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400000043

第43章 论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特征(4)

在评论文艺作品的时候,有一句人们常喜欢说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充分地显示了民族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然而,“民族化的前提是现代话剧规范的确立”,因而民族性的形成首先要求剧作家对话剧“这种外来形式的深入了解和熟练运用”,这样“才可能进入到内在层面”,才可能成为中国受众喜欢的东西。但是,任何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都是人类的,他们的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其出发点不会停留在狭隘的视野中,不会满足于一时一地的需要。就戏剧而言,古今中外享誉世界的戏剧大师,哪一个是局促于狭小的天地之中的呢?哪一个的经典作品不是震撼整个人类心灵的呢?曹禺作为中国20世纪的戏剧大师,他的戏剧创作总是既从适应中国受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出发去营造剧场性,建构民族审美心理图式,又从整个人类视野去把握受众基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呼应世界性的审美期待,形成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剧场性特征。这种宏阔的艺术视野打造了戏剧审美接受的普遍的适应性,显示了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曹禺的戏剧创作总是在深谙话剧艺术的独特本质和熟练掌握其艺术技巧的同时追求着民族化。他首先考虑的是中国的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这从他走向戏剧创作道路时起就是这样。他说他写《日出》的前几年曾沉醉于契诃夫深邃艰深的艺术,着了迷地想学习,尤其是当他读了《三姊妹》后就更是这样,但没有成功:我想再拜一个伟大的老师,低首下气地做个低劣的学徒。也曾经发愤冒了几次险,照猫画虎也临摹几张丑恶的鬼影,但是这企图不但是个显然的失败,更使我忸怩不安的是自命学徒的我摹出那些奇形怪状的文章简直是污辱了这超卓的心灵。我举起火,一字不留地烧成灰烬。我安慰着自己,这样也好。即便写得出来,勉强得到半分神味,我们现在的观众是否肯看仍是问题。他们要故事,要穿插,要紧张的场面。这些在我烧掉了的几篇东西里是没有的。

曹禺几次学着契诃夫的方式去写作,但是都失败了,所以他一字不留地烧掉了。曹禺这样做,所考虑的是“我们现在的观众是否肯看”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对中国的观众来说,“他们要故事,要穿插,要紧张的场面。这些在我烧掉了的几篇东西里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中国受众“要故事,要穿插,要紧张的场面”的审美心理图式和习惯是曹禺戏剧创作的出发点。可见,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始终是以民族性为重要立足点的。田本相指出:“他的戏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成为久演不衰的剧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现实主义剧作表现出可贵的民族独创性。他的剧作不仅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他把外来的话剧创造性地转化为民族的。”只有符合民族审美要求,才可能拥有巨大的剧场感应力。

纵观曹禺的戏剧,从《雷雨》开始,一直到《王昭君》,故事、穿插和场面始终都是他十分用心的。他总是致力描写那种情节起伏跌宕的传奇故事,着力提炼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推出扣人心弦的戏剧场面,打下了深深的民族印痕,形成了强烈的艺术裹挟力。即使是学习契诃夫的《日出》也没有离开这一点;就是诗剧《北京人》也是这样。再有,曹禺写戏主要是写人,他始终都将人物描写放在第一位,戏剧人物成为曹禺戏剧最动人的所在。但是,曹禺笔下的人物之所以感人,重要的一点在于民族性。这些人物以其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气质的深深印记而获得受众的心理呼应和情感共鸣。焦菊隐指出:“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家庭生活的《雷雨》,有没有中国气派、民族色彩呢?应当说有,而且很浓厚。《雷雨》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在那种生活里所出现的矛盾冲突,人物在他们自己生活里所采取的行动和行动方式,完全是中国式的,整个舞台形象和气氛都是中国式的。”但是这些人物在曹禺的戏剧中都是存在于故事之中的。如前所述,曹禺在戏剧中总是要创造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现代特征鲜明的戏剧故事,无论是畸形的爱情故事、出逃的故事还是复仇的故事、复活的故事以及救世的故事,都带有几分传奇色彩,震撼着受众的情感;而且在故事的讲述和推进过程中非常善于制造悬念和进行穿插,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姿,悬吊着受众的心理;同时,他总是在紧张的场面中凸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重视场面的推出与组接,做到强弱交织、虚实结合,刺激着受众的情绪。曹禺戏剧始终以底层书写为重点,不仅充满着人道主义的情怀,而且张扬着底层的高洁精神与做人的骨气,贴近了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获得了一种广泛的接受认同。尤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曹禺戏剧浓郁的诗化特征,与中国古典戏曲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种突出的民族性特征,形成了审美接受的民族情感场和心理场。

曹禺戏剧的剧场引力并不仅仅建立在民族心理基础之上,而且还建立在人类通性的基础之上,扩张了戏剧的场势,预设了一种超时空的接受效应。众所周知,话剧是一种舶来品,是以西方文化传统为底色的,曹禺毫无疑问接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曹禺并没有皮相地去理解西方文化,更不是全盘去接受西方文化,而是始终从宇宙与人、自然与社会、原始与文明的关系中去把握人类社会的共通性,进而深入探讨现实人生的诸多问题。《雷雨》是出于“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语的憧憬”而创作的,全力表现了宇宙与人的关系:在宇宙这口“残酷的井”、“黑暗的坑”中,人“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对人在宇宙中始终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和可怜处境进行了深刻的把握。从而“为宇宙作一种隐秘的理解”,对“天地间的‘残忍’”发出了自己的愤懑。同时,将原始与文明、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作了深刻的表现。《日出》也是他“觉得宇宙似乎缩成昏黑的一团,压得我喘不出一口气”的结果,致力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了“这些年在这光怪陆离的社会里流荡着”的“梦魇一般的可怖的人事”,对黑暗世界中人类生命无辜被摧残和损害的罪恶予以触目惊心的展示,从而“恶毒地诅咒四周的不公平”。如果说《雷雨》探讨的是宇宙中人的渺小、无力的话,那么《日出》则是寄希望于宇宙自然来对人类社会罪恶的平抑,用曹禺自己的话说就是“渴望着一线阳光”,希望“平地轰起一声巨雷”,把人类社会盘踞的丑恶势力“击个糜烂”。由此开始,从《原野》一直到《王昭君》,曹禺始终关注的是人类生命的状况,表现了一种强劲的生命意识,显示了殷切的人类关怀。在曹禺的戏剧中,不仅这种人类意识形成了超越民族疆界的剧场性势能,显示了一种突出的世界性特征,而且所使用的一系列艺术手法也是与整个人类的思维认知模式相通的。通常,中国受众偏向并习惯于感性思维,西方受众则偏重于理性思维,这种不同的思维认知特征使中西方受众的审美心理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如何调适中西方审美习性的差异,扩张共通的心理取向,使戏剧作品超越民族的疆域,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获取更多受众,是剧作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曹禺从人类最基本的思维认知方式入手,在戏剧中经常运用象征、隐喻、讽刺、幽默、对比、反复以及细节描写和心理展示等超越中西审美心理壁垒的艺术手法进行艺术表现,强化了走向世界的品质。因此,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使曹禺戏剧提高了剧场的艺术强度,扩张了审美接受的适应性。

同类推荐
  • 说影

    说影

    《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唯一影评集,导演张艺谋作序推荐。本书是作者对80年代以来中国多位重量级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的评论和访谈录的集结,同时也是对中国20年电影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在解玺璋的文字中,在他所描述的电影画面中,我们再一次回望,跟30年来中国的电影之路交错,重逢,跟20位最具代表性的导演的生命相遇、叠加。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我国古玺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后经商周时的甲骨文、铭文、石鼓文等雕刻影响,至战国时形成整体形象。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自文字体系的演变和完善,同时体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审美风尚。随着玺印的使用相对普及,其文字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先秦古玺留存于世的大多是战国玺。古玺形状各异,内容有官职、姓名和铭文等,玺文精练,章法生动,传达着远古文明发端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漫漶,显得越发神秘、朦胧和迷幻,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奇、古朴的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当下数字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日趋严重的致瘾化、泛低俗化、高碳化、自由化和虚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艺术德性失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相比发生了重大嬗变。因此,阐明数字艺术德性本质,进而研发有利于数字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路径就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目标。本课题有四个创新点:一是首创了“利他行动”德性本质观;二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的异同;三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生产德性、传播德性、消费德性、文本德性的不同本质及其互作关系;四是首创了低碳艺术理念,并阐明了其德性价值。本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的基本规律,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数字艺术德性和低碳数字艺术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开辟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增加了该学科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数字艺术中国学派。
  • 艺术哲学提要

    艺术哲学提要

    《艺术哲学提要》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18)的阶段性成果。该成果在借鉴和消化中国智慧美学非二非不二思维方式和无所执著、明白四达生命智慧的基础上,围绕艺术哲学有史以来形成的诸多主要标志性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艺术的观念、性质、起源、类型、结构、创造、鉴赏、品格、功能等艺术哲学基本问题,高度凝练和阐发了艺术哲学旨在发明无善无恶、无关无丑、无真无假之原始本心的学术宗旨及艺术旨在为人们提供诗意地栖息的场所,启发人们获得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智慧关学精神的终极目的。对人们重新反思有史以来艺术哲学诸多基本命题、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等,建构具有世界视域、中国精神的艺术哲学研究新格局,富有极其重要的尝试和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末世降临之星际系统

    末世降临之星际系统

    末世降临,雇佣兵姜尘意外获得星际系统。系统商城里有无数超科技的武器弹药等等物品,只要晶核到位,装备都不是问题!丧尸来袭、狂妄谋掠,在这样恶劣的处境中,且看姜尘是如何率领末世“F4”,打破狼子野心吧!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纯爷们儿

    无敌纯爷们儿

    一个堕落的大学生,成天泡网吧,在去网吧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借此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从此就走上了痛并快乐着的路………
  • 网游之不可一世村长

    网游之不可一世村长

    罗小营的铁血手段明显压不住天下第一村的村民了。这帮忠诚度普遍低的令人发指的村民时刻准备着叛变。罗小营只好一边征兵一边苦口婆心的安抚村民:“汝妻吾养之,汝勿虑也。”
  • 庶子无双

    庶子无双

    豪门庶出子弟,今生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家族开枝散叶,混吃等死一辈子,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这个庶出的王家老六,却要命苦的站在朝堂上,跟着一群老匹夫商讨国事?凭什么?好不容易穿越了,凭什么还要这么的命苦?早早计划好的纨绔生活,居然连第一条:睡觉睡到自然醒!都成了梦想?
  • 灯灭啦

    灯灭啦

    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应对事关生死的家庭危机?通常陷入麻烦的是杰克,山姆负责“拯救”他,可是这一次……造成麻烦的是暴风雨天气和妈妈的判断错误!
  • 游戏高手大比拼(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游戏高手大比拼(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终南录

    终南录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终南山上,路人唱起了这首古老的秦风。他站在山顶,俯视着万里河山,轻声叹道,“阿壁,你看,这盛世,正如你所愿…”乱七八糟的话:本文多线多主角成长系,感情线为辅。男主视角开篇,只是引线。每一卷的风格,可能有些不同。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魏紫修仙传

    魏紫修仙传

    这就是一个天才本土少女,一路从南瞻小世界扶摇直上,屹立大千世界巅峰的故事。新书《仙瑜无瑕》已发布,欢迎各位小可爱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