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700000041

第41章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1)

虽然人人都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却让人们对此产生了困惑。据2006年1月《沈阳今报》报道,北京大学的学子武小锋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每天务农在家串糖葫芦卖。武小锋的经历让人联想到他在西安长安区卖肉的师兄陆步轩。陆步轩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这个长安县鸣犊镇的农家少年曾是县里的高考文科状元。但毕业后因为工作失利不得不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并在2000年租房子开起了肉店,成了卖肉的屠夫。这个类似于当年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的故事再一次在人们面前上演。

2009年仅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就为610万,还有数百万的存量失业毕业生。教育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大事,而当知识不能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时,人们不禁对教育产生了疑问,究竟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2003年,我国便将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胡鞍钢、程永宏、杨韵新等著《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举措,意味着中国已经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转变为同时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局面。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媒是否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困境?媒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舆论引导,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呢?

第一节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诸多推崇教育的思想,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希图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共识。在现代社会,通过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成为众多学子出人头地的捷径。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顶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逐渐褪去,大学生就业难反而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界定

当前社会转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的热点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它迅速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使人无法回避。二是挑战性,热点、难点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显露,解决这些问题有相当难度,对领导者与实际工作部门极富挑战性。三是普遍性,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学校乱收费、升学骗局、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自杀、贫困生就学、校园安全等等各种教育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就业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有关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由大学生就业现状所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民间悄然蔓延。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抽取样本2000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是就业压力;还有41.7%的同学认为压力来自对自己的期望,而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只占16.7%。

在本章所探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谓大学生,是指其所处阶段为大学学习即将结束,准备迈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面临着职业选择和落实工作阶段的群体。那么,所谓大学生就业问题,即指伴随着当代社会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大学生群体在即将迈入社会时面临的职业选择困扰。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动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发生于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但这一社会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国际动因,也有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惯性影响,但关键因素还在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的滞后。

(一)国际动因:教育转型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的加剧,人才的竞争日益成为这种竞争的核心;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而高等教育是培养研究开发高级人才的重要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然而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各国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如日本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日本社会较为平静地面对“三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失业”的现实。日本《劳动白皮书》统计,199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降到65%,后来大致维持在60%-70%。但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两省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1日,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81.6%,同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受相关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呈现出一个渐次凸显的过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统分统包阶段。1960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0年至1962年高等学校理工科毕业生分配问题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了详细安排:一是全国性重点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加上从部门、地方抽成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二是部门主管的一般高等学校毕业生,中央抽四成左右进行调剂,抽成后余下的毕业生,原则上由主管学校的部门负责分配;三是地方院校毕业生,除专科学校毕业生及专署、县办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外,中央也采取抽成分配的办法,以上分配办法一直延续到1965年。1972—1979年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国家对他们的就业政策基本上是“哪来哪去”,“社来社去”,国家只做少量调剂。1977年后国家恢复统一高考,但毕业生分配“统包统分”的政策却一直延续下来了。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供需见面阶段。“供需见面”其实就是指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这项政策是针对当时高校毕业生中存在的“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以及分配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提出来的。1983年教育部决定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原山东海洋学院四所院校作为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的试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办法。”从1988年开始,在广东省属高校试点,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实行收费上学,毕业后推荐就业,定向就业,择优录取的制度。”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双向选择阶段。1989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在过渡阶段,实行以学校为主导向社会推荐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所以,这个方案被称为“过渡性方案”。

第四阶段:1993年后至今——自主择业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确定我国大学生就业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1994年,为了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意见》,指出:(1)从招生开始建立收费制度;(2)对招生并轨改革前招生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就业;(3)逐步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引导学生毕业后参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7年,全国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国成为历史。2001年,我国毕业生在就业制度上全面进入毕业生“自主择业”阶段。

前期,统包统分和供需见面制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需求。但是分配计划带有盲目性,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合理流动,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同时也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阶段则推动了高等教育各环节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两种就业制度的缺陷是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行为以金钱为导向、高校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等矛盾。

(三)国内动因:社会转型导致教育改革滞后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并且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疑虑和困惑。反映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就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人数众多、应试教育弊端重重、教育不公平、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其前提就是要尽量减少失业。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应当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国政府网2007年网上调查显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被认为是最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举措,占投票总数的29%;其次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占13%;再就是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和基层灵活就业,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化校企联系、完善见习实习制度,这三项投票比例各占12%。以上五项措施占投票总数的78%,被认为是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力措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校改革,也就是说高校的课程结构上,存在着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强化校企联系,完善见习实习制度,这亦是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两项合起来占据投票总数的41%,即大部分人认为高校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措施。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很有见地的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也就是说,随着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亦应该进行重大“改革”。

目前,我国已把发展与改革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现正在进行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大学体制改革,改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倾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二是为了培养中国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各样人才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2008年教育部推出的高校改革八大举措中,排在举措第一位的就是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高校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的学科专业;其次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践。

政策虽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有力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政策的执行和措施的具体落实中却存在着种种困难。国内各地区之间、各学校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如有的地区思想观念落后,制度不完善等,许多地区和高校都存在改革措施和就业政策不到位的情况。

同类推荐
  • 新编入党培训教材(2016)

    新编入党培训教材(2016)

    本书根据十八大新修订的《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编写而成。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公民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公民篇

    “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是立足个人层面提出的公民个人的道德价值准则,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本书运用大量实例,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新时期的实践要求、实施的着力点入手,系统解答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内容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开展、落实。本书对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热门推荐
  • 我的神殿不可能这么强

    我的神殿不可能这么强

    游戏肝到死的张宇穿越到了异界,为了抵抗深渊势力的侵略拼命升级神殿增强实力,等快满级了张宇才发现……深渊势力并没有出现。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讲故事起笔,以说理的方式解读人类社会的文明细节,是一本提升读者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极佳青少年励志读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包括“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热情真挚,恰到好处”、“道歉,谦恭而得体”、“拒绝他人要含蓄委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要诀”等。
  • 君华依旧

    君华依旧

    “你是谁啊?长得好好看,我第一次见到像你这样好看的男的呢!”“真的吗?谢谢夸奖,你是刚刚飞升上来的?”“是呀,初来乍到。”“那我带着你先去觐见天帝吧!看你的年岁,很小吧?”“谁说我小的,我已经十七了!是一个大人了!不知道……我该怎么称呼你?”“叫我帝临就好。”“帝临?你的名字真好听。我叫洛玖,字凌烟,你好!”“你好。”“帝临!我封神君了!”“帝临,我出关了。”“帝临,我喜欢你!”“不……不要看我,我这个样子,很难看……”“玖玖,没事的,我不嫌弃你。”“真的吗?可是,我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我是妖魔……”“玖玖,你听着,人有两样东西无法选择,一是出身,二是相貌。你的出身无法改变,可你的命运却是自己来掌控,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己之言,而否认自己。”“谢谢你……帝临。”“为了你,付出生命又何妨?魂飞魄散又何妨?去吧,去为你的父母报仇。”“阿临,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不要,不要……”“忘了我吧,好好活下去,啊……”你的神界,百世平安。你的魔界,万寿无疆。那个张扬狂傲不可一世的女孩,最终变成了他的模样。
  • 腹黑王爷:厨神小王妃

    腹黑王爷:厨神小王妃

    新文【农家医女有肥田】连载中,喜欢的亲移坑收藏哦!(空间+医术+美食)逼婚遭穿越,金牌厨神秒变弃妇。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她决定利用看家厨艺发家致富!偶然救回一个男子,外表呆萌,内心腹黑。长相妖孽,身份尊贵,却死乞白赖要做上门女婿。难道是老天见她的致富之路走的辛苦,所以送给她送来了一个美男?喂喂喂,信不信老娘一把厨刀剁了你的爪子?【文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赶紧的收藏哦】
  •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本书运用12个字——韧、勤、诚、稳、势、远、借、变、合、义,从四个大方面探索出李嘉诚做大做强的秘诀:首先是因为他具有一番雄心壮志,不甘屈于人下;其次,是因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业;第三,是因为他能够抓住机会,敢于冒天下先的风险,抓住机遇,顺势发展;第四,是因为他在遭遇挫折时不气馁,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这些都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内在品质。
  •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公从这里读起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公从这里读起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影响。本书以《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集合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对原著进行了全新图解式的解读。力求把这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艰涩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将书中抽象晦涩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让你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医之始祖”。
  • 印度之行(E.M.福斯特文集)

    印度之行(E.M.福斯特文集)

    《印度之行》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印度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人陪同两位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不换脑袋就换人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仅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尽职尽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已经远远不够。当你的思路不能有丝毫的突破,当你为企业创造的价人值还不及你从企业拿走的薪水,即使这时候你还既没有出卖企业的秘密,也没有浪费企业的资源,恐怕你也得走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提出了更的高的要求和期待,那就是积极思索、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不断在方法上、技术上、质量上和效率上寻求更新的突破和创造更大的业绩。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头脑的作用,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观念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受企业欢迎的金牌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员工不换脑,企业就要换人。
  • 属性不同怎么恋爱

    属性不同怎么恋爱

    柳斐只想做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怂包小记者。但自从她被苏城电击后,白血病奇迹痊愈,突然浮现的红树文身将她卷进苏城的世界。师父女儿离奇死亡,利维坦,死即复苏,一桩桩奇怪的事情将她卷入漩涡。多少次一线生死,苏城是她的生。如果非要说一个爱你的理由:因为你我得以看见天光永存,而非乍现。“天国和人间,将因为你的存在,而更改模样。”【怂包小记者x温暖的城。虚构,不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