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1800000004

第4章 躬耕南阳隐隆中(4)

刘备不抱指望地打算离开了,但是诸葛亮示意他,不要着急,你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周瑜虽然精明,想用小恩小惠赶走刘备,但诸葛亮不是吃干饭长大的,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飞黄腾达就在眼前,所以一定不能错过。

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去找周瑜借地,反正诸葛亮军师的意见就是不管怎么样也要留在这里。在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中,诸葛亮和周瑜各自出招,周瑜用的是少林拳,外柔内刚,而诸葛亮则是太极高手,以退为进,左推右挡,高手过招,较量于无形之中。

周瑜先生明显玩不过诸葛亮先生,刘备在借到油江地后,谨记诸葛亮的话,广积粮,高筑墙,将贫瘠的油江地经营得蒸蒸日上。后来还通过耍赖,相继把荆州的武陵、桂阳、零陵三郡占下,荆州原来的官吏将士归顺刘备的也不在少数。

没想到咸鱼也能翻身,周瑜开始后悔,想收回当初借出去的地盘,但是诸葛亮开始装傻,刘备耍赖更是不上税,你说是你借给我们的,证据呢?有合同吗?有借条吗?

周瑜差点气得吐血,唉,谁让你遇上诸葛亮了呢,周瑜同志,你认命吧。

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刘备看到眼前形势一片大好,前途十分光明,尤其是不久之后,刘琦病死,群下推举刘备做了荆州牧。孙权为了拉拢刘备,将妹妹嫁给他,跟他做了亲戚,家庭、事业逐渐顺风顺水起来的刘备志得意满。

诸葛亮十分清楚,眼下还不是安乐享受的时候,他在通往理想之所在的道路上才踏出了一小步而已。

刘备如今所占有的地方,不过是地小人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而且还处在曹操、刘璋等大军阀的夹缝之间,很难长久地支撑下去。要想不被吞灭,还能有更大的发展,团结孙权虽然是个办法,但还是要加强自己的实力才行。

如今南有孙权,北有曹操,唯一的发展方向便是西面的益州(现在四川的大部分地区),和诸葛亮想到一起的还有庞统,他也曾劝刘备:“如果不求向西发展,和孙权、曹操他们抗争的机会恐怕难以得到。”

周瑜也想要得到益州,可惜的是,周瑜的大计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病死在了行军途中。这边的诸葛亮则紧锣密鼓地谋划开了进入益州的计划,只有高中文化的刘备现在对具有博士学位的诸葛亮是言听计从,进益州就进益州,反正听你的没错。这年,29岁的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这个信号就是我相信你,放手去干吧!

入川的时刻马上就要降临。

张松很强悍

益州现在主事的是刘璋,简单做个介绍:刘璋,男,字季玉,因为出身干部家庭,从小没吃过苦,所以导致长大后成天乐呵呵的,没有什么忧患意识。

这样的性格特点放在如今可能还挺招人喜欢,但在那个时候,大家为了争地盘、抢势力,打得头破血流,你一个人在圈外看热闹那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把你拉下水来。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一路奔到江这边来挑衅,刘璋看到苗头不对,便想趁曹操还没想到打他之前,先跟曹操表明一下立场,说自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己没有扩充地盘的野心,而是非常愿意归顺的,只是千万不要攻击他。为了把自己的这个想法顺利传达给曹操,刘璋挑选了一个人作为他的使者,前去曹操那里。

此人名叫张松,体格瘦小,长相不太好,但是人不可貌相,他很有才华,尤其是口才不错,刘璋认为他一定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并且说服曹操放过自己。

带着刘璋的殷殷期盼,张松就上路了,俗话说短小精悍是为人精,说的就是张松这样的人。除了口才之外,他还擅长另一种本领——见风使舵。通俗点讲,就是谁给的好处多就跟谁干。

刘璋一向没什么大志,自然对手下也疏于管理。张松自认为才高八斗,是个有大作为的人,可是自从跟了刘璋,每天不是坐办公室,就是喝茶、下棋,而且工资也是常年不见涨。虚度光阴的张松认为跟着刘璋实在是没有前途。

曹操就不一样了,几年内将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跟着他混一定能混出个名堂来,可惜曹老板当时已经到达江陵,把刘备收拾得七零八落,痛不欲生,给了孙权一个下马威,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根本没把刘璋放在眼里。

刘璋?张松?贵姓?贵庚?真是没空答理你们现在。

坐了冷板凳的张松气得不行,他认为这是曹操对他智商和人格的侮辱,所以一路骂着曹操的祖宗就回到了刘璋那里,添油加醋地对刘璋说了一通曹操的坏话,还捏造了情报说曹操很快就打算来攻打益州了。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刘璋慌忙问张松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他可不想打仗,更不想被打。

“我看如今只有联合刘备,一起来对付曹操了。”张松这个建议出得有点欠水准,就算曹操对不起你,你也没必要扯出实力、人品、水平都不高的刘备来啊,看来此人的确是脑子有点问题,难怪曹操第一眼就没看上他。

话虽如此,刘璋还是赞同了张松的意见,又派了一个人去找刘备,传达自己希望结盟的意思。

这个人叫法正,除了个人素质稍微比张松高一丁点外,大致情况都差不多。怀才不遇的法正来到刘备处,受到了刘备的热情款待,备受重视的法正觉得领导就应该这样,顿时萌生了倒戈的想法。

其实刘备对谁都这样,这是人家的做人习惯。法正还什么都没搞清楚就急着当叛徒,说到底还是头脑有点简单。

诸葛亮在一旁看出了那么点意思,就鼓动刘备继续对法正好吃好喝招待着,而他自己也不时地找法正聊天,借机会看看这个人到底水平怎么样,结果法正肚子里还真有点东西,不是个草包。

如果把法正争取过来,安插在刘璋身边充当间谍,那对刘备得到益州可就大有帮助了。诸葛亮对法正许诺,如果刘备成为益州的主人,一定会给他加官晋爵的。

法正面对金钱和官位的诱惑,终于屈服了,拍着胸脯保证以后一定定期汇报刘璋的动向。看着法正离去的背影,诸葛亮并没觉得很兴奋,政治上耍点阴谋诡计是家常便饭,但诸葛亮不是阴谋家,他还是没有习惯这样的倾轧和覆灭。

但是有个人很高兴,就是张松,这位仁兄一看自己有同盟军了,立马和法正联络了感情,交流了心得,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心有灵犀地在刘璋耳朵边为刘备说好话。

本来就没什么主见的刘璋被这两位仁兄灌输的,认为天底下除了刘备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帮助他的人了。

法正经常将刘璋的举动和言语汇报给诸葛亮,相比之下,张松的动作就狠多了,他不时地鼓动刘璋将刘备接到益州来住,理由是大家离近了,凡事好商量。

刘璋虽然没本事,但还不傻,知道整个军团来自己家会是什么后果,所以张松的险恶用心一直没能得以实现。

但是机会终于被张松等到了。

制造这个机会的是曹操。惹事的永远是这位大哥,真是受不了。

忍耐吧,忍耐吧

吃了败仗、元气大伤的曹老板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自己还会再站起来的,所以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他再次位列惹事排行榜首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派兵准备去征伐汉中的张鲁。这让刘璋很害怕,张鲁就挨着他住,打完张鲁不就该轮到他了吗,这个危险的信号让刘璋坐立难安,这时张松又不失时机地来劝说将刘备迎进益州,两家共同抵抗曹操。

已经乱了方寸的刘璋这次没有反对,他派法正带领4000人马到荆州去迎接刘备,请他来和自己共同抵御曹操。

几年的筹备,又安插间谍,又观察局势,诸葛亮等待的就是这一天,他带着法正找到刘备,在地图面前,为刘备再次上了生动而激励的一课。

“我们现在在荆州,如果曹操或者孙权打过来,我们毫无退路,而且没有防守,但是得到益州的话,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可攻可守,而且那里刘璋的兵马有几万,可以为我们扩充势力所用。

“进入益州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法正对益州了如指掌,有了他做内应,我们一定可以兵不血刃地得到益州。

“将来蜀地就是我们的,全国的统一将从这里开始迈出第一步。”

演讲完毕,纵观此演讲,要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紧抓要害,别说文化不高的刘备,就连法正也叹为观止,自叹不如。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再不干也就太对不起诸葛先生的一番口水了。刘备大吼一声:“拼了,管他娘的。”刘大叔的雄心终于被诸葛亮点燃。

话又得说回来,要去别人家住了,自己家也不能不管啊,诸葛亮留下张飞、赵云、关羽和他一起坐镇荆州,守住门户,而刘备则带着庞统一干人马大约2万人,随同法正西去,上了益州。

先走路后坐船,舟车劳顿一番后,在绵阳一带,刘璋带着仪仗队亲自把刘备接进了益州城里。

要说刘璋这人可真不错,不但对刘备他们盛情款待,还主动把白水军的统兵权交给了刘备,自己躲到一边去当甩手掌柜,不管事,只盼着早点结束战斗,重过太平日子。

可惜刘备就是那白眼狼,你把他招来容易,送走可就难了,有了白水军,刘备的军队扩充到3万人,而且还补充了很多器械物资,一下子鸟枪换大炮的刘大叔激动了,还是军师说得对啊,益州不能错过,来了我就不能再走了。

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刘备打算在益州生根发芽,虽然表面还是要做做样子,让刘璋看到他还是积极备战,不是来这里白吃白喝的,私底下却到处和益州当地的大族豪强结识,还老去刘璋的手下家里溜达,跟人家交流感情,说心里话。刘备这样过河拆桥,刘璋都没发现,还依旧对刘备好好招待着。

在后方坐镇的诸葛亮不断告诫刘备不要着急,先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然后再争取足够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军师英明的远程指导下,刘备在益州逐渐如鱼得水。等刘璋反应过来自己的主人位置被威胁的时候,另一件事情的发生直接加速了他的下台。

这件事情的肇事者是我们的老朋友曹操。一把年纪了,曹老板依旧没想过退休,他活跃在政坛和军界的最前沿,今天打打这个,明天捅捅那个,一刻都不闲着。

刚打完张鲁和马超,曹老板又惦记上了孙权,当年你烧了我那么多船,让我损失了那么多箭,给我造成了巨大损失,我今天让你全给我补回来。

如今周瑜已经去世,孙权找不到能为他拿主意的人,便派人去找刘备,希望看在亲戚的情分上,出兵援助。

刘备犯了难,虽然自己现在不说大富大贵吧,但起码也是奔小康,温饱自足了,可是曹操还是好像一个紧箍咒,一提起来就头疼,一向以仁义的名声在外的刘备不想别人说他一遇到困难就贪生怕死(虽然他就是),但是曹操真的是他的噩梦,想醒都醒不了。

想来想去,刘备决定去找一个人拿主意,只要他说帮,那我就帮。

如此看来,诸葛亮已经成了刘备的智囊了,大事小事都得指着他,信送出去之后,刘备安心地等着诸葛亮的回音。

军师不是那么好当的。

将劳模精神进行到底

绝顶高手的生活应该说是比较痛苦的,没有对手,还得每天为很多琐事烦恼,大家都知道你是高手,不问你问谁,收到信后诸葛亮二话没说,提笔给刘备写了一封回信,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叹服,论其中心思想,就是一个字:帮!

但是帮也要帮出技巧来,要借别人的手帮出自己的人情来,说白了就是借花献佛,花别人的钱买自己的东西。

但是这件事中间又出了点小插曲,孙权不知道听手底下哪个谋士出的主意,让刘备的老婆把刘备的儿子拐回吴国,有人质在手就不怕刘大叔不就范了。

这个主意听起来有点那个,其实说来话长,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就和孙权结了亲家,娶了孙权的亲妹妹孙尚香。孙小姐当新媳妇的时候才二十出头,而刘备已经是奔五十的人了,孙小姐肯定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但是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所以孙小姐还是委委屈屈地嫁了过去。

估计她没少报信给孙权说自己婚姻不幸福,所以这一招既可以让自己妹妹回娘家来,又可以带回刘备的宝贝儿子,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孙小姐脚力慢了些,坐船才出码头,就被诸葛亮收到了消息。老板儿子被绑票了这还了得,诸葛亮连忙派赵云和张飞去追,值得庆幸的是刘备的儿子被追了回来,不过孙小姐就是执意不肯回去了,当然这对一直以来何患无妻的刘大叔来讲并不是什么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儿子平安。顺便提一句,这倒霉儿子还是刘禅,看来他童年多灾,不是被丢就是被绑票。

后来,葛亮只得又写了一封信告诉刘备他老婆跑了,不过儿子保住了,但是让刘备依然照原计划行事,不能公报私仇。

收到信的刘备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打好草稿去找刘璋,说自己的孙权哥被曹操欺负了,他需要出面帮忙,让刘璋给他加钱加人加粮草。

这时刘璋已经看出刘备不是个好东西,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当下就撕破脸皮,便只答应给刘备再加4000人。刘璋的做法惹火了刘备,4000兵那叫兵吗,还没打呢就没了。刘备回去后到处给刘璋造谣,说刘璋小心眼,容不下自己,他要离开益州,希望各位保重之类的话。

这完全是鬼话,现在就是拿刀架在刘备脖子上他都不愿意离开益州,他这么说完全只是为了制造舆论(军师教的),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松一听刘备有想走的意思就急了,干吗呀,我好不容易把你给弄进来,优惠政策一点没享受着,你就要拍屁股走人了,不能走,坚决不能走,要走也得带上我啊。

张松连夜给刘备写了一封挽留信,派人送去,但是非常不幸,信没落到刘备手里,倒是被张松当太守的哥哥张肃拦截了,他看到弟弟写的这封信上,满纸就透露出一个词:背叛。

同类推荐
  • 秉笔直书著述《史记》的司马迁

    秉笔直书著述《史记》的司马迁

    本书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内容包括:迁生龙门、太史世家、受学名师、家徙茂陵、二十漫游、出仕郎中、扈从封禅、负薪塞河、继任太史、制定新历等。
  •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围绕着他,美国诗歌渐行渐丰满:“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瓦列里·波波夫怀着敬意创作的这部传记,“不虚美,不隐恶”:回顾俄罗斯著名学界领袖和公共知识分子利哈乔夫的光辉一生,再现了他的种种优秀品德和他对俄罗斯民族的杰出贡献;同时也不回避他与其他学者的矛盾、与当局的妥协,对之做出了较为公正的判断;对他的家庭生活,也留下了忠实的纪录,让人动容和叹息。译者为翻译这部著作做了大量工作,字斟句酌,保证了译文的质量。
  • 名人奇闻趣事

    名人奇闻趣事

    阿红编著的《名人奇闻趣事(彩绘典藏版)(精)》把众多名人从耀眼的光芒里请出来,展现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甚至离奇的小故事。他们有的名垂青史,小时候却总是闹笑话;有的成就卓著,生活中却常遭遇尴尬;有的建功立业,叱咤风云,可又童心未泯……他们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计谋;他们庄重严谨,却有机智妙语世代流传;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小情趣、小爱好……这些奇闻趣事,宛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让我们领略有血有肉的名人本色,从中得到无限启迪。读本书之前,我们因为崇拜而敬畏他们;读完本书,我们会因为理解而热爱他们。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热门推荐
  • 数载烽火

    数载烽火

    战火纷飞,乱世争雄,消磨的是是兄弟情谊。掌天下权,领百万兵,却有一颗赤子之心。当性格截然不同的亲兄弟的再次相遇,擦出的绝不是亲情的火花,而是一方的猜忌,一方的自欺欺人。当乱世落幕,尘埃消散之后,谁又是这场战争的赢家,而他又是否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者?
  • 病娇快穿史

    病娇快穿史

    木里活了太久太久,她麻木地看着这个世界,在时间的流逝里,她忘记了过往,她的五感也逐渐退化。这世界没有能让她感兴趣的人与事,她不知道她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停留世间的意义,她见证了无数个世纪的兴起与衰落,死亡成了她唯一的追求。她尝试过无数种死亡方法,却总死不掉,她的身体不惧伤痛且具有异于常的恢复能力,每每在即将死亡的一刹那,她的身体便不受控制地昏倒。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凌一号,他说带她收集顾安的三魂七魄,功成后便可西去...........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别告诉新娘

    别告诉新娘

    嘉儿经营着一家全程筹措婚礼的公司。负责大富豪的婚礼当天,她见到了新郎的长子亚历山大。他认定这个即将成为后妈的女人全是为了钱的态度让嘉儿很气愤,她跟他拌起了嘴,两人之间就这样擦出了火花。然而婚宴的酒席上,亚历山大突然对嘉儿耳语:“我要让你成为我的女人,除了结婚以外我什么都能给你。”
  • 驱逐外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驱逐外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本书介绍了爱国将领郑成功的生平,内容包括:郑成功的家世与童年、少年求学、“国姓爷”的来历、投笔从戎驻守仙霞关、“焚衣亭”的由来等。
  • 散文(2016年01期)

    散文(2016年01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
  • 传说中鬼怪的传说

    传说中鬼怪的传说

    一对痴男怨女几世的爱恨情仇,没有三角恋,端看命运怎么弄人。
  • 克系霸天虎

    克系霸天虎

    信仰崩坏,次元重叠,末世将临,诸界成墟。然,已成年的楚牧尘,这个印斯茅斯唯一的三星大厨却带着从【拉莱耶】“取得”的【拉莱耶海鲜的一百种做法】跑路了……他本想着回到心爱的故乡,开一间不大的餐馆,然后向世人传播源自【拉莱耶】的美食文化。“先生,要来一份新鲜的拉莱耶八爪鱼吗?不会传教的那种!”他连宣传广告都想好了,可鬼TM知道回去的“路上”出了岔子,回是回去了,错乱的位面却把某人和一只霸天虎拼接在了一起,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克系霸天虎,机械且带触手的那种。“2024年?我不仅回来了,还穿到了要核平的年代?”某主角摸着胸口的火种一阵头疼。“我TM又要经历一遍?”…………PS:新书哟,更新会慢一点。但会尽可能给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新末世。一个魔法与科技混搭,种菜做饭交互的日常???
  • 伪穿越小说

    伪穿越小说

    我本是一个苦逼的小销售,突然一天有一个灵魂出现在我脑子里了,说他穿越来的,我招谁惹谁了,他说让我帮助他们把肉体穿越过来,我只想做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销售,让我搞什么穿越……
  • 两性避孕

    两性避孕

    如今的我们,大家都会了解性,大家也都能享受性,只要我们坦诚,那么与性相关的一切危险与诡秘都会最大程度地降低,那是一件好事情。不负责任的男人不配爱,也不配做爱。特别是年轻人怕怀孕,但由于经验不足,或采取的策略不对,常常容易失败。基于预防重于事后补救的道理,有必要作一番全面的了解。这里归纳出一些两性避孕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在本书中详细的介绍了一些避孕的方法、知识、以及一些我们存在疑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