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700000024

第24章 在野党与民间人士的对华认识(1)

一日本革新政党的对华认识

1. 日本社会党的对华政策

日本社会党是战后日本最先建立的政党,成立于1945年11月2日。社会党纲领指出:社会党作为“劳动阶级的联合体,确保国民政治自由,谋求建立民主体制”,“排除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反对一切****思想及其行动”,“实现持久和平”。归纳起来,社会党的纲领就是“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上的和平主义”。

富森睿儿:《战后保守党史》,日本评论社,1977年版,第6页。

但是,由于内部成分复杂,政见不一,50年代初,曾围绕“媾和”和“日美安保”等问题而分裂成左右两个社会党。社会党左右两大派虽然几经分合,但不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左派社会党、右派社会党分立时期,或是劳农党同社会党合并前及合并后,许多社会党朋友,早在50年代就为日中友好、发展日中关系而奔走。例如铃木茂三郎、佐佐木更三、八百板正、河野密、杉山元治郎、黑田寿男、冈田春夫、佐佐木良作、佐多忠隆、胜间田清一、田中稔男、穗积七郎等很多老朋友,都是当之无愧的中日关系“掘井人”。后来脱离社会党、另立民主社会党的朋友们,也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孙平化:《中日友好随想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1953年9月29日,新中国国庆节前夕,日本左派社会党中央执行委员长铃木茂三郎致周恩来总理函,衷心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周年。对该党议员帆足计、该党顾问松本治一郎此前访华表示感谢,希望就两国间各项问题更进一步交流,坦率地交换意见,以加深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1955年秋,社会党虽然实现了统一,但党内仍然存在政策路线上的分歧。关于对华政策,社会党在1955年统一大会上决定的“政策大纲”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从根本上谋求与人民政府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促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围绕台湾的国际局势”。

古川万太郎:《日中战后关系史》,[日]原书房,1988年版,第162页。

为了具体落实这一方针,1956年5月23日,在日本社会党执行委员会上提出了“关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邦交的方针”,内称:“一、 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中国大陆建立了坚实稳固的政权这一现实,日本政府与该政府之间应当为缔结建立正常邦交的总体性条约而尽快开始交涉。与此同时,实现在华日侨归国,并在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谋求签订政府间协定以及相互设置政府代表机构。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尚未到达台湾地区的现状下,事实上我国与在台湾的国民政府之间的现存关系继续维持下去。三、 围绕着台湾的国际局势紧张问题,期待在主要利害关系国之间排除行使武力,通过协商来和平解决。”从上述条文看,日本社会党是“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立场。事实上,这是在社会党右派势力掌权时提出的对华方针。当然,中国绝对不接受这一方针。所以,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社会党访华团时表示:希望早日缔结中日和平条约,但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

古川万太郎:《日中战后关系史》,[日]原书房,1988年版,第162页。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页。

1956年末,石桥内阁成立。鉴于石桥在恢复日中邦交方面的暧昧与无为的态度,社会党决定对抗石桥内阁的方针,提出设法同中国恢复邦交、扩大日中贸易的主张。同日,日本工会总评议会举行常任干事紧急会议,决定开展斗争,并将“废除《日美安全条约》”、“承认共产党中国”、“实现完全独立和恢复主权”作为1957年春季斗争的方针之一。

1957年1月,日本社会党召开统一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对华政策是该党运动方针提案中的一个焦点,大会提出的《关于恢复日中邦交国民运动方针》时说,“坚决排除一切外国干涉,实行独立自主外交,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不过,这一方针既缺乏具体内容,又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态度暧昧。所以,社会党左派提出了修正案,主张采取一个中国政策,要求尽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该修正案最终获得大会通过,明确了社会党的“一个中国”立场。

这次大会上决定的《关于恢复日中邦交运动的方针》中指出:“在理解亚洲形势时,不能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取得了惊人的跃进。”“我们决不能忽视,在世界政治经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比重正在逐步扩大”。“在日苏恢复了邦交的今天,最紧迫而重要的外交、政治上的问题就是开展日中邦交正常化运动”。“不承认两个中国的存在,迅速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邦交”。此次日本社会党代表大会,不仅明确了一个中国的方针,而且还把日中恢复邦交国民运动作为该党开展争取和平与独立的日常斗争的四大支柱之一。为了推进日中邦交正常化运动,社会党大会结束后很快成立了“恢复日中邦交特别委员会”。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301页。

日本社会党同中国政府间单独正式的交往始于1957年。是年4月,日本社会党向中国派出了以该党书记长浅沼稻次郎为团长的第一次访华代表团。代表团访华的目的是促进日中邦交正常化。中国方面对日本社会党访华极为重视。当时,中国还没有成立中日友好协会,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出面。代表团访华期间,与中国经济、贸易、水产、农业、邮电、文化等各方面的代表进行了多次会谈,并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时说:“如果日本完全独立,****复活没有可能的话,中日之间可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4月1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时说:日本社会党亲善使节团来华是一件大事。我们过去对许多政治问题已经多次交换过意见,但社会党派团正式访问中国这还是第一次。贵党关于对华外交的决议,不但代表了日本人民的呼声,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想法。“贵党主张只有一个中国,要同中国缔结和约,恢复邦交,这是完全正确的。”周总理的谈话,充分肯定了日本社会党积极的对华政策,并指明了恢复中日邦交应循的步骤,浅沼对这次会见非常满意。会见结束后他对随团记者说:“我党的对华政策是正确的,周恩来总理对此表示钦佩。我党将进一步展开国民运动,为恢复日中邦交而努力。”

古川万太郎:《日中战后关系史》,[日]原书房,1988年版,第16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25—229页。

吴学文:《风雨阴晴——我所经历的中日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1957年4月18日,浅沼稻次郎在中国发表讲演,阐述日本社会党的对华政策,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应由中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直接谈判解决。4月22日,浅沼稻次郎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发表《共同声明》。双方一致认为:“日本政府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尽快、正式、全面地恢复邦交的阶段已经到来;确立中日两国间长期共同和积极的合作关系是友好地解决各种悬案的基础。”在这份声明中,社会党再次表明了不承认“两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将联合国代表权归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23日,浅沼稻次郎在中国举行记者招待会,重申日本社会党努力促进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态度。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305页。

浅沼的基本观点是,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不首先从废除“日台和约”、解决所谓“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做起,两国之间形成健全的关系就无从谈起,也必然会影响相互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日本在未与中国签订和平条约的情况下,日美安保条约对中国显然是一种威胁,日本应该走中立和和平的发展道路,并为形成日美中苏四国安全保障体制而努力。《众议院预算委员会/浅沼氏以日中问题追问》,[日]《朝日新闻(晚刊)》,1959年9月27日。

张奚若、浅沼的《共同声明》,是在两国民间外交发展顺利、国际形势良好的形势下发表的。中国方面高度评价了浅沼访华和《共同声明》,但是,由于岸信介政府采取一系列恶化中日关系的做法,这股恢复日中邦交的潮流不久便冷却下来。

4月27日,日本社会党访华团回国后会见岸信介首相,要求改日中民间贸易协定为政府间贸易协定,或者先缔结气象、邮政的政府间协定。4月30日,岸信介首相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上,就日中贸易、恢复邦交问题答辩时表示,“我认为,像(浅沼与张奚若)共同声明所表述的那样,单纯地把台湾问题看作中国的所谓内政问题,以包含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为合法政府,与之现在就开辟邦交,或者予以承认的那种阶段,尚未到来。”“与中共之间,关于积极地增进贸易关系,必须充分地予以考虑,但尚未到达开辟外交关系或者与其邦交正常化的阶段,这是我们的信念。”“我们政府在目前阶段,从刚才说过的根本观念出发,仍旧认为把这个(第四次民间)贸易协定提高到政府间层次是不适宜的,在民间层次搞才是适宜的。”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8—309页。

岸信介内阁上台后,在野党的对华政策开始经受严峻的考验。中日之间的各种交流中断后,社会党立即发表《关于打开日中关系的声明》,认为“是不顾大局和舆论而倒行逆施的政府的政策破坏了发展至今的日中关系”。要求自民党取消岸信介等人敌视中国的言行,社会党“将追究政府的责任”。同时,社会党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才能恢复交流,为实现邦交正常化而铲除障碍。

《日本社会党关于打开日中关系的声明》,参见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7页。

1957年8月,日本社会党顾问有田八郎访华,会见了中国有关方面的领导人,并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签署了“备忘录”,其核心内容是,就在华日本侨民问题做了详细探讨和具体安排。

1958年1月,刘连仁事件发生,5月,长崎国旗事件发生,中日关系急剧恶化。7月1日,社会党书记长浅沼稻次郎等6名众议员,向众议院提出《关于打开日中两国间紧张局面决议案》,但会议期间未能付诸审议。8月,日本社会党为打开日中关系僵局、探询缓和日中关系的途径,派遣多次访华的原国际局长佐多忠隆等人非正式访华。佐多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等举行会谈,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廖承志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改善中日关系的态度和前提:(1) 岸信介内阁必须立即停止并且保证不再有敌视中国的言论和行动;(2) 立即停止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3) 保证不再阻挠中日邦交正常化。这就是后来被定为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

佐多忠隆回国后,向日本社会党政策审议会提交了访华报告书,一般称之为“佐多报告书”。该报告书分为“中国外交方针的基调”、“中国对日外交的基本动向”、“日中关系中断的主要原因”、“中国方面对解决日中关系的正式见解”、“中国对日态度的背景”、“中国的日本社会党观”等7个部分。随后,根据中国方面提出的改善中日关系的条件,日本社会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并发表了新的《打开日中关系的基本方针》:即“不承认存在两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希望和平地解决围绕台湾问题的国际紧张局面,应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拥有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已经确立了牢不可破的地位,今天,成为实际上代表中国的政权。对此,视而不见,……与仅能统治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的国府政权缔结日华条约,这并不意味着与中国建立邦交。真正的日中邦交只能是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为此,社会党制订了谋求打开日中关系的方针:一方面要求岸政府改变政策,一方面发动恢复日中邦交的国民运动。人民日报随即发表观察家文章,“欢迎日本社会党为改善中日关系所做的努力”。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2—399页。

同上书,第399页。

同上书,第399—401页。

同类推荐
  • 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本书由南怀瑾先生的专题演讲整理而成。在演讲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了透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值得审思的问题。内容叙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思潮;重大的政治事变;中西文化的冲撞;学术思想的演变;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现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老少之间的代沟;新旧不同的读书;旧八股与新八股;私塾与家教;尊师重道;安身立命;以及青少年的个性、学识、心理、经验、行为,等等。言语委婉,知识丰富。
  •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了加强对社区内吸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转化和拯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2003年底,中国内地首家禁毒非营利组织——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得以创建。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如何做田野笔记

    如何做田野笔记

    近几年,许多人类学家开始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众所周知,民族志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是研究者的田野笔记。那么,如何做田野笔记呢?为此,三位具有丰富田野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人类学家,给出了一系列实用而又指导性的建议。本书通过大量的正在撰写的、“未完成的”田野笔记实例,考察了田野研究者如何将亲身经历和观察写成田野笔记的过程,讨论如何运用田野笔记来讲述民族志故事的方法,以及帮助研究者基于田野笔记撰写民族志的关键步骤。本书致力于提出一套实用的田野笔记写作指导,以帮助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口述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田野研究和人类学方法在以上学科中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政治学、商业管理、传播、社会福利及公共卫生等学科,田野研究和民族志也可以作为次一级的辅助研究方法。《如何做田野笔记》系美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埃默森等撰写的一部有关人类学研究专著。田野调查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作田野笔记。此书结集的数位人类学家的经验谈,对此项工作作了详尽、清晰的阐述,也是该学科基础方法的指导之作。
热门推荐
  • 帝少的致命软肋:独爱小萌妻

    帝少的致命软肋:独爱小萌妻

    她与众不同的异能,偏偏在他身上失效。相遇第一天,她追在他身后跑,嚷着要“摸”他。相遇第三天,她成功闯进他家里,蹭吃蹭睡。相遇第N天,换成他缠在她身边转悠。一不小心玩的太过火,发现自己根本甩不掉他!于是轮番上演了各种震惊世人的闹剧,但是这位豪门继承人,这么多闪光灯对着咱,你还好意思继续吻下去吗?
  • 洪荒之圣昊

    洪荒之圣昊

    (希望给期待洪荒流小说的读者带去慰藉!)太昊者,天也。太昊伏羲氏,华夏人文始祖。混沌鸿蒙,悠悠洪荒。弹压万古,笑对众生,文凌天地,易衍宇宙。既为伏羲,当称圣皇!(书友群:699937968,想催更的就来吧!)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遇见十七

    遇见十七

    有生之年,幸得遇见,荣幸之至,期待后来我喜欢,就这样,一切出于自然,便好
  • 碧血丹心之南宋

    碧血丹心之南宋

    本书是一部沉郁苍凉、慷慨悲壮的小说,呈现了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南宋在江山易主,朝廷更迭的特殊历史时期,南宋人民在亲历亡国之痛后,心灵遭受难以医治的创伤。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了不同阶层人物纵横交错的关系及曲折起伏的爱恨情仇。从而揭示了人类对变化无常的人世盛衰和宗社沉沦面前的惶惑及深永哀伤,渴望把握必然的强烈意愿。本书通过描写南宋末期“崖山大海战”,对海战的因由、经过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并有意识地穿插了几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使人们为之慨叹不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族缘起

    血族缘起

    神秘古老的种族,诞生于天空之城的幻境中,起源于那偏僻的大陆之上。一代邪神重生,竟是痴傻小孩?颠覆了整个大陆,那个神秘的种族再次出现。而他,天不怕地不怕,竟被一只小虫子吓得闭门不出。是使命?还是宿命。若是使命,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若是宿命,便逆了这苍天,踏破碧落黄泉。一代邪神,由此逆袭,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灭绝道

    灭绝道

    金戈铁马,纵横千里云天下。美人一笑,十万江山皆如画!得道者,枉天地,修炼者,逐云霞!这个故事便是从凤凰山开始....
  • 至尊狱少

    至尊狱少

    辗转万世,重生地球灵气复苏,遗迹诡现至尊之路,崛起华夏拳打邪祟,脚踢外辱笑谈美女娇娃,一手掌御天下打破牢笼结界,虚空之中,是否又会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