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700000032

第32章 百岁将星的军旅生涯——记李懋之将军(7)

1977年,为了重建二炮科技队伍,在李懋之的领导下,二炮各单位展开全面的科技专业人员大调查,摸清科技队伍的现状。同时组织了5个调查组,分别去了西安、太原、天津等地,把原在炮兵技术学院和第一研究所工作的部分科技骨干调回部队,让他们重新穿上军装。

李懋之还向武器设计研制部门商调个别高级科技人才到二炮工作,以提高二炮科技队伍的素质。1985年任二炮技术装备部部长的安振山,就是李懋之向七机部要来的中程导弹副总设计师。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李懋之率领6位干部出席会议,代表二炮向大会作了报告。借全国科学大会的强劲东风,二炮在4月召开了首次科学技术大会,李懋之作了题为《坚决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树雄心,立壮志,为加速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主题报告,这次大会总结了二炮组建以来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到1980年二炮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时统计,二炮的科技人员已增加近20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干部已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科技人员的技术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第二炮兵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平的科技队伍。

(二)成立二炮科技部

受“左”的思想影响,二炮领导机关一直没有设技术部门,混乱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导弹部队技术性强的特点,不能满足战略导弹部队日益繁重的科技工作的要求。

1975年二炮导弹核武器已经由一种型号发展到多种型号,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制工作也已经开始。李懋之在二炮常委会上提议成立一个科技部来统管导弹武器系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经二炮常委讨论并报请中央军委批准,1976年在二炮领导机关实行了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科技部四大部体制,开启了二炮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但在二炮领导层争议从未止息。1982年二炮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编制问题,有一个方案就是压缩科技部、研究所、军代表的人数。那年李懋之刚离职休养,陈鹤桥政委邀他到会讲一讲必须加强科技部工作的道理。李懋之到会发言,他以丰厚的学识和工作实践体会,论述二炮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条分缕析,有理有据,说得大家口服心服。

在中央军委领导的关怀下,1983年二炮新编制将科技部改为技术装备部,进一步加强了对战略导弹核武器全系统的技术领导和技术管理,适应了二炮高技术兵种的特点,有力地促进了二炮的现代化建设。1989年在二炮党代会上还有人提出要取消技术装备部,李懋之闻讯后立即打电话给李旭阁司令员,李司令员在党代会大会上宣布,今后谁再提取消科技部,就撤他的职。自此关于科技部的争论才告一段落。李懋之在二炮工作八年,分工领导科技工作,坚持设立、保留并加强科技部是他对二炮科技工作的重要建树。

(三)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

1977年1月,国防科委召开战略武器指挥系统建设问题座谈会,确定以二炮现代化指挥系统为重点,首先将战略武器指挥控制系统建立起来,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军。李懋之受命领导该项任务,他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提出具体要求,调兵遣将,落实责任。科技人员苦战半年,将国防科委25基地发射导弹的测量数据远距离传输到北京,试验取得成功。10月下旬军委和总部领导罗瑞卿、粟裕、杨勇、张爱萍、李达等都来二炮320机房观看了试验表演。

1977年秋,李懋之随团出访法国,学习国外导弹管理经验。1978年秋,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总参谋部《关于加速第二炮兵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建设问题的报告》,李懋之全力以赴组织好指挥系统中文信息处理综合试验。经过几年的奋战,二炮二所研制的ZD-2000型汉字终端于1982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并在全国计算机展览会上展出。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为之赋诗一首《赞微型中文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中文创新题;肚量大如海,进出多神奇。”

(四)提高战略武器的机动作战能力

1978年8月1日,张爱萍副总长召集二机部、七机部的部长、总工程师,国防科委副主任和李懋之,到军委邓小平副主席家里汇报战略武器问题。邓小平说:现代化侦察技术,固定阵地防护不能保证不暴露,要研究战略武器打游击的战术。“狡兔三窟”嘛。我们武器少,要多想办法不被敌人打掉,才能有还手之力。

同年冬,张爱萍副总长向铁道部调用了专列火车,李懋之率二炮各部门的干部,会同总参谋部、国防科委等部门代表,到我国西部高山峡谷中勘察地形,选择阵地,这次勘察为二炮战略导弹机动发射打下了基础。此后,二炮开展了战略导弹机动作战和缩短发射准备时间的试验研究,1980年导弹缩短发射准备时间的实弹发射成功。

李懋之在二炮领导岗位上呕心沥血、忘我奋斗,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向守志司令员调走后,李懋之受命多次代表二炮参加中央专办的会议,年逾古稀的老将军受到军委、总部首长高度评价和二炮全体将士的由衷尊敬与爱戴。

在二炮工作期间,深厚的哈军工情结使李懋之无时不在关注哈军工分建的各所大学特别是长沙工学院重新回到军队的问题。他广泛联系哈军工老同志,通过不同渠道向军委首长反映,积极倡议恢复军事工程学院。1977年7月,长沙工学院领导张文峰、高勇来北京汇报工作时,李懋之将他们安排在二炮招待所,并转告邓先群,说他们希望见到小平同志。7月23日,邓小平在家中接见了他们,谈了组建国防科技大学的意见。当晚,张文峰将这一谈话记录抄录给李懋之。李懋之马上安排人员打印,并附上自己的意见,送给各总部及有关领导,争取支持。12月,李懋之还专门就建立国防科技大学之事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邓小平批示:由张爱萍同志处理。之后李懋之又向张爱萍作了汇报。经过老哈军工人的长期努力,终于使哈军工浴火重生,国防科技大学在湘江畔傲然崛起。

十一、夕阳壮美,乐享天年到百岁

1982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75岁的李懋之离职休养。

人在家中,可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支持二炮部队建设和发展,经常参加二炮科技委的活动。

李懋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锻炼出一手好文笔,出口成章,作报告,写公文,他自己动手,不让秘书代劳行文。晚年他潜心撰写20多万字革命回忆文章,尤喜做诗。

1993年,他的回忆录《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正式出版,为哈军工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他时时关心哈军工的校友,在哈军工创建30周年的时候,他不顾年高,远赴长沙和哈尔滨,看望他的老战友和他的学生们。有一年,他到天津参加校友活动,途中遭遇车祸,幸好无大碍,让老人家受惊不小。

晚年,老人家生活规律,注意锻炼和养生,儿孙绕膝,心情愉快,安享天伦,是全军少有的百岁老寿星。

2009年2月11日零时38分,李懋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在我军的光荣历史中,李懋之将军犹如一座无声的大山,巍然耸立于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1]李懋之:《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黑龙江出版社,1993年。

同类推荐
  • 经历

    经历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全书共计61篇,追述了作者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在牢狱中所作,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中小学教师大有作勾。”这是温家宝总理对广大教师和免费师范生说的话。古今中外,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许多烛照千秋的杰出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颖超,科学家钱伟长,文学家鲁迅,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曾在三尺讲台留下自己的身影。中小学教学经历能够成为奋发求索、拼搏进取的动力源泉;中小学讲坛能够为有志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几的人生!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热门推荐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 铁花仙史

    铁花仙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踏遍九霄我为皇

    踏遍九霄我为皇

    少年秦天纵,从小毒侵经脉无缘武道,被族人处处排挤。不料天降奇缘,一道极为耀眼的光芒,在其危机时刻与之合二为一。从此,秦天纵神功神技尽握手中,神丹神器信手拈来。且看,天纵奇才耀空而出,踏遍九霄,谁敢不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残墙录

    残墙录

    《残墙录》由代雨东著。柳叶初飞犹似絮。别春水、流如玉。一叶小舟引黄鹂。夜来风急,尚有凉意。一天野云去。倚梦未醒几杯酒,难向歌台伤别离。又恐岸上读春处。百花难眠,绿叶无住。潇潇人生戏。
  • 腹黑王爷独爱迷糊女

    腹黑王爷独爱迷糊女

    她,原本是大都市的写字楼里小白领一枚,侠肝义胆,从小被爹妈培养成武林全才,更是骑术高手,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无意间看到一面镜子空中一闪,再次睁眼,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腹黑王爷快过门的未婚妻。被传闻描述成杀人不眨眼身带残疾的王爷,让她无比崩溃。但洞房夜她才发现自己赚到了……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到“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的历史。远在赵宋年代,金邦被灭后,还有未死的女真遗族逃奔东北,伏处海滨,取“长白山下居民”之意,自命“爱新觉罗氏”,并建满洲国,于是举族改称“满族”。经过几百年,相传了几代人,族中却出了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拨萃的人物,通过他及他的下一代的征伐,最终由关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国号清。在其继位者的统治之下,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足坛大赢家

    足坛大赢家

    足球胜负场,我是大赢家。李逸,足球场上的最大赢家PS1:已有两本两百万字完本作品《超级足球巨星》《足球之娱乐巨星》PS2:书友群47309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