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尔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选出了十几个3~4岁的孩子,将一些非常好吃的果汁软糖按每人一块发给这些孩子,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愿意并且坚持等到他办完事情回来,20分钟后,他们就可以得到两块果汁软糖;如果他们等不了那么久,就只能吃现在手里的这块糖。
面对糖果,部分孩子决心熬过那漫长的20分钟,一直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为了抵制诱惑,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把头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语,或是哼哼唧唧地唱歌,或是动手做游戏,有的干脆努力睡觉。凭着这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这些小家伙勇敢地战胜了自我,最终得到了两块果汁软糖的回报。而那些性急冲动的小孩几乎在实验员走出去“办事”的那一瞬间,就立刻把那一块糖吃了。
米切尔的研究从这些孩子4岁时开始一直坚持到他们高中毕业。大约12~14年后,米切尔发现,这些孩子在情感和社交方面已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那些在4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抵制诱惑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效率、较强的自信心,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他们既不会自乱阵脚、惶恐不安,也不会轻易崩溃。面对困难,他们勇敢地迎接挑战,他们独立性强,有自信心,办事可靠,能赢得普遍的信任。
经不住诱惑的孩子中有1/3左右的人缺乏上述品质,心理问题相对较多。社交时,他们羞怯退缩、固执己见且优柔寡断;一遇挫折,就心烦意乱,把自己想得很差劲或一钱不值;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者不知所措。
在对这些孩子分别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平均得分高达210分。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法则拾贝
控制冲动、节制欲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比智商更具有预测性,而且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童年教育是培养节制品格的开始,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应将孩子自控力的培养置于重要位置。
法则5超限效应:不要过多地批评孩子
适宜家长
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孩子的家长
家教问题
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往往习惯不止一次地对同一件事情批评孩子,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法则故事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很感动,就准备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马上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得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怎样动听与感人,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没完,那么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称为“超限效应”。
法则拾贝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批评上的超限效应。因为,有些家长在批评完孩子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一次,接着还会批评……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孩子极不耐烦,讨厌至极。为什么这样的批评会产生厌烦心理、逆反心理呢?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倍增。如果再来个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不断增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除非是个乐天派或个性特殊的人,否则,一旦遭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遭到重复批评的时候,孩子的反抗心理就会高亢起来,会在心里嘀咕:“怎么如此不信任我呢?”这样一来,孩子挨批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衡。可见,老师与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过度、过量。
为避免这种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应切记:“孩子犯一次错,一般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孩子做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问题严重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像鹦鹉学舌那样,简单地重复一次,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消除。
法则6自然惩罚法则: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适宜家长
过多指责孩子的家长
家教问题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总是喜欢责怪或是惩罚孩子,而不是以理服人,使得孩子不知道父母是为他好,不理解父母,甚至讨厌父母。
法则故事
圆圆满14岁了,已经懂得追求漂亮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换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直接加重了妈妈的负担。于是,妈妈决定找她谈谈,妈妈说:“宝贝,妈妈工作很忙,你已经14岁了,可以为妈妈分担些家务,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记的话,就只好穿脏衣服了。”圆圆很痛快地点了点头。
一周过去了,妈妈发现洗衣机里塞满了圆圆的脏衣服,她很生气,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了圆圆,圆圆答应妈妈下次不会了。
接下来的一周,圆圆还是没有洗,脏衣服更多了,洗衣机里已经放不下了,它们都堆在了圆圆屋里,几乎占了一地,最严重的是圆圆已经没有几件干净衣服可以换了。妈妈决定用“自然惩罚法则”好好教育她,但是圆圆有她的应对办法:她从脏衣服堆里拣出稍微干净的衣服继续穿,就是怎么也不肯自己动手把它们洗干净。
几周下来,妈妈彻底被激怒了。终于有一天,她狠狠地骂了圆圆一顿,把她的几件很脏的衣服扔了,最后把圆圆拉到洗衣机旁,逼着她把衣服洗了。然而接下来的日子,事情并没有多大改观,圆圆照旧在妈妈的催促下才会去洗衣服。
事实上,圆圆不可能一直穿脏衣服,女孩子一般都是爱打扮、爱干净的,她懂得什么是美观漂亮,什么是邋遢、肮脏。她的“消极怠工”可能是出于对妈妈干涉的抗议,她只是想让妈妈知道,她并不愿意让别人强迫自己干什么事情。她宁愿自己穿脏衣服,也不愿意受妈妈的支配。
妈妈在恼火的时候强迫圆圆洗了衣服,问题并不能解决,也许下次情况还是这样。
对于这件事,如果妈妈真能平心静气地和女儿进行谈话,了解她不洗衣服的原因,可能就会避免一场长时间的斗争,实际成效也会大不一样。
法则拾贝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卢梭的“自然惩罚法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让风日夜吹向他,也不怕他因此而伤风,伤风比起漫不经心还要好些。”
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痛苦,从而让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自然惩罚法则的关键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
法则7罗森塔尔效应: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
适宜家长
对孩子没有信心,给予孩子消极期望的家长
家教问题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认为孩子“不行”,觉得孩子没有希望了。正是家长这种对孩子的消极期望使得孩子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最终向着家长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法则故事
1968年的某一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一个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这18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且告诉教师,根据测验的结果,名单上列出的学生是班上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出乎很多教师的意料,名单中的孩子有些确实很优秀,但也有些平时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鉴于罗森塔尔是这方面的专家,教师们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尔后,罗森塔尔又反复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教师自己知道,声称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又来到这所学校,并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奇迹出现了:他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越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而且更乐于与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其实,他们提供的名单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根本不了解那些学生,而且也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但是,这个谎言却成真了。
法则拾贝
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的热切期望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积极期望产生的积极结果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促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地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法则8强化定律: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适宜家长
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家长
家教问题
家长总想让孩子保持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可往往事与愿违。好习惯没有养成,坏习惯也没有改掉。如何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
法则故事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特制了一个大木箱,把鲸鱼和它的食物都放了进去,很快,小鱼们被吃得精光,偌大的水箱里只剩下鲸鱼在满足地游来游去。
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特殊材料做成的玻璃板放进了水槽,鲸鱼和小鱼被分别放在了玻璃板的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凶狠地朝小鱼们游去,对它们来说,视觉上是区分不开有没有玻璃板的,于是,鲸鱼结结实实地撞到了板上。莫名其妙的鲸鱼继续朝小鱼游去,每次都撞得昏天暗地,直到它终于明白眼前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
实验还在继续,科学家们拿走了横在鲸鱼和小鱼之间的玻璃板。小鱼们看到鲸鱼就在眼前,纷纷逃窜,鲸鱼却视眼前的小鱼为无物,再也没动过心思。多次的碰壁使鲸鱼认为: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最后,强大的鲸鱼居然饿死在水箱里,鲸鱼的猎食本能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法则拾贝
上面所说的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强化/消失定律实验。它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也会消失。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手段。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同时存在。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家长会很容易就达到目的。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容易。
法则9鲇鱼效应: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适宜家长
不让孩子参与竞争的家长
家教问题
家长总认为竞争是件残酷的事,不想让孩子在竞争中受伤,所以不鼓励孩子参与竞争。
法则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奇怪的是,返回岸上,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民,无论怎样对待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的鳗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事情,却一直只能维持温饱。
原来,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鲇鱼。鳗鱼与鲇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鲇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一仓死气沉沉的鳗鱼被全部激活了。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
法则拾贝
竞争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活力。在孩子的教育中同样如此,父母和师长们应该培养孩子积极的竞争意识,给孩子一个竞争的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法则10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
适宜家长
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家长
家教问题
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以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而孩子却体味不到家长对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