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0500000014

第14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4)

这种制度,能开发出人力资源来才怪呢。反映这种政府实质的典型故事乃是大宋名臣文彦博与宋神宗的一番对话。当时文彦博坚决反对神宗与王安石合伙搞的劳什子变法,关于免役之利,文彦博曾与神宗争论说:“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神宗的话里,多少有些天下者百姓之天下的意味,但这个文大人的话里,则一点没有百姓的存在。事实上,从秦到清,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争取到做人的权利,一直活在牲口的份儿上。英国的那些新花样,那些做国王的规矩,做人的痛快感,别说道光皇上和他的大臣们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他们也看不懂啊。距鸦片战争半个世纪之后,1896年,李鸿章出访英国,他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英国议会里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这位老人家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对之评价说:“无甚可观!”这就是力主洋务的李鸿章大人。

这就是现代政治面前的大清形象。那么,在现代科学面前,大清又是什么呢?

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

鸦片战争前后,就中英双方的科技水平来讲,如果说英国是科学的巨人,那么大清就是科学的儿童。艾德牧师说:“在中国,科学的每个分支都仅仅处在幼稚的初级的探索阶段……总的看来,好像只是一个发育过大的孩子,他的智力曾经受到一次突发性疾病的打击,此后直到长大成人,直到老年,知识却并未超过一个早熟的婴孩。”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中国“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是儿童”。这个科学的儿童在人生之初,也有基本的科技经验与积累,但它们的实用性、整体性和直观经验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停留于初级阶段,一直以来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突破。比如:中国的罗盘,西方人用来探险,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测风水选坟茔;中国的火药,西方人用来制造火器,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放鞭炮点烟花;对于数学,西方人为数学而数学,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丈量土地、测算收成;对于天文学,西方人是为了发现上帝造人的方法,而中国人是为了种地和占卜。说一句不客气的,中国历史内部,永远孕育不出现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多:政治上的封建专制;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外交上的闭关锁国;文化上的思想奴役;社会上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主旋律思潮……在这些因素的集体作用下,中国直到近代,所能拥有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科技,就是那永远的四大发明,此外什么都没有。

相形之下,英国则是近代科学的主要策源地。1660年,当大清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正忙着整顿官风,禁官吏私交、私宴、庆贺、馈送等“糖衣炮弹”问题的时候,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成立,里面的会员有好多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信徒,贯彻的也是培根的学术精神。中国人喜欢拿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四处忽悠,至如今还把这话挂在中小学教室里,但似乎不懂什么样的知识才能构成前进的力量,更不懂落后的知识也有向后退的力量。而且培根的“归纳法”,中国人自始至终并没有接受。所谓的归纳法,就是倡导实验调查的科学方法。其中有许多细节要求,中国人只要随便接受几项,就不会有后来的亩产稻谷十万斤之类的神话出现了。

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初,就保持了民间独立性质,会员不接受国家薪金。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英国皇家学会既不吃政府的,也不拿政府的,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遂成为此学会的最大特色,更成为英国科学进步的最大保障。

1661年,英国的科学巨人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这个大学虽然没有牛津大学牛,但是它与牛津大学一样,在成立之初就拥有自治特权。大学拥有自治,才能拥有学术自由,拥有学术自由,才能产生大学精神。按中国一代教育大师蔡元培先生的理解,大学精神应该包括三项基本原则:独立的和自主的;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至于大学教员,蔡元培认为,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着名学者之牵掣。蔡先生的三项基本原则,用陈寅恪的话来概括,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个国家的大学,如果拥有了这些东西,那么它还有什么不能拥有的?牛顿的成功,首先是英国高等学府自治的成功。而牛顿的成功,随便一项都足以让他成为科学界的巨人:数学上,他是微积分的创始人;光学上,他发现了太阳光光谱;物理学上,他提出了力学三大定理和万有引力定律。欧洲的知识阶层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对于自己的成功,牛顿谦虚地表示: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说得对,牛顿时代的英国,已站在近代科学的前沿,良好的政治社会教育等条件,给科学提供了产床,而牛顿,只不过是这产床上最健壮的一个产儿罢了。

1727年,英国的科学巨人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出殡当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此感叹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争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牛顿的葬礼,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先进程度!

正当牛顿的科学改变世界的时候,大清这边的统治者,也在部分地利用西方的科学,只可惜,利用有限。比如,利用传教士等半吊子科学家,搞西洋历法,搞地图测绘,搞治病救人。1693年,康熙拉肚子,御医们想尽办法,都不能止泄。传教士张诚献上奎宁,“治洪”成功,从此皇上更喜欢传教士了,跟他们学数学,学天文。

但却交待他们,这种学术,不能传给大清国民,让他们学了只能坏事。康熙作为大清皇帝,虽然有学习西方科学的自由,但是他这位业余科学家,天赋再高,由于公务缠身,日理万机,夜半需用冷毛巾敷眼,注定他也只能学个半吊子而不能由大清皇帝升格为大清的第一名近代科学家。特别是当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发明的手摇计算机通过传教士赠给康熙时,并没有引起康熙同志的注意,否则第一代计算机岂不出自中国?据传,莱布尼茨发现他的手摇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与传教士翻译过去的中国易经不谋而合,对中国更感兴趣了,他通过传教士给康熙写信,申请加入大清国籍,并希望帮助康熙建立大清的皇家科学院。康熙如何对付这件事的,我们不知,反正莱布尼茨没有成为清籍德侨,我们也没有看到大清皇家科学院的诞生,说不定康熙把他当做神经病看待呢!

如此情形下,清英之间的差距有多远呢?

当两次鸦片战争都宣告结束之后,准确地说,当19世纪60年代,大清建立同文馆,请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做同文馆总教习的时候,这个美国佬发现,中国人还是不喜欢科学。当时丁韪良教中国学生英语,想把发报机介绍给中国人。他乘回家探亲的时候,学习了电报的使用和操作课程,并自费买了两台发报机(一台是摩尔电码机,一台是字母拨盘机)带了回来,两台机器都很通俗易学。他请恭亲王派总理衙门的官员前来观看实验。四位官员在整个过程中一声不响,兴味索然。其中一位翰林(大清的翰林相当于现在的科学院院士)轻蔑地说:“中国四千年没有电报照样是一个大帝国。”丁韪良说:“当我拿了几件玩具给他们看时,他们倒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兴致勃勃地追逐磁鱼和磁鹅,被这种新奇的玩艺儿逗得抿嘴直笑”。由此看来,大清政府挨打之后,仍然处于儿童状态!

没办法,这是一个缺少科学环境、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国度!如此三缺,科学上当然只能是儿童了。如前所说,丁韪良认为中国在科学上是儿童,在文学上,则承认我们是成人。那么,我们的成人文学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呢?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

我倾向于认为,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古代文人来讲,意味着两千年的冰河期。漫长的冰河期里,中国古代文人几次遭劫,变得嘛也不是了。当原本应为社会的领头羊嘛也不是了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就嘛也不是了。

中国古代文人遭遇的第一劫,乃是焚书坑儒,这是始皇上任后,给知识分子的下马威。这是个很不妙的开头。除此之外,中国的这位首任皇帝还开了一个很坏的传统:以吏为师!这就造成了中国独特的“车拉牛”般的人文景观:文人的思想,由官员把关!当官的或许懂得法规,但是未必懂得思想。更可怕的是,当官的可能连法规都不懂,但他们有权扭曲、阉割思想,甚至有权玩弄思想者的小命。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遭遇的第二劫,乃是独尊儒术。秦皇干活不利索,没有把儒“坑”完,导致汉武帝遭遇到了一个大儒——董仲舒。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女儿梦

    女儿梦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大明铁血好男儿

    大明铁血好男儿

    穿越成隆武帝,一步一步重振大明,天日昭昭,惟我大明!
  • 三国之我主刘备

    三国之我主刘备

    穿越三国,安汉兴刘!平定天下,扫平四夷,再创大汉荣光!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神

    末世之神

    原始茂密的丛林中,四处充满了阴气,各种毒虫猛兽在这里出没,那不时传来的阵阵吼声,时刻提醒着这里充满了危机。“嗷呜……”一阵巨大的吼声传来!在这让人头骨发麻的荒草丛林里,王梓正背着一步一步的不断探索着。跟着他们后面的剑道子和老顽固也是一脸的凝重,紧紧的盯着周围的风吹草动。“老顽固,这就是你说的路?”剑道子低声对着老顽固问了句,哪怕他是人无境的强者,无惧各大妖族的统领,可是在这妖兽遍地的森林里,他也是有些心惊。剑道子精通瞬移,就算面对妖族的那些将军,他脸色都不带有一丝变化,可是此刻,他的脸色却异常难看……
  • 最高秩序

    最高秩序

    混乱秩序,罪恶温床;黑暗宇宙,权力扩张。人是否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顺应这个破落时代,沉沦到欲望与邪恶中?宇宙神的尸体、序主的秘密、奇物降临、另一个宇宙、一扇门、三把剑……林星光:“这些都与我无瓜,我只想回家,然后生很多很多猴子!”希尔莎:“……地星人不可理喻!”林十五:“先接我一招,庐山升龙霸!”辨泰:“我觉得你比我更变态?”贾斯特:“……地星人不可理喻!”众人:“你为什么学人说话?!”皮猴:“生猴子…我也有点想家了!”…………这是好几个小人物的小故事。
  • 尼克松访华接待组

    尼克松访华接待组

    在接待准备工作的全过程里,接待组成员每周都要到人民大会堂或中南海周恩来办公的地方,汇报情况,听取周恩来的指示。严格的保密岁月如梭,转眼尼克松总统访华已经30多年了。然而,人们对这一改变世界历史的壮举至今仍然兴致不减。随着白宫有关尼克松访华绝密文件的解密,以及当事人的许多回忆,人们有了对这个震惊世界事件的深入了解,不仅佩服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深虑远谋,周恩来与基辛格的聪明才智,也对参与此事的众多普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肃然起敬。为了接待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中央成立了接待组。
  •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情牵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
  • 火爆球王

    火爆球王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强化了他的天赋,于是,他开启了篮坛封神之路。他叫周启翼,故事从2018-2019赛季开始。一场一场打下去,一场一场修理人。不是圣人,逃不过七情六欲,没有系统,躲不过成败得失。 (新书美食小说《秘境有食材》内签上线,不要错过哦。)
  • 格林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林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炮灰天后

    炮灰天后

    酒会上,我在心里将那边被女人围着的花花大少卓皓骂了N遍,然后挺着胸凑到他身边,甜得发腻地说了声:“卓少好久不见。”一见卓皓终身误,那我宁可戳瞎双眼。林夏薇在娱乐圈里混了半年,面临混不下去的局面。被逼无奈,她找上了卓皓这个花花大少,以不失身为半径,在自己的星途上画漂亮的圆。岂料卓皓不但没帮忙反而落井下石,她痛失女三号。一次酒醉,她神志不清地求他包养,他咬牙切齿地答应。荒唐的开始,她却没有权利说再见。就是那样一个人,你从来不是他的唯一。那样一段爱情,见不得光,看不见来路,也到不了天荒地老。而我仍愿为爱痴狂。只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曾为我疼过。我心上刻了一个人的名字。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再见会不会再见

    再见会不会再见

    现在的我们是否有一种困惑~上学的压力。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的未知
  •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现代女孩林绯洛,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的花痴蠢材三小姐,被嫡姐陷害,嫁给京城皆知的瘫痪王爷。她本想忍辱负重跟他和平相处,却意外发现,说好的下身不遂呢?“喂,你的手放哪?”她惊惧交加,喝斥道。他看着她笑的妖孽丛生,“长夜漫漫,本王怎能让王妃独守空房。”林绯洛悲哀的发现,他实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超级大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九次,心态崩了让世界毁灭吧

    重生九次,心态崩了让世界毁灭吧

    别人家系统,创造完美男人。我的系统开头一句话“请开始你的表演。”结尾一句话“不够精彩请从来。”我开始我的作死人生,做过拥兵自重的异姓王、游戏人间的剑侠、君临天下的帝王、修过仙、入过魔、出过家,尝尽人生百态。在后来,心态崩了,不玩了。让世界毁灭吧。