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600000028

第28章 影响中印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比较(2)

7.2中印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比较

7.2.1中印文化差异分析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中,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文化既包括该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近现代以来形成的现代文化。应该说,中印两国近现代以来都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近现代企业的出现本身就是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而1949年以来,更是将西方文化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作为了自身的指导思想,自此中国的一切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实际上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印度则在18世纪中叶开始就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8年英国殖民者才最终撤出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西方文化曾经影响了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英国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印度人仍然保留了很多殖民者留下的制度和文化。由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再加上自身的创造,两国都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现代文化,这种现代文化应该说是影响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的经济改革,总的来说上都是在现代文化的指导下进行了。但是,无论如何,中印传统文化对于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从两国文化对于经济的发展影响的差异来看,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更为重要。因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的国民性格、价值观念、人生目标和处世方式,而这些的差异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两国经济发展路径上的差异。所以,在比较两国文化对于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时,首先还是必须分析一下两国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中印两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两国都有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始于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距今也有四千多年,而印度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文明,甚至比中国的夏朝还要早几百年。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两国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同时,尽管都地处东方,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却如它们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一样大。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才一直与欧洲文明并列,被认为是对整个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文明。两国传统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一种相对统一的单一性文化,印度是一种强调包容的多样性文化。

中印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有56个民族,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另外还有400多个部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而且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过外来民族的侵略或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在文化的多样性与单一性这一问题上,两国则存在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中更体现出同一性,近代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化明显地受到了作为主体文化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或者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儒家文化所同化,而印度则更多体现为多种文化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所以整个印度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至于其中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两国人口的民族结构不同。中国虽然是多民族国家,但汉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民族都属于少数民族,故而,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印度却并不存在一个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民族,这样就导致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控制整个印度社会,故而文化的同化也就比较难以进行。其次,两国的历史不同。中国历史总体来说以统一为常态,整个历史中统一时间与分裂时间之比大致为七比三,即便是分裂时期也大都有统一的目标。政治的统一自然也就为文化上的统一创造了条件,这应该也是中国文化趋向同一性的重要原因。而印度则截然相反,统一只是短暂现象,分裂是常态。而且即便是号称统一了整个印度的王朝,如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卧尔王朝,也从未有完全统一过我们所称之为古代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领土,仍有很多小王国未归入帝国的版图。所以,古代的印度,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地理概念,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的统称。当然,政治上的分裂也就很难形成统一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自然也就在所难免。最后,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自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文化统一运动之后,中国人就习惯了调和、统一和凝聚。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容外来的文化,但这必须建立在外来文化必须接受本土文化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那种外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原有的中国文化同化之后,这种外来文化才可能真正在中国立足,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很多外来的文化,包括源自印度的佛教,实际上都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儒化。印度的佛教本是一种追求个人解脱的出世宗教,而进入中国之后,却变成了一种强调普渡众生的入世宗教。而印度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与中国明显不同。印度人承认和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不同的世界观、哲学和宗教,对不同的文化有一种极大的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当外来文化进入印度时,并不需要进行什么印度化,而直接成为印度文化的一个新的成分,同样,这种新的文化成分的发展也并不影响原有的文化成分的发展。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中国文化显示出了明显的同一性,而印度文化却显示出了明显的多样性。

第二、中国是一种注重伦理的世俗文化,印度是一种强调信仰的宗教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教的地位比较低下。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道教、佛教这些重要的文化成分,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而言,总体上却是一种强调道德的伦理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就是一套伦理价值系统,而不是一种宗教。所以中国古代文化带有明显的非宗教性,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也从来不会用一种宗教来统治天下,道教、佛教等宗教的神权历来都是从属于世俗的王权,而为了适应儒家文化,道教、佛教等宗教本身还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改以不违背儒家伦理价值系统的基本原则。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化总体而言是一种注重伦理的世俗文化。而印度文化则是一种宗教色彩极为浓重的文化。在印度社会,“人以宗教划群,物以宗教定性”,印度不同文化成分的区分实际上也就是印度不同宗教的区分。在印度流行的主要宗教就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等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信徒,几乎所有的印度人也都是宗教信徒。故而,印度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化。

第三、中国鼓励人世,倡导人生积极进取,印度主张出世,追求解脱。

由于中国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所以中国人关注的也是现世的人生,而不会把希望寄托于来生来世,故而,中国文化中极其强调入世,倡导人们在现世的人生中积极进取。这种对于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的倡导不仅在作为世俗伦理价值系统的儒学中体现出来,而且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甚至都有体现,如中国佛教之中影响最大的禅宗也提倡修行可以不出家、不打做,鼓励其信徒积极参与世俗的活动。而印度由于是一种以宗教为主的文化,绝大多数印度的宗教都是以追求解脱为其基本特征。所以印度文化中不注重现世的人生,而把脱离这个世界、实现精神解脱、达到“梵我合一”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第四、中国人的社会地位是由职业、职务和财富来决定,这些均可通过此生的努力改变,而印度用严格的种姓制度固化了人此生的社会地位,人的地位的改变只能寄希望于来世。

在古代,尽管中国和印度都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但是两国中人们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在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主要由人的职业、职务和财富来决定,但这些人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此生改变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很多有志之士的座右铭,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所倡导的。但是,在印度,人的社会地位是由所属种姓来决定的。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公元前900年左右雅利安人基本征服印度以后,最早是为了将雅利安人和被征服者区别开来,后来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分化,最终形成了由雅利安人分化而来的三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由被征服者转化而来的首陀罗四个种姓。后来经过印度教的法典《摩奴法论》将其严格规定,从而使印度形成了由四大种姓和作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阶层组成的严格的种姓制度。在这个由种姓制度构成的社会秩序中,人的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在此生是固化的,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此生的地位,只有严格地按着种姓制度的规定完成此生的工作,才有希望在来世成为高种姓的人。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在现实的生活中是有改变希望的,而印度人的社会地位在现实的人生中是没有改变希望的。

7.2.2中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差异分析

同类推荐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一书,是作者不断思考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是一把试图解开人类生存、生活、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钥匙。是为了使人类全面认识、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灾源,甚至消灭灾源,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而写的经济学著作。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热门推荐
  • 废柴七小姐之暴王独宠

    废柴七小姐之暴王独宠

    简介:某日一早,苍狼国的所有民众都发现了一件大事。自家国内那个向来与异性有着绝缘体的残暴摄政王竟然去逛了“一红院”,并且和那花魁“舞魅”狠狠热舞了一番?各路人马听闻纷纷发来贺电。太子嘲讽万千脸:哟,万年老铁树开花了?摄政王听闻脸一黑。皇上若有所思脸:皇儿也大了,是该找个王妃了。摄政王听闻脸又是一黑。金老将军孙子金勋易玩味八卦脸:王爷昨晚滋味如何?什么都没做过的摄政王听闻脸又是黑了几度,气的心肝疼,大手一拍桌子。“去,把那装扮成本王的人给本王抓过来,本王要亲身上罚!”于是刚睡醒的冷萱迷迷糊糊的对上了狼一般的摄政王,啊啊啊啊!流氓啊!!
  • 大道编程阁

    大道编程阁

    大道三千,道道有挂,吞天食地,归真划一。这位兄台,肉身不强横不要紧,来,试试我这蛮牛肉身挂;这位妹子,不像仙子不要紧,来,试试我这谪仙锻媚挂……
  • 月亮笑弯了腰

    月亮笑弯了腰

    白鹭也想不明白当初怎么会喜欢上张海,可能是因为她喜欢的样子他都有。物理系学霸遇上中文系导师,这对CP有点甜。
  • 长安韶华

    长安韶华

    一场精心动魄的权谋,一次全族覆灭的诛杀!侥幸活下来重回两年前,拥有读心术!陆韶华是否能逆天改命,拯救全族人的性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师弟是杨戬

    我的师弟是杨戬

    他来到了这神话大地,见证了杨戬救母,经历了封神之战,看过了大闹天宫的闹剧。他在其中会有怎样的选择?他会走向何方呢?(请不要将古代人民生活习惯代入本书,时间线请以本书为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柯南之我是皮卡丘

    柯南之我是皮卡丘

    一只意外穿越的皮卡丘来到了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并且距离剧情发生的年代,差了六百年。趁这六百年的时间,先努力变成人类再说吧!至于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是他可以预料的了。六百年后………一个金发小正太坐在沙发上,看着手中的报纸。“平成年代的福尔摩斯,工藤新一………”他放下手中的报纸,站起身来。“算了,先去帝丹小学报到再说吧。”“久违了,柯南。”………………数十天后………金发正太满脸自信的看着对面的茶发女孩,拍着胸口说道:“放心吧,只要我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动你。”
  • 丑女无敌:追捕丑颜逃妻

    丑女无敌:追捕丑颜逃妻

    生为丑女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让她被娘嫌弃。被娘嫌弃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让她饱受虐待。饱受虐待也就罢了,竟然,竟然让她嫁给命带煞星的男人……据说那个男人虽然貌若桃花,可是足足克死了七个老婆,神啊,她还是赶紧逃吧……
  •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之作,“吉檀迦利”是孟加拉语单词“献歌”的译音。《吉檀迦利》中英双语对照,名家冰心翻译,配合精美插图,意境优美、文笔隽永。泰戈尔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对生命的关怀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