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700000058

第58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总总师”——记“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院士(3)

六、漫漫飞天路

1956年12月,任新民接受一项紧急的秘密任务,五院命他带队乘专列前往中苏边境小镇满洲里,接受苏联援助的两发液体近程弹道导弹(P-1)及其辅助装备。时值北国隆冬,气温低至零下30至40度,任新民带领大家一次次到车站查看现场,为接苏援导弹做好各种准备。为了保密,导弹卸装都只能在寒夜里进行,任新民和年轻人一起流汗,眉毛胡子上挂着白霜。最后,两发导弹及其配件如期顺利地运回北京。

12月29日,中苏双方在北京举行P-1导弹交接签字仪式。说来有趣,中方本应是首席代表林爽副局长签字,但苏联人不认他,一定坚持让任新民代表中方签字。事后任新民才搞明白,原来林爽那天穿中山装,而任新民身着上校军礼服,又是中国火箭总体研究室主任,苏方认定戎装威严的任新民签字才有权威性。签字后,苏方代表要求喝白酒,这可麻烦了,中方手忙脚乱现准备,总算满足了老大哥们的酒瘾。多年后忆及此事,任新民还当笑谈说:“苏联人搞教条主义,只认我肩上扛着上校牌牌三颗星,哈哈,那个时候我连党员还不是呢!”

送走了苏联老大哥,任新民马上组织全室人员开始紧张有序的拆装、测绘和有关的反设计练兵工作。拆卸用了10天,测绘用了半年,重新装配用了10天。重新装好的P-1导弹连一个螺钉也没有遗漏,油光铮亮地放在库房里。中国人第一次摸到真正的导弹,P-1导弹在中国导弹事业创建历史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957年4月8日,苏联派来五位导弹技术专家,在北京航空学院为中国同行讲课,任新民和五院的同志们抓住这个好机会,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5月,中央批准陈赓的请示,同意哈军工牵头组团,出访苏联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三国,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军校参观访问团。5月26日,全体成员在北京广安门总参招待所集中,大家大多是第一次出国,心情自然激动。任新民是唯一的特殊成员,陈赓安排他以哈军工教授身份随团出访,少不了让刘居英调侃两句:“欢迎任教授杀回马枪,重新回到军工的队伍里来!”任新民一抱拳:“那就请各位老总们多多关照!”

大家哈哈笑了一阵,团队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任新民看遍了当时苏联陆、海、空三军中顶尖的五个军事工程学院,他就是想亲手摸一摸苏联的最先进的导弹。年初苏联供给中国两枚P-1教学导弹样品有点落后,基本是二战德国V-2火箭的修改版,引不起任新民的兴趣。在捷尔任斯基炮兵工程学院,任新民仔细参观火箭弹教研室,觉得他们还不如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的教研室。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他听说有一个导弹教研室,那儿有“真家伙”可看,校方说参观这一绝密教研室,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批准,自然,任新民没有摸到真导弹的体温。

8月中旬,陈赓请访苏归来的代表团成员吃了一顿晚饭,任新民说起苏方婉拒他参观导弹教研室的事。陈赓眉头微蹙,沉思一会儿说:“看来还要靠我们自己干,不过现在再尽力争取他们的合作,哪怕给个教学用的家伙也好。”在吃饭中,陈赓对任新民说:“听说有人要把张述祖划成右派,他能右到哪里去呀!”

任新民不禁心中一惊,四十多天不在国内,他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反右运动还懵懵然。尽管他一心忙工作,无暇顾及社会上的急风骤雨,但“反右运动偏偏找到他的头上。

那天,任新民来到P-1导弹模型弹测绘现场,想找人核对一张有点误差的图纸,有人喊他去听电话,原来是院政委刘有光找他。

刘有光客气地拉过一把椅子,请任新民坐下,只简单地问了一下近来的工作进展,就把话锋一转,问道:“你有个弟弟在商业部吗?”

任新民心里一沉,似乎预感到弟弟要出什么事,弟弟比他小4岁,也是重庆兵工大学毕业的,和火箭专家谢光选是同学,因为心直口快,性格孤傲,任新民两口子没少劝他。

任新民说:“有,叫任新知,在商业部一个部门任职。”

刘有光告诉他,反右运动中,商业部抓住了任新知在鸣放中的一次发言,现在他正在受批判,“你事先看过他那个发言稿吗?”刘有光问。

“我根本不知道呀!”任新民为弟弟担忧,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他自语道:“我6月10日就和哈军工的代表团去了苏联……”

“我知道了!”刘有光面露喜色,高兴地说:“没事了,你回去安心工作吧,这件事由我们来处理。”

从出任哈军工的政治部主任开始,刘有光就了解任新民,这是位不可多得的又红又专的老专家,诚恳实在,处事稳重,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现在商业部反右,有的人无中生有,硬把任新民扯到他弟弟身上,五院必须旗帜鲜明。刘有光代表五院党委向商业部写了一份证明材料,说明鸣放时任新民正在苏联访问,确实没有看过弟弟的发言稿。

弟弟任新知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大荒,在荆棘丛生的蛮荒中当苦力,而哥哥任新民安然无恙,被刘有光保护起来。

根据中苏双方签订的“1957年10月新技术协定”,苏联提供给中国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仿制,并提供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

12月,苏军一个缩编的导弹营,连同两枚P-2近程导弹和一套地面设备秘密抵达北京。P-2导弹被秘密运回北京长辛店马列主义学院,这个20多米高的庞然大物放不进楼房,只好用大席棚围起来,这枚导弹被中国冠以“1059”的代号,1958年6月,五院仿制苏制导弹的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不久,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开始冲击五院的科研工作,人们头脑开始发热,认为仿制不是大跃进,要自己设计和制造比“1059”更先进的导弹。

任新民不会吹,他实实在在地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硬干。”

在关键的时候,聂帅作了重要指示,制止五院的急躁冒进情绪:“一定要通过仿制,爬楼梯式的大练兵,不走样的学,再向独立设计发展。”

在“不走样的学”的过程中,担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和型号副总设计师的任新民,宵衣旰食、席不暇暖,他和大家一样,在南苑一个大飞机仓库里办公,组织对导弹的分解、测绘和重装,进行反设计,掌握设计本领。他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审查苏联提供的图纸上。经过全面审核,他发现有些图纸有错误,必须及时纠正,他常常对部下们说:“图纸上的错误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任新民很快发现苏联在技术上有所保留,特别是至关重要的试车台,苏方没有提供任何资料和图纸。他询问有关的苏联专家,苏联专家耸耸肩,轻松一笑说:“你别着急,等你的发动机搞成了,到我们苏联去试车。”

任新民明白,没有试车台,中国的导弹事业将永远无法独立,他从容而坚定地回答苏联专家:“没有图纸,建起来要困难些,但是,我们一定得自己干。”

在任新民和众多航天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核对并补齐了全部图纸。

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的诞生,仿制工作在全国1400多个企业中同时展开,工人们认真仿制每一个零部件。

任新民带着他的助手们双管齐下,一边顾及发动机的仿制和生产,一边抓紧修建发动机试车台。苏联专家施尼亚金对中国友好,他帮助了任新民,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960年3月成功建成了试车台。8月,正当仿制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候,赫鲁晓夫下令撤走全部苏联专家。

在困难的时候,仿制的发动机在点火试车中发生两次爆炸,任新民的心仿佛被炸碎了。

虽然任新民知道科学实验总是要从失败走向成功,但真正面对失败时,却是肝肠寸断般的痛苦。

对两次事故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后,“1059”的发动机突破了种种故障,顺利通过试车,稳稳当当地躺在试车平台上。

1960年11月5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节日。我国自行仿制的第一枚“1059”地对地导弹即定型后的“东风一号”导弹,在酒泉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是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83天。

这一天,聂荣臻元帅亲临现场,指挥这次近程导弹的发射试验。在庆功会上,聂帅神采奕奕地向全体人员举杯祝贺,他庄严宣告:“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站在大漠深处的任新民,仰望湛蓝的晴空,两年来他第一次舒心地笑了。

紧接着,任新民马不停蹄参加“东风二号”导弹的研制,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比仿制P-2的“东风一号”推力更大,射程更远。任新民出任“东风二号”的副总设计师并主持新一代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浮肿病在全国蔓延,为了保证五院科技人员的健康,聂帅出面弄了一些黄羊肉和苹果,送给五院的食堂,还派安东去五院检查,刘有光拍着胸脯说:“要是我们领导干部多分了半两,开除我的党籍!”

任新民把自己分的那份食物留下来,他惦着家中的孩子,每到周末回城时带给孩子们,家里粮食不够吃,老母亲、岳母和老伴虞霜琴都得了浮肿病。老伴艰难地扛着生活的重压,保证任新民全身心地投入发动机的改进工作,“东风二号”的三项重大改进,发动机就占了两项。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在聂荣臻等领导同志的注视下,从塔架上升空。

全场人员屏住呼吸,仰望着碧净如洗的天空,突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导弹飞行姿态失稳,肉眼都能看清导弹在晃动。

任新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容不得他多想,导弹中间部位冒出火焰,转瞬间,导弹尾部拖着浓烟,在距发射架300米处落地爆炸,巨响之后,黄沙腾空,沙漠上留下一个大深坑,发烫的零件散落四周。

任新民和所有在场的科技人员一起,静静地伫立在那个大深坑的边上,不少人流了泪。任新民记不得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出沉寂的沙漠的。

本来为庆功准备的会餐,没有一个人动筷子,聂帅握着任新民等老专家们的手,对大家说:“导弹坠毁了,大家心情都很沉重,我也一样。但是,我们要试验就可能有失败,希望大家不要灰心,下一步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争取第二次发射能够成功。”

任新民热泪盈眶,聂总的信任和鼓励使他从失败的重压下振奋起来。他带领试验人员和战士们,从沙坑中挖出导弹残骸,有的部件挖了几天才找到。他整天守在这一堆残骸边,通过反复分析,任新民对赶来听取汇报的张爱萍说:“坠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发动机地面试验不充分,发动机不可靠。”一个月后,任新民带着一身黄沙,风尘仆仆赶回北京,向中央领导汇报已经查明的事故原因。

任新民重新进行设计修改,“东风二号”发动机的改进率达63%,解决了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难题,其他的分系统也检查了各自存在的问题。经过两年奋战,通过17项大型地面试验和两次全弹试车,研制出了新的“东风二号”导弹,并于1964年6月29日在酒泉基地点火升空,导弹带着长长的火舌,直插云天,按照预定的程序稳定飞行,准确命中目标。7月9日和11日,又连续发射两次,均获得圆满成功。

面对人们的欢呼雀跃,任新民心潮澎湃,多少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多少次失败和挫折,终于迎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天。“东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技术迈出从仿制到独立研制、独立设计的坚实的第一步。

七、“他就是我们放卫星的人”

1965年5月,国家批准了第一颗卫星研制计划。任新民被任命为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任新民对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已成竹在胸。他主持攻克了多级火箭组合、二级高空点火和级间分离等技术关键,再加上内蒙古四院新研制的第三级固体火箭,三级运载火箭取名为“长征一号”。然而,谁也料想不到“文革”狂飙袭来。

乱世中的七机部,两大派打成一锅粥,任新民也受到冲击,在危险的时刻,周总理点名,对他实施保护,避开被揪斗和派性斗争,保证他能一心投入型号的研制工作。他经常蹲在车间、试验站和研究室,带领科研人员解决一系列重大难题,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先后完成了火箭总装测试、大型地面试验和卫星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970年3月26日,任新民作为试验队队长,伴随“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再次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来到这片荒凉而神圣的戈壁大漠,这一次意义尤为重大。虽已年过半百,他在塞外的寒冬腊月里,住着简易的宿舍,得了重感冒,但仍坚持在测试工作的第一线。半年前,“长征一号”火箭第一次试验因二级高空点火失灵,两级没有分离而失败,这一次将再次挑战太空。第二次飞行试验终于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一号”火箭发射卫星的时刻临近了。

4月初,周恩来总理两次召集会议,研究卫星发射的大事。任新民等随钱学森从发射基地赶回北京。周恩来对大家说:“搞科学试验,成功、失败的可能性都存在,你们只要尽力把工作做细,做好,万一失败了也没有什么,继续努力就是了。”

总理的话让高度紧张的任新民如沐春风,顿感心胸豁亮。

钱学森在会上发言:“我们这颗‘东方红1号’卫星带着《东方红》乐曲,一旦失败,落到海里,政治上的影响可就大了。”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记述了作为北洋三杰之一段祺瑞的一生。段祺瑞为皖系首领,因帮助袁世凯练兵而得到提拔,纵横政坛十五年。作为北洋主要成员,段祺瑞在武力征伐以及民国初年内政外交方面,均有所作为。作为军阀,一直被认为是反面人物,但却一生清正耿直。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段祺瑞的人性、人格进行了深刻的挖掘,段祺瑞一生起起伏伏,既有卧薪尝胆的艰难时刻,也有身居高位的不可一世。作者抓住了段祺瑞的一个特征——生气时鼻子会变歪,以此种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
  •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歌剧大师:“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地外文明:追踪外星生命

    地外文明:追踪外星生命

    多年来,探索地外文明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文化现象,然而,对于神秘的银河城邦及其先进的外星文明,我们依然所知甚少。一直以来,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外星人的确存在吗?它们拥有怎样的历史与文明?本刊编辑部经过数月时间,在诸多考古学家、物理学家、记忆研究专家、行星科学家、太空生物学家、天文学家、UFO研究者的帮助下,收集了大量珍贵资料,特别策划了《地外文明:追踪外星生命》这一专题,与读者共赴神秘之旅,解析地外文明之谜。地外文明之不明飞行物据说外星人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曾屡屡造访地球,并显示出极高的智慧和科技水平。
  • 假面骑士逢魔时王

    假面骑士逢魔时王

    普通的高中生常磐庄吾得到了假面骑士时王的力量,在时间的推动下终成时间之王,庆贺吧,此刻正是他诞生的时刻!弄了一个交流群欢迎大家讨论:欢迎加入假面骑士交流群,群聊号码:1021288942
  • 不完美太太

    不完美太太

    婚姻失败的70后熟女苏浣,要把一个80末太妹打造成完美太太,“献给”自己曾经深爱的前夫,如此铤而走险,只因前夫开价惊人!而处心积虑使出连环苦肉计的前夫,根本目的却是想与她再续前缘。就在双方明枪暗箭实施完美计划的同时,苏浣的男女下属也正不动声色地布排着另一个完美太太计划。10个月的期限临近,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情感乌龙,让苏浣的完美太太计划面临巨大挑战,恰恰此时,动什么不动感情的她,坠入了爱河……于是,一切峰回路转,苏浣到了又一个人生转折点,幸福到底在哪里?
  •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本书所选的谜语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爱国故事、历史故事、民间爱情故事、侠女故事、幽默笑话故事等,在故事中融入谜语,并在故事结尾留有谜题,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在教读者猜字谜、拆字谜的同时,提高读者我国汉字、历史等传统文化的认知,锻炼读者的想象力,同时丰富广大读者的业余生活,使读者增长知识,启迪人们进取向上,并使人读后开心一笑,留有余味。
  • 乱世风华之盛世王妃

    乱世风华之盛世王妃

    前世陈心悠做为政治界的青年翘楚,上有高官老爸罩着,下有狐朋狗友拥着,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结果眼瞎看上一人渣,被害得家破人亡。陈心悠那个恨啊。发誓如果有来世,定要好好对付那帮子人渣。今生陈心悠竟穿越到安华侯府嫡长女身上。父亲战死,母亲离世,还有俩小的,要她照顾。陈心悠表示:没事。本大小姐既能当爹也能当妈。想抢钱的,送衙门,大刑伺候;想抢渣男的,送给你,帅哥美男统统不要,在讹你一笔。陈心悠:你咋回事啊!赖在我侯府不走了。赵修宁:娘子,说笑了。我是你夫君,朝哪走啊。至此,全京都知道。有安华侯大小姐出现的地方,必有美男出没。
  • 一脚定乾坤

    一脚定乾坤

    英国版《足球小将》,每个热爱足球的少年都幻想过的逐梦之旅。戴维·绍尔是个怀揣着大大足球梦想的年轻人。幸运的他得到上天的眷顾,拥有过人的足球天赋,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就在争取自己梦寐以求的俱乐部奖金合同时,脚踝却不幸受伤。这场伤病成为戴维足球生涯的转折点,靠天赋比赛的日子走到了尽头,伤后复出的表现已不能同日而语。沃尔斯顿俱乐部高手如林,场上的每个人都对合同虎视眈眈,亦敌亦友,戴维该如何在90分钟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又该如何大步迈向职业球员之路?
  • 都市巅峰医圣

    都市巅峰医圣

    一个小小实习生,被丈母娘嫌弃,被女友抛弃,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医仙传承,从此一路逆袭。任你武功盖世,任你权倾天下,任你腰缠万贯,任你国色天香,终究抵不过生老病死。什么绝症、什么病毒、什么瘟疫,统统不在话下!
  •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梵.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这些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正因为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忏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与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梵.高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梵.高的艺术。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 女界鬼域记

    女界鬼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古浮华叹—风云劫

    千古浮华叹—风云劫

    风云浩劫撼穹苍,万物自然渡魂香。在这座浩渺的元洲大陆上,一场阴谋在悄悄酝酿。他是否能用自己的元素之力来粉碎这个阴谋,将这座大陆尘封万年的秘密揭开?而他身上的秘密又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