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200000025

第25章 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记行(2)

昌比的工作室也是传奇。这位“光的手艺人”和林布朗的仰慕者,发明了氛围光新的清晰度。他不断实验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密度,用镜头捕捉了库斯科社会的每一个阶层。

热爱大自然,且深深地被土著文化所吸引的他,曾踏勘印加帝国(Inca)活跃的秘鲁安第斯山区。身为印第安人后代的他,在揭露奎其瓦印第安人(Quechua Indians)过去与现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其辩护。

这位孜孜不倦的摄影家把明信片也引进了他的国家。这个世界正是经由他制作的明信片而得知在20世纪交接的年代里,有关库斯科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种种资料。

1950年的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这个区域,使这位快活而狂热的人为之绝望,进而逐渐放弃了摄影。马丁·昌比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摄影家之一,遗留给人类异乎寻常的艺术与文化遗产。

记得第一次看到昌比的作品,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卡塔鲁那自治区。当地的文化部出版品展示中心有一本刚出版的马丁·昌比摄影集。尽管我一向有广泛收集世界各国摄影集的习惯,但这个名字却从来没听过。他的作品,当下就令我极为震惊之极!

有时候,一个人诞生的地方不对,命运就会很不同。像这么了不起的摄影家,若是生长在欧美,早就集四方荣耀于一身了。但身为秘鲁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若非那年阿尔勒摄影节的重点放在中南美洲,昌比的作品不容易有机会在国际舞台如此隆重地亮相。

魔幻写实摄影家伊托碧黛

另外还有一位我心仪已久的墨西哥女摄影家格拉谢拉·伊图尔维德(Graciela lturbide)的作品回顾,也令我回味再三。

生于1942年的伊图尔维德原本是建筑师,曾担任墨西哥具影响力的摄影家曼努埃尔·阿尔瓦雷斯·布拉沃(Manuel Alvarez Bravo)的助手十年,在该国摄影界有领导地位,也是当代摄影家中最专注于新闻摄影的人士之一。

她所拍的有关墨西哥日常生活的照片,焦点放在仪式以及基督教偶像崇拜的混合上,叙述既是天使又是乞丐的孩童故事,以美洲大陆文学中常见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手法处理现实世界。

同样的脉络出现在她对死亡仪式,和前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Torrijos)的友谊,移民旧金山的“丘罗士”(Ghulos)墨西哥人的故事,以及她和墨西哥女性的同胞情结上。

伊图尔维德一直是我上课必介绍给学生的一位风格强烈的摄影家。她的作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人物和环境、光线和景物、事件和时空都充满矛盾的关系,好像在她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现在、过去与未来都同时存在于她所选择的画面里。

在当今全球众多摄影家中,格拉谢拉·伊图尔维德是作品极容易辨识的一位。有机会看到她的原作,原先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许多!

塞尔希奥·拉腊因的“瓦尔帕莱索”

值得一提的,还有智利摄影家塞尔希奥·拉腊因(Sergio Larrain)的展览“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

环绕南美洲南端海岬(Cape Horn)的所有船只,在横过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时,从船上发出来的第一个呼叫声就是“瓦尔帕莱索”。瓦尔帕莱索是一个港口,经过几个月不确定的航行后,水手在此爆发他们对生命、酒精和性的渴求。

塞尔希奥·拉腊因刚开始拿相机就是在这里拍照的;1957年发表的《女孩们下楼来》,就是他那特殊风格所呈现的第一个成果。

拉腊因于1959年加入“马格兰”,并决定与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合作一本有关瓦尔帕莱索的书,但此书从未完成。

拉腊因全神贯注地拍摄这个城市,让瓦尔帕莱索白天与夜晚的美毫不设防地展现。摄影家自己也因此而得到解放。他用“手里握着的长方形”捕捉了若不是他,我们就无法看见的现实片断。这些自由的表达有时会使人不安,却也最能为拉腊因的凝视下定义。

拉腊因的照片粒子很粗,拍照的方式也很即兴,构图更是不按常规,大部分都是利用大广角镜头,将近景和远景的透视感做不合理的夸张。尽管身为“马格兰”的一员,他的作品曝光率却非常低,低到令人不晓得他是“马格兰”成员。

为了这个展览,他终于为瓦尔帕莱索出了开本小小、薄薄的册子。从外观看来,实在很难令人相信那是本摄影集。然而,展出的每张作品都被放得很大,原先那种粗糙的粒子被加倍强调,使画面里的海港景色弥漫着一股令人眩晕的氛围。

在那届阿尔勒摄影节,拉腊因的作品并没引起太大的注意。即使是一个最具声望的图片经纪社旗下的优秀摄影家,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合,也很难在世界影坛上崭露头角。

希望与失望交杂

跟每位来到阿尔勒的人一样,在参观展览之余,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大同小异的人生戏码在上演,自己有时也不由自主地成了某出戏里的龙套。

在阿尔勒,摄影是艺术,是文化,是理想,是生活方式,但也是商品。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摄影节已存在了二十几年,而在现代社会之中,任何没有商业价值的事物,即便能生存,要壮大、持久也是极为困难的。

很多摄影者头一回来到这儿,几乎立刻就会兴奋不已,热情一触即发。周遭的一切,除了摄影还是摄影。在这世上,还有哪里比阿尔勒更让自己有归宿感?

然而,在看到太多同行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媒体、画廊或经纪人青睐时,会不会很快就凉了半截?在看到那么多的好照片就像市场里的番茄、青椒一样摊在那里任人检视、批评,内心会是如何地惶然?在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心血拿出来亮相时,是否挺得住在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有形无形的屈辱与折磨?

有位看来蛮活跃,对我们也很友善的美国人,有次聊起来,幽幽地表示:“我第一次来阿尔勒时,完全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态。准备好的作品,到后来一件也没拿出来。”

“但是,”这位乐观、坚强的年轻人接着说,“从第二年起,我就有备而来了。现在,所有的游戏规则我都清楚了!”

我们后来注意到,在短短的会期里,他几乎不放弃任何机会跟可能对他有帮助的人接近,勤奋地出现在每一个重要场合。不晓得他是否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发表或销售作品的机会。

记得我们曾问过一位摄影博物馆馆长对阿尔勒摄影节的看法如何。馆长还没开口,他那直率可爱的夫人便说:“要是没有那些拍照的,一切就太完美了!”

全盛时期的阿尔勒,把在摄影领域寻求机会的人从世界各地吸引而来,混杂在这个大缸子里各取所需。拍照的人毕竟比媒体、机构的数量超出太多太多,素质也不一。这对和蔼的夫妻表示,当年与会阿尔勒摄影节,整个会期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应付不完的摄影者。在他们坐着、站着,甚至走着的时候,都有人拿作品前来求教,搞得他们不堪其扰。

市中心一个叫FORUM的露天咖啡座是许多与会人员歇息的地方,而阿拉坦旅馆(Arlatan)中庭,就是后进拿照片请前辈指教之处。这也是摄影艺廊或经纪人发掘新秀的场所,在摄影节期间,俨然成为一个各方人士的交谊中心。

来自西方的穷摄影家们,攒了旅费来到阿尔勒,晚上窝睡袋,白天啃面包,追求的就是那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的传奇。在那里,许许多多等待被发掘的艺术家,尤其是第一次来的,或是危机感特别强的,没头苍蝇似的见到队伍就排,看到人群就钻,有时甚至搞不清楚打交道的对象,就急急忙忙地展开邀约。

大牌摄影师自然老神在在。他们是摄影节的熟面孔,住最好的旅店,上最好的馆子,和老朋友把酒言欢,和同行交换市场情报,从容自在地谈几笔新生意,交几个新朋友。他们携家带眷地来度假,时时沐浴在艳羡的目光之中,给初出道者提供了“有为者亦若是”的丰富想象材料。

视觉冲击与现实冲击

在幻灯片放映会方面,当届一共有6场,共放了12个节目。内容并不拘于“发现”或“美洲”,“向罗密欧·马丁内斯(Romeo Martinez,1911-1990,瑞士CAMERA杂志前主编)致敬”“科学与摄影”“撒切尔时代”“医疗无国界”等,都是其中的节目。

大部分节目其实都已不再纯粹表现摄影。照片在此成了多媒体的一部分,放映节奏及背景音乐喧宾夺主,所有影像在如此搭配之下,都变得零碎而片断。观众接受着一幕幕的视觉冲击,早已把影像的内涵抛诸脑后。

我们并没有观赏每场晚会,仅参加的两场,都被卢西恩硬安排到第一排与他和市长等贵宾同坐,很让我们见识了他的霸气跟在阿尔勒呼风唤雨的本事。

卢西恩办事能力之强为摄影家中少见,人更是聪明得不得了。26年前,他与其他几位先生一手策划并创立了阿尔勒这个摄影王国,将摄影推向市场大众。他深谙各种公关造势之道,也熟稔一切市场通路,在摄影景气好的时候,吃香的喝辣的,风光了好些日子,但也不免为自己树立了一些敌人。

有一天看完晚会,我们信步随着卢西恩到附近他家里小酌一杯。那位年轻的美国摄影家也带了两三位同伴靠过来,想借着一路上跟我们聊天,顺势也混去卢西恩家。

我们早知他想结识权大势大的卢西恩,却也不想点破。没想到行至克宅,卢西恩先让我们进去,转头对其他人说:“对不起,你们没被邀请!”然后就毫不客气地把大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或许这也是“摄影节文化”的一部分,却让我们的心中百味杂陈!

点石成金的莱博城

在阿尔勒那几天,卢西恩虽忙得不可开交,但依然极尽地主之谊。除了邀请我们去他家的私人晚宴,还开车带我们去莱博(Les Beaux de Provence)以及毕加索生前常去创作陶艺的一个窑场。此外,生平第一次见识的斗牛,也是那年他请我们在阿尔勒古竞技场看的。

莱博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妙地方。小城坐落在两百多米高的岩脊上,公元前5世纪居住于此的凯特人将之命名为Bau,意思是普罗旺斯的陡峭岩石。据说,其北方的地狱谷(Val d’Enfer)就是触发但丁写《神曲·地狱篇》之处。

它曾是要塞,但于12世纪被废弃。19世纪中叶,有人在那片光秃秃的山头上发现铝土矿,经过长时间、大面积的开采,矿土于20世纪末完全耗尽。世代在此落脚的十几户居民,只有靠凿山挖壁卖石块营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有一天,石头城来了个“点石成金”的活神仙,竟让这些人家全成了大富豪。

这一点也不是神话。活神仙是位极有创意的建筑师,取得居民的信任后,他把所有采石场做了一番规划。石头尽管挖了朝外卖吧,可怎么挖就有讲究了,必须照建筑师的规划挖。

就这样,一边挖一边变出了一座教堂,一边凿一边创造了一座歌剧院……接着,酒窖、餐馆、咖啡厅等也慢慢成形--统统都是从岩石山中挖成的。

深邃辽阔的空间令人心旷神怡,既古典又现代的格局令人着迷。最优秀的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在此演出,一流的多媒体秀在此上映,顶尖的厨师在此献艺……观光客络绎不绝。光是停车场的收入,就能让地主笑花了脸。

我们那天到这里已近傍晚,由于当晚卢西恩要在家开派对,不能多逛,只能领着我们在城郊走走,同时听他叙述莱博如何脱胎换骨的故事。同行的还有两位来自南美的乐师和歌手,卢西恩替主办单位把他们邀请来,在其中一天的晚会中表演。

走着走着,来到一个竖着两三座石墙的空旷采石场。远看还以为这里面一堵堵的石墙都是大石块堆成,走近才晓得,每堵墙都是石山的一部分,巨大的墙面是经过一大方块一大方块凿取、切割后的面貌。

天高气爽,头顶蓝天白云的我们,仿佛置身于古希腊的废墟之中。那位年轻歌手一时兴起,爬上一面平坦有如舞台的石块,张开双臂,引吭高歌了一段优美万分的歌剧。靠坐在石堆之中的我们,聆听着有如天籁的歌声,恍惚之间,分不清自己是在普罗旺斯还是外星球……

临别祝福

当天晚上,卢西恩在家里大宴宾客,总共请了三四十位他的老友或与业务有关的各路神圣。其中包括法国文化部官员、柯达美国和法国总裁、意大利出版集团老版、德国“科隆摄影博览会”创始人、“马格兰”总裁等。

卢西恩是个品位极高的人,家中布置自非等闲,又大又舒适的屋子里,除了典雅的家具外,还放满了艺术收藏品。触目所及,全是世上名气响亮的画家、雕塑家的作品。光是毕加索的画、雕塑与陶艺,客厅里就有好几件,因为毕加索在世时,是卢西恩二女儿的教父。

卢西恩说,他拥有的所有艺术品都是人家送他,或是他用自己拍的照片与艺术家本人交换的。艺术无价,在这儿的确可以得到佐证。想想看,照片可以换到毕加索、夏卡尔的原作啊!怪就怪在,墙上未见任何摄影作品。

自助式的晚餐是在二楼中庭的院子里摆开来的。主人特地请了一位摩洛哥厨师烹煮摩洛哥美食--小米和羊肉、烤鸡等。看得出来,克府经常宴客。贵妇模样的卢西恩夫人与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优雅至极地穿梭在客人之间,举手投足、言语笑容之间,分寸掌握得分毫不差。吃喝,谈笑……那一夜就在主、客都非常尽兴的情况下圆满结束。

同类推荐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马可·波罗,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旅世家。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尼古刺·波罗和叔叔玛窦·波罗,途经中东,历时蹬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著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记述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随喜菩提

    随喜菩提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由生命的苦恼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闻法欢喜走入佛门,不是更好吗?在痛苦中求悟是很好的,但以喜悦的心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九部,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走向净土。
热门推荐
  • 我曾笨拙爱过你
  • 仙临苍穹

    仙临苍穹

    仙临天下,穿破苍穹。主角洛叶莫名穿越,从此走上修仙一途,斩妖弑魔,踏上万古成仙之路。逆天之道,是否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幽冥之法,到底是正是邪?九大神体,竞相争锋,最后谁能笑到最后?所谓成仙,是南柯一梦,还是确有其事?
  • 盛唐烟云2:关山月

    盛唐烟云2:关山月

    因为参与平叛有功,王洵荣升昭武校尉,赐佩紫铜鱼符。然而这些表面上的浮华,却令他越来越难以适应长安城中日益奢靡沉闷的氛围。在一次带队巡视当中,他无意发现了杨贵妃与其前夫寿王之间秘会。出于同情,没有上报这件事,并准备远离长安,以免受到不必要牵连。谁料一向对王洵欣赏有加的高力士,却为了给皇家遮羞,准备杀人灭口。答允了他押送辎重去安西的请求后,立刻与杨国忠两个一道,秘密布置人手半路截杀。混战过程中,哥舒翰派出假扮沙盗的官军被真的沙盗和王洵联手击溃。随后,王洵卷入了更大的漩涡。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人间流浪者

    人间流浪者

    七世历劫末...玉兔华珏下到凡间,遇见了魔界太子森古,邂逅了投生为凡人的金雨伯。她甘愿为他化身为石他却愿意为她倾尽所有当他发现....为时已晚辞去仙职....流浪人间
  • 穿越东京当火影

    穿越东京当火影

    穿越到平行时空岛国,又有了火影塔防系统,这本应是双份的快乐,可谁知道塔防系统中的怪物也出现了,怎么办,在线等,很急!木遁能种植?土遁能填海?鬼芽罗之术搞生物科研?将世界打造成我的防御塔,地球OL版本塔防游戏开始了。火影集团欢迎您的加入。曰常+幕后大佬流。
  • 以我余生,来爱你

    以我余生,来爱你

    总裁前夫有三宝,人帅,多金,活还好。当年他给自己找了个小三逼迫着自己离婚。行,不就是离婚吗?可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离婚了,你为什么还要来掐断我的桃花?当她挽着未婚夫的手在牧师面前宣誓的时候,这个男人携带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站在自己的面前扯着她的头纱嘟嘴嚷嚷:“妈,我爸让我来喊你回家吃饭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绿斗篷

    绿斗篷

    惊险间谍小说《三十九级台阶》出版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读者们纷纷致信作者约翰·巴肯:不能让书中的英雄理查德·汉内退休,应该让他继续冒险!作者于是创作了这部续篇:《绿斗篷》。本书出版后同样深受好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把《三十九级台阶》成功搬上荧幕后欲继续将本书拍成电影,并用当红明星加里·格兰特和英格丽·鲍曼担纲主演,但因作者本人的版权要价太高而没能如愿。
  • 综武诸天从吞噬星空开始

    综武诸天从吞噬星空开始

    穿越综武世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少林武当、青城峨眉……苏哲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要跟这些千古大帝和武林门派纠缠不清。但没想到,他身上还有诸天系统,直接把他送到吞噬星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