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500000010

第10章 市井写真(9)

自古以来坞古就是铺面林立,熙熙攘攘的商业热街,从四方街一直延伸到狮山脖脊。纳西话用汉字音译,无论你如何挖空心思,寻找与汉字读音相符的语音,许多发音是绝对找不出同音字,只能选个略近似的音取代。我的汉族朋友们千万别按汉文字的原意去理解,不然会失之千里,适得其反,闹出笑话。比如:纳西话“急仲歌单聊,”意思是“云中鸣孤鹤”。其中“聊”字的发音偏差大,连地道纳西人听了都难一目了然。

我讲的“坞古姑娘”故事,跟古城饮用水密切相关。一提到坞古,上了岁数的古城纳西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几百个石板台阶上挑水上山的纳西姑娘们。

别看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俨然是一个姑苏城。但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没有自来水。八百年的沧桑岁月,生活在坞古的人,比山下城里人更多一重体力活,就是每天早起,到城里阿溢灿井,或三眼井,白龙潭,挑水上山倒入大缸供饮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以为常,无可非议。

为何坞古人会居住在山上自找苦吃,这绝不是他们没眼光,他们精明得很。

丽江木天王在八百多年前建造这座古城前,是花尽了心思。他曾带领了建设城镇街道、水利方面的匠人到苏杭一带作了认真考察借鉴,根据丽江的独特环境,充分利用象山脚下的泉龙潭和不远处突兀在坝子的狮子山,把城建在面朝东方、向阳挡风的狮子山下。至今古城气温比周围高两三度。又引来玉泉水分支流经城市街道民宅旁,既滋润了城市,又可洗涤石板街面,使古城一尘不染,让人神清气爽。

丽江被金沙江团团围绕,形成天然屏障。只有南面与外界陆路相通,攻守自如。历史上南诏国与吐蕃屡次想把丽江这“美女”“强娶”过去占为己有,但屡屡不得手。这功劳除了金沙江的守护,也与纳西先辈的智慧和英勇善战分不开。土司姓木,担心城外筑了城墙变成汉文的“困”字。纳西先民思想开放,能尽量吸收外来文化,学习各民族的优点以充实自己,至今能吃汉族、回族、藏族的各类饮食,从不忌讳。又能与各民族以诚相待,所以没有城墙的古城一直安然无患,完好保存到如今。

关于街道,纳西先民是根据天上七星分布系列设计,为了不让与古城相依为命的狮子旺脉流泄,给狮子挂上一条旺盛的人气组成的金项链,以锁定旺脉。

聪明的先辈首先修了一条坞古街道,顶端建了“接风楼”用来迎接外地来丽江古城的官方要员,凡外来的商旅之客必经“坞古”街入城。人们从坞古下来就到四方街直进“降乐过”(现在的现文巷),直通木府,纳西话称呼大理叫“降乐”,“过”是街巷,这条街尽是精明的大理商人做生意,所以叫大理街。人们看到坞古街生意火旺,趋之若鹜。坞古街一似昆明正义路、上海南京路,成为商业繁盛寸金地。人们远看坞古街道,真像一条金项链挂在狮脖上。项链挂上去了,但人要生活就离不开水。

古城里又没人挑水卖,用水只能靠自己下山挑。每个家庭男人都有一双抓大钱的金手,纳西族妇女勤劳无比,她们任劳任怨,能上山砍柴、能下地干活,能做生意、能做家务,能写文章、能刺绣,妇女们对待生活,像竞赛一样热情高涨。

小女孩从小就传承上辈的美德,抢做家务。父母们会根据自己小女孩的年龄、体格、高矮、力气,专为她们制作水桶扁担,带着她们下山挑水,逐渐把挑水这一负担转交到女儿肩上。女儿们为了家庭,无怨无悔地默默承担了这份挑水上几百个台阶的家务。

丽江坝没有外来流经河流。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直插苍穹,把天河里溢出的圣水从云层吸引过来变成白雪,又融化成清凉泉水流淌到坝子里滋润万物,流遍古城。就像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众多江河,发源地在青藏高原。笔者原以为长江发源处肯定是从地底冒出汹涌的激流,过后在可可西里观察其发源地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像丽江雪山,积雪融化后汇流而成的,这就是丽江的流水,没有污染的圣洁之水。

一直到60年代末,未用上自来水以前,除了夏天雨水流淌,城河不干净而不饮用外。古城的人,多数人绝早就挑河水饮用,古城人挺爱卫生,约定俗成的保护河水规矩,谁都严守不违,也可以说不敢违背。可能怕小孩不懂事造成流水污染,用一个迷信说法教育小孩:“谁在河里倒垃圾撒尿,他妈妈的奶头肯定会生疮溃烂。”这一句足以震慑小孩心灵,足足让我们古城人遵守到垂暮之年,不敢有丝毫违背之举。虽然迷信早已破除,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强了维护公益的道德观念,早已不再用迷信说法约束自己。但那一句震慑心灵的警示语,为了保持河水清洁,宁可信其有,不愿斥其无,足以让任何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也许会遵守到来世。

说到挑水,每逢雨季,全城每家每户拿出水桶扁担到离家近的水井挑水。阿溢灿井水清洁甘甜,但挑水的人太多,排长队等待费时间。很多挑水人不惜跑远路到白龙潭挑水。白龙潭池面大,水清凉,打水方便快捷,成群结队的挑水者来往穿梭在石板路上。坞古少女显示出练就的本领,迈着矫健的步伐,飞也似的超越而去。人们会羡慕地夸赞:“真不愧是坞古姑娘”。

坞古姑娘练就了一身挑水本领,也锻炼出了一个好身材,苗条结实、灵秀,又有生意头脑。纳西人常说的“闹市前后的姑娘比人强。”说的是她们见多识广,有心计。难怪古城有句俗话:“娶媳要娶坞古女,嫁女莫嫁坞古男”。疼爱女儿的父母们,谁愿让女儿肩挑一担水爬几百台阶。

回忆以前我祖母及父亲王丕震讲述过我祖上的事:一百多年前,我祖上到山东曲阜做官,娶回孔家一位缠足小姐回到丽江坞古老家。苦不堪言的是,莫说让她挑水,让她空身上下石阶路都无法独自行走,逼得搬迁到新院巷居住。纳西妇女从不缠足,生活重担挑在妇女肩上,缠了足只怕男人不敢娶她。尽管在汉族都市里三寸金莲受人推崇,但生活在滇西北高原的丽江古城,缠了小脚意味着毁灭自己的美好生活。想不到我祖上犯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居然还有其他重踏旧辙的丽江男人。天晓得是不是被爱情所迷醉。

随着自来水的使用,古城人丢开了挑水这一日常琐事,坞古女人笑逐颜开。

八百年岁月里,压在一代一代女人肩上的水桶扁担丢开了,生活轻松了,可以养花种竹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了。

但是,随着交通的便利,人们追求舒适,不愿爬坡了。坞古街道逐渐萧条冷落,铺子关闭,变成了空巷,坞古街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慢慢消失殆尽。是啊,汽车上不去,单车也得扛上去,多累人。

真是风水轮流转,商街有商街脉象,怪不得30年代在“蒙过可乐”组建闹市不成功。坞古街商脉不灭。在改革开放,丽江腾飞的今天,坞古这商脉又被独具慧眼的商界人士看中,坞古街又兴旺起来。

吃饱喝足,营养过剩的人们觉察到不能一味讨好味蕾的贪婪。过去想吃一顿饱饭,吃几块肥肉的欲望随着顿顿山珍海味的烦腻,变成了遥远的历史,像梦一般逝去。人们又对粗茶淡饭和运动给予了青睐,有道是“民以食为天”,但吃得太好身体也承受不了,出入以车代步,睡席梦思、躺皮沙发看电视……初始感觉舒畅,但随之而来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病痛。人们啊,自己对自己太关心了也适得其反。有道是“人生在世是来吃苦的”,锻炼去,自己没事就去找点苦吃。人们又注意“虐待”自己,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块爬山流汗,经坞古街转狮子山,去万古楼。俯瞰古城、看玉龙雪山、看文笔峰、看震青山日出、看马鞍山日落,享受古柏明月夜。选购琳琅满目的坞古街货物。

坞古街又沸腾起来,狮脖金项链又灿烂了。

古城旧事——一个“50后”古城人的童年记忆

李群育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50后”古城人,我有幸见证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五四三二一”保护工程,“2·3”大地震及修旧如旧恢复重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5A级旅游景区等历史变迁。但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城居民上山砍柴火、出城割马草、下乡捡粮食、居民养年猪、自制玩具等童年记忆。应该说,这也是“50后”这一代古城人特有的记忆。

上山砍柴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每到节假日,古城居民都会倾城上山砍柴。当时古城内还没有燃气电气之类,煤炭也还是稀罕物,古城居民取暖烧水做饭都要靠烧柴火,而且柴火也得自己上山去找。这是一个特殊时期,历史上古城居民所需的柴火,多由古城周边山(农)民背进城来卖,古城居民也有自己要忙的活路,一般来说是没有时间也不必要自己上山去找柴,而进城卖柴则成为周边山民的一条生计。然而,进入50年代农业集体化之后,山民再不能进城卖柴,因为这是必须割除的“资本主义尾巴”。于是,古城居民取暖烧水做饭所需的柴火,就只能靠古城居民自己动手解决,利用节假日上山找柴,自然成了古城居民男女老少齐动员的头等大事。

那时候,古城居民上山砍柴往往是“两头黑”,即天不亮就出城,直到天黑了才回到家。每日的行程少则20公里,多则30多公里。古城居民出城砍柴路线主要分为东路(团山方向)、北路(白沙方向)、西路(长水文华方向),其中,走东路的人最多。东路又分为上下两路。上路,是出城到了现在的金虹路转台附近开始上山,从莲花山背后翻过“放羊坡”,走过“高老不”后,如想走近一点的,可以在附近的山箐中砍;想走远一些的,继续往北就到了称为“巨石桌子”、“白沙花园”、“腊日阁”等地方,路虽远些但可找到优质黄叶栗干柴。下路,则是出城后一直沿着丽永公路走,到了团山8公里处,离开公路经过东南边的山村,再走四五公里的山路便到了可以砍柴的地方;也可继续沿公路走到11公里至14公里处,然后上山再走两三公里崎岖山路便可。上路来时空身上坡,回来时虽挑着柴担却因是下坡,可以走得比较快,一般不觉得路途太长。而下路基本是平路,虽然好走但会感觉路途很长也很累,有一次我们一直走到14公里处才上山,当天来回行程超过30公里,回来时挑着柴担行走在公路上,觉得这路好似越走越长,老是走不完。当时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人背肩挑,女的一般把柴火捆成桶状背回来,男的多用自制的背架来背柴,也有的是肩来挑的,但不必带扁担上山,而是在山上砍一棵小树来做挑担,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最好是栗树的,要有一定的柔软度,让挑在肩上柴担能适度上下闪动,这样的柴担挑起来会觉得又快又省力,所以我喜欢肩挑。

对于当时的古城居民而言,星期天等于是“砍柴日”。每到星期六,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工人干部,都会相互邀约次日上山砍柴的事,并做好上山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把柴刀磨快,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那时,很多人上山都是穿草鞋,因为人们舍不得穿着胶鞋或布鞋走山路,而且穿草鞋上山还可防滑。如若是冬春时节,临睡前要把草鞋在水中泡一泡,可以增强草鞋的韧性,要不然才走到半道草鞋就会被磨烂。那时,古城居民有手表闹钟的家庭很少,多数人很难准确把握夜里出发的时间。鸡叫头遍,古城巷道深处便会升起阵阵炊烟,接着,通往城外的石板路上,在夜色中不断走过呼朋唤友的匆匆行人,成群结队出城直奔周边山林。有时候到了城外才发现天上的启明星还没有出来,方知时间还很早,但大家还是说说笑笑继续往前赶,一直走到看不清路面的地方再等待天明。记得有一次,我们沿着丽永公路摸黑走到12公里处,天还是不亮,再往前就看不清要走的山路了,于是,就在公路边一块地里的火土堆旁边取暖边等天明,待看清路面后再上山。到下午以后,背着沉重柴火的队伍又从山上源源不断涌入古城,直到夕阳西下、星斗满天,古城石板路上仍然响着人们负重而行的脚步声。星期天浩浩荡荡的找柴队伍出发时,前面的人已经进了山,后面的还在城内;回来时,前面的人已经进城,后面的仍在山上,其壮观的场面,套用当年小学语文课中的一句话,正是“前面看不见队伍的头,后面看不见队伍的尾”。

应该说,那时候的星期天,也是最能感受到古城居民家庭温情、街坊邻里之间美好友情的日子。这天,家中能上山的成员天不亮就出发了,而许多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小孩及因事没能上山的家庭成员,到了星期天下午,也会扶老携幼地到城外二三里的地方,迎接上山砍柴的家人回家,接到家人后,老人小孩都会把柴火分担一部分在自己身上,如同接到凯旋的英雄,一家人亲亲热热把家回。如没有人来接,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家人也会尽力伸出温暖之手。行走百里半九十,对于每一个从山上负重而归的古城人,家人来接的这几里路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温暖,使古城居民的这段艰难经历也充满了温情。

对于古城的中小学生来说,除了星期日,暑假寒假也基本是“砍柴假”。每到假期,我就把每天砍来的柴堆码在家中的走廊边,看着柴码一天天增高,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不断增大,等到“柴堆等身”,也就是所堆的柴码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身高时,这个假期也就结束了。

同类推荐
  • 知识界的抗争

    知识界的抗争

    本书是《江南时报》社为纪念首个“国家公祭日”而策划的“知识界的抗争”系列主题报道,全书分11个主题:1.国立中央大学西迁;2.张恨水风雨飘摇中创办《南京人报》;3.国立中央大学西迁;4.南博文物西迁;5.林学大师陈嵘冒死入虎穴;6.金陵女子大学西迁;7.留守南京保护校产的建筑师齐兆昌;8.鼓楼幼稚园西迁;9.国立药专创办之初被迫西迁;10.南京盲哑学校师生抗战往事;11.鼓楼医院惟一的中国医生。本选题为主题出版,11个主题围绕抗战时期南京知识界应对日本侵略战争而采取的抗争举措展开,集故事性和历史性于一书,可读性强。
  •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200多年的时间洪流中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一部战争史。以史为镜,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前行。
  • 我家丞相是座山

    我家丞相是座山

    不正经文案:架空……论一个奸臣是怎么样被气死累死折腾死的故事正经文案:自此之后,山高水长,斗转星移,再也寻不到那个翩然遗世的身影了。
  • 大汉遗梦之未央浮沉

    大汉遗梦之未央浮沉

    刘邦死后,大汉王朝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和平的时期,天下大的战事基本结束。直到刘彻登基这数十年的时间中,统治阶级上层相继发生了吕雉擅权、诸吕乱政、铲除诸吕、文帝登基,以及后来波及天下的七国之乱等大事件。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本书以追求历史的原本和真实为职志,以历史发展的重要进程为线索,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重要事件和焦点问题为主题,即从沙皇俄国覆灭、十月革命爆发、苏俄政权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集体化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战后开启冷战、美苏全球争霸到最后的苏联解体,从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到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条理清晰地叙述了1917年至1991年这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即苏联的历史。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八只妹纸之快穿旅行

    八只妹纸之快穿旅行

    8只妹纸的日常,打打闹闹的玩遍各个世界,干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偶尔也干一些恶作剧什么的。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作者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 从刀剑而来的异世界

    从刀剑而来的异世界

    一次意外事故,导致穿越,莫名其妙我成为一名勇者,但是我是女的这件事我接受不了啊!
  •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是废名对“新民歌”的解读和理解,是建国后废名诗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本讲稿延续了废名诗评的一贯风格——古今纵论且重视情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非常具有个性,也对当时的创造思维和创作方法给予了反思。在本讲稿中,废名乐于将古典诗歌与新民歌进行比照,从而通过互相阐释来解释和评述新民歌,其中提的最多的古典诗歌中的诗人包括陶渊明、谢灵运、李商隐、王维、杜甫等,也从侧面表明废名对田园诗和晚唐诗非常熟悉和热爱。
  • 孤见江山不如易卿娇

    孤见江山不如易卿娇

    “易卿,孤是帝王,与其他女子不同。” “孤要担着这帝王之名,黎民百姓,乱世江山。” “选择不爱,是因为爱会成为孤一生的桎梏,亦是沉重的枷锁。”“但挽歌终要护你一生周全。”
  • 佛爷要的是斗战胜佛

    佛爷要的是斗战胜佛

    一个现代的灵魂穿越了西游的世界,而且还吞吃了原本金蝉子的佛果舍利,让唐胜获得了不一样的能力。有一拳超人趋势的唐胜却还是选择了西天取经。因为那里有说不清的食材,还有好多烫心的妖精小姐姐,这么刺激有意思的事为嘛不去,况且还有一个旃檀功德佛等着自己去领取,不过唐胜有些不愿意领什么旃檀功德佛,他有些看上了那个斗战胜佛的果位。不一样的西游,不一样的旅程!……………………域外天魔入侵山海界,全村人的希望都在他们西行四人组的身上。无论妖魔鬼怪神仙佛陀都在努力的保护他们西行成功!
  • 魔键

    魔键

    普通人周辰,偶然捡到一把魔键,踏上了蜕变为终极boss的旅程。……(键:钥匙)(无限流)
  • 在武当山当道士的那些年

    在武当山当道士的那些年

    道士是什么?江湖术士?招摇撞骗?没有人可能去相信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承,因为世道变了。就连少林武当这样的大派,只能靠旅游观光维持生计。人们活在了自以为理想而又科学的世界里。但,科学真能解释一切吗?·你还认为这能用科学解释吗。所以,道士下山,为你揭开现实中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异人的世界,为你展示奇门遁甲,五雷正法······带你领略祖宗传承之神奇,异人世界之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