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400000025

第25章 硅谷“坏孩子”:拉里·埃里森(1)

孤僻高傲,独来独往,追求新潮,留恋美色,“硅谷坏男孩”的绰号流传世界。

姓名:拉里·埃里森

出生日期:1944年

籍贯:美国曼哈顿

产业:甲骨文公司

资产状况:250亿美元

2008福布斯财富排名:第14位

埃里森是甲骨文公司的老板,其产品遍布全世界。他以乐于享受、好勇斗狠、傲慢自大以及和漂亮女人交往而出名,在32岁以前一事无成。他念过三所大学,却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换了十几家公司,事业依然低迷,老婆也离他而去。开始创业时,他只有1200美元,但他的公司连续12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番,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他自己也成为硅谷首富。这其中所经历的辛酸和喜悦,获得的领悟和感知,只有他自己知道。

成为班上最富有的人

1944年,埃里森出生于美国曼哈顿,他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裔。他的母亲未婚就生下了他,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托付给了他舅舅,后来埃里森成了他舅舅的养子。

可能是从小没有由自己亲生父母抚养的缘故,小时候的埃里森性格孤僻、不合群,总是独来独往。在学校里,他顶撞老师,不受管束,成绩也时好时坏,让人头疼,老师们都不欢迎他。埃里森在中学时期的同学希拉回忆道:“那时,班里哪个同学从哪里来,一目了然,但埃里森似乎与世隔绝一样,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哪类人。他那时个子很高,有着橄榄色皮肤,经常会有几颗青春痘,大家对他并不友善。”

但正是因为埃里森的执拗和个性,使得他能够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孤僻的小男孩并没有因为没有玩伴而失去童年的欢乐,他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乐园。当然,埃里森喜欢看的书并不是老师规定要看的,比如说他爱看科幻杂志,他还喜欢读《丘吉尔传》、《麦克阿瑟传》等关于战争和英雄方面的书。可以说,这段时间的阅读对埃里森的影响是明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丘吉尔都是埃里森的精神偶像,以致当他多次迟到被人指责时,他还得意地说:“丘吉尔也是以迟到著称的。”他看名人传记和英雄事迹,也为他的创业和事业打拼积蓄了动力。

虽然埃里森当时读的书似乎对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他读书的时候非常专注。这正是埃里森的一个特点,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一般都十分专注而投入。当他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有时他的姐姐有事叫他,他也无法将注意力从书本上移开,最后姐姐不得不用手将他的书挡住他才回过神来。埃里森少年时,还对智力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据他的姐姐多丽丝回忆,他们小时候经常玩一种游戏:一个人将《大英百科全书》翻到任意一页,然后让另一个人描述那页的内容,或是一个人、一个物体、一种现象,要求对方迅速给出答案。每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埃里森总是取胜。

或许埃里森的这种执拗的性格正是他能在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反馈的市场环境下坚守数据库开发的原因。在最初的8年时间里,埃里森推出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半成品,市场上骂声一片。但埃里森从来没有放弃,他仍然执著地开发数据库产品,最后成功了。

埃里森小时候在犹太区的中下层社区长大,集市就在他家居住的那条街道里,小商小贩经常活跃在其中,那里充满了商业的味道。埃里森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显露出经商的天赋。

当时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收藏一些小玩意,比如洋娃娃、玩具枪等,埃里森也不例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同学收集的邮票品种多而漂亮,他非常感兴趣,也想收集一些。但是埃里森并没有多余的钱买邮票,于是他就想办法,说动一个快餐厅的老板同意他在放学时间到餐馆打工挣钱。如此一来,埃里森就有了一些不多的钱来收集邮票。

同时,埃里森在课间开始阅读关于集邮方面的新闻报道,有关集邮方面的专业书和报刊他也看了个遍。长期关注和不断了解,他把握住了集邮方面的市场动向,很快就注意到了邮票价格不断上涨的事实。没多久,埃里森在邮票方面的兴趣已经从简单的集邮转移到买卖邮票、寻找挣钱机会上来。很快,通过买卖邮票,埃里森成为班上最富有的人。

时至今日,成功后的埃里森还对他小时候的这段初试身手的经商经历津津乐道,他说:“我的数据库软件之所以畅销,很大程度上因为我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这点从我小时候卖邮票的经历就可以看出来。”

传奇从IBM的一篇论文开始

现在甲骨文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国际IT巨擘,现在的人们恐怕很难想象,这家公司的传奇最初居然是从IBM公司的一篇论文开始的。

1970年6月,IBM公司的研究人员埃德加·弗兰克·考特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这后来被公认为是数据库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之前,数据库结构通常采用的是等级式结构,人们必须按数据库的层次才能查到想要的信息。比如说,一家航空公司要对航班进行统计,那么航班号、起始地和目的地这类信息就被归到“航班”这个大项目下,用户要从上往下看,按层次才能查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人们在使用层次数据库的时候发现,这种层次数据库操作起来十分复杂,要得到一个完整的信息往往需要很多步骤,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直观。如果能有一种数据库,输入一道命令就可以得到所有的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使信息查询变得非常简便和快捷。考特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

正是考特的这篇论文,拉开了关系型数据库软件革命的序幕。按照考特的关系数据库理论,人们可以从各条数据中找到内在联系。如果这项技术得到应用,超市的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查出哪些产品畅销、哪种销售的业绩最好、排名情况如何等。比起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在处理数据之间关系的时候更加多样化和细致化。考特的这篇论文鼓励人们开发设计功能最全的关系数据库,并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的数据库理论研究成果。其中,1976年IBM的R系统设计最引人注目。

1976年,IBM研究人员考特又发表了一篇关于关系数据库的研究成果《R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埃里森看到了这篇研究文章,他仔细阅读后,被这篇文章的内容深深地震撼——这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这么全面细致的方案管理数据模式。虽然作者考特6年前就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但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关系数据库不具备商业价值,因为它看起来速度太慢,无法满足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大量用户存取数据的需求。关系数据库理论看上去易于使用,但最大的不足在于速度问题,所以市场上迟迟不见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推出。大家一致认为关系数据库比不上当时的层次数据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IBM虽然1973年就启动了R系统的项目来研究关系型数据库的实际可行性,却迟迟未推出这样的产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IBM的IMS(著名的层次型数据库)市场非常好,很多人都在应用这个软件。如果这时推出关系型数据库这样一个跟原来的产品互斥的产品,就会大大影响IMS的销售,这会牵涉到IBM很多人的自身利益。所以,IBM基本上将研制关系数据库这件事搁置在了一边。

埃里森看完考特的研究成果后,坚定地告诉他的同伴:“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会因为它发大财!”他非常敏锐地意识到,在考特研究的基础上是可以开发商用软件系统并有着较大市场前景的。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者出身,所以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不是市场。从学术上来看,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但埃里森恰恰相反,他虽然认为这种技术非常先进,但是没有必要再接着研究这种理论了,他需要走在所有关系数据库的研究人员的前面,率先把这项研究成果变成产品,进而推向市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民航、剧院、银行等许多行业有些工作已开始由电脑来完成。到了70年代,数据库技术更是广泛应用在了商场等场所,成千上万种商品的品牌、价格、生产日期、厂商等复杂信息需要通过数据库存入电脑。每种商品都被编成条码标上号,工作人员只要用扫描仪识别代码,就可以快速打印出商品的名称、数量、价格等信息,从而真正实现办公的自动化,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正是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得超市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IBM觉得层次数据库已经可以足够满足这些需求了,只是在查询上有些烦琐而已,所以IBM并没有花力气来开发关系数据库的产品。

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在埃里森身上,这点体现得非常鲜明。埃里森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离经叛道、挑战权威、藐视传统的人,这次埃里森同样表现出了对权威的藐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连IBM这样的行业巨头都认为关系数据库的相关产品前景不会乐观,没有充分的信心将它做好,埃里森却觉得关系数据库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他的预见性观点:“商用关系数据库有着强大的功用和宽广的发展前景,它早晚会取代层次数据库而成为市场主流产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速度的问题总会得到解决,而我相信,谁先占领关系数据库的市场,谁就能成为计算机行业未来的领跑者。”在当时,埃里森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人员,没有人对他的预测过多关注,在别人看来他的观点简直就是“怪论”,同样也没有人愿意投资。但是,埃里森坚信,关系数据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里可以看出,埃里森不仅在技术上有天赋,而且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似乎有着本能的把握。

就这样,蓝色巨人IBM放弃了这个后来价值上百亿的产品,让埃里森这个顽固小子捡了个大便宜。埃里森曾经无比自豪地说:“IBM发表了R系统论文,但没有很快推出关系数据库产品,他们的这一错误成就了我。”到了1985年,IBM才推出了关系数据库的产品DB2,而那时,埃里森早已依靠关系数据库成为千万富翁,笑傲商场了。

2000美元开启财富之门

1977年6月,埃里森与鲍勃·迈纳和爱德华·奥茨三人在硅谷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的计算机公司(也就是甲骨文公司的前身)。这在一向以创新精神闻名于世的硅谷,一家新公司的成立实在很难引起普通大众的关注,要知道,在这里每年新成立的或破产的公司成百上千。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毛头小伙子,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居然成为硅谷最有钱的人,这点恐怕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他们3个人一共凑齐了2000美元,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创业资本。埃里森拥有60%的股份,他之所以能占这么多的股份,是因为公司是在他的倡议和鼓动下成立的。“相信我,伙计们,我们会成功的,我们会成为硅谷最有钱的人。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创造一个硅谷创业的神话,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投入却很少。”埃里森总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劝说自己的两个同事。在埃里森的软磨硬泡下,另两个人终于下定决心和他一起成立公司。埃里森在公司取得成功之后,曾得意地四处炫耀:“其实经营软件公司一般不需要太多的资金,用点小钱就可以创业。所有伟大的软件公司几乎都是这样开始的,噢,也许并不是全部,但微软和我们都是的。我们比微软资金还要少,几乎是一无所有。”

公司创立之初,迈纳任总裁,奥茨是副总裁,而埃里森则因为和另外一家公司的合同还没到期,还在那一家软件公司上班。他要等在那边下班以后,才能来自己的公司工作。可想而知,那时的他,工作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他们自己拉订单、签合同、执行合同、筹集资金和开发数据库产品等。尽管那时公司资金少、人手缺乏,并且基础也很薄弱,但他们工作都很卖力,公司的业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功成名就后的埃里森回忆说:“虽然那个时候条件艰苦,工作很累,但是想到我们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也就不觉得累了。因为我们3个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都在为这个目标全力以赴,身处其中的时候也不觉得那么辛苦了。现在回忆起来才觉得其实是挺艰辛的。每个公司创立之初,都会经历这样艰难的创业历程,不同的是,很多公司都可能挺不过去,而我们幸运地成功了。现在,我仍然很怀念那个时候我们3个人因为加班在一起啃干面包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有了第一位雇员——布鲁斯·斯科特。

说到招聘员工,埃里森的招聘原则也有些与众不同。在他的公司里,招聘员工时并不像许多大公司那样,需要严格的考核制度,埃里森公司的招聘有些随意和另类。“当我创立甲骨文时,我就想好了要建立一个让自己喜爱的工作环境,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也要通过公司养家糊口,只是没想到会像今天这么富有。钱不是最主要的,我渴望的是和我喜欢或佩服的人在一起工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甲骨文招聘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原则:如果你不喜欢一周三次和一个人共进午餐,就不要让他加入。从他招聘自己公司的第一名员工开始,埃里森便一直奉行着这条准则。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本书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中国人的管理模式”、“中国式修身、识人及用人”、“《贞观政要》中的管理艺术”等五章。书中指出了学习中国文化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存在,处理了高雅与通俗、理论与实践、政治与学术的关系问题等内容。
  • 落实决定一切

    落实决定一切

    什么是落实?用两句话说明:布置任务没有落实等于零;追查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就是落实。任何企业或组织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其实光有制度是不够的,还要看落实的结果。本书从目标落实、方法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考核落实五个方面谈了大家们关注的“落实”话题,值得企事业单位研究学习。
  • 公司做强研究

    公司做强研究

    经历了早期的艰苦创业阶段,企业开始把做大、做强纳入战略目标。不过,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做大或者做强似乎成了一道单选题。做大,继续抢占市场份额,意味着利润流失,势必带来生存压力;做强,集中精力抓品质、赚利润,却可能缩减规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多情况下,管理者强调做“大”,而忽略了做“强”。结果,光有规模的扩张,没有稳固的根基,这种“大而不强”是虚胖。大公司尽管规模比较大,但是竞争力指数并不高。这样看来,把小公司做大、做强,的确需要思虑长远、行动周详。那么,企业做大做强之道,有哪些规律可循呢?
  •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本书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全书共有六个模块,包括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和财务分析等内容,并精心安排了一定量的训练与实践题,使财务管理的有关理论方法和相关实务操作的原理与方法有机地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可作为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热门推荐
  • 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亘古流传的奇事,战火纷飞的往事,感天动地的情事,震古烁今的大事。要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解人类这几千年历程的事件而又不有所遗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编者选取了十四个关键词,围绕这些关键词,选取了108个有代表性的历史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不能够代表人类历史的全部,但至少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窥豹一斑的可能。
  •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让地球颤抖的一代天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快穿攻略:男神爱不起

    快穿攻略:男神爱不起

    【1V1,身心干净】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虐情谋爱,下册黑暗相伴。如受不得虐心位面的,请直接跳至第十四位面三百九十五章。拈花一笑百媚生,轮回异世挽君心。惊鸿一瞥是你,执手相伴是你,余生便也只能是你。谁敢不服,我愿为魔换尔一片清净。韩昙精分日常:夫人,为夫心绞痛,需夫人亲亲抱抱举高高才能好。苏扶月宠溺脸:夫君不疼,为妻这就上天道那儿替夫君“讨”两颗药来,给你治治心绞痛!天道:此乃两打劫为生的不良夫妇,坑蒙天道日常!一把天涯明月刀扛在肩头,苏扶月含笑道: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呐!【在线直播精分打脸过程,作者日常精分,本书全靠脑洞撑着。PS:打脸请专注第二册,第一册略虐略傻。】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我家殿主超腻嗨

    我家殿主超腻嗨

    她是月影圣殿殿主,前世无故陨落,重生归来,她带着冷酷的笑睥睨众生。她是废材?那这天下还有天才吗?不对,还真有一个!他本是她无意间救下的小正太,本想带回家当小奶狗养着的,哪想一朝被他欺身而上,“殿主,你娶我可好。”“嗯?你说什么?”眼角带着笑意,热气洒在他耳边,勾起了他身上跳动的火苗。“乖,徒儿”“师父......”“下去。”某男继续装傻充愣没听见。“三声后,不下去,后果自负!”在睡觉重要还是媳妇重要的抉择后,某男委屈巴巴滚下了床。
  • 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

    媲美《偷影子的人》的奇思妙想,超越《返老还童》的情节构思,奥普拉鼎力推荐,畅销全球28个国家,2013英美第一畅销小说,英国科斯塔奖年度最佳长篇,Goodreads读者票选2013年度最佳小说,《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亚马逊,邦诺书店,BookPage, Goodreads,《西雅图时报》等20多家媒体“2013年度最佳图书”,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100本人生必读书”之一,《暮光之城》制作方购下电影版权,影片改编进行中……
  • 1970年代的散兵游勇

    1970年代的散兵游勇

    这几年,常常有些春青岁月大盘点活动,比如纪念知青下乡多少年,纪念恢复高考多少年,组织者最先想到的就是出版回忆录和画册,希望把那段历史用每个亲历者不同的表述来复原。我就接到过好几个电话和邮件,约我写知青生活,写大学生活,也有问我是不是进过工厂参过军的。可惜我哪一伙也没法加入,没资格。我没当过知青,没当过工人,没当过女兵,也没参加过那时大伙儿都趋之若骛的高考,整个是一散兵游勇。在同龄人里,我经历可能有点特殊,写出来也难免平淡,但无论如何于个人是一段成长的经历,于时代是一个小人物留下的印记。
  • 我家官总超有钱

    我家官总超有钱

    官尧臣是枚偏执霸道,富可敌国的高冷妖孽。迟欢欢这只水逆小可怜。自从被他独霸,强行触发了锦鲤模式。转发抽奖中了豪华别墅。随手还中了份神秘礼物!官太太的归属权。有效期限:终生!网友:黑幕!这绝对是黑幕!迟欢欢反手一个转发:别墅自留!在线拍卖官太太归属权。转发即可,一元起拍,价高者得!某妖孽:已婚,转发请慎重!!!配图是两本结婚证,持证人:官尧臣&迟欢欢。迟欢欢一脸问号:什么时候领的证???她怎么不知道!!!
  •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本书为作者关于近年来图书、电影的评论集,左手妙论昆汀·塔伦蒂诺、贾樟柯、陈凯歌、杜琪峰,右手辣评冯友兰、杜维明、翁贝托·艾柯、萨拉马戈、熊秉元、雅各布斯……畅销元素与思维深度兼而有之。既有韩寒式的嬉笑怒骂,也有周濂式的理性分析,既有马家辉式的小资情调,也有梁文道式的人文关怀。
  •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文学院院长、知名作家黄尧的新力作。追忆年少时光,感叹人生况味。卯城——以地支命名的城廓,与历史名城昆明近代史上桩桩大事件紧密相连。1949年“解放秧歌”的舞步迎来卯时的黎明,颠覆性的巨变将划时代光芒投射在孩子的梦幻里。历史的震荡期,一帮在社会边缘自生自灭的野孩子,被收容进新时代的实验学校,然而他们早已被艰辛的生活迅速催熟,没有人能阻止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一段段新的传奇。他们与成人世界的规矩对抗,与身体和心灵深处的饥饿战斗,与躁动不安的成长拉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