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000000042

第42章 时代递嬗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2)

由此,二人在“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关系这一问题上观点迥异。梁启超主张:真爱自由的人,应该以关注一群一国之自由为己任,而不应争取一身一事的自由为目的。所以他批评:“今世之言自由者,不务所以进其群其国于自由之道,而惟于薄物细故日用饮食,齿齿然主张一己之自由,是何异箪豆见色。”在救亡主题的牵引下,梁氏更主动地收缩自由观中的“个人主义”,强调:团体自由比个体自由更具时序重要性和价值优先性。故而他提出:“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野蛮时代,个人之自由胜,而团体之自由亡;文明时代,团体之自由强,而个人之自由减。”“团体自由者,个人自由之积也。人不能离团体而自生存,团体不保其自由,则将有他团焉自外而侵之、压之、夺之,则个人之自由更何有也!”胡适则坚持“个人自由”是“国家自由”的前提。

1929年,在《介绍我的思想》一文中,他相当直白地告诉年轻人:“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虑及民族危亡、国力凋敝的时空背景,梁启超的观点有其现实合理性,并对后来者影响至深;不过毋庸讳言的是,它所引发的流弊亦是相当大,至今仍然有待克服。胡适的观点在某一短时段内可能不合时宜,但从长远来看则应会被肯定;因为权利从本质上说是个人的,过度强调族群或社群的权利实则是一种误导。

二、胡适与储安平

1909年,储安平生于江苏宜兴。这一年,胡适正寄身于中国新公学,担任低年级英文教员,直至10月间该校解散。胡适幼年丧父,由寡母抚育;储安平的身世更为凄凉,虽是望族之后,但出生6天即丧母,14岁时又丧父,抚养他长大的祖母亦于此年逝世,他的成长以及求学端赖于伯父储南强。1928年,储安平入读光华大学政治社会系。这一年,胡适出任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储安平大学毕业,为国民党《中央日报》编辑副刊;同时在戏剧学校兼课,往来于曹禺、夏衍、马彦祥等左倾人士中间。这一年,已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创办《独立评论》;并在武汉讲学期间,5日之内三会蒋介石——11月28日初会并共进晚餐、次日会面中赠蒋氏一本主张“无为而治”的《淮南王书》、12月2日他则就学制及学风问题“很不客气”地发了一番议论。1938年,抗战军兴,于1935年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系、师从著名费边社员哈罗德·拉斯基教授的储安平,学业未卒提前归国,先任《中央日报》主笔兼国际版编辑,后去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院任研究员。这一年,胡适临危受命——“国家际此危难,有所驱策,义何敢辞”,于9月17日正式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46年,继《客观》之后,储安平主办《观察》。这一年,胡适去国9年之后归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储安平于4月1日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6月1日发表“党天下”言论后成为知名“右派”,并在11月12日被免职。这一年,退踞台湾岛的国民党大力“围剿”胡适;不过鉴于他在海内外广泛的影响,又在11月任命他为“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逝世之后数年,约在1966年9月中旬,储安平“失踪”,不知所终。

梁启超作为最后一代的“士”,比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胡适年长18岁;同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作为第一代的核心人物,比第二代的典型代表储安平亦年长18岁。如同前述梁、胡之间的分际明显,胡、储二人在言论自由的实践与理念上亦有鲜明差别。在言论实践上,储安平的贡献主要体现于两份政论周刊——主编《客观》及主办《观察》。

《客观》于1945年11月11日创刊于重庆,16开本,每期正文6万余字,发行人张稚秦,储安平任主编。该刊共出17期,储安平负责前12期,后6期则由吴世昌负责。该刊颇有影响,储安平曾追述道:“那时正是抗战刚告胜利,政治酝酿改变的时候,多年以来,在‘抗战第一’的大帽子下遮盖着的许多积郁,我们这时秉笔直书,亦确能畅所欲言。我们愿意毫无夸张地说,那时确有许多读者,每星期都在等候着星期六《客观》的出版。这些读者后来都成为《观察》的读者,今日《观察》在四川及西北一带有广大的销路,一部分应归因于《客观》的影响。”

按照他的设想,《客观》应能成为一份进步的自由主义刊物。

创刊号上,在以“本社同人”之名发表的《我们的立场》一文中,储氏指出:“编辑部同人每周聚餐一次,讨论每期的稿件支配,并传观自己的及外来的文章,我并不承认我们彼此的看法、风度和趣味完全一致,我们也不要求彼此什么都一致,我们所仅仅一致的只是我们的立场,以及思想和做事的态度。我们完全能够对于一个问题作无保留的陈述,而服从多数人所同意的意见,其权仍在作者;其间绝不致引起‘个人的情绪’问题。我并愿在此郑重声明:在《客观》上所刊的文字,除了用本社同人的名义发表者外,没有一篇可以被视为代表《客观》或代表我们一群朋友‘全体’的意见,每一篇文字都是独立的,每一篇文字的文责,都是由各作者自负的。”

《客观》第1至12期的“长篇连载”栏目,分期刊登储安平的《英国采风录》。此外,作为主编,他还以“安平”为名撰写“客观一周”专栏文章,颇为引人注目。在前12期中,除第6期由吴世昌撰稿外,其余11期中的该专栏均由他执笔,共54篇,如表三所示。综合而言,这些政论展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对时局的观感与评析,它们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对国民党的批评与劝告;对共产党进行深入分析;期盼进步中产阶级的崛起。

储安平“客观一周”专栏文章续表《观察》于1946年9月1日创刊于上海,16开本,每期6万字。它的诞生与《客观》的影响颇有关联,储安平曾指出:“在《客观》出版的时候,我们获得各方面的鼓励。特别是许多前辈,他们都是自由思想而保持超然地位的学人,他们鼓励我们继续在这一方面努力。许多朋友和读者也一致惋惜《客观》的夭折,希望我们继续努力。在这种鼓励下,我们渐渐计划自己来办一个刊物——不仅刊物的立场、态度、水准等,能符合我们的理想,并且这个刊物机构在办事上也能多少贯彻我们的精神。”考察两刊的宗旨、名称、栏目设计、主要撰稿人等诸因素,它们之间确存在延续性,《客观》可谓是《观察》的“前身”。1948年12月24日,《观察》遭遇“查封”之厄,至此共出5卷18期。

《观察》创刊之际,“抗战虽然胜利,大局愈见混乱”。创刊号上,在《我们的志趣和态度》一文中,储安平有描述:“言路狭窄,放言论事,处处顾忌;交通阻塞,发行推销,备受限制;物价腾涨,印刷成本,难于负担;而由于多年并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弥漫于全国的那种麻痹、消沉、不求长进的风气,常常使一个有尊严有内容的刊物,有时竟不得获得广多的读者。”在此国事殆危、士气败坏的时代,储安平深感需要有“公正、沉毅、严肃”的言论,以挽救国运、振奋人心。因此,确定《观察》具有如下两条宗旨。其一,“要对国事发表意见”。对此,他强调:“这个刊物确是一个发表政论的刊物,然而决不是一个政治斗争的刊物。我们除大体上代表一般自由思想分子,并替善良的广大人民说话以外,我们背后另无任何组织。”其二,“希望对一般青年的进步和品性的修养能够有所贡献”。对此,他指出:对于青年的“信左信右”一无成见,只是强调青年对政治思想的信仰应该“基于理性而非出于感情”;同时期望在“做人的根本条件上”,每个青年都有“健康的人生态度”以及“现代化的头脑”。在此宗旨之下,该刊“放言论事的基本立场”——该刊同人必须共守的信约——被确立为“民主、自由、进步、理性”。

《观察》是一份同人刊物,主要经营管理者是储安平,资金则由他的一批“多是以教书为生”的朋友集股而成,具有“超党派性”和“纯粹民营性”特征。学者汪荣祖对其有此评价:“在现代中国不获资助的政治性杂志中,《观察》是罕见的成功者。”这一论断并不为过,无论从思想文化的影响还是商业运作的成功而言,皆是如此。

关于前者,学者余英时写于2002年的一段文字可资佐证:“1947—1948年间,我曾是储安平主编的《观察》周刊的一个年轻读者,当时在思想上、知识上所受到的种种新鲜刺激至今记忆犹在。当年的《观察》以‘独立’、‘超党派’自律,而且也确实做到了这两点。《观察》的作者从左到右都包罗在内,他们之间也往往互相争论,针锋相对,一步不让,使我这样一个初入大学的青年大开眼界。我自然是没有能力判断其间的是非正误,但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在一个刊物中纷然并陈,对我后来的思想形成发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我从那时起便不敢自以为是,更不敢自以为代表正义、代表唯一的真理,把一切与我相异或相反的论点都看成‘错误’或‘邪恶’了。”

至于后者,在当时政治激荡、民生凋敝的环境之中,自我定位为“高级硬性刊物”的《观察》,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0.5万份(包括华北航空版及台湾航空版)。国民党政府的不少高级官员如立法院院长孙科等人都是《观察》的读者。储安平曾不无骄傲地写道:“假定每份平均以10个人阅读计算,它的实际读者约在100万人以上。就读者的阶层来说,它的主要的读者包括着广大的学生群众、公务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以及军队里的将领士兵。

就发行的分布来说,除华东、华北、华南沿海一带的大城市,以及华中、华西、西北、西南的内地大城市以外,它的发行广泛的渗入了广大的内地城市乡镇,一直达到边疆省份的辽远角落。”该刊的盈利亦很可观,1947年9月22日,储安平在致胡适的信中写道:“去年一年,盈余2.33亿万……1000万的本钱,在一年中赚了20倍。”以一介书生之力,办一份同人刊物,何以取得如此佳绩?有论者曾探讨储安平的经营策略——“刊物主旨契合时代需求,定位明确”;“以发行为重,兼顾广告”;“执事负责、严谨、高效”。

经营管理之外,储安平还为《观察》撰写了22篇“干净利落,情文并茂”的政论,如下页表格所示。它们赢得时人尤其是知识界的好评;囿于历史情境和思想观念,某些论述或有偏颇不当之处。这些政论大致可划分为:批评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同情和支持学生运动;维护言论自由的价值;对美、苏的观感。

胡适往往是在知识分子使命感的驱使下才“忍不住”议政,言论实践虽颇为丰富,但其重心却是讲学。1990年,著名史学家邓广铭追忆胡适时就明晰地指出:“尽管他也经常关注国家大事以至世界大事,并且还做过几年外交官,甚至还因此遭受一些人的嬉笑怒骂,而他始终把学术工作视同他的本职工作,始终不失其学者本色。所以,虽然不能说他是‘无终食之间’忘怀于学术研究的,然而说他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却都是完全符合实情的。”

相较而言,储安平的重心是议政,虽然他也有过讲学生涯——1940年起任“国立蓝田师范学院”教授,主讲“英国史”和“世界政治概论”,期间还曾先后担任桂林《力报》、湘西《中国晨报》主笔;1946年起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讲学、议政孰轻孰重,只是胡、储二人的分际之一。

更重要的区别,则是他们与政治权势网络的关系。作为民初第一代的知识分子,胡适虽然甚少但毕竟对实际政治有所参与,且不可避免地与当时政治权力核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公开议政之外还有幕后活动。储安平则纯粹地追求言论“干政”,一方面固然是因在权势网络中缺乏胡适那样的能量;另一方面则是他深受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期望能以舆论影响政治的实际运作。所以,1946年4至5月间,正是筹办《观察》最为艰辛的阶段,国民党政府两度“以高级公务员见委”,皆被储安平拒绝。在《观察》创刊半年之际,他对此解释道——“我极其赞同张东荪先生所言:士的使命是‘干政’,而不一定要‘执政’(张东荪:《士的使命与理学》,第1卷第13期)。‘干政’就是一种‘舆论’的做法,而‘执政’必须是一种‘组党’的做法。我们无意组党,所以我们谈不上‘具体主张’;我们无意组党,所以我们无意担任组训青年的工作。我们做的是一种影响思想的工作,这个工作是替‘国家’做的,不是为了‘我们’做的,我们绝无意思要本刊的读者成为我们的‘群众’。我们的目的乃是替国家培养一点自由思想的种子,因为我们替国家培养这种‘种子’,就是替国家培养元气。”

就《观察》提倡的“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基本原则而言,胡适应会采取支持态度。不过,胡适始终与《观察》保持一定距离。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下册):轩辕黄帝研究(第二卷)

    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下册):轩辕黄帝研究(第二卷)

    本书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主办的“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本书所收集的二十多篇论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黄帝思想与诸子百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多数论文认为:孔子之前中国古代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黄帝,以《黄帝四经》为主的经典所表述的思想可以简称为黄帝思想,就是孔子之前的中国的主流哲学思想。儒学及诸子百家的源头就是黄帝思想。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诗人生活

    诗人生活

    每首诗歌都倾注着我发自内心的情感。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或许你有同样的体验,或许你会产生同样的情感。只要遵循内心,只要一路向前,只要每天都设立更好的目标,你就能头脑更聪明,内心更光明,心态更年轻。只要一切都全身心投入,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只会有更多值得分享,只有会更多值得讲述。因为我们是人。
  • 空管爱情

    空管爱情

    ☆现实主义题材作家李开云与资深空管人颜晓东联袂打造,兼具文学性与专业性;☆中国首部空管行业小说,温情与惊险并存,青春与奉献同在;☆本书立足现实,全景式展现民航空管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画卷。以小说的笔法,通过老中青三代人的交接和传承,生动再现了中国民航空管事业从一张白纸到进入世界前列的全过程,反映了空管人的大国工匠、无私奉献、追求进步的卓越精神,填补了中国空管题材领域的空白。
  • 修真辩难参证

    修真辩难参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窗琐语

    北窗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势凌敌

    剑势凌敌

    未示锋芒狼肆起,银光毕见胆皆寒。风波正卷城门外,“只待吾提将首还!”
  • 最男孩的童话屋

    最男孩的童话屋

    美好的儿童文学包括的元素,一定包含了爱、关怀、悲悯、同情、理解、友谊、善意、宽容等很多情感的因素,一定有很新鲜的修辞,有很动人的形象,有很美好的想象,有富有趣味的情节或引人深思的结局。好的小说、童话是编出来的,但编的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精美的诗一定是用心写出来的,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没有温暖的心灵空间,是无法容纳美好的事物进驻的。
  • 网游之我是神

    网游之我是神

    一款次世代虚拟网游,一个骨灰级游戏玩家,一个本不该存在的bug……当一切恰逢其时,造就了孟惊天这个游戏中唯一的玩家神明。从此,当普通玩家为了刷好感而任务跑断腿的时候,npc对他顶礼膜拜!当普通玩家为了单挑BOSS而怒刷装备肝吐血的时候,神级兽王跪伏于他身前,甘愿献上性命以求侍奉神明。当普通玩家为了触发奇遇作死不断的时候,世外高人主动找上他,要将自己的宝物当做祭品献上。(qq群:434398553)
  •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谍战1933(《剃刀边缘》原著)

    谍战1933(《剃刀边缘》原著)

    文章、马伊琍主演谍战剧《剃刀边缘》原著小说。许从良,伪满警察署的一个小科长。他既无背景,也没靠山,长相平平,职位寒酸。却凭借出众的智谋、缜密的设计和玲珑八面的处事,在伪满、日本人、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圆滑钻营,铲除异己、步步高升。酒馆女老板娘、戏院美貌花旦、汉奸的漂亮老婆、日本高官的独生女,他见一个上一个,绝不放过。他喜欢金钱美色,也不失侠义正直;为了这些他不择手段,却更看重朋友,不背弃中国人的良知。他不是共产党,也不属国民党,既非英雄,也不是汉奸,却与这四股势力都有关系,这个抗日年代的韦小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 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