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500000008

第8章 从杭州到上海(4)

胡乔木对鲁迅,对《八月的乡村》,采取同狄克完全不同的态度。1936年2月25日,在上海发行量很大的《时事新报》的《每周文学》上,他用“乔木”的笔名,发表了一篇赞扬《八月的乡村》的书评。这是他第二次用“乔木”的笔名。此前不久,他在《每周文学》上发表对周文的短篇小说集《父子之间》的书评,用的就是“乔木”。那是“乔木”这个名字的第一次使用。

乔木指出:“《八月的乡村》的伟大成功,我想是在带给了中国文坛一个全新的场面。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背景。”从这本书,“我们看到了在满洲的革命战争的真实图画,人民革命军是怎样组成的,又是怎样的活动;里面的胡子,农民,知识分子是怎样的互相矛盾和一致;对于地主,对于商人,对于工人农民,对于敌人的部队,它们是取着怎样的政策,做出来的又是怎样的结果。凡是这些都是目前中国人民所急于明白的,而这本书都用生动热烈的笔调报告了出来。”乔木又指出:“这本书报告了中国民族革命的社会基础。在神圣的民族战争当中,谁是先锋,谁是主力,谁是可能的友军,谁是必然的内奸。它已经画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它用事实证明了这个基础不在知识的高下,不在性别,也不在年龄。它又暗示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国际基础。此外,它又向读者说明了革命战争过程中无比的艰难,这艰难却不使读者害怕,只使读者抛弃了各种和平的美丽的幻想,进一步认识出自由的必需的代价,认识出为自由而战的战士们的英雄精神。”

乔木同意鲁迅对这部小说的缺点的批评——“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还诚恳地指出小说“对于满洲民族战争的多面性却并未能有充分的把握”,“本书主人翁的武装队伍也显得孤立”及人物描写上的一些不足;并希望这些意见“能够得到适宜的反响”,“证明中国的批评界毕竟没有敷衍了这么一部好书”。

二、关于“别字”问题的讨论

在由“别字”问题而涉及汉字改革的讨论中,胡乔木也是同鲁迅相呼应的。

从1933年10月鲁迅、曹聚仁同刘半农议论写别字,到1935年初一些文化人提倡推行手头字,经过了一年多时间。1935年3月有人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活字与死字》,重提旧事,引出鲁迅以“旅隼”的笔名在《芒种》半月刊上发表《从“别字”说开去》一文,指出:“文字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假使能够遏止,那就成为死水,纵不干涸,也必腐败的。”鲁迅认为,“写别字的病根,是在方块字本身的,别字病将与方块字本身并存,除了改革这方块字本身之外,实在并没有救济的十全好方法。”

胡乔木写了一篇回应旅隼先生的文章:《向别字说回来》,肯定“《从“别字”说开去》,是一篇针对维持现状论的很有意思的文章”,认为其论点“是在一般文化政治的问题”。在文字改革的总方向上,当时胡乔木和鲁迅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要走拼音化的道路,但在对待提倡写别字的问题上,胡乔木更为激进,因而对旅隼表示的“既不反对也不热心”的态度不以为然。胡乔木当时是赞成用拉丁化新文字取代汉字的。他还发表了一个《全国拉丁化汇通方案》。在文字改革道路的探索上这种认识的偏颇,很长一段时间里占居了主流地位。

三、在展开“两个口号”论争之后

1936年6月,发生“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这是抗日战争前夕,革命作家内部就如何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的一场论争。鲁迅6月间在病中连续发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说明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当时文学运动的态度。8月1日,左联负责人之一徐懋庸致鲁迅信,批评鲁迅对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的阐释“是不对的”,指责鲁迅“最近半年来的言行,是无意地助长着恶劣的倾向的”,认为鲁迅“不屑与多数人合作”,“不看事而只看人”,“看人又看得不准”,“是最近半年来先生的错误的根由”。鲁迅认为这封信中“全是教训我和攻击别人的话”。8月3日至6日,鲁迅在冯雪峰的帮助下抱病写成长信《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迅在信中表明:“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对于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我以为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只要他不是汉奸,愿意或赞成抗日,则不论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鸳鸯蝴蝶都无妨。”鲁迅表示,对两个口号,他“是并没有把它们看成两家的”,他主张“这两个口号的并存”。鲁迅此信发表后,在党的领导下,在茅盾、郭沫若等的支持下,“两个口号”的论争逐渐停了下来,促成了文艺界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其标志是1936年10月1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方面的作家21人签名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的发表。

在论争展开之后,胡乔木和周扬、邓洁、钱俊瑞一起讨论过,他和邓、钱都不赞成对鲁迅的那种态度。周扬表示,徐懋庸给鲁迅的信不是他让写的。胡乔木指出,徐懋庸的信反映了周扬的基本态度。他们三个人谁也说服不了周扬。后来,由邓洁出面去见了鲁迅,表明他们同周扬不同的立场。

暂避培明女中

1936年秋季开学,胡乔木化名胡定九,到培明女中当教师。培明女中的校长是盐城老乡,又是胡乔木的同学。那时白色恐怖严重,他利用这个关系在那里隐蔽下来。9、10月间,江苏临委成员丁华和书记邓洁相继被捕。胡乔木立即从原来在法租界一条弄堂里租住的亭子间搬走,住到新闸路南园培明女中二楼阅览室里,只在该校学生中活动,很少出门。他在学生中做了不少工作。

除了教英语、国文课和批改日记作文等外,胡乔木还组织学生出壁报、演话剧、开座谈会,对其中的先进分子进行培养。当时初二年级人称“一伙儿”的三个学生(费瑛、朱雅琴、蔡秀敏)先后入党,在培明女中建立了第一个学生地下党支部。

胡乔木在培明女中管理图书阅览室。开放的时候,他总是在门口坐着,观察学生在看些什么书刊。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胡乔木就分别向一些同学推荐好书。过了一段时间,胡乔木基本掌握了到图书室来阅读和借阅书刊的同学的情况,便组织要求进步的同学成立读书会。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这些同学的觉悟和水平,同时团结了一批有活动能力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培明女中开展革命活动的骨干。参加读书会的顾锦心、谭营生等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秋冬,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鲁迅逝世,一是西安事变。这时,胡乔木在江苏临委管宣传。他抓住这两件事,及时发动和组织培明女中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胡乔木得知噩耗,不禁失声痛哭。他立即动员培明女中师生前往万国殡仪馆吊唁。培明女中暨附小师生列队从新闸路南园缓缓走到万国殡仪馆,在四周围着鲜花和观叶盆草的鲁迅遗体旁默默地绕行一圈。吊唁活动持续了三天,培明女中许多同学接连参加了三次。出殡那天,培明女中的师生队伍汇集到万人送葬的洪流中。培明女中送葬队伍前导大旗上“鲁迅先生葬仪”六个大字系胡乔木手书。大家唱着“哀悼鲁迅先生”的挽歌和《打回老家去》《五月的鲜花》等歌曲,喊着抗日救亡的口号,直送到万国公墓墓地。下葬时,将缀着沈钧儒手写“民族魂”三个黑丝绒大字的白缎覆盖在鲁迅的灵柩上。暮色中,哭声一片。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不少学生对捉蒋不理解。胡乔木通过座谈的形式分析西安事变的背景,说明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中华民族才能避免亡国灭种的惨祸。

离开教职后的写作与活动

鉴于上海环境恶劣,地下党组织难以立足,中共中央决定上海左翼文化战线的部分骨干撤往延安。1937年3月,组织上决定胡乔木调离上海前往延安。因此,1937年春季开学,胡乔木不再在培明女中任教,但离开上海之前,胡乔木仍住在培明女中,也没有放下手里的工作。

1937年3月10日,胡乔木在《希望》半月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上发表了署名乔木的文章——《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以“一个读者给作家们的一封信”的形式,通过对当时文坛上两种倾向(或因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而把文学的范围看得太狭,或对政治冷淡)的分析,呼吁作家“联合一致”。胡乔木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者炯之(沈从文)的同名文章引起的争论。乔木指出:“这一场论争是代表了今日文坛上两个倾向的矛盾,我并且以为,这种矛盾不但必需消除,而且是完全可能消除的。”他“相信作家间真的需要一种新运动”,经过这场新运动,“希望中国文坛的空气能够因此澄清或走向澄清”,“产生一种真实而悠久的联合”。而“这个运动就是对于文学的再认识,对于别人和自己的再认识”。

这篇文章,应该说是新文学运动史上的一篇重要的文艺论文。

1937年3月25日,胡乔木在《希望》第2期上又发表了新诗《挑野菜》。诗的标题下面引四句“乡童谣”:“打了春,赤脚奔,挑野菜,摘茅针。”似有一股带着泥土味的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全诗8节32行,开头由家乡童谣引发对少年生活的回忆,描绘了一幅春风丽日下平静的农村图画:“挑野菜哟。瞧天!春来第一个好太阳,坐在土上你闻得见香。挑野菜哟。挑野菜哟。这一篮儿哪能算多?今晚上妈说要煮一锅。挑野菜哟。”

接着而来的几声亲切话语,几个亲昵动作,把少男少女的青春活力和天真无邪的爱慕之情,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挑野菜哟。你且别忙回家,好妹妹,听我跟你讲话,歇一会。挑野菜哟。挑野菜哟。喏喏,靠近来搂住我的头……你知道昨天……我怎么能够!挑野菜哟。挑野菜哟。没有什么,别瞧我的脸,是草花里虫儿飞进我的眼。挑野菜哟。”

面对此情此景,正当人们要发出“生活是多么美好”的赞叹时,波澜陡起,传来了另外两个挑野菜的异乡人的对话:“挑野菜哟。回老家?唉,你的心肠真好!还不一样?我往哪里逃?挑野菜哟。”一下打破了田园诗的平静,使诗跳动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脉搏。最后一节“野菜尽挑没有个完,菜心虽苦它比我的甜”两句,宣泄了对贫穷苦难生活的怨恨。这诗是颇能激起读者哀民爱国的感情的。

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也很讲究。全诗8节,每节4行。1、4两行是“挑野菜哟”的复唱,2、3两行每行十字上下,诗形整齐中有错落。复唱之外的16行诗,句子看似散文一般,却有严格的节奏和韵律。每行四个音顿(拍),每顿三四个字;轻重音安排有序,每行都是重轻轻重也就是扬抑抑扬的节律。韵式是每节内两句押韵,大多用响亮的开口韵,且多数是单音节词煞尾。每节换韵,却又不一换到底,在变中有不变。大体上是隔节叶韵:第5节与第3节相押,第8节与第6节相押。整首诗的韵脚是:aa,bb,cc,dd,cc;ee,ff,ee。这样,形成中间和末尾有两次由韵的和谐撞击引起的共鸣,使全诗的音韵在不断变换中又有呼应。朗读起来节律鲜明,抑扬顿挫,有变化之妙而无散乱之感。

《挑野菜》是胡乔木创造新格律诗体的一次相当成功的尝试,是他继承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的传统,又吸收英诗的营养,悉心研究,精心创作的成果。从这里出发,胡乔木朝着创造新格律诗体的目标前进,走了一辈子。

1937年3月上旬,培明女中的积极分子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静安寺附近一所房子的小花园里,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游园活动,邀请胡乔木参加。游园时,大家一起唱歌、朗诵、做游戏,玩得很开心。胡乔木还应她们之请讲了三八节的由来和今天纪念三八节的意义。

这是胡乔木同培明女中学生最后一次集体活动。过不多久,他就接到调往延安的通知。

同类推荐
  • 王阳明

    王阳明

    在整个明朝中后期,王阳明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流传于大江南北。阳明心学,一直影响到近代,并且远播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既有“立德”“立功”又有“立言”之“三不朽”之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世人的敬仰。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本书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呈现王阳明的一生。只有还原历史场景,才能真正读懂王阳明!
  •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记述罗振玉的家世与学术活动。他毕生殚力国学,致力于搜求、整理、刊布古代史料。其中甲骨、简牍、敦煌文书等经其倡导研究,于今俱成显学。他与王国维共同开创的“罗王之学”打开了国学研究新天地。从“罗王之学”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一代学人的成长、交往与情感经历。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一代爱国侨领陈嘉庚

    一代爱国侨领陈嘉庚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游侠录

    古龙文集:游侠录

    游侠谢铿的复仇揭开了上一代江湖的恩怨,命运的作弄偏又使他卷入新的道义困境:杀父仇人亦是救命恩人!到底他要如何抉择?白非和石慧一见钟情,相知相许。但石慧的母亲却是人人见而诛之的武林公害,她逼石慧发毒誓与白非断绝情谊。两人究竟情归何处?
  • 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最幸福

    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最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是关爱他人的教育,奉行的是关爱他人的理念,遵守的是关爱他人的规则。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要关爱自己,我们不懂得如何关爱臼已。如果我们懂得关爱自己,那么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关爱他人。
  • 步步绝宠

    步步绝宠

    她见到他的第一面时,就倾心于他。她对他说:“一百天,我要追到你。”他却对她说:“我不可能喜欢你。”岂料,校服到婚纱,靳大少就被打脸了。......记者会上,靳少泽面对着台下无数记者媒体,眼神犀利,嘴唇凉薄。“尚浅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是我一辈子最爱的女人。谁以后再敢说她借子上位,我必将用我一切手段,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却仍有不怕死的记者为博热点,继续追问:“据说靳少在高中时曾公开表态说不可能喜欢总裁夫人?”......于是第二天,“勇敢记者冒死求证,靳少应验真香定律”冲上各大头版头条。
  • 我和大圣是兄弟

    我和大圣是兄弟

    王虎穿越了,而且悲催的成了五指山下的一只老虎。“我去,这是要做猴哥虎皮裙的节奏?”王虎表示不服。作为一只21世纪穿越来的新时代老虎,怎么着也要和猴哥拜把子,做兄弟啊!此时此刻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马上就满五百年,再有十年,波澜壮阔,影响三界格局的西天取经之旅就要开始,看王虎如何在其中搅动三界风云,与猴哥一起再掀万妖狂潮。新书《我有无限气运》正在连载中……
  • 逆苍天之灵

    逆苍天之灵

    诸族并起的异世,远古的巨大阴谋。少年于偏僻之地走出,斩妖屠魔,逆天地之意,逍遥世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病娇乖一点

    快穿之病娇乖一点

    【病娇男主VS牛逼记仇女主】某系统奉主神之命绑定了个宿主!但是这个宿主画风有点歪!这个宿主太吊炸天,崩位面,开外挂,拆cp,收拾女主,样样精通不手软。更牛逼的是……这个宿主疯起来,自家男人都不放过!【宿主大人,男主不能杀!】系统崩溃!宿主:”哦,他之前想杀我来着。”系统【……】人家只是不小心碰了一下,你竟然要人家命?宿主一脸冷漠:“与我为敌,罪大恶极!”可人家是你未来老公!你会后悔的!系统一个没看住,宿主大人又要杀男主,系统抓狂,【明明已经有感情,为什么还要痛下杀手!】叶楚红唇一抿,宠溺道,“他喜欢看我那时的模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老实木讷甘于平凡的主人公被喜欢朋克的姐姐带去音乐节玩耍,音乐节上的见识让主人公梦想成为跟姐姐一样有追求的人。姐姐嫁到了国外离奇身死后,主人公的生活便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
  • 执执不可既——醉夜曲

    执执不可既——醉夜曲

    她是榜上赫赫有名的电竞女神,一场意外,她选择退出。时隔多年,可爱的弟弟又因电竞黑幕而成为植物人。她忍无可忍,毅然重返电竞,为的是所谓的清明公正......。”你看,那儿黑了。“他突然伸出手,向街上的一处角落指去。莫执明明是胜利了,但心情却意外地沉重。方尚清向他所指的地方望去。街上一片繁荣,那处角落中更是耀眼明亮。那黑了......黑了......怎么会黑了呢......【女扮男装,三观不正。剩下的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