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连接转换的重点,是清楚每个人想要的价值是什么。我之前提到从电气转换到教育培训的那个哥们儿,他借这个职业转换改变了强弱连接的转换,教育培训的人脉变强,电气的人脉变弱,这背后是他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兴趣和追求。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得区分出强连接跟弱连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弱连接拿来拓展视野,接触新事物;而强连接则用来降低信任成本,抱团进退,形成合力。
5.6主次连接
再回头看上边那幅图,除了强弱连接,你还看到了什么特点?
是不是“我”的每个连接,他们也有自己的连接关系,这是第二层连接。当然,这第二层连接的每个个体,也有自己的连接,那对于“我”来说,就是第三层连接……
你一定会问:“大哥,你不会告诉我那个老掉牙的’六度空间‘理论吧?”(六度空间理论:地球上每个人想跟任何人认识,只需要最多六次连接就可以接触上,比如你认识小明,小明有个大学同学干金融,他的一个同事是摩根大通投行的某个投资人,那个投资人又认识美国总部的VP,那个VP认识白宫的金融顾问,白宫的金融顾问认识美国总统奥巴马,六次连接认识了奥巴马,这个例子很合理吧。)
其实不用六度那么费劲。如果我们能发现三层,甚至两层连接,就足够让自己看到更大的视野了。咱们可以自己想想,有多少人脉,是之前因第一层连接给引荐介绍,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人脉的:
高中同学的大学同学
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
高中同学的MBA同学
父母的同学
上司的客户
客户的客户
……
那些次要连接有时会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这种人脉最常听到的就是相亲。你的介绍人,同样也是她的介绍人,是你们的主连接,经过她的撮合,最终成就了你俩。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无论是工作的转岗或转行,还是在新的领域开发产品或投资,只要是需要在全新的领域做点什么,都需要提前探索和咨询。获取信息的途径除了互联网、书籍、杂志外,找到目标人群直接问会更有效,获得的信息也更真实。此时,那些次要连接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能给我们一些在网络及书本上获取不到的关键信息。
为何次级连接在这种时刻会发挥威力呢?其一是熟人引荐,这就增加了一层信任,能让“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坦诚地交换意见”;其二就是这些信息都属于不那么公开也不那么机密的内容,比如圈子内的关键人物和协会、企业内部流传的故事及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于是乎,你会发现原来的蓝海里竟然暗流汹涌,又或者那个竞争激烈的领域竟然有新的可能。说得再耸人听闻点:一次聊天也许就挽救了一个人的一生。
达成次级连接的重要方法就是“开口得助”。既然介绍人是你的熟人,请他推荐一个人对他也不是麻烦事。即便产生了一点麻烦,我之前不是提到了“人脉都是相互麻烦出来的”吗?这点麻烦正好是可以“来往”的借口。过去的年代,约着见面总有各种“没时间”,而今改革开放春风吹,网络走进新时代,微博、微信、QQ、邮件,这些方式都可以成为达成连接的好方法。
5.7找个“连接者”做朋友
我之前提到了邓巴这个家伙,他研究出了人的心智只能允许一个人拥有的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被四舍五入成150人)。这就是我们大脑存储卡的最大容量。
但是,你会发现,很少有人真的把这个存储卡用满。甚至一些人只是用了很少一部分。换句话说,大多数人的主要连接远远不到150人,不信你就掰手指头列清单数一下自己到底跟哪几个人有连接。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人认为跟那么多人产生连接让自己不舒服。比如那些内向平和的人,交几个关键朋友并有个好的家庭就是他能自我接纳的最好状态了。再比如爱玩艺术的人,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泡在创作作品上,对经营人脉的看法往往是:这很重要,但前提是别破坏了我源源不断的创意节奏。当然,普罗大众、少男少女们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放在诸如《英雄联盟》、淘宝购物、看抗日剧这类消磨时间的事情上,经营人脉真的是好累人好累人啊。我甚至相信即便是邓巴这个家伙,他的社交人数也会小于150人,他的大量时间得用在做研究分析上。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人能把这150个连接用足用满呢?
九把刀写过一篇小说叫《月老》,讲一个人被雷劈死到了阴间,可以在阴间选择各种“神职”。其中一个职业叫月老,工作职责是给有缘人拴红线,每三天要拴住两根红线。我发现有一类人,就是人间的“月老”,他们天生喜欢搭接人脉。只要他的一个朋友有需求,他又知道另一个人能提供,他就会很卖力地把这个关系搭接起来。这路人是“跨界达人”,会跟很多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人打交道,他们的手里有一堆“弱连接”。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营人脉在他们眼中不是工作、负担,而是享受,甚至可以上升到“使命”,他们就是为此而活的。
如果我们不愿去成为这样的角色,不以“当灯泡”、经营人脉为使命,我们至少还有一个办法,那就认识一个这样的朋友。没关系,他一定愿意成为你的朋友,这是他的享受。花点精力把他经营好。
5.8降低人脉经营的“倦怠”
排除那些以搭建平台、结交人脉为乐的朋友,对多数人而言,经营人脉跟写文案、写代码、做PPT、汇报工作、做图纸、审计财务报表一样,是工作。是工作就要花时间、精力乃至钱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是工作就会有“burn-out”倦怠感。
我们会发现,三种人特别容易在经营人脉上出现焦虑和倦怠。
第一种人,被各种人情“托付”人。
这类朋友真的是很善良,他们愿意被各种人麻烦:上司让他去组织一个会,他放下手里的项目就发邮件;同事让他去查一下下周的飞机票,他又上网去查;此时,接到一个外地朋友的电话,希望能看看这座城市有没有看痔疮的好大夫,想让他打听一下,他又连忙查医生;另一个朋友想请他去做一个讲座,他觉得这是经营人脉的重要方式,又要准备讲座内容……由此,他会逐渐陷入各种“干扰”中,而在某一个他支撑不住的时刻突然崩溃。他的问题是被太多的人托付,背了一堆人情,而不会拒绝。
如果多想一层,就会发现,这类人被频繁“托付”是因为过于看重面子,从而模糊了自己的心理疆界。他们担心一旦拒绝就会把关系搞坏,失去信任,被别人评价,被戳后背,然后自己的前途就完蛋了。
关于心理疆界的话题,之前已经做了仔细分析。对于背负太多人情的人,需要改变的是与他人形成的“托付与被托付”的关系,学会沟通、带尊重的拒绝是很好的方法。
第二种人,把人脉当功利交易的人。
这类朋友十分明白人脉是以交换为核心而形成的,同时他们也愿意投身于各种经营人脉的活动当中。但是这类朋友的问题是:他认为人脉就是一场交易。对方有我所图,我才会去结交;如果对方没什么价值,我才懒得理。说得更难听一点,叫“势利”。
最势利的莫过于战国纵横家苏秦的大嫂,看到小叔子落魄时嘲笑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小叔子发达了,却“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前倨后恭,就是势利者的真实成语。这让道德家们大肆抨击,讽刺为“势利小人”。不过,我却看到苏秦大嫂对自我认知的真诚:“小叔子你有钱又有官,我就服。”
因此,把人脉当交易的人,倒显出其率真。只是,当他们为了名和利而“算计”人脉时,却容易忽略自己另外的“情怀”。我们每个人出来讨生活为利益,由此交换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当目的性太强时,就不会享受结交过程的快乐。之前曾经提到过,每个人的大脑具备可以体会别人行为感受情绪的镜像神经元,这是每个人同情心的根源。势利者同样有镜像神经元,也自然会有“恻隐之心”,当疲惫于仅为利益而经营人脉之时,会发现那种“与人乐乐”的快乐和热情消失殆尽,反而备感空虚。
把人脉当交易的人,不妨再把这个交易算得更细一点。经营人脉的收益包括了:对方的回报以及自己内心的快乐。
第三种人,喜欢独处的人。
这类人喜欢独处,在喧嚣之后更愿意头戴耳机、听着蓝调的美国音乐、对着苹果笔记本。卡夫卡的小说中总会用城堡、地洞来描述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即享受自我者的极佳描述。但是,当要进入这个社会环境中,独处的人们会不得不面对人脉关系,经营个人品牌。这会让一些人难以平衡。
首先确认不刻意经营人脉关系是否真的妨碍了自己的生活。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是天生的自闭症,任何时候面对他人都很紧张。他从来不刻意经营人脉,就是潜心画在自己王国中的漫画。反倒是这样,能让他用另一个独特的角度发现生活的奥妙之处,画的漫画(《醋溜族》《双响炮》)反而更有某种单纯的幽默感。独处反而会产生别人所没有的眼光和能力。
假如,生活要求独处的我们必须经营人脉,那就不妨把经营人脉看作某种“分享”。独处的人通过自己待着获得信息、知识、思考和智慧,这是他们的能量来源。同时,释放能量的最好方法是分享,通过分享同样可以收获人脉和品牌。而我恰恰发现,一些爱独处的人反而有分享的癖好,这似乎莫名其妙,分享和独处在同一个人身上全部体现,但用能量流动就更好理解:
喜欢独处的人在独处时能吸收各种能量:阅读、听歌、做东西、写代码……都能让自己更深地理解和觉察。
而当他们跟他人接触时,一旦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他就能分享那些自己开心的内容,把能量释放出来,个人品牌也得到提升。
有没有想过,其实孤独如卡夫卡,依旧有跟他人接触的法门,就是他的写作。他用写作实现了分享和释放能量。
人脉象限地图
如何打磨自己的“人脉漏斗”,你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从这个地图中可以看到其中的策略。
当刚刚出道、初来乍到时,先提升技能,走深度策略,得到少数人的认可。之后当稍有怀才不遇之感时,则花点时间自我营销,但同样会觉察到,也许某个时间感觉自己飘飘然,此时,再退而结网。之后……这样阶梯式上升。我们也可以看到,越往高处,所花精力也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