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500000044

第44章 文化就是力量(2)

由此我们再来看颜色革命就会发现,它是西方文化扩张的一次质的飞跃。也就是说,它不再伴随武力征服,而是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文化,自觉自愿地改变自身。与中国历史上一次次同化其他民族相比,西方当今推广“普世价值”的颜色革命,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中国历史上用文化同化其他民族的模仿。然而,这一模仿是山寨版的。其本质差异在于:首先,中国历史上同化其他民族的过程,都是武力强盛的其他民族心甘情愿的,而西方用“普世价值”同化其他国家,实际上都含有对弱小者的强迫。其次,自愿接受中国文化的其他民族,很快便融合、安定、繁荣了。但当今被迫接受西方文化的国家,除少数摆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以外,结局大都不那么美妙。所以我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发达,是因为它学了中国的很多东西,美国之所以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最发达的国家,是因为美国学中国学得最多。但是,通过历史的比较我们发现,他们还是没学到位。

二、中国文化是统一的力量

当今世界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都坚信西方文化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文化。为了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哪怕流血,哪怕大规模使用武力,哪怕死很多人也是值得的、应该的。这种观念的源头是西方的种族主义,今天已演变为文化种族主义。这种观念的推广,其结果也与种族主义不分彼此。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说:西方“隐性的种族主义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形成的。而显性种族主义形成于18世纪初,到1840年后(尤其是在英国)才强势显现”。“隐性种族主义是通过文化、制度和环境标准而不是遗传学特征来表现‘差异’的。尽管如此,它主要体现了包括西方优越性和东方劣等性的种族权利关系。因此,隐性种族主义远比显性种族主义更富欺骗性”。我认为,霍布森所说的“显性种族主义”就是以种族、肤色等遗传因素为基础的种族主义,所谓“隐性种族主义”就是“文化种族主义”。西方文化中所包含的种族主义特征至今没有消除,例如在今天的欧洲它正暗流涌动。在美国,种族主义的阴影依然时常牵动着美国人最敏感的神经。相对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种族主义几乎没有,“华夷之辨”即便区分彼此,也以文化而不以遗传学为划分基础。最关键的是,中国不“以武化之”,而是要求自愿。这就像人与人的关系,区分彼此是正常的,自愿学习也是应该的,但强迫别人跟我一样,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文化统一是政治统一的基础,但是,文化统一容易被理解为文化专制、思想禁锢。这个理解并不全错,关键在于,有些文化排他性很强,如果以排他性很强的文化实现文化统一,的确容易出现文化专制和思想禁锢的局面。例如,西方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根源与一神教有着紧密的关联,从一神教崇拜单一神的角度扩展,西方文化的确具有较明显的排他性,容易出现文化专制和思想禁锢的状况。例如,西方历史上从古代到近代,多次发生长期而激烈的宗教战争,中国却从来没有。所谓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四次“灭佛”在我看来只是部分佛教徒的用词不当,中国没有过“灭佛”,全社会并没有为此而产生宗教战争,因此而发生的流血事件很少,时间也很短。这些历史事件之所以出现是为了让佛教的生存方式更好地与中国的社会秩序融合。不仅对佛教如此,对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拜火教等外来文化都如此。与欧洲相比,中国的古代历史证明中国毫无疑问是宗教最自由、文化最宽容的国家。

西方人讲求宽容是很晚才出现的,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出现,但至今依然没有清除它对其他文化的傲慢。从历史上说,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宽容的文化,举一个简单例子,犹太教在欧洲曾长期受到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蒙受了历史上最为惨重的一场巨大灾难。然而,早在宋朝时期就有一批犹太教徒来到中国,居住在当时的开封。在漫长的历史中,犹太人在中国没有遭受任何歧视与迫害,而是与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谐共存。这在犹太人历史上是唯一的。此外,世界上各种宗教早就在中国存在,它们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经常打成一团,但在中国,它们却能够和谐相处。中国的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的博物馆,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并不是排外,并不是限制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是发挥各自文化的长处,在一个共同体下和谐共存。相反,西方文化从它的源头上说就是专制排外的。

然而,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当今中国有很多人几乎完全接受西方的观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恰逢新保守主义因里根、撒切尔的双簧合作在英美兴起,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一批年轻人不加分辨地接受了它。在“文革”以后形成的精神空虚中,他们如同吸食毒品的瘾君子,像鸦片鬼一样为得到一点虚幻的兴奋而不顾一切。新保守主义是西方隐性种族主义的延续,但它正好填补了在“文革”废墟中成长起来的一些中国年轻人的灵魂空白,他们轻易便形成抛弃中国、投奔西方的政治狂热。如今,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却依然显得幼稚。

中国文化虽然具有强大的合理性,但它不主张使用武力的优点,在西方文化面前,恰恰成为缺点。在频频使用武力的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不仅一次次受到伤害,而且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劲渗透,连中国引以为傲的统一都开始面临挑战。文化种族主义和使用武力这两个根源不清除,西方文化就始终是制造冲突的文化,不可能带来和谐与稳定,难以实现统一。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当今中国的分裂力量很明显地存在,有些是在“宗教自由”的名义下形成的分裂力量,有些是在“民族自决”旗号下的所谓“民主”力量。其背后的共同点便是中国自身的文化自信丧失,各种来自西方的思想文化彼此冲突,因而造成对中国政治统一的威胁。中国台湾就是一个典型。蒋介石虽然在政治观点上与中国共产党很不相同,但在中国传统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上,与中国共产党有一致性。因而,蒋介石控制中国台湾时期,虽然与中国共产党政治观点严重分歧,但中国文化上的统一力量始终存在。蒋介石之后,台湾接受了西方民主,分裂的力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大。中国台湾分裂势力的典型之一便是“去中国化”,也就是在文化上与中国割断联系。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这个大目标上,必须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让统一的力量得到提升,削弱各种打着“民主”旗号的分裂势力。

从收回中国香港和澳门开始,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主张,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宽容的体现。在共同文化实现统一的基础上,允许不同观念的具体实践,恰似中国古代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允许不同的宗教各自发展。也恰似自秦始皇起,中国的文字就一直统一,但各地的方言却千差万别。“一国两制”是借鉴这一中国传统在现代条件下的新的社会实践。因此,只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得以延续,文化凝聚的向心力就会牢固。但是,如果没有了中国文化的纽带,单凭西方文化主导,就可能造成分裂。这是中国所不能允许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放弃最后使用武力,只是为了反对利用一切借口制造分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会使得西方文化主导下产生的分裂倾向大大削弱,从而大大减少不得不使用武力反分裂的可能。

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从文化上说,差异要比欧洲小得多。作为西方文化的衍生体,拉丁美洲文化与西方文化区别也不大。拉丁美洲一体化的呼声也早就存在,但是,它可能实现统一吗?阿拉伯世界曾经统一过,在被西方文化入侵之后,如今成为动乱的温床。印度也曾经统一过,做了几百年英国的殖民地,如今,分裂的印巴时刻面临战争爆发的危险。

也许有人说,美国不是统一了吗?的确。但我们应该看到,第一,美国的分裂势力一直存在,只是受到了压制;第二,美国国内的种族主义没有消失,影响还可能在扩大,随时可能发作;第三,美国推广同一种文化来维护统一,是学习中国传统的山寨版,虽然没学到位,但至少有用;第四,美国现在的统一更多基于武力和经济,一旦这两者失去或减弱,美国能否依然统一,答案并不确定;第五,美国始终宣扬爱国主义,使之成为民族融合、抵消分裂的文化基础。而爱国主义被很多西方思想家批判过,称其为“流氓最后的庇护所”。在某些推行西方文化的中国人那里,爱国主义也被视为“反民主”的力量。由此我们也能看到西方文化内生的严重不和谐与自相矛盾。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实现文化统一,有利于和平,有利于政治统一。此外,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它也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中国的爱国主义与西方的爱国主义不同,它不以民族或种族来划分彼此,而以文化认同为核心。当今西方国家中,只有美国的爱国主义与这一中国传统接近,美国因此也被称为“民族大熔炉”,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多次民族同化的现代翻版。弘扬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此,有些人担心中国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会导致排外,在我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不仅不会排外,不会造成文化专制和思想禁锢的局面,而且有利于文化宽容氛围的形成。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早已说明了这一点。中国近代史上被某些人污蔑为“排外”的事件,实际上是对外来压迫者的反抗。中国传统讲究将心比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中国近代史上的“排外”,从根本上说就是外来压迫者贪得无厌和不仁造成的。将这种爱国主义称为“排外”,是倒打一耙,对于某些中国人来说,是站错了立场。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宽容精神,本身也显示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只有自信才不会排外,只有不自信才会盲目地排外。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统一与分裂的问题上显示出最根本的冲突。但在这一冲突中,中国始终是被动的,西方文化“以武化之”的扩张本性,使得它从来都是主动挑衅的一方。这是一场规则不平等的冲突。在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冲突中,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武力对武力很容易出现,例如亨廷顿所言的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但是,中国文化的本性的确不具备侵略性和攻击性,因此在西方文化面前,总是处于被攻击的状态。即便在被严重欺负的情况下,中国反击,中国要求武装自己,依然是防御性的。然而,由于西方文化的“小人之心”,把自己当成最正确的唯一,它们对中国的“君子之腹”永远不能理解,或者说还没有达到足够理解中国的水平。因此,中国防范西方的任何举动,都被它们视为中国的挑衅。这真应验了一句中国古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亨廷顿把他对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理解照搬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上,在这个问题上显示出他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的局限。对此,虽然我们很无奈,但我们能放弃自身的文化,变得与挑衅的西方一样吗?

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如何维护世界体系的和谐稳定,对西方文化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事实上,一些西方学者已经指出,出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体现,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中国日益发展而强盛,二是西方找不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合理方法而衰落。到那个时候,全世界都会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巨大价值,我们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自信。当今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文化自信非常重要。古话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对于当今中国,自身的文化就是“志”,是我们自信的根本。

三、文化也是经济

有一个清朝时候的小故事。某个英国人发现中国有好几亿人口,但中国人吃饭都不用西方人习惯使用的刀叉,便暗自琢磨:如果中国人都改用刀叉,那将是一个多大的市场,仅卖西方刀叉能赚多少钱啊?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商业计划,那位英国人搞了半天,最终发现,要改变中国人用筷子的习惯太难了,最终作罢。这个小故事说明什么?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困境,当今中国经济也在挖掘新的发展契机,很多人都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的内需。中国的内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在中国内需市场卖什么?内需市场为谁而拉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年那个英国人想在中国卖刀叉,实际上就是看中了中国内需市场这块巨大的肥肉。要让这块肥肉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除了技术、制造、销售等商业手段外,看似与商业无关的文化,其实作用更大。英国人在清朝推销刀叉失败,其实就是中国人“筷子文化”的胜利。很多文化战争其实就是经济战争,这样的战争近百年来一直在中国上演。

同类推荐
  • 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

    本书稿围绕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主题,分为十个章节展开论述,分别从政治理想、政治意识、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政治品格、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十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党员干部开展党内政治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重要参考读物。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无疑是20世纪最为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出身草根,却从列伍小兵,一跃成为帝国统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纵使往日君临天下的帝王也无法比拟。他对“臣下”颐指气使,唯我独尊,同时又草菅人命,以致整个欧洲流血千里。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绝世”演讲天赋,居然能“忽悠”千百万的德国民众狂热不已,将其看成帝国振兴的人选。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希特勒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从这份中情局专门提交给美国决策高层的秘密报告中,读者将能获得彻底的了解。
  •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

    本书从历史和哲学层面揭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规律。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了其基本特点,总结了每个时期的传播经验。全书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实践为基础,围绕主体与客体、目标与层次、内容与形式、理想与现实这四对基本范畴,从哲学角度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长期感到困惑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本书用一种独特风格、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首首唐诗,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的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唐诗为经,诗人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文笔浪漫,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谁醉美酒,谁醉唐诗》从唐诗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纵马江湖,快意恩仇;有小桥流水,大漠孤烟;有孤舟蓑笠,斜风细雨……以灵动的笔触、细致的解读,带你穿行在诗里词间,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无论何种情境之下,你都可以找到与心灵碰撞的诗句,你会发现,在那个诗意纵横的朝代,有人与自己相知,虽未曾谋面,却早已是故人。
  • 我的能力者学院

    我的能力者学院

    “我想做女英雄。”“女孩子要温柔,打打杀杀的多危险啊。”一个梦想着成为女英雄的学渣劫后重生获得了魔法,还收到了能力者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以为从此走上了拯救众生的英雄道路,——可只能召唤出猫猫狗狗是怎么回事啊?——这架还怎么打?把猫扔出去挠死他?
  • 系统商城通万界

    系统商城通万界

    陈凡曾经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被雷劈了一下再次醒来获得了穿梭万界的系统,切看他如何征服万界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解义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大人别追我

    恶魔大人别追我

    被亲妈坑坏的乖乖女,娱乐圈声名狼藉的天仙妹妹,爱上老妈的情人,被算计的瘦马,重来的人生,误入的恶魔,谁入了谁的眼,谁偷了谁的心?
  • 问剑长虹

    问剑长虹

    十年前,魔道始祖姬忧野修炼邪术,危害武林。宁无尘的父亲宁明晟带领着当时的伙伴联手重伤了姬忧野,武林暂时恢复了宁静。十年后,神兽白狼出世,魔道也隐隐开始有了新的动静。姬忧野野心不死,带着儿子姬冥重归武林,妄图得到火凤精元,称霸武林。宁无尘谨遵父亲的命令,下山寻找其他六剑的传人,与之联手击杀姬忧野,维护武林和谐。
  •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