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700000015

第15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12)

一个人想体验一下想象中的天堂的生活。一天,他有幸见到了上帝,便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我想要天天美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活都不干,天天吃喝玩乐。”上帝满足了他的愿望。刚开始的几天,他感到非常快乐,享受着美味佳肴,体会着别人用心的服侍,自己东逛逛西逛逛,累了有舒适的沙发和床。时间久了,他感到了一丝无聊,想做点什么,可是他和上帝的约定是什么都不干,自然没有事情可做。后来,他只能无聊地数树上的叶子,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找到上帝说:“与其这样闲着,我宁愿下地狱。”上帝很诧异:“你不知道吗?这就是地狱啊!”

人们讨厌劳动,多是因为劳动过于劳累、过于频繁。但无可否认,劳动能带来幸福。将库房般脏乱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会使人获得一种明亮的幸福;将堆积很久的工作速快完成,会使人获得一种充实的幸福;将众多的知识技能搬进脑海里,会使人获得一种沉甸甸的幸福。不劳动,等待自己的便是无聊、空虚、寂寞,若想生活充实,怎能缺少劳动呢?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席慕容有诗句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弘一法师远离了世俗的孤单,选择了一个人的狂欢。他独自在佛法中寻得了内心的宁静,这份宁静,使他曾经寂寞如雪的内心绽放出芬芳的莲花,荒凉如沙漠的灵魂注入一股甘洌的清泉。

他孤单,但并不寂寞,他感到的只是清净。这份清净,使他能听到落叶的声音,明白时光的絮语。有的人认为清静是一种难耐的寂寞,他却觉得清净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他修成了佛。

心若清净,凡事简单。如此,才能尽享生命的清闲之福。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也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自己反而悲哀起来。这类人内心是喧嚣的,所以,他不知道清净的感觉,不懂清闲的滋味。

赵州和尚问新来的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来过!”

赵州和尚便对他说:“吃茶去!”

又问另一个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没有。”

赵州和尚也对他说:“吃茶去!”

在一旁的院主奇怪地问:“怎么来过的叫他去吃茶,没有来过的也叫他去吃茶呢?”赵州和尚就叫:“院主!”院主答应了一声。赵州和尚就对他说:“走,吃茶去!”

心若清净才能有心思吃茶,才能品味出茶的美好。一个想得太多的人,心灵如同投进石子的湖面,波纹带走了原来的平静。偶一为之没有关系,若常常如此,心湖没有静止的时候,那他的人生真是极其可悲了。达到佛境界的人生,是内心清净的人生,不会想太多,亦不会要求太多,就像母体中的婴儿,处于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快乐无忧的境界。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个山洞中,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懒瓒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总算找到了懒瓒禅师所住的岩洞。见到懒赞禅师时,正好瞧见禅师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说道:“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懒瓒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整个洞中烟雾弥漫,薰得懒瓒禅师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着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们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事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懒瓒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帝。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懒瓒禅师是真正达到佛的境界的人!他的眼中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生熟软硬,万物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他的心是真正清净的,是没有分别的。就像慧能的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的大清净,不是寂静无声、死气沉沉,而是看透繁华后的狂欢喜。当落英成泥,漫天的白雪便是最美的景色;当地瓜不在,周围的石头也能在心中散发出地瓜的香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能处处开遍。

十一、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心灵,是它自己的殿堂,它可以成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以成为天堂中的地狱。养心须淡泊。内心清净则自然明澈,就像静止的水能倒映事物一般。品格高超便能远离物累,就像无云的天空能一览无余一般。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舒卷,当心灵不为俗世而奴役,顺着生命的变化而走,除了欢喜,又哪里会有什么惆怅和悲伤呢!

素食中的身心修养

历史上很多名人是素食主义的践行者,例如鼎鼎大名的智慧型人物张良。

说起他,熟悉秦汉时期历史的人,大多会竖起大拇指,真心实意地称他一声:“高人!”然而,他不仅是政治上的高人,更是素食上的高人!张良帮助汉高帝成就王者霸业后,功成身退,闭门不出。后来,因为吕后数次请求,只好献计请出商山四皓,从此巩固了吕后母子的地位。吕后为感谢他,数次赐予事物。当时,张良正在辟谷,只以山果蔬菜为食,因此身体清瘦,吕后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何必自苦如此。”遂强迫他进食,他不忍拒绝,于是勉强而食,后来,便归隐山林,静心养性,不再食五谷。

弘一大师出家前曾到虎跑寺去断食,也就是辟谷。当时,他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了,他那个时候经常跑到寺庙去观看出家人的生活,对于他们所吃的蔬菜也十分感兴趣,以至于回到学校后还依然要求佣人按照寺庙的做法烧菜给他吃。后来,渐渐的,他便开始吃素了,一直到他生命终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辟谷是不可思议的。更认为素食缺少营养或会导致营养不良,是导致人们热衷肉食的主因。但对于素食倡导者们来说,这只是一个伪问题。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任何一种素食类动物都健康地生活着。

现在很多人坚持素食原因不外乎为了身体健康或者为了减肥,与素食的真正意图背道而驰。真正的素食不是简单的为了身体的健康,而是为了心灵的升华!

素食,往往是人高贵的心性品格的体现。大诗人王维,高居官位,家世显赫,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却是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

王维生于素食之家,自己也是常年素食。《新唐书》记戴他“素奉佛,不茹荤食肉,晚节尤谨”。《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王维说:“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这是他食素的本宗。他由衷地赞扬德人达士:“虽方丈盈前,而蔬食菜羹;虽高门甲第,而毕竟空寂。人莫不相爱,而观身如聚沫;人莫不自厚,而视财若云。”他的“比布衣以同年,甘蔬食而没齿”诗句中流露出他高贵的品格与闲淡旷达的胸襟。

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素食追求。在他看来,素食可以养护人的慈柔清净的志趣,可以有益于淡泊物欲,怡性安神。他称赞在家居士“药藉茹荤,虽愈疾而不受”的严明自律,也在诗句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中表达了对于世人受口腹之欲的盲目驱使,不惜杀生害命的不幸事实的深切悲悯。

王维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动天地万物,宇宙苍生本来可以各得其所,相敬相和。他的素食,不是因为他笃信佛教遵守戒律而食素,而是因为他对大众苍生的怜悯,为心灵上的修行而食素。

佛教是一个提倡素食的宗教。佛教之所以提倡素食,与它慈悲为怀,以一颗平等的心来对待世间的万物的教义经典分不开。正如有人说:“生命对动物和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就像任何人都希望快乐过日子而害怕痛苦来临,想要活命而不愿死亡,其他的动物也是一样的。”的确,食素不仅可以减杀机,使人拥有一颗仁慈之心,而且还能束缚人对于美食的欲望,这便是所谓的“六根清净”中的“舌根清净”。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吃素以后,人们会和平、健康地活到高寿,并且把类似的生活方式传给后代子孙。”辟谷很难,因为“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然而,素食只需控制口腹之欲。我们只要多一些慈悲,便可拯救无数的生命。给每一个生命以尊重,便是对自我生命的敬畏。

心中无嗔便是净土

愤怒是一座活火山,它爆发的时候,会将一切美好化为灰烬。

在佛家愤怒被称为“嗔”,弘一大师曾说:“不嗔,嗔习最不易除,‘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弘一大师在出家前就深知远离愤怒、保持冷静的道理,他为人一向平和。即使在他身为老师,面临课堂上有学生现场捣乱时也没有发怒,而是在课后找那名捣乱的学生心平气和地谈话,而且这招还挺管用的,比在课堂上发作效果好多了。

生活中,常有这样那样的事令我们心生愤怒,而在我们火冒三丈的时候,伤害的不仅是别人,更是我们自己。世间万物,危害健康最甚者,莫过于怒气,“气”乃一生之主宰,与人体健康关系甚密。若“心不爽,气不顺”,必将破坏机体平衡,导致各部分器官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和灾难。所以《内经》就明确指出:“百病生于气矣。”

生气和发怒是身心健康的最大障碍。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幸福、安然、自在,必须摆脱“嗔”的困扰。

有一位妇人脾气十分古怪,经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生气。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气不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朋友对她说:“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为什么不去向他诉说心事,请他为你指点迷津呢?”于是,她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那位高僧。

她找到了高僧,向他诉说了自己心事。她言语态度十分恳切,渴望从高僧那里得到启示。高僧一言不发地听她阐述,等她说完了,就把她领到一个禅房中,然后锁上房门,无声而去。

妇人本想从禅师那里听到一些开导的话,没想到禅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她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她气得跳脚大骂,但是无论她怎么骂,禅师就是不理会她。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便开始哀求,但禅师还是无动于衷,任由她在那里哀求。

过了很久,房间里终于没有声音了,禅师在门外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生自己的气,我怎么会听信别人的话到你这里来呢?”

禅师听完,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于是,转身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我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能被你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

禅师说:“你这样其实更可怕,因为你把你的气都压在了一起,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加强烈。”说完又转身离去了。

等到第三次禅师问她的时候,妇女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你不值得我为你生气。”

“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气的旋涡中摆脱出来。”禅师说道。

又过了很长时间,妇人主动问道:“禅师,你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

高僧还是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妇女终于顿悟:原来,自己不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自己不气,便没有气,心中无嗔,便是净土。佛陀说过:“对愤怒的人,以牙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牙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世,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不含嗔心,这样才是最好的养生,这样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取舍之间,唯心而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弘一大师曾说:“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舍掉闲谈,舍掉见客,舍掉与人通信,用留下的时间来闭关修炼、研究佛法,弘一大师因此取得了佛学上的大成就。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降临世界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他离开世界的时候手是张开的,仿佛在说:‘瞧啊,我什么都没有带走。’”是的,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懂得取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同类推荐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这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它如今也必将激励着你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奋力拼搏,享受生活。如果放弃一根小小的荆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相信所有的妻子都会回答:我愿意。但真正伟大的妻子并不仅仅如此。她还会成为伴侣背后的支撑,令其获得更大的成就;她亦会娴熟地打理生活,令幸福和美满遍布人生的各个角落。这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不但能令无数女性获得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亦能造就伟大的女人,培养伟大的男人。
  •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其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像珍珠一样闪光,弘一大师的智慧人生也常常能给我们启示。
  •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故事发生在1994年,马克和妻子在迈阿密过着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并不知道,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就会永远改变,就算最奇怪的梦境也比不上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马克讲述了他被蓄意绑架险些遭人谋杀的经历。本书会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给你关于这个事件独一无二的视角,看看他怎么身心抗争挺过了这段经历。看到马克的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一切,唯有精神和求生欲是别人拿不走的。起初没有人相信马克,连警察也不例外,但马克坚持不懈,终于在犯罪分子再次向别人下手之前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是本拿在手里就很难放下的书,过去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
  • 三分能力 七分人脉

    三分能力 七分人脉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工作、事业会困难重重。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所拥有的能量就越大,拥有了有效而丰富的人脉关系,也就获得了通往成功和财富的门票。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暴疯语

    漫威之暴疯语

    不管从哪一点上来看,薛蟠从未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但自从被一个三手贱货绑定的那一刻开始,事情貌似就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越滚越远了。“任务一:成为超级英雄的第一步(不秃,你怎么变强?)”“任务二:成为超级英雄要有过人的勇气(敢于女装才是真正的猛士!)”“任务三十六:超级英雄的品质不允许说谎(请摸着黑寡妇的良心说,对不起其实我是个gay)”对于这种结果,薛蟠认真脸:“我没病,真的!你要信我!看,精神诊断证明上填的都不是我的名字。”==PS:本书又名《放开朕,朕没疯!》、《系统拒绝了主角光环,并把它甩给了一个路人》、《我觉得系统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想要我死》PS又PS:美漫多大坑,剧情与人设以本书为主
  • 第二继承人(上)

    第二继承人(上)

    他是史上最苦情的土豪——我有的是钱,但我没地方花钱!她是史上最富有的灰姑娘——我现在穷得狗都嫌,但我有大集团的继承权!当被“流放”的富二代遭遇被狗屎运糊了脸的“抹布妹”,作为敌对世家的继承人,他们只能齐声祈祷:“千万不能让老爸知道,我和她/他的真实关系……”清远学院最悲催的人是谁?答案当然是夏媛宸。她因为家境贫穷而沦为食堂打工的“抹布妹”,还被“清远一霸”原英焕误认为诬陷他的罪魁祸首。好不容易等到洗脱罪名的机会,她毅然救这位任性少爷于水火,谁知道他居然恩将仇报,把她绑上小船丢入海中!清远学院最幸运的人是谁?答案也是夏媛宸。本以为漂流海上一定死定了,没想到居然被大集团的继承人李钟敏捡回了家……
  •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还愿司

    快穿之还愿司

    新书娇医江湖录已发布,希望朋友们能继续支持,谢谢大家。 红尘万丈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人世芬华,满眼是沙。一杯酒豪情万丈,二杯酒似雾非雾,三杯酒醉卧红尘空自叹。叶之秋被人一掌拍死后,慢慢的就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原来如此。不过如此。 无CP。
  • 快穿小能手之神秘BOSS来袭

    快穿小能手之神秘BOSS来袭

    (推荐某兽的新书《我靠卖萌征服全世界》)穿越之初,有人告诉她,她绑定的是“帮助任务目标完成心愿”的心愿系统……穿越之后,苏幼青发现这哪里是“完成心愿系统”啊?分明就是“万人迷系统”!拿错剧本?绑错AI?没关系,男神来一个,撩一个。系统:宿主,快住手!那个BOSS撩不得!Σ(°△°|||)︴苏幼青:嘿嘿嘿。等苏幼青反应过来,她已经落进某个大BOSS为她精心准备的陷阱里,爬出不出来了。(1V1,男主同一个。)
  • 杨鹏:超时空少年

    杨鹏:超时空少年

    这本书是著名科幻作家杨鹏的代表作《校园三剑客》之一,讲述少年杨歌无意中发现英俊潇洒的阿汀教师居然是外星球间谍。原来,位于银河系另一边的安卡拉星球不久前发生了核战争,森林被毁灭了,为了拯救安拉星球,阿汀教师作为“地球远征军”之一,被派往地球采集植物种子。于是,在外星人阿汀教师的带领下,阳光中学的学生度过了一个奇妙的银河铁道之夜。
  • 故事会(2017年7月下)

    故事会(2017年7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片片烟花

    片片烟花

    我和黛丽丝从比武招亲结下姻缘,但是迫于黛丽丝不能生育,我娶了小妾,而她选择了离开,甚至没有给实现我们之前的爱情宣言,永远在一起的承诺。现实中,我们没有走在一起,但在修真界,我幻化成功力十足的小生,继续向我最爱的黛丽丝发生真爱的信号……爱,从古至今,都是妙不可言,残酷伤人……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双语译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双语译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教育部推荐的成长励志经典读物,盲聋人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坚毅斗志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完整收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命的故事》、《三论乐观》、《在芒特艾里的演讲》以及海伦·凯勒书信十封,英汉双语对照,讲述一个没有光明、没有声音的传奇人生。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囊括顶级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思想。揭露管理学神奇的定律,让管理不再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