就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做了重要讲话。讲话从媒体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出发,以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为指导,从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五个方面,对我国新闻业发展做了总体的思考和指导,特别是强调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闻体制建设方面的清晰思路。

还有2008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规定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2009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畅通各种渠道,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等等。

总之,可以明确的是,中国传媒民主化转型使媒体政治、经济和文化运作的基本规则和底线发生了重大改变,媒体逐步克服了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矛盾,正从强调喉舌论到保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转变;从一元的宣导性向构建公共话语平台、推进公民社会发展,实现多元沟通转变;从传媒计划管理的垂直体系向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调节双重制约转变,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传媒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和形成。

在传媒体制民主化转型的宏观影响下,我国传媒的结构与内容、传媒功能、传媒法治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的传受自由度不断扩大,知情权得到越来越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公有与私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传媒结构体系,适应了信息全球化多媒介传播需要;传媒传播内容多元、范围扩大,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实现一个方向,多种声音,充分满足公众各层次的信息需求;传媒功能多元化,信息传播功能得到彰显,舆论监督、社会协调、娱乐等功能互为补充,与社会发展互动,为经济社会变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传播条件,传媒功能正向发挥力度大;通过宪法及其他如《广告法》、《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互联网管理条例》、《信息公开条例》等新闻法规进行信息传播管理,新闻法治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最后,根据西方媒体理论,传媒被称为自由市场的看门狗,其在民主社会中所扮演的首要角色就是对国家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可见,作为民主政治本质标志之一的舆论监督,是传媒民主化进程重点讨论的话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正是我国传媒民主化转型的最好证明。

30年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纠正了文革时期报纸参与大批判,沦为阶级斗争舆论工具问题,逐步向理性的舆论监督回归,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1978年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可以看做是舆论监督理性回归和重新起步阶段。这一时期,随着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新闻传播观念的改变,国内出现了诸如1979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停车场见闻的批评报道;1980年7月到8月《工人日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对渤海2号钻井船翻船事故的批评报道;1980年6月《人民日报》对全国第一个大寨县山西昔阳县劳民伤财、主观决定的西水东调工程缓建的批评报道;同年10月《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披露商业部长在饭庄吃饭不付费用一事;1985年深圳《蛇口通讯》刊登《该注重管理了》的时评文章,公开主张对于领导批评的文章只是建议,不要审查,以后也不必送审,除非牵扯根本方针政策的话题;1982年3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农村信箱》播出临泉县田桥乡女青年反抗家庭包办婚姻写的信《掺着泪水的蜜月》,引起一场广播大讨论;1983年2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黑龙江双城县青年商店来信,批评双城堡车站野蛮装卸问题;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报道等等,标志着媒体舆论监督领域拨乱反正的成功。此外,1986年9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人大常委会讨论破产法纪实》,第一次把立法过程包括委员们讨论时发言的实况,都生动地展现在公众的面前,突破了长期以来政治报道的禁区;1987年,中央电视台对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报道,在会议期间八次播出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实况,这意味着对重大敏感问题的公开报道的崭新开始。

但是,尽管这一时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得到恢复,推动了改革初期社会各领域问题的解决,但舆论监督总体上还体现出范围小、偶然性强、公开性不够、自主性差的特点,在法制建设与保护方面也很不成熟。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召开,舆论监督第一次正式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领导机关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的方针。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创了媒体发展的新纪元,也标志我国媒体舆论监督面临着崭新的形势,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决策上看,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成为党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在接受《纽约时报》董事长兼发行人苏兹伯格、执行总编莱利维尔等一行采访时,指出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媒体在对政府官员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揭露了不少问题。1997年12月29日李鹏视察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组,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为我国舆论监督工作今后发展的主体、对象和方向做出了中央政府方面最为明确和具有突破意义的表态。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舆论监督均作为重要内容在报告中得以阐述,对其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阶段各类媒体迅速发展,舆论监督呈现出多媒体、范围广、力度强、自主性高、公开化等特征。媒体的舆论监督从零星的、个别人、个别现象的监督,发展到党报、都市报、广播电视、网络、中央与地方媒体以新闻、评论、调查、访谈等各种形式报道组合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监督内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从行政领域权力监督,扩大到行业特权监督,从司法与国家执政问题到社会问题,从事实的简单披露、真相的探查到问题的探讨和制度化、法制化解决之道的全方位关照,以及广东珠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一项地方性的新闻舆论监督法规—— 《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办法(试行)》,山西《长治日报》大张旗鼓地开展舆论监督,并形成了其舆论监督的吕日周现象,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情况向数百家新闻媒体和600多名中外记者开放,1998年关于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的实况报道等等,无不体现出这一时期舆论监督的多媒体、广度、深度以及监督自主性、报道公开性的极大提升。

舆论监督的典型案例如1988年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历时70天调查,写出《中国走势探访录》,对中国改革中诸侯经济的形成和地方保护主义进行深入调查和揭露,提出治理改革环境,整顿改革秩序的主张,震动了中南海,并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的主题,影响了历史;1991年底开始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报道了包括强力啤酒、青岛威士忌、长白山葡萄酒等大量反面典型,成为当时轰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督活动。

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新闻舆论监督进入全面发展,遍地开花的开端。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推出主打的新闻评论栏目,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此后,《华西都市报》创刊,《南方周末》改版,加大深度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关注弱势群体,《中国青年报》开辟品牌栏目冰点,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表达对民主的一种渴望和真诚呼唤,各类平面媒体迅速在业内崛起,掀起一波新闻舆论监督的高潮,各类有巨大影响的舆论监督报道事件层出不穷:如《南方周末》关于披露巨腐胡富国的《省委书记的眼泪》,探讨环保问题的《谁来保护三峡库区》,披露无锡非法集资案的《三十二亿资金大骗局》;《焦点访谈》对于郑州公安局某分局政委张金柱非公务驾车、撞死儿童苏磊并将其父亲苏东海拖了1500米恶行的揭露;《经济参考报》通过暗访调查、揭露央视广告标王秦池酒掺假,其散酒主要从四川收购的报道;《中国青年报》关于《缙云:万民状告镇政府》,法院不予受理报道;以及沈阳的慕马案、厦门远华走私案、山西吉县副县长贿选事件、广西南丹矿难报道、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山西天龙、富源、繁峙矿难瞒报事件、延安夫妻看黄碟被警察拘留事件、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事件等,成为这一时期舆论监督多元化的真实写照。

2003年,以孙志刚案和非典报道为标志,中国媒体舆论监督进入第三个阶段。一方面,这一阶段在继承了上一阶段舆论监督多元化的特点,同时也克服了媒体一哄而上,把舆论监督当作提高媒体公信力最有效途径的错误认识,舆论监督向深度、理性化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舆论监督最大的特点是随着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信息公开力度加大以及全球化进程推进等因素影响,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异军突起,并借此导致带有公民社会特征的舆论监督草根化、协作化发展趋势。

舆论监督向理性、深度发展,主要是针对上一阶段舆论监督过度强化明星媒体负面报道,异地监督遇到的阻力,舆论监督策略和方式上的不成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局势等问题,媒体进行深刻反思后所体现出来的监督特点。媒体应该报喜也报忧,深度和理性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媒体公信力,这标志着媒体对社会舆论作用认识的深入。以舆论监督的排头兵《南方周末》为例。人们评价《南方周末》,指出其缺少高屋建瓴的指引力和思想厚度,浅、偏、露是其致命缺陷。

而公信力、责任感、正义感是一份严肃报纸的坚硬内核。正因为面临的种种发展问题,《南方周末》在改版后,把爱心、正义、良知变为现在的正心、积健、高远,通过自身调整,突出理性的思考成分。

同类推荐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黄侃:士气为先

    黄侃:士气为先

    本套丛书包括晚明至民国的国学文化名人:徐渭、章太炎、袁枚、辜鸿铭、郑板桥、刘文典、李贽、李叔同、黄侃、林纾。尽管时代有所差距,但人物个人相近,徐渭的佯癫真狂、李贽的赤子童心、郑板桥的傲骨奇才、袁枚的悠游随性、林纾的忧国忧民、辜鸿铭的中西撞击、章太炎的怪异大成、李叔同的看透红尘、黄侃的苦读乐道、刘文典的狷狂骨气,将一众文化怪杰集聚一堂,“旨在使人们从庸俗的文化认同中走出,增强一种独立的人生品格,以史为鉴,去创造别一类的生活。”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热门推荐
  •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她是将军府的嫡女,是大魏国的太子妃。她耳根子软,听信奸人谗言,把仇人当亲人待,最终被亲妹妹和太子侧妃陷害身亡,死前更得知自己母亲和丫头也被其所害。自己良善,却落的如此下场,怨念不甘让她重生到八年前。这一世,她会把前世的怨都讨回来……她们诡计多端、手段狠辣,她以牙还牙,统统还回去。坏名声,断了嫁人之途,看怎么斗?!只是面前温润如玉的未来丞相,居然也会出手助她,在事后对她虎视眈眈……
  • 绝色倾城:傲世天下

    绝色倾城:傲世天下

    数不尽的妖孽俏男穷追不舍,护花只为花。更甚有花神守望着她。只为她嫣然一笑,幸福一生。
  • 拉莱耶之主

    拉莱耶之主

    神与神的战争从来都只有咆哮与厮杀!废狗冷一璇,是化作诸神脚下的白骨;还是踏灭诸神重归黑色的王座?
  • 嫡女重生纪事

    嫡女重生纪事

    家有阴险毒辣的继母,优柔寡断的父亲,外加善良单纯的哥哥,刻薄成性的妹妹,最厉害的还是人老成精的祖母。重生的豪门嫡女面对如此情况,又要如何在夹缝里求生存,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呢?感谢宝贝古提供的漂亮封面!
  • 揽古随感

    揽古随感

    古者智者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固取文而记之。以畅托古之怀。
  • 先婚后爱:总裁大人,请滚开

    先婚后爱:总裁大人,请滚开

    顾小米是被逼着嫁给了南宫羽的,她时时刻刻想要逃离他。可南宫羽却怎么能如她所愿?少爷,有人欺负了少夫人,将她赶出灵城;少爷,有人追求少夫人,还每天给她送花;敢觊觎我的女人?打断他的狗腿。少爷,少夫人想要跟人私奔;天涯海角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耿直女神超有钱

    耿直女神超有钱

    记者:请问作为全民女神您有什么成功的诀窍?白茨:可能……我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记者:请问白女神是如何嫁入豪门的?白茨:大概……我和他门当户对?记者:请问……您未来的打算?白茨:也许……好好拍戏,不然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产?面对如此耿直的回答,记者感到亿千万暴击!注:系统文,女主耿直又有钱,男主傲娇最有钱。
  • 我买了个地狱

    我买了个地狱

    三百块的只卖一百多,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盈利只有亏的买卖,你愿意吗?
  •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在《史记》的世界里,有明智的君主,有昏庸的帝王,有贤惠的后妃故事,也有残酷的宫廷秘密,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臣子和原本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在《史记故事(导读本上)》里,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它们会带着你感受几千年前的世界,让你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变得更加聪明睿智。
  • 家族记忆

    家族记忆

    某一天,我开始关注起自己的家族历史。原因很简单,我在一次寻找中学毕业照片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我父母的结婚证,在那张大如奖状的结婚证上,我母亲比我父亲整整大出了九岁。这使我大吃一惊,母亲在十五年前称病提早退休的内幕被揭开。有一种秘密,对我和我的兄弟们是遮蔽的。这就是我对家族历史追根溯源的开始。但我的计划不久就受挫。因为康家没有族谱。不但我们这些李岭村的康家旁系没有族谱,就是汀州城里康球升的后代也没有族谱。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因为在昔日汀州府所辖范围,康姓几乎成了读书人的代名词。有一则笑话说,康姓男人有两大能耐:一是会读书,二是能吃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