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800000035

第35章 从黑格尔美学看艺术创造的实践性

祝建如

对于黑格尔美学,国内学界研究颇多,但对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感性实践因素,却认识不够。其实,黑格尔在许多美学问题上,特别是在对艺术创造的论述中,把感性的社会生活提高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他的论述是完全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的。

一、天才与灵感——出自感性实践的过程

关于艺术创造的天才与灵感,前人已有所论述。但有不少美学家把这种能力的特殊性夸大了,使它成为一种神秘的东西。柏拉图鼓吹神灵凭附说,把艺术家的天才与灵感归之于子虚乌有的神灵;康德虽不主张神灵凭附说,但宣扬天才论,认为“美的艺术就是天才的艺术”,“天才就是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把艺术看成是天才的产物,其实质与柏拉图是一致的。黑格尔既反对柏拉图的神灵凭附说,也不同意康德的天才论,在他对天才与灵感的论述中,非常重视艺术创作的实践性。

首先,他批评了把艺术“看做完全是资禀特异的心灵的创作”的天才灵感论,认为这是过分强调“天才的自然方面”,而否定了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

黑格尔的看法是比较辩证的,他并不否认艺术天才与灵感的存在,也承认艺术创作中的“自然因素”的存在。但是,他认识到艺术创造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要“靠实际创作中的练习和熟练技巧”。因为“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这纯然是技巧的方面”,“熟练技巧不是从灵感来的,它完全靠思索、勤勉和练习”。由此可见,黑格尔把艺术天才看成是先天资禀与后天学习、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为艺术创作一方面有先天自然因素,更离不开后天的感性实践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的感性倾向不言而喻。

其次,针对创作中的“灵感”状态这一神秘现象,黑格尔也对之作了自己独到的解释。他分析了其中的来源,从而拨开了“灵感”状态这一神秘的面纱,表现出明显的感性倾向。他说:“灵感就是这样活跃地进行构造形象的情况本身”,“它不是别的,就是完全沉浸在主题里,不到把它表现为完满的艺术形象时绝不肯罢休的那种情况”。这一描述把灵感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体现出来了,丝毫不让人感到神秘。对于灵感材料的来源,黑格尔认为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活动,“他自己的快乐就是创作的动力,这种从内心迸发出来的东西本身就可以成为作品的材料和内容”;另一种是“应外在的机缘而创造出来的”。不管是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还是外在的机缘,都是以感性的方式去把握,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天生性与直接性的因素”。

当然,他又说“创作的动力可以完全是外来的,唯一重要的要求是:艺术家应该从外来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并且使对象在他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在这种情形之下,天才的灵感就会不招自来了”。很显然,在这里黑格尔强调的仍然是艺术家的感性实践,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以寻找完美的感性形象。

二、艺术创造的起点——从感性的现实生活出发

在西方美学史上,对艺术创造的起点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艺术创造应从现实生活出发;一是强调艺术是主观心灵的产物。前者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主张艺术应该按照生活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去反映生活。贺拉斯则明确指出作家要“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汲取活生生的语言”。歌德也认为艺术创作应从客观现实生活出发。

与前者相反,后者否认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把艺术看成是纯粹的主观心灵的抒发。柏拉图就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灵感的产物,认为艺术的源泉是神灵。康德也认为艺术是天才的产物,说“美的艺术只有作为天才的产品才是可能的”。

黑格尔与柏拉图、康德相似的是,在总论艺术美的概念时,把理念作为艺术创造的出发点。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在具体分析艺术创造的过程时,却又很快否定了这一出发点,而把感性的现实生活作为艺术真正的起点。黑格尔明确指出:“在艺术和诗里,从‘理想’开始总是很靠不住的,因为艺术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他还说:“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也终于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艺术的材料是从现实生活中搜来的”。这样,黑格尔把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从理念“偷偷”地换成了感性的现实生活了。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他还把哲学与艺术作了一番比较,认为“在艺术里不像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

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而且记得多”。黑格尔用最清楚、明白的语言,表明艺术创造的起点不是理念,而是现实,肯定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是要把哲学排除在外的。

由此可见,在艺术创作的起点问题上,黑格尔是有意把感性的社会生活提到首要地位的。正如朱立元先生所说:“黑格尔不仅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命题,而且对这一命题的解释和发挥也完全是现实主义的,显示出他奉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自觉的、坚定的。”

三、艺术创造的客观性——尊重感性的现实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即艺术创造必须具有真实性与典型性。而黑格尔早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所说的“艺术作品的真正的客观性”指的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艺术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其中所包含的感性因素显而易见。

首先,黑格尔批评了用“主观的表现方式”来进行艺术创造的片面性,否定了艺术创造的主观性,主张艺术创造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应当具有“真正的客观性”。他批评采用这种主观的表现方式的艺术家“不仅不按照对象本有的客观性去描写它,而且还把它写成相反的形象,只令人觉得荒诞可笑”。据此,他明确表示“艺术所应该做的不是把它的内容创平磨光,成为这种平滑的概括化的东西,而是把它的内容加以具体化,成为有生命个性的东西”。因此,对于那些主观化、现代化的剧作,因为它们违背了艺术描写对象本有的客观性,黑格尔对之是深恶痛绝的。

其次,黑格尔进一步对“真正的客观性”与“外在的客观性”作了明确的界定,从这个界定中也可看出他非常尊重感性的现实。他首先就肯定艺术创造的首要条件是“明确掌握现实世界中现实形象的资禀和兴趣,再加上牢牢记住所观察的事物”。但是他又认为艺术不能停留在这种“纯然外在的客观性”阶段,因为“艺术的目的是要在内容和表现两方面都把日常的琐屑的东西抛开。通过心灵的活动,把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从内在世界揭发出来,使它得到真实的外在形象”。在这里,黑格尔所说的从“外在的客观性”到“真实的外在形象”的过程,很明显已经接触到艺术创造的真实性与典型性问题,只不过他没有深入下去。

从黑格尔对“主观的表现方式”的批评以及对“真正的客观性”与“外在的客观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出黑格尔对艺术客观性的要求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要求大体上的正确”,但不要求绝对地“妙肖自然”,因为艺术需要对客观世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与改造,这就必然造成艺术形象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与描写对象不完全相同,但却可以展示对象内在的真实与神韵。这种“大体上的正确”才是艺术的真实。可见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创造的客观性也就是对艺术真实的深刻概括。这一点与我们传统绘画美学所追求的“传神写照”、“遗貌取神”、“离形得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及“意境”等最高境界有内在的相通之处。中国绘画往往不求“形似”,而讲求“神似”。“形”已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因而可能与现实世界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神”却得到深化。可见,黑格尔对艺术客观性的概括,是完全符合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的。

综上所述,黑格尔的艺术创作论非常重视艺术的感性实践性,这点对于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很有启发性。艺术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要让学生进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才能提高其艺术创作能力。

同类推荐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玉山曲话

    玉山曲话

    杨守松编著的“昆曲大观(玉山曲话)(精)”用一篇篇小短文留下曲家、曲友、曲迷们与昆曲不得不说的小故事仿佛一个昆曲小品集短小精悍生趣盎然。文集横亘古今跋涉四海记录了作者所感所想所思所悟是昆曲世界的小小万花筒。
  • 与火同行:大卫·林奇谈电影

    与火同行:大卫·林奇谈电影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黑色幽默的风格,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在本书中大卫·林奇回顾了四十余年的电影创作生涯,涵盖了《穆赫兰道》《蓝丝绒》《双峰镇》等代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他的电影通过对人性最幽微部分的探究,带我们进入神秘而富有力量的潜意识世界。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重估与找寻: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

    重估与找寻: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

    本书的内容主体,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到近年发表于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报刊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文章。除此之外,还收编五六篇写成于近两三年未及发表的研究论文。本书内容分三辑。第一辑定名为“重审与厘定”,内容包括:一、现当代文学综合研究。如对新时期小说思潮与流变的重新观察,对新时期爱情小说嬗变特点的研究;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如对鲁迅、余秋雨、张承志等作家小说和散文的研究。第二辑定名为“尺度的找寻”,内容重在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探究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写作规律,重申现当代文学的批评标准。第三辑定名为“遴选与阐释”,内容为地方性文学创作的个案研究。本书涉及的话题虽较为广泛,但大多数篇目的内容指向比较集中,其一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流变的重新思考与观察,其二是对现当代文学写作规律的探询和批评标准的重新厘定。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 娘娘千岁

    娘娘千岁

    他是薄凉冷峻,少年得志的俊美楚皇,狂傲冷情;她是看似纤弱,却百媚生花的南岳公主,百变却又无心。千里迢迢,她远赴和亲,却在和亲之夜趁他不备,偷袭得手,舍弃一切浮世荣华,易容改装,逃了,却不想,宫门未出,便遇上霉星,让他的皇弟给逮了个正着!就在皇宫上下,因为寻她而闹得鸡飞狗跳之时,他那潇洒不羁,看似不学无术的皇弟,却将她带到他的寝宫,做了一名小小的宫婢,与他展开了一场你追我逃的感情博弈!皇上腹黑,欲驭娇妻,殊不知是谁先失了心,又到底是谁……驭了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一场魔术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没有的朝代。在那里她以为找到了能够相知相信的人。到头来却落得个要被斩首的下场。断头台上他说:“我一直都相信着你,但是你却背叛了我,辜负了我的信任。”这一刻她才知道他所谓信任,在别人的帮忙下逃出升天她决心不在相信任何人,只是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无条件宠着她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幽默随心所欲

    幽默随心所欲

    本书献给每一位渴望幸福与成功的年轻人。
  • 水嫩如初:一万种补水方法

    水嫩如初:一万种补水方法

    适合不同肤质、不同习惯、不同环境的科学美容补水大全!皮肤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您的补水方法,让皮肤从此水嫩如初!每一种方法都经过医学验证,安全有效;每一种方法都选自天然食材,便宜好用;每一种方法都为你量身定制,温和舒适。是你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的补水必备,可将本书放在梳妆台、床头、沙发、办公室,也可放在包包里,随身携带,提醒自己及时补水。
  • 诸天生存攻略

    诸天生存攻略

    一拳超人中帮埼玉植发,全职猎人中全场MVP是一只懒萝莉,真三国无双中将吕玲绮扶上女帝之位、露塞提娅是一间神奇的道具屋、封神榜中开启娱乐模式,三清因斗地主而大打出手、环世界中接受降维打击的洗礼。在这以后,叶紫藤将成为一名合格的攻略者,前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制作穿越者攻略。爆肝工程师的异世界狂想曲、伪恋、武林群侠传、不死者之王、后街女孩、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等难度不一的世界可供选择。“制作攻略自然是要模拟不同实力层次去进行的,可为什么总感觉有些奇怪的世界在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内测玩家的养成故事,轻松向!日常向!)
  • 末世大小姐

    末世大小姐

    原本是千年难遇的红色流星雨,却带着令人类灭绝的危险病毒,14000公里的距离,7个国家的路程,远在千里的亲人,失踪的爱人,未知的命运。她如何在丧尸纵横,野兽肆虐的末世中艰难求生,如何穿越各个国家寻回自己唯一的亲人。丧尸、变异、人性、陷害,她又如何化险为夷。亲情、友情、爱情、生死,她一项都不会放手!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