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3800000005

第5章 认识金钱和金钱观(5)

首先要调节好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已经充分论述,但是关于道德价值观念在生产发展与消费增长中作用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特别是对“早熟消费”如何进行道德评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所谓“早熟消费”就是消费增长幅度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的不正常格局。早熟消费往往与个人的奢侈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表现为:个人的消费支出过多的超过其收入水平和财力状况;在社会的资源供给量为既定的条件下,个人的消费支出过多的占有或消耗了该种资源。“早熟消费”对经济发展是利还是弊呢?或者说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说,是善还是恶?有人认为,“早熟消费”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应该肯定。但是,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早熟消费”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刺激生产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属于“泡沫型”经济,缺乏后劲。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指出:“早熟消费”不利于这些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将导致社会的储蓄率和外汇储备的下降;另一方面,它会使得发展中国家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中的较多部分用于发展新消费方式方面,从而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我们一方面要注意改变传统落后的消费意识,看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消费;另一方面要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防止“消费早熟”。作为消费超出生产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而提早成熟,消费水平超出生产水平而提早实现的所谓“消费现代化”,不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状态,而是一种畸形发展状态。解决“早熟消费”不仅限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因为“早熟消费”产生有时候与政府的行为偏差有关,例如:政府的公共消费支出大大超出社会所容许的程度,实行过高的福利政策,从而产生“早熟消费”。这种情况下,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早熟消费”往往也与个人的奢侈性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早熟消费”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会上有较多的人进行奢侈消费。少数人的奢侈性消费方式扩展到社会成员中的多数人,“早熟消费”就形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光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就不够,它需要道德手段的调节。道德手段在两个层次上对生产和消费进行调节:一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调节个人的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比例,二是通过社会道德风尚的引导树立健康消费的社会风气。当然,道德手段在这里的调节作用,是要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形成合力,共同来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个人的道德手段在生产和消费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仅表现在“早熟消费”中,也表现在其他情况中。例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生已有相当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依然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作为正确的消费道德标准是不合适的,应当适时更新发展消费观念,使消费和生产呈现良性循环的状态。又如住宅的商品化、货币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已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市民通过贷款购买住房。同时,市民也应该逐步从“解决住房完全靠国家”的旧观念中走出来,用自己诚实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来改善住房条件。只有这样,住宅的生产和消费才能相互促进,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同样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消费使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和实现。众所周知,主体人的消费行为必然要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道德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道德调节正是建立在这种影响的基础之上,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消费过程中的道德调节才有着广阔的空间。所以,在协调生产和消费关系的过程中,道德调节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次要调节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然产生消费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的两大基本需要,与之相照应的是人类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关于两者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精神文化消费是在人的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后才产生的,似乎在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前,人没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众所周知,作为健全的人,必须同时具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而必须进行两方面的消费。物质方面的消费是人能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方面的消费是使人能进行动物所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复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作为精神生活基础的精神方面的消费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有了人类就有了精神文化的消费,也正是因为有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才标志着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所以说,人的精神文化消费并不是必须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有可能。还有一种观点,它把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完全割裂开来,一样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这两种意义的消费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在进行物质方面消费时,总是体现着或追求着某种层次的精神方面的消费。例如追求食物的色香味,衣着的色调款式优雅等等。正如马克思所说:“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同样,人们在进行精神文化消费时,又总是必须以消费一定的物质对象为基础。例如,欣赏要有对象,娱乐要有物质设备等。这就是说,不可能有纯粹的物质消费,也不可能有纯粹的精神消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二者都是对社会文明成果的消费。当然这两种消费是有区别的,不然就不会有“眼饱肚中饥“‘饥不择食,寒不挑衣”等等之类的说法了。不过我认为他们的区别主要是从其对人作用的主要侧重点不同来划分的,即物质消费主要是从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来说,精神文化消费则主要是从的精神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来说的。所以说,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的消费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消费,正确的金钱观对于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只是重视物质消费,也要重视精神消费,而且强调要科学地调整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来说,物质消费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一个健全的人同样离不开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一个根本不同点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有一个饱和点,超过了这一点,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成了累赘;精神享受却不存在饱和点,相反,你越是追求它,它越会引你进入更高的层次,获得过去没有体会过的满足。对于道德、友谊、健康的追求都是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对音乐和艺术的欣赏也是精神享受。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反面,即物质痛苦和精神痛苦也有类似的区别。物质痛苦是一时的,容易医治的,至少是有办法医治的。饥饿是物质痛苦,进食就可以将它解除,人睡着了也会忘记它。然而精神痛苦却是长期的,很难找到医治的办法。当一个人做了亏心事,他将永远受到良心的折磨,即使睡着了也会被恶梦所惊醒。所以说,人追求幸福不但要追求物质生活的幸福,更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幸福,精神生活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个体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完全放弃对崇高精神、远大理想的追求,那么,这样的人决不是一个完全的人。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说,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到了物质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未来社会,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正确金钱观就主张对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二者兼顾,这种消费观既不是禁欲主义的,也不是享乐主义的,它既要重视人的物质需求、物质消费,又重视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消费,并能把二者很好的协调起来。

最后,人类的消费活动还要调节消费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必然伴随着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或多或少的破坏。如果人们只顾满足眼前消费的欲求,不顾破坏生态环境,必将给子孙后代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恩格斯曾经说:“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可见,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农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恶果已初露端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人类消费量的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般来讲,人类消费的直接对象是作为劳动产品而存在的社会财富,但其最终的来源是原生的自然财富,社会财富不过是自然财富的转换形式。随着人类消费量的不断增长,必然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加重对自然界的压迫。而自然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临界点,生态平衡将会被打破,人类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为了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适当控制资源的浪费,必须节制人类消费欲求的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运用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生态伦理观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统治者和主人,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认识到要站在自然界的立场来认识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即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好的东西,它就是正当的,除此之外,皆应列为“恶”的行列。森林与矿藏,耕地与水源,这些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盲目的、不加节制的取用。所以人类的消费不仅要考虑与生产发展相适应,而且要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在人类进行消费活动时,不仅要问人类的生产能力,而且要问它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撮终将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是菩的;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即使能满足人类一时的功利需要,但最终将贻害人类,因而是恶的。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些地方曾毁林恳田,焚草种粮,围湖造田,搞杀鸡取卵式的资源开发,结果是“吃老祖宗的饭,砸儿孙们的锅”。还有一些人肆意捕杀珍禽、异兽、益鸟,供人消费,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这就是当前中国应有的正确的金钱观,它具体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本质,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金钱观实现了经济和道德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金钱观。它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是实践证明正确的关于对待金钱的态度和观念。它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可为社会经济行为起到方向指导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写作趣谈

    写作趣谈

    本书主要从写作准备、聚材用事、炼意立脑、谋篇布局、表达方式、技法技巧、借鉴提高、锤字炼句、文病诊治这九大方面谈如何写好作文。
  • 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高分作文不是梦:跟着名师

    高分作文不是梦:跟着名师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是一本关于作文小窍门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寻找写作快乐的书。书中记载了小草老师辅导孩子写作文的一个个故事。在故事里,一个又一个孩子被小草老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带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丽世界中。
  • 欧也妮·葛朗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欧也妮·葛朗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欧也妮·葛朗台(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也是宏伟巨制《人间喜剧》中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欧也妮·葛朗台(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欧也妮的婚姻为中心线索,讲述了其父葛朗台以金钱唯上,在家庭内采取专制掀起的种种风波,加之银行家戈朗森一家和公证人克罗旭一家为了娶到欧也妮好继承葛朗台遗产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欧也妮与查理葛朗台相爱最后却被查理背弃的痛苦的人生遭遇。《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欧也妮·葛朗台(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揭示了在人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品质上金钱的巨大破坏力量,以及当一个社会都陷入金钱崇拜时所带来的社会丑恶和人性沦丧,给予人深刻的思考。《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欧也妮·葛朗台(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塑造的守财奴葛朗台一角,可谓家喻户晓,远远超过了巴尔扎克塑造的其他人物,成为世界文学上一个永远被人津津乐道的形象。
  • 义(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义(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热门推荐
  • 霸道老公,么么哒!

    霸道老公,么么哒!

    一次暗算,她被荷尔蒙爆棚的他给捕获。他是高高在上的掌权者,她却是爹死娘疯的落魄千金。她怕他。他次次都将她逼入绝境。她们的相遇如同烟花一样,绚烂而虚无……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入侵黑暗

    入侵黑暗

    悬疑,推理探险小说,入侵黑暗。在未来的某一日,地球忽然被某一维度的空间生物入侵。那种生物无形无态,可以随意变幻,而且无法杀死,只能凭借特殊的磁场将其困住。人类为了生存,通过克隆技术,制造出一批特种人。特种人没有记忆,但却有最完美的形体,可以塑造出任何类型的战士。但是却要通过重重的考验。男主齐乐在通过所有考验之后,成为一名探险小分队的队长,和队员们一起前往另一维度空间,探知那一维度的秘密。在那里,小分队遇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在指向,这一维度就是传说中的黑暗,幽灵生存的地方。而现在,黑暗的大门已经打开,生死在此一战。但是,事实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困陷花都战血魔:末日为王

    困陷花都战血魔:末日为王

    红色的火焰在城市中央燃烧。罪恶的洪流,在大街小巷游走。那些失去了灵魂的恶魔,在扫荡着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我躲在老旧的公寓楼里已经足足一周没有出门了,外面的世界变得让人难以接受。人吃人。人杀人。在半个月前的血雨降临后,原本祥和的一切都被破坏殆尽。律法。秩序。可以约束的了人类,却无法约束丧失了心智的野兽。那一具具身躯破烂,双目呆滞,面皮蜡黄,却萌发了尖牙利爪的人形怪物,对新鲜血肉的渴望,将支撑他们成为整个城市的噩梦……
  • 鲁豫给女人的24堂智慧课

    鲁豫给女人的24堂智慧课

    她在新闻主播台上从容镇定,在灯光绚烂的演播厅理侃侃而谈,在各种突发事情的现场临危不惧,精彩的事业让她如此夺目。镜头转场,她就成了丈夫身边娇小的妻子,与爱人一起演绎两小无猜的爱情。这就是鲁豫,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贪心女人”。她的成功绝非偶然,鲁豫以及她一样成功的精英女性告诉大家---智慧用不退色,成功也可复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路红灯

    一路红灯

    红灯,前面十字路口亮起了红灯!刘凯军驾驶着面包车从家里出来,连续在两个十字路口都碰到了红灯。明明看着第三个路口是盏绿灯,谁知眼看快到跟前了,只见那盏绿灯闪了两闪,随后变成红灯。他只好刹车停在那里,坐在车里静静地等待着红灯变成绿灯。每天到书店上班或送儿子去上学,刘凯军都必须经过三四个这样的十字路口。要是走得不顺利,可能会连续遭遇到红灯,在每个十字路口都得等上那么几秒或者几十秒。其实,不仅开车赶路常会碰到红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遭遇红灯。
  • 天道第一吃货

    天道第一吃货

    闲坐饥餐鲲鹏肉,笑谈渴饮麒麟血;鸿儒杀一是为罪,黑锅屠万可称雄。金身佛陀食香火,九幽恶鬼啖精魄;天上人间八万载,大道唯有一吃货。
  • 帝君你新娘又跑了

    帝君你新娘又跑了

    “本王疼你,护你,宠你,帮你虐渣杀怪,为何你还要跑?”慕攸宁咬牙:“敢和死神抢老婆,你不要命了?”穿越重活一世,慕攸宁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然的活到18岁,躲开想要娶她做新娘的死神。可万万没有想到,一次意外的失身,她竟招惹了一个比死神还要难缠的男人。“为了你,本王可杀神诛佛。小宁儿,你只能是我的。若敢再逃,定要你一辈子都下不了床。”慕攸宁欲哭无泪,她不就是坑了他吗,怎么还就甩不掉了?《已完结惊世情缘系列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