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700000058

第58章 在北京大学(1966~1977)(20)

在延庆新华营

这一次我在四十楼待的时间不算很长,大概是半个冬天,一个夏天,半个秋天。在这期间有一件大事,就是八三四一部队的进驻。只派不多的军官和士兵,也算是来“支左”吧。这是一支有悠久革命传统的部队。因此,他们的到来引起了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的北大师生员工的极大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拨乱反正,整理好北大这个烂摊子。在全校派性严重,一团乱糟糟的情况下,似乎出现了一派生气勃勃的生机。

不知道是出于哪一级的决定,北大绝大多数的教职员工,在“支左”部队的率领下,到远离北京的江西鲤鱼洲去接受改造。此地天气炎热,血吸虫遍地皆是。这个部队的一个头子说,这叫做“热处理”。实际上是对知识分子的又一次迫害。我有自知之明,像我这样的“人”(?)当然在“热处理”之列。我做好了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准备发配到鄱阳湖去。可是,我不知道最初他们是出于什么考虑,让我留在北京,同印地语、泰语的学生到京郊长城以外的延庆新华营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没有来得及表露感激之情就发现,原来对我是“另有任用”。

根据什么人的指示,大批判不能空对空,需要有人做“活靶子”,这样批起来才能有生气,有声势,效果才能最好。现在我就是这样一个“活靶子”。我忽然想到,在新疆时我曾看到郊游时汽车上总载着一只活羊。到了山明水秀的目的地,游玩够了,就拿出刀子,把羊杀掉,做成羊肉抓饭,吃饱了回家。我在新华营,在菜窖里搬菜。曾拉出来,被批斗过一次。我知道,我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

1970年旧历元旦,我奉召回京。

完全解放

上一节的标题是“半解放”,这一节是“完全解放”。我这样写都是毫无根据的。这两个词儿都不是科学的或法律的用语,其间界限也不分明。这都让法学家或哲学家去探索吧。

仍然谈我的情况。回校以后,我有一股振奋的情绪。就在这一阵振奋中,我们都住进了三十五楼。似乎是根据一种新精神,也许是一种新规定,每个系的办公室都设在学生宿舍中,大概是想接近学生,以利于学生的“上(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吧。上、管、改的精义就是把老师、老知识分子置于学生的管理和改造之下,提倡初年级的学生编高年级的教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十五楼共有四层。三四层住女生,一二层住男生。在二层中腾出若干间屋子,是系的党政办公室。这一些办公室与我无干。我被分配在一楼进口处左边的朝外有大玻璃窗子的极小的一间房子里,这里就是本楼的门房。

我的差使就是当门房,第一个任务是看守门户,第二个任务是传呼电话,第三个任务是收发信件和报纸。第一个任务又难又不难。领导嘱咐我说:不要让闲杂人员进入楼内。本系的教职员都是“老同志”了,我都认识。高年级学生也认个八九不离十。新学生则并不清楚。我知道谁是闲杂人员呢?既然不认识,我无能为力,索性一概不管,听之任之。这不是又难又不难吗?

第二个任务,也是又难又不难。不难在于有电话我就接,没有电话我就闲坐着。难在什么地方呢?据我统计,似乎女生的电话特别多,要我每次传呼都爬上三四楼,这倒是很好的许多专家都介绍过的“爬楼运动”;无奈我一天爬上10次20次,是任何体育锻炼专家也难以做到的。我爬了几次,觉得不行,就改为到门外楼下向上高呼。这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住在朝北房间里的女同学就不大容易听到,也颇引起一点儿麻烦。我的能力如此,有麻烦就让它有麻烦吧。

至于第三个任务,那是非常容易的。来了报纸,我就上楼送到办公室。

来了信,我就收下,放在玻璃窗外的窗台上,让接信者自己挑取。

就在完成这三项任务的情况下,日子像流水似的过去。我每天八点从13公寓走到35楼,12点回家;下午两点再去,六点回家,每天十足八个小时,步行十几里路。这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我无忧无虑,身体健康。忘记了从什么时候起,又恢复了我的原工资。吃饭再也不用发愁了。此时,我既无教学工作,也没有科研任务。没有哪一个人敢给我写信,没有哪个人敢来拜访我。外来的干扰一点儿都没有,我真是十分欣赏这种“不可接触者”(印度的贱民)的生活,其乐也陶陶。

翻译《罗摩衍那》

但是,我是一个舞笔弄墨惯了的人,这种不动脑筋其乐陶陶的日子,我过不惯。当个门房,除了有电话有信件时外,也无事可干。一个人孤独地呆坐在大玻璃窗子内,瞪眼瞅着出出进进的人,久了也觉得无聊。“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想到了古人这两句话。我何不也找点儿“无益之事”来干一干呢?世上“无益之事”多得很。有的是在我处境中没有法子干的,比如打麻将等等。我习惯于舞笔弄墨久矣。想来想去,还是出不了这个圈子。

在这个环境中,写文章倒是可以,但是无奈丝毫也没有写文章的心情。最后我想到翻译。这一件事倒是可行的。我不想翻译原文短而容易的;因为看来门房这个职业可能成为“铁饭碗”,短时间是摆脱不掉的,原文长而又难的最好,这样可以避免经常要考虑挑选原文的麻烦。即使不会是一劳永逸,也可能一劳久逸。怎么能说翻译是“无益之事”呢?因为我想到,像我这种人的译品永远也不会有出版社肯出版的。翻译了而又不能出版,难道能说是有益吗?就根据我这一些考虑,最后我决定了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这一部史诗够长的了,精校本还有约二万颂,每颂译为四行(有一些颂更长),至少有八万多诗行。够我几年忙活的了。

我还真有点儿运气。我抱着有一搭无一搭的心情,向东语系图书室的管理员提出了请求,请他通过国际书店向印度去订购梵文精校本《罗摩衍那》。大家都知道,订购外国书本来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过了不到两个月,八大本精装的梵文原着居然摆在我的眼前了。我真觉得这几本大书熠熠生光。这算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几年中我最大的喜事。我那早已干涸了的心灵,似乎又充满了绿色的生命。我那早已失掉了的笑容,此时又浮现在我脸上。

可是我当时的任务是看门,当门房。我哪里敢公然把原书拿到我的门房里去呢?我当时还是“分子”——不知道是什么“分子”——我头上还戴着“帽子”——也不知是些什么“帽子”——反正沉甸甸的,我能感觉得到。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妥善”的办法。《罗摩衍那》原文是诗体,我坚持要把它译成诗,不是古体诗,但也不完全是白话诗。我一向认为诗必须有韵,我也要押韵。但也不是旧韵,而是今天口语的韵。归纳起来,我的译诗可以称之为“押韵的顺口溜。”就是“顺口溜”吧,有时候想找一个恰当的韵脚,也是不容易的。我于是就用晚上在家的时间,仔细阅读原文,把梵文诗句译成白话散文。第二天早晨,在到三十五楼去上班的路上,在上班以后看门、传呼电话、收发信件的间隙中,把散文改成诗,改成押韵而每句字数基本相同的诗。我往往把散文译文潦潦草草地写在纸片上,揣在口袋里。闲坐无事,就拿了出来,推敲,琢磨。我眼瞪虚空,心悬诗中。决不会有任何人——除非他是神仙——知道我是在干什么。自谓乐在其中,不知身在门房,头戴重冠了。偶一抬头向门外张望一眼——门两旁的海棠花正在怒放,其他的花也在盛开,姹紫嫣红,好一派大好春光。

一个小插曲

春光虽好,我自己的境遇却并没有多少改进。我安心当门房,“躲进门房成一统”,然而事实上却是办不到的。仍然有意想不到的干扰。

有一天,我正在向门外张望,忽然看到在门外专门供贴大字报之用临时搭起的席棚上贴出了很多张用黄纸写成的大字报,下面有几十位东语系教员签的名,有的教员还在江西鲤鱼洲没有回来。内容是批判“五一六”分子的。这样的批判一点儿也不新奇,我原来想不去管它。但是为好奇心所驱使,我走出了我那“成一统”的窄狭的门房,到门外去看了看大字报。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张大字报竟是对我来的:我成了“五一六”的嫌疑分子。

同类推荐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诺贝尔:最富有的实业科学家

    诺贝尔:最富有的实业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诺贝尔(最富有的实业科学家)》讲述了,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下遗嘱,将其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参考了前人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果,尊重历史,杜绝虚构,凡书内容中有所描述之情节,均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仅以纪实题材增加其可读性。主要内容包括: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诱敌南下、熬过难关、鲁南大捷、蒋介石“唯一的欧洲朋友”、保卫大武汉、背后的暗战、抗战杂音、发生在相持阶段、“盟军统帅”、国事家事乱如麻、最后的战争、光荣与耻辱共十三章内容,并附录抗战时期蒋介石大事记。
热门推荐
  • 香火(中国好小说)

    香火(中国好小说)

    作者从一个产妇的视角出发,记述了自己及身边的亲戚、同病房的产妇的生产故事、人生故事。这些故事有喜有悲,折射出社会人性的多样,人和人命运的多样。
  • 唯美浪漫

    唯美浪漫

    真的同一屋檐下之后,才发现,她,竟真的,不能不爱他……
  • 我是个艺人

    我是个艺人

    张思安再次醒来,发现自己正在横店影视城的拍摄基地。“杀呀!”“冲啊!”张思安看着自己一身破破烂烂地鬼子衣服,也就顺其自然地投入了“战场”。(欢迎加入我是个艺人书友群,群聊号码:702433897,欢迎前来闲聊,交友,挑逗作者等一切合法活动)
  • 全能照妖镜

    全能照妖镜

    修道者赵楚,在得到了一块奇特的照妖镜之后,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道之路……有心之人,天不辜负!群:777376496……新书《高武27世纪》已经上传,欢迎大家来支持一下!
  •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条可以吞噬天地的蛇和他其余六个头的故事
  • 宠大欺小,大叔放开我妈咪

    宠大欺小,大叔放开我妈咪

    “我怀孕了,孩子不是你的。”丢下这句话后,赶在他带着医生护士回来之前,她收拾好行李,留下一张祝他和别人“新婚快乐”的字条离去。八年后,她携带超级枪械天才宝宝回国,刚一出机场就被他绑回别墅!炸墙,逃跑,某宝冷眼追问:“妈咪,那大叔是谁,你不该给我个解释吗?”“你妈咪带走了我的一些东西。”秦朝尘意味深长地回答,“所以我现在要她还给我。”
  • 纨绔妻主墨染浮笙

    纨绔妻主墨染浮笙

    前一世,她爱他入骨,却亲手杀了他,看着他躺在别人的怀里,至死未见。这一世,重回新婚之夜,面对曾经的一切,她终于学会放手,只要他想要的,她拼尽所有给他,那怕他爱的人不是她。却没想,宠着宠着,他终于爱上了她,到最后,江山美人,白头偕老。
  • 成长故事

    成长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学长,弄错了!

    学长,弄错了!

    叶桃桃只是一不小心说了一句梦话,怎么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负心女”。作为她的绯闻“前男友”兼“校园男神”的凌衍,他居然还默认了!于是,她从一个小透明编剧,一跃成为男生们追逐的“女神”,女生们唾弃的“心机女”。她憧憬许久的美好的大学生活,居然是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更让桃桃想不到的是,男神学长居然主动向她表白。她只想说:“学长,你没弄错吧?”学长表示:“没错!”
  • 往事温柔

    往事温柔

    长篇小说。通过描写大姑、细姑和三姑,这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家庭,及她们的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透视上一代人,在历史与现实中命运悲剧。女主人公大姑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性格善良,行为古怪,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